世界第一大鐵鍋
雪地鴻爪
轉載▼
標籤:旅遊
世界第一大鐵鍋
凡是到過揚州瘦西湖的人,都會注意到徐園聽鸝館前的兩口大鐵鑊,直徑約六七尺,厚約二寸許,每個有三噸多重。以疊石為底座,高與人肩齊。是古代人用以鎮水的神器,但過去曾誤傳是太平軍做飯的大鐵鍋,不說這大鍋能裝水米多少,一鍋飯夠多少人吃,如何加柴燒煮,在沒有起重吊裝設備的古代,這軍隊開拔時如何搬運這大鍋了。
也有書指出鑊為古代煮食的器皿,《淮南子》注有足曰鼎,無足曰鑊,我曾經關注過我國各地的大鐵鑊與大鍋的情況。在到山西一臺山旅遊時還特地跑上菩薩頂在其大鍋院看到了寺廟煮粥的大鍋。該寺內南房中因置四口大鍋而得名。這四口大鍋分別為明嘉靖三十四年鑄造的鐵鍋一口、明萬曆三十九年鑄造的銅鍋一口,清嘉慶十二年鑄造的銅鍋兩口。其中明萬曆三十九年鑄造的鍋口沿直最大,為2.04米,高1.15米。
熬臘八粥的準備工作從臘月初一開始,直到臘月初六晚上方才備齊。初七清晨生火熬煮,其熬六鍋,到初八凌晨,至粥全部熬好為止。第一鍋臘八粥在佛前供粥時,要舉行極為隆重的儀式,長明燈高掛,臘燭普燃,香菸梟梟,佛樂齊鳴,僧人上殿誦經,直到天亮以後舍粥過去,盛典方告結束。而北京皇宮中的臘八粥則日由雍和宮代熬的,臘八這天皇帝也會派官員來雍和宮,負責監督喇嘛們煮臘八粥。煮好後,由專人送進皇宮。雍和宮每年煮的臘八粥總共是兩大鍋。這兩大鍋的臘八粥,除了供皇宮內的人食用外,還由皇帝負責賜給某些大臣。
我雖有2011年在京旅遊時專門參觀過雍和宮,但非臘八,也無緣見到這大鍋,
對大臣來說,能否得到皇帝賞賜臘八粥,也是檢驗各人地位高低的一大指標。這兩大鍋臘八粥,雖然加入了許多好食材,如紅棗、桂圓、核桃、主要用的還是五穀雜糧,竟然花費十萬兩白銀。
去年我到瓜洲去玩,在瓜洲古街上雖還見到了瓜洲鍋廠的門市部,還在出售他們生產的鑄鐵鍋,但廠房破敗早就威風不再,好像處在半停產狀態,瓜洲鍋廠有百餘年的生產歷史,前身為3家私營鍋廠,1956年定名為「公私合營瓜洲鍋廠」。在鼎盛時,一年可銷售百萬隻鐵鍋。至今,瓜洲鐵鍋還堅持手工打造,但面臨手藝失傳的風險。
今世界上最大的鐵鍋,在哪兒?我在搜尋八寶粥資料時無意發現了這「大遼第一鍋」,它在遼寧在第五屆瀋陽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上亮相。該鐵鍋呈三足鼎制式,仿製大遼時期風格鑄成,鍋口直徑4.6米,鍋底直徑3.8米,鍋深1.5米,總容量16.8立方米,大鍋煮出的魚湯多達17噸。現場的工作人員介紹,在三天前他們就開始刷鍋了,1月6日的23時許開始添水生火。
除此之外,現場還有其它4口大鍋,分別為福鍋、祿鍋、壽鍋、喜鍋,燉品也有所區別。這四口鍋的直徑為2米,高1.1米。這次他們共燉了388條6斤多重的大魚,共需添加25噸的飲用水。「燒鍋的加上掌勺的師傅一共20人」,現場的工作人員表示。工作人員說,他們燉的魚湯、羊湯等可供近5萬人品嘗。在現場,一些食客排起了長龍等待品嘗魚湯,現場出現了「萬人一起喝魚湯」的壯觀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