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將推二次降薪:外援頂薪僅剩稅前300萬歐

2020-11-18 足球報


記者陳永報導 2018年底,中國足球第一次降薪方案公布,從2019賽季起,「六個帽子」正式實施,包括支出帽、注資帽、虧損帽、薪酬帽、獎金帽和引援帽,其中薪酬帽,也就是降薪方面規定,國內球員年薪限額稅前1000萬人民幣,正式的國腳有20%的上浮。


2019年12月31日公布的政策,國內球員限薪標準不變,外援稅後300萬歐元。


最新消息則顯示,第二次降薪即將實施,根據本報此前了解到的消息,大概率的方案是:國內球員的年薪限額稅前500萬人民幣,外援年薪限額稅前300萬歐元。



這仍舊是一個醞釀已久的動作,足協方面的思路非常簡單和清晰:在2018年年底和2019年年底眾多俱樂部紛紛退出、2020賽季中超近半數俱樂部(包括多家大俱樂部)出現不同程度的欠薪、拖欠轉會費,以及疫情進一步衝擊了俱樂部生存環境的大背景下,保障俱樂部的生存成為中國足球的當務之急。


對於更大幅度的降薪,球員自然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俱樂部的態度頗為微妙:眾多中小俱樂部其實是樂見其成的,因為這會很大程度上改善他們的生存環境,而且減輕了他們的壓力,「足協的強制要求,俱樂部也沒辦法。」他們會對球員這麼說,然後內心偷偷地歡喜。


當然,也有部分俱樂部有異議,因為球隊的管理確實要面臨極大的困難,而有想法的俱樂部(希望成長為大俱樂部或者目標奪冠的俱樂部等)更會直接反對。



更大的反對者或許在媒體和球迷層面,因為中超此前的瘋狂發展已經營造了一個泡沫化的、虛擬的中超大市場和大產業。


一個關注點在於公平的問題。這個命題或許如同中超賽制一樣:改為賽會制和兩階段的比賽,就不可能有絕對的公平,只能追求規則下的公平,而降薪,不可能符合所有俱樂部的利益,也絕不是一個可以達到100%對中國足球有益的事情,但只要符合更多俱樂部的利益,能夠緩解當前普遍性的俱樂部困境,足協就有理由有底氣去這麼做。


降薪的另一個初衷是促進留洋,但可以毫不客氣地說,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一個前提無法改變:按照中國足球運動員的水平和青訓的水平,未來5到10年內中國足球都不具備留洋高水平聯賽的條件,如果留洋二級、三級聯賽,其收入未必能夠超過稅前500萬人民幣。所以,這個為降薪「貼金」的藉口,不提也罷。



降薪也面臨諸多的需要解決的問題:


其一,降薪理論上應該由職業聯盟討論並作出決策,但中國足協承諾的職業聯盟至今尚未成立。未來如果成立之後,政策如何延續,職業聯盟還是否具有相關的決策權,需要重視和探討。


其二,降薪幅度的合理性問題。稅前500萬人民幣,稅後在250萬到300萬左右,而在2004年,中超頂薪就超過了這個數字。


其三:突擊籤約的事情解決起來相對麻煩。如果買斷,反而在短期內加劇了俱樂部的負擔,如果廢除,則違反合同法。


其四:歸化球員遭遇滅頂之災,歸化球員等同於國內球員,如果嚴格監督並執行,一方面現有歸化球員或流失,另一方面未來歸化球員難度接近100%。


其五,外援水平的下降或降低中超的吸引力,也會較大幅度影響中超的贊助和其他相關收入,此外也必然會影響中超在亞足聯的影響力,比如亞冠,甚至不排除進而影響國家隊。



最後,連續的、幅度過大的降薪其實對於青訓同樣會有相應的衝擊,會影響青訓機構及青訓球員家長的信心。


總體上,降薪,為俱樂部減負,保障俱樂部的生存是大勢所趨,中超並其實並不是完全的職業聯賽,中超也確實不可能完全市場化運作,因為中超投資人的想法就千奇百怪,而且沒有幾個投資人會真正關心市場行為,在這個背景下,整體的統一的規劃和調整也是當前中超態勢下的一種可行性手段。


但必須要說的是,連續的、大幅度的降薪帶來的問題也確實不少,所以充分調研和溝通便是當務之急,在職業聯盟尚未成立的情況下,至少中國足協需要在中超(中甲及中乙)俱樂部總經理聯席會上獲得足夠的支持,才可以最大幅度地降低其負面影響而儘可能凸顯其積極影響。

相關焦點

  • 記者:中超進一步降薪內援稅前500萬 外援稅前300萬歐
    北京時間11月17日消息,據足球報記者李璇在個人社交平臺上透露,關於中超進一步降薪的事情,國內球員或降至稅前500萬元,外援或降至稅前300萬歐。足球報記者李璇寫道:「關於中超還將進一步限薪的消息,之前也略有耳聞,聽說是國內球員頂薪是稅前500萬,外援是稅前頂薪300萬歐元。」
  • 足球報:中超將實施第二次降薪,本土500萬外援300萬歐
    虎撲11月18日訊 據《足球》報報導,最新消息則顯示,第二次降薪即將實施,根據此前了解到的消息,大概率的方案是:國內球員的年薪限額稅前500萬人民幣,外援年薪限額稅前300萬歐元。這仍舊是一個醞釀已久的動作,足協方面的思路非常簡單和清晰:在2018年年底和2019年年底眾多俱樂部紛紛退出、2020賽季中超近半數俱樂部(包括多家大俱樂部)出現不同程度的欠薪、拖欠轉會費,以及疫情進一步衝擊了俱樂部生存環境的大背景下,保障俱樂部的生存成為中國足球的當務之急。
  • 足球報:國內球員年薪限額稅前500萬人民幣 外援300萬歐
    直播吧11月18日訊 足球報消息,第二次降薪即將實施,大概率的方案是:國內球員的年薪限額稅前500萬人民幣,外援年薪限額稅前300萬歐元。2019年12月31日,足協曾出臺首次限薪令,當時的要求是:國內球員每年稅前總額不得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入選國家隊的球員在此基礎上浮20%。外籍球員薪酬不得超過稅後300萬歐元。
  • 足球報:國內球員的頂薪為稅前 500萬,外援為稅前300萬歐
    根據《足球報》的消息,足協在本次蘇州會議已確定,國內球員頂薪為稅前 500萬人民幣,外援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於此同時外援總工資額不超過10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6個億。此番足協出臺的新「限薪令」,對於國內球員的收入可以說是「腰斬」。
  • 足協公布「腰斬」降薪令 中超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
    ,不過會打滿30輪,同時聯賽將由職業聯盟主導,中國足協負責監管。中超本土球員年薪直接從1000萬降到500萬按照現行的中超球員薪資規定,中超本土球員的頂薪標準為稅前1000萬元人民幣,國腳上浮20%,外援頂薪為稅後300萬歐元。與舊版限薪令相比,本次蘇州會議上,足協宣布了一套「腰斬」式降薪標準,其中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援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同時每個俱樂部的外援總工資不得超過稅前1000萬歐元。
  • 稅前頂薪300萬歐,他們願意嗎?
    現如今,中國足協已經公布了最新的中超限薪政策。其中最核心的環節有兩個——外援頂薪稅前3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稅前500萬人民幣。不誇張地說,這一限薪的幅度,堪稱史無前例的巨大。在此之前,國腳能夠拿到的頂薪是1200萬人民幣,限薪過後,國腳的頂薪為500萬人民幣,國腳的年薪,下降了59%!
  • 足協限薪新政公布:本土球員稅前500萬 外援不得超300萬歐
    北京時間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議上,中國足協正式公布各級聯賽新一輪減薪的相關具體方案以及俱樂部變更中性名稱的相關規定。中國足協規定,中超俱樂部全年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如若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出20%的將扣除聯賽積分6分,超出20%但不高於40%的扣除聯賽積分12分,最高不超過24分.如果俱樂部違規發放獎金將扣除年度聯賽積分3分處罰.中超國內球員頂薪被限制在稅前500萬,平均年薪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外援頂薪不得超過300萬歐元,俱樂部外援球員單賽季薪酬總額不超稅前1000萬歐元.
  • 足協限薪新政公布:本土球員稅前500萬 外援不得超300萬歐
    會議上,中國足協正式公布各級聯賽新一輪減薪的相關具體方案以及俱樂部變更中性名稱的相關規定。中國足協規定,中超俱樂部全年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如若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出20%的將扣除聯賽積分6分,超出20%但不高於40%的扣除聯賽積分12分,最高不超過24分.如果俱樂部違規發放獎金將扣除年度聯賽積分3分處罰.中超國內球員頂薪被限制在稅前500萬,平均年薪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外援頂薪不得超過300萬歐元,俱樂部外援球員單賽季薪酬總額不超稅前1000萬歐元.
  • 足球報表示外援頂薪稅前三百萬歐,本土球員頂薪稅前五百萬人民幣
    由於國內足球運動員薪水比較高,所以近些年來足協出臺了限薪令,之前足協規定國內本土球員頂薪稅前1000萬元人民幣,外援頂薪是稅後300萬歐元。不過,足協還要出臺更加嚴厲的限薪令,足球報透露新的限薪方案是:國內本土球員的年薪限額是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援年薪限額是稅前300萬歐元。面對這個消息,球迷們有各自的看法。
  • 足協新政實施後,各支球隊外援平均年薪將不超過100萬歐
    金元足球徹底與中超聯賽無緣,中國足協在蘇州賽區召開了「中超俱樂部工作會議」,中超16支球隊全部出席,根據《足球報》報導,本次會議確定了中超以後的外援投入以及本土球員投入。各支球隊一個賽季在外援薪水的投入上不得超過1000萬歐元,每名外援的頂薪為稅前300萬歐。本土球員每賽季投入不可超過7500萬人民幣,球員個人頂薪為稅前500萬人民幣。按照我們中超目前的外援政策來講,一個賽季可以最多累計註冊6名外援,同時最多報名5名外援。
  • 是韓國聯賽的10倍,足協強推降薪成必然
    11月25日,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各俱樂部總經理峰會,其中探討的話題中包括了降薪、隊名中性化去掉企業名稱等等,最令人關注的是球員降薪問題,根據各路媒體的消息,在足協推行的新政中,各級聯賽球員的薪水是中超球員頂薪500萬元,中甲球員頂薪300萬元,中乙球員稅前120萬元,以上都是稅前
  • 足協限薪:本土球員500萬人民幣,外援300萬歐元,都是稅前!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正式宣布減費降薪,其中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國內球員單賽季年薪不得超過稅前500
  • 曝中超內援年薪限額或降至500萬人民幣 外援300萬歐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8日訊(稿源 山東電視體育頻道)18日,據國內媒體《足球》報最新消息,中國足球第二次降薪方案即將實施,大概率的方案是:國內球員的年薪限額稅前500萬人民幣,外援年薪則限額稅前300萬歐元。
  • 曝中超再降薪!球員稅前最高500萬 大牌外援時代一去不復返
    北京時間11月17日消息,新賽季足協將實行更嚴格的限薪令,陳戌源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賽季職業聯賽將採取進一步措施,壓縮各俱樂部的投入並實行更嚴厲的限薪措施,確保職業聯賽健康和持續發展。據媒體人袁野在《咔咔野聊球》節目中透露:「此前的中國球員薪資標準為,中超國腳稅前頂薪是1200萬,普通球員是1000萬。這次有可能砍到稅前500萬。還有一個說法是稅後300萬。
  • 中超明年大限薪,國內球員頂薪稅前500萬!
    今天,中國足協在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本次會議討論了多項議題,並且最終確定了新的政策。其中俱樂部和球迷最關心的球員降薪、俱樂部改名、聯賽擴軍等都有了答案。中國足協宣布實行降薪政策,國內球員平均稅前工資為300萬元人民幣,頂薪為稅前500萬人民幣;5名報名外援平均稅前工資為200萬歐元,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6個億。此前,中超的政策是國腳年薪稅前不超過1200萬,外援年薪稅前不超過6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9億。
  • 限薪方案:國內頂薪500萬外援300萬歐,歸化有特殊政策
    虎撲11月25日訊 據PP體育報導,今天上午在蘇州召開的中超各俱樂部總經理峰會,足協對新一版的限薪政策作出了相應的規定,其中歸化球員將會享受特殊政策。球員方面,在新一版足協設定的工資帽方案中,中超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中甲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元,中乙球員頂薪為稅前120萬元。
  • 限薪方案:國內頂薪500萬外援300萬歐,歸化有特殊政策
    虎撲11月25日訊 據PP體育報導,今天上午在蘇州召開的中超各俱樂部總經理峰會,足協對新一版的限薪政策作出了相應的規定,其中歸化球員將會享受特殊政策。球員方面,在新一版足協設定的工資帽方案中,中超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中甲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元,中乙球員頂薪為稅前120萬元。
  • 中超國內球員年薪降至稅前500萬 2021賽季開始球員降薪近50%
    中超國內球員年薪降至稅前500萬 2021賽季開始球員降薪近50%時間:2020-12-14 17:23   來源:央視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超國內球員年薪降至稅前500萬 2021賽季開始球員降薪近50% 中國足協今天(14日)在上海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會上不僅出臺了2021
  • 國安、魯能即將改名,本土球員稅前500萬,外援不得超過300萬歐!
    12月14日,中國足協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此前所有討論的議題,都在這一天以官方公告的形式,下發指令。1. 中國足協要求各級聯賽俱樂部名稱必須非企業化。足協要求工商註冊應該是行政區劃+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得超過四個漢字。而俱樂部參加聯賽的簡稱是行政區劃+足球俱樂部。球隊名裡不可以含有其他法人或者非法組織名稱,也不能使用非漢字。俱樂部名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名牌名,相似漢字或詞組也不行。
  • 足球報:足協明日或官宣降薪!每隊外援工資總額不超1000萬歐
    由於會議時間較短,不排除足協直接宣布政策,即此前外界關心的限薪令問題,足協有可能直接宣布限薪數字,每隊外援的總工資水準不得超過1000萬歐元,與此前報導的外援每人稅前年薪300萬歐元有所出入。中超俱樂部投資人會議,參會的除了足協相關負責人之外,各俱樂部只能派1名代表參加,而且不得請假,整個會議將在上午進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