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外檢測技術

2020-12-12 電子產品世界

紅外輻射原理:掃描記錄被檢材料表面上由於缺陷或材料不同的熱性質所引起的溫度變化。可用於檢測膠接或焊接件中的脫粘或未焊透部位,固體材料中的裂紋、空洞和夾雜物等缺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3/411002.htm

當一束具有連續波長的紅外光通過物質,物質分子中某個基團的振動頻率或轉動頻率紅外光頻率一樣時,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來的基態振(轉)動能級躍遷到能量較高的振(轉)動能級,分子吸收紅外輻射後發生振動和轉動能級的躍遷,該處波長的光就被物質吸收。

利用近紅外光譜的優點有:

1.簡單方便,有不同的測樣器件可直接測定液體、固體、半固體和膠狀體等樣品,檢測成本低。

2.分析速度快,一般樣品可在1min內完成。

3.適用於近紅外分析的光導纖維易得到,故易實現在線分析及監測,極適合於生產過程和惡劣環境下的樣品分析。

4.不損傷樣品可稱為無損檢測。

5.解析度高可同時對樣品多個組分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等。所以目前近紅外技術在食品產業等領域應用較廣泛。

紅外光譜的原理:當一束具有連續波長的紅外光通過物質,物質分子中某個基團的振動頻率或轉動頻率和紅外光的頻率一樣時,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來的基態振(轉)動能級躍遷到能量較高的振(轉)動能級,分子吸收紅外輻射後發生振動和轉動能級的躍遷,該處波長的光就被物質吸收。所以,紅外光譜法實質上是一種根據分子內部原子間的相對振動和分子轉動等信息來確定物質分子結構和鑑別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將分子吸收紅外光的情況用儀器記錄下來,就得到紅外光譜圖。紅外光譜圖通常用波長(λ)或波數(σ)為橫坐標,表示吸收峰的位置,用透光率(T%)或者吸光度(A)為縱坐標,表示吸收強度。

當外界電磁波照射分子時,如照射的電磁波的能量與分子的兩能級差相等,該頻率的電磁波就被該分子吸收,從而引起分子對應能級的躍遷,宏觀表現為透射光強度變小。電磁波能量與分子兩能級差相等為物質產生紅外吸收光譜必須滿足條件之一,這決定了吸收峰出現的位置。   紅外吸收光譜產生的第二個條件是紅外光與分子之間有偶合作用,為了滿足這個條件,分子振動時其偶極矩必須發生變化。這實際上保證了紅外光的能量能傳遞給分子,這種能量的傳遞是通過分子振動偶極矩的變化來實現的。並非所有的振動都會產生紅外吸收,只有偶極矩發生變化的振動才能引起可觀測的紅外吸收,這種振動稱為紅外活性振動;偶極矩等於零的分子振動不能產生紅外吸收,稱為紅外非活性振動。


相關焦點

  • CIOE紅外技術及應用展聚焦紅外技術在應用場景的深入融合
    而此次防疫工作中,紅外技術則被廣泛的帶入到了人們的視野中,同時伴隨著最近幾年紅外技術的不斷升級,成本下降,紅外技術也從以前國防軍用的專項技術轉向到了廣泛的民用市場,都進一步揭開了紅外技術的神秘面紗。以前紅外熱成像儀經常出現在軍隊偵查、航海作業等專業化行動中,而如今隨著民用產品的普及,熱像儀的應用幾乎遍布石油化工、工業檢測、電力行業、電子檢測、航天航空、海上平臺等領域。
  • 光熱紅外顯微技術首次應用於刑偵領域指紋中易爆炸物的檢測
    傳統的可視化指紋檢測手段,如撲粉,茚三酮燻蒸,真空金屬沉積等,儘管可以重建指紋圖案,但其同時可能對一些指紋脊狀突起中含有的化學物質造成破壞。近年來,許多技術被用於指紋中痕量外源物質的分析鑑定,如解吸電噴霧電離質譜(DESI-MS),液相色譜-質譜(LC-MS),但通常需要額外的溶劑噴霧處理,且空間解析度不足(~150 μm),或者分析過程會對指紋造成破壞。
  • 紅外熱像儀檢測電機異常發熱
    將熱成像作為一種電機狀況監視技術而融入到您公司的維護計劃中以避免高昂的故障,可為您帶來極大好處。通過使用紅外熱像儀,您可以圖像的方式來捕獲電機的紅外溫度測量值。通過紅外熱成像檢測,可以發現電機整個定子表面溫度非常高,電機定子兩端溫度較低,中間較高,此類異常可能由於過載或者絕緣材料老化導致。並非散熱異常引起。
  • 紅外熱成像技術竟然可以做這些事情?
    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基本原理承壓君帶大家見識一下紅外熱成像技術。通常我們在一些公共場合中常看到的測溫儀:那麼,它靠什麼原理呢?其實,紅外熱成像檢測的基本原理是捕捉待檢測設備發出的紅外輻射,並形成可見的圖像,物體溫度越高,紅外輻射量越大。不同的溫度、不同的物體輻射的紅外線的強度不同。紅外熱成像技術就是將紅外圖像轉換成輻射圖像並從中反映出物體不同部位溫度值的技術。其成像的基本原理如圖1所示。
  • 紅外成像技術發展迅速 紅外熱像儀前景大
    相對於2003年的非典時期紅外熱像儀的核心元件還要靠進口,在此次疫情中,國內已經基本實現自給自足,應用紅外測溫技術,為篩查人流、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貢獻。  2020開始,一場新冠肺炎席捲全球。
  • 運動中也能檢測大腦?基於近紅外腦功能成像技術,「慧創醫療」推出...
    大腦幫助我們認識世界、感知世界,是我們人體的「總開關」,而如何去認識、觀察大腦則不得不藉助專業儀器與技術。腦成像是目前較為成熟的技術,其為神經科學家提供幫助理解腦特定區域與其功能之間的關係,對受神經疾病影響的腦區進行定位,發明新方法治療腦部疾病。從應用上來看,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是廣泛應用的腦功能成像技術之一,其通過檢測特定腦區的血紅蛋白的變化,獲得腦功能成像。
  • 檢測炎症的「第三隻眼」——TMT醫用紅外熱成像儀
    紅外熱像技術被發現應用醫學領域已有 40 多年歷史,自從 20世紀50年代,軍隊開始使用紅外熱成像技術監控夜間行進的隊伍,醫用紅外熱像技術逐步受到人們的注意。特別是近5年來,由於光電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使熱像儀的分辨能力、清晰度進入可以滿足臨床需要水平。目前國內約有 100 多家科研技術單位、醫療機構在使用。
  • 疫情防護重點物資|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產業鏈深度解析
    隨著返程高峰的到來,上海虹橋機場、虹橋火車站共設置了16個檢測點,主要以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設備為主,截至2月7日,虹橋樞紐機測體溫122萬人次,發現體溫異常101人。顯然,要想在短時間內實現對於如此大規模人次的體溫檢測,紅外熱成像體溫檢測設備是必不可少的利器。
  • 科普:PDAF、紅外對焦等手機攝像頭技術全解析
    相位檢測、自動對焦、雷射、紅外線、更高的像素……現在,出現在智慧型手機上的攝像技術已經越來越先進,並且每個廠商都在不斷的嘗試創新,追求比競爭對手們擁有更好的拍照效果。三星從Galaxy S5開始使用了PDAF技術,而LG則向我們展示了雷射自動對焦,還有聯想在最新的Vibe Shot系列產品上帶來了紅外對焦系統,而索尼更是準備好將自己已經非常領先的攝像頭技術使用到智慧型手機上。但是,究竟哪個技術最快又最好呢?雖然這並不會有什麼準確的答案,但是由於不同的技術擁有不同的目的,因此對於消費者來說,並沒有啥統一標準。
  • 汽車行業的檢測難題,用艾睿紅外熱像儀一臺就能搞定
    所以在汽車生產領域,紅外熱像儀的應用相當廣泛!尤其是新熱品牌艾睿光電的產品系列。因為其精準度高、穩定性好和防護力強的特點,不僅可以應用在汽車研發生產識別和分析方面,還能進行所有系統的安全診斷,車身氣密性、車窗加熱絲、汽車排氣管、汽車燃油效率等檢測也非常實用,除此之外,還能用於維修檢測、排查汽車設計結構中的故障點。
  • 崇達技術:部分產線已復工,提供紅外體溫檢測及相關醫療設備核心元件
    集微網消息(文/圖圖)近日,崇達技術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崇達技術作為紅外體溫檢測及相關醫療設備的核心元件供應商,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部分產線已復工。連日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不斷擴散蔓延,採用紅外測溫儀快速地篩查識別有發熱表徵的疑似傳染人員是抗擊疫情關鍵一環。崇達技術產線的復工,也是為抗「疫」戰。
  • 風電變流器的預防性維護檢測技術
    作者還基於預防性維護原理詳細闡述了紅外檢測技術和超聲波檢測技術在風電變流器關鍵部件方面的狀態監測應用,並總結展望了其應用前景。1)紅外檢測技術對於過熱型隱患,可以利用紅外檢測設備對工作狀態下的風電變流器進行測量,比較典型的主要有紅外測溫儀、紅外熱像儀和紅外熱電視,其中最具備智能故障診斷開發能力的是紅外熱像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紅外探測器和光學成像物鏡,接收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分布圖形,並將其反映到紅外探測器的光敏元件上
  • 自生釉遠紅外陶瓷:德化陶瓷的又一次技術創新
    溫克仁告訴記者,傳統的陶瓷是經過制坯、施釉、燒制出陶瓷,需要二次燒成,而自生釉技術是採用獨特的材料配方,把坯、釉合二為一,科學配製出自生釉泥料,經成型、制坯,不施釉,一次燒成,將坯入窯即可燒制出各式各樣的陶瓷產品。溫克仁說,自2011年開始,他就在自生釉骨瓷技術的基礎上研究出了遠紅外陶瓷。
  • 紅外熱成像儀與紅外測溫儀區的區別
    紅外熱成像儀與紅外測溫儀區的區別   1、紅外熱像儀具有安全、直觀、高效、防止漏檢4大核心優勢。對於某些有安全距離限制的檢測環境,普通紅外測溫儀無法滿足需求,因為隨測量距離增大,即擴大了準確檢測的目標面積,自然得出的溫度值會受到影響。但是,紅外線熱成像儀卻能在使用者的安全距離外提供準確測量,因為300:1的D:S距離係數遠超紅外測溫儀。   3、對於數據的記錄和分析,普通紅外測溫儀沒有這樣的功能,只能手工記錄,無法有效管理。
  • 專注紅外熱成像智能傳感器,焜騰紅外為「戰疫」助力
    集微網消息(文/圖圖)疫情來襲,焜騰紅外自行研發的近百套大型紅外測溫儀已在浙江嘉興投入使用。據嘉興日報報導,焜騰紅外董事長詹健龍表示,該紅外線體溫檢測儀最大的好處有兩個,一是快速篩查,測體溫只要10秒左右,而且可以多人同時檢測。
  • 安防紅外熱成像技術溫度管控的工作原理核心!都泰短波熱像儀紅外線...
    紅外熱成像技術是利用微熱輻射探測器、光學成像物鏡和光機掃描系統接收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信號,經過光譜濾波、空間濾波使聚焦的紅外輻射能量分布圖形反映到紅外探測器的光敏元上,即對被測物的紅外熱像進行掃描並聚焦在單元或分光探測器上,由探測器將紅外輻射能轉換成電信號經放大處理,轉換成標準視頻信號通過電視屏或監視器顯示紅外熱像圖。
  • 地暖管漏水檢測方法大全 紅外熱成像儀的妙用
    在使用紅外熱像儀檢測之前,業內專業人士的做法是通過對各個分管路進行打壓測試,統計單位時間內地暖管內部的壓力的變化,來判斷管道是否有漏水的現象。這個方法簡捷方便,但是缺點在於只能判斷出是哪一路的管材可能有漏水現象,無法精確地確定漏水的部位。這就給地暖管的維修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和阻礙。如果不經打壓測試直接鑿開地面尋找漏水的位置,將會更加麻煩,帶來更大的麻煩。
  • 「公司」高德紅外:未來手機應用紅外熱像儀價格可能繼續降低
    全景網2月19日訊 高德紅外(002414)周三發布最新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表示,公司新大樓建成後,產能將會是現有紅外探測器晶片產能的3到4倍。關於紅外探測器的應用場景,公司介紹,紅外探測器不僅可以用在體溫檢測和軍用,在其他民用領域也有更廣泛的使用,包括安防、森林防火、物聯網等等。在銀行支付方面,公司與支付寶也有合作,紅外熱成像技術的加入將使下階段的人臉支付更安全。還有安防領域中對樓道的檢測等等,這些都會用到紅外熱像技術。
  • 領先技術帶來健康生活,飛樂思遠紅外熱敷產品對人體有益
    領先技術帶來健康生活,飛樂思遠紅外熱敷產品對人體有益 2020年08月26日 13:43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發熱圍巾在釋放出熱量為人體供暖時,會同步釋放8-9μm的遠紅外光波,而且飛樂思擁有遠紅外光波的檢測報告證書,該證書具備對糧油、飲料、食品、飼料、農產品、化工、油品、紡織品、家用電器、電工電器、電線電纜、電光源、紅外(光電子)、運輸包裝等19類產品、3234多項產品標準對社會出具公正數據的資質。
  • 專業人員檢測計量器具發現,不少人未正確使用紅外測溫儀
    楚天都市報5月20日訊(記者詹鈃 通訊員陳謙)「檢測中發現,很多人使用紅外額溫計,存在不規範、不正確現象。」今天是5月20日「世界計量日」,記者走進武漢市市場監管局市計量所採訪時,該所熱能室負責人韓礎透露,紅外額溫計測量體溫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不能正確使用紅外額溫計,會直接影響測量結果是否準確可靠。疫情期間,紅外額溫計被廣泛使用的最重要原因是,檢測速度最快,且不需要接觸人體,有利於控制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