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國軍營長埋下地雷,幹掉日軍師團長,自己到晚年才得知這件事

2020-12-18 曹媛浪生活

這位國軍營長埋下地雷,幹掉日軍師團長,自己到晚年才得知這件事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有很多日軍高級將領都死在戰場上。

最轟動的莫過於2個人,一個是阿部規秀,被稱為日軍「名將之花」;另一個叫酒井直次,不認識他嗎?今天就來說說他被消滅的故事。

當年,酒井直次的死確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他在日軍中的職務很高,擔任第15師團的師團長,地位和我軍的軍長差不多。阿部規秀還只是個旅團長,還沒有酒井直次的職務高。在此之前,還沒有一個日軍師團長戰死的。

酒井直次是個狂熱的好戰派,被派到中國戰場後他表現十分積極,每次戰鬥中都充當「先鋒」,因此日本國內把酒井直次打造成了一個榜樣,具有很高的人氣。

因此,在酒井直次戰死後,給日軍的整體士氣打來了巨大的打擊。

1942年5月,日軍飛機轟炸了國軍用來運輸地雷的鐵路專線,這些地雷如果不拿走,就會落入日軍的手中。隨後第21軍146師8營迅速出動,任務就是就地銷毀這批地雷。

黃士偉是8營的營長,他不忍心把地雷全部都毀掉,就決定留下一些地雷,準備埋在日軍追擊的必經之路上,讓它們發揮應有的價值。過了2個星期,黃士偉奉命阻擊日軍,他拿出了之前留下的地雷。

蘭溪是8營的阻擊陣地,這裡地形很狹窄,要是埋設了太多的地雷,很快就會被日軍發現,可要是太分散就發揮不了作用。

經過偵察,黃士偉發現了一個三岔路口,旁邊有一個小山坡正好可以埋設地雷。

他的部下都很納悶,地雷不埋在平地上,卻要埋在上坡上。黃士偉的解釋讓部下都佩服,他說日軍到了三岔路口,必定要停下觀察地形,肯定會站在高處,指揮官也許就會走上這個山坡。

黃士偉預料地沒錯,酒井直次騎著軍馬跑山了山坡,只聽一聲巨響,地雷爆炸了,可惜沒有把酒井直次直接炸死,不過他騎的馬被炸死了,自己的左腳板也受傷了。軍醫給他簡單處理後,又繼續指揮日軍戰鬥了。

就是因為酒井直次太好戰了,受了重傷都不肯從一線退下來,還不願意到醫院裡接受手術。

最後,由於流了太多的血,酒井直次就這麼死了。有意思的是,黃士偉埋設的地雷把日軍師團長炸傷了,這件事是他晚年時才知道的。

當別人告訴他時,他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就算當年消滅日軍師團長是一個大戰功,可是對於黃士偉來說已經是過眼雲煙了,他選擇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相關焦點

  • 中國士兵巧埋地雷,意外炸死日軍團長,過了42年才得知立下大功
    正是這樣一個無惡不作的人,他在1941年被日軍方面提升為中將,並被任命為十五師團的團長,這是酒井直次的舊照一九四二年浙贛會戰中,日軍十五師團被派往前衛部隊,任務是摧毀中國東南部供美軍使用的航空基地。航空母艦基地是非常寶貴的戰略資源,很明顯,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於是,為了保衛這座航空母艦基地,中國軍隊發揮其優勢,在日軍必經之地埋設了大量地雷,形成數個「地雷陣」。
  • 八路軍和國軍各自擊斃了一名日軍師團長,為何他才是第一個?
    作為一師之長,西方各國師長的軍銜通常是少將,而日軍師團長的軍銜則是中將,那麼在抗日戰爭之中,誰才是陣亡中國的第一個日軍師團長?沼田德重:沼田德重為"南京大屠殺的"兇犯之一,1939年3月晉升為中將、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第十二軍第114師團師團長,率日軍第114師團駐紮於濟南、兗州。
  • 酒井直次的死因成為笑談,國軍班長被尿憋醒要了他的命,大快人心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這位死的很憋屈的日軍將領便是這位酒井直次中將! 當這位酒井直次在後方指揮各方日軍進擊時,他自己的直屬部隊日軍第15師團卻受到國民革命軍的重創。奉命堅守蘭溪地區的63師,不顧一切的對日軍進行阻擊,他們正面迎戰的日軍就是酒井直次的第15師團。
  • 中國士兵因一泡尿,直接讓日軍師團長殞命,42年後才知立大功
    曾經,有這樣一位中國士兵,他因一泡尿而直接讓日軍師團長殞命,直到四十二年之後,他才知道自己當年立下了如此巨大的功勞。那麼,這位士兵究竟何許人也?在抗擊日軍師團長的過程中,他又為我軍作出過怎樣特殊的貢獻呢?這位用一泡尿就殺死了日軍師團長的中國戰士就是黃士偉,他出生於1920年。
  • 中國老兵擊斃一個日本兵,43年後才知道擊斃的是師團長
    中國老兵擊斃一個日本兵,43年後才知道擊斃的是師團長1942年4月,為摧殘美軍轟炸日本而在1942年4月,美軍派轟炸機16架,轟炸了日本的東京、大阪、等一線城市和一些重要的軍事設施。這次空襲舉國震驚。美軍轟炸機返航的時候在中國浙贛區域著陸,日軍知道後,想要趁此機會將浙江衢州、麗水等東南沿海所建的機場摧毀,發起了從5月到8月長達三個月的浙贛戰役。5月22日,日軍第15師團中將師團長酒井直次率兩個步軍大隊,一個騎兵中隊,野炮兵、工兵、輜重兵,兵力一共1800人,開始進攻蘭西縣城。時任副營長黃士偉,奉命率部在敵人前進的道路上炸毀道路橋梁,設置路障,截斷水運,埋設地雷。
  •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的師團長相當於我軍什麼職位?
    盧溝橋事件爆發前,日軍的十七個常備師團的編制都不滿編,如熊本師團也叫第六師團,當時的總兵力不過11000餘人,其中馬匹1500多頭,師團長就是劊子手谷壽夫中將。
  • 廖耀湘要槍斃進攻不力師長,此人幹掉廖的憲兵,逃到香港安享晚年
    此戰中,廖耀湘曾要槍斃一個進攻不力的師長,此人幹掉廖的憲兵,逃到香港安享晚年。 這個師長的名字叫戴海容,時任國軍第9兵團第71軍第91師的師長。
  • 此戰堪稱絞肉機之戰,國軍三大御林軍全部參戰,日軍都被打怕了
    的確,淞滬會戰雙方投入的兵力過百萬,傷亡人數更是以十萬計,淞滬會戰我們中國成功讓日本狂妄的「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徹底破產,而在整個淞滬會戰當中,這一戰堪稱淞滬會戰最為殘酷一戰,雙方投入兵力就足足過5萬人,為了取得這一戰的勝利,國軍第36師、87師、88師「三大御林軍」全部參戰,蔣介石更是多次給前線指揮官陳誠、宋希廉、黃維下死命令必須死守,此戰結束,中日雙方一共傷亡
  • 抗日戰爭魯南血戰,日軍宣布攻佔臺兒莊,師團長為何卻心驚膽寒?
    搬運裝備的日軍按照國軍既定的作戰計劃,李宗仁準備讓孫連仲部固守臺兒莊,擋住日軍去路,然後由中央軍精銳湯恩伯部迂迴到日軍後方進行包抄圍困,最終前後夾擊全殲日軍。此時日本華北方面軍通過廣播等形式對外界宣布,前線日軍已經全面攻佔臺兒莊,這一消息令國軍眾將如遭雷擊,蔣介石更勃然大怒親臨徐州。為了確定臺兒莊前線的真實情況,民國統帥部決定派出一名上校副官到臺兒莊實地巡查,此人進入臺兒莊後發現,池峰城所部仍在抵抗之中,只是電話線被日軍炸斷。
  • 抗日戰爭浙贛會戰,國軍缺乏可戰之兵,日軍主力為何卻損失慘重?
    國軍的竹籤陷阱雖然無法對日軍造成大規模傷亡,但是卻讓日軍部隊心神俱疲,時刻提防著這種防不勝防的作戰方式。與此同時,顧祝同還憑藉自己在黃埔系中央軍內部的地位,調集了大量地雷運往第三戰區,於是在竹籤陷阱之外第三戰區國軍又加設的大量雷區。
  • 他全殲日軍兩個王牌師,為民族奉獻了自己的一生,晚年卻乞討為生
    他全殲日軍兩個王牌師,為民族奉獻了自己的一生,晚年卻乞討為生在我國近代了歷史中,有一群可愛的人,他們為了國家以及民族的奉獻了自己的所有
  • 40多年後,日本揭秘首位被擊斃的師團長,沒想到真相是這樣的
    但在真實的歷史當中,真正有傳奇色彩的,莫過於一顆地雷炸死一位日本的師團長了。在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中,許多英烈拋頭顱灑熱血,以血肉之軀鑄就了抗擊侵略者的長城,不但阻礙了日軍侵華的步伐,同時也挽救了中華民族。有許多侵略者都倒在先烈的槍下,而其中就包括一些日軍的指揮官,他們的消失更加讓人振奮,而一位軍團長被擊斃,更是史無前例的。
  • 爆破英雄將地雷埋在日軍澡堂,一聲巨響,鬼子集體炸飛
    第二,擅長爆破,尤其擅長地雷爆破。在1943年他幹得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把地雷成功地埋進了日本鬼子的澡堂。那年冬天極冷 ,它領著一個民兵爆破小組趟過沂水河,來到日本鬼子在湯頭的據點。把幾顆地雷埋在鬼子每天操練的操場上,便隱藏了起來。
  • 紅軍改編八路軍,陳錫聯由師長降為團長,三個營長都是誰?一人後為...
    改編前,陳錫聯任紅10師師長,改編後紅10師編為769團,隸屬八路軍第129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第386旅(旅長王宏坤、副旅長王維舟),陳錫聯任團長,副團長汪乃貴,參謀長範朝利,八路軍在組建之初受國民政府干涉,所以一開始各師、旅、團是沒有政治委員的,在10月1日之後各部隊才開始陸續配備政委。
  • 《我的兄弟叫順溜》:從偽軍司令到國軍師長,這才是真正的求生欲
    新四軍作為對日作戰的主力,在統一抗戰的原則下,對一直隔岸觀火的國軍55師也無可奈何。這個偽軍司令吳雄飛的位置更是微妙。因為他是偽軍,所以同時是新四軍和國軍的敵人;日軍對他們也從來沒有好臉色,作戰時都讓他們走在前面當炮灰。更微妙的是,吳雄飛在投降日寇前,本身是蘇北護國軍第三縱隊的,戰前歸屬於國軍55師,而且他此前還有在日軍留學的經歷。
  • 慘烈的蘇州河之戰:稅警總團幾乎打光,日軍精銳被重創(下)
    11月1日,日軍的主攻方向轉移到了第9師團,該師團猛攻第1軍陣地及61師陣地,終於在相對較弱的61師防線上打開了突破口,但國軍87師投入了戰鬥阻止了日軍突破口的擴大。當天,日軍第3師團依然在持續猛攻,終於又渡過了約1個聯隊的兵力,並在劉家宅與稅警總團及趕來增援的36師激戰。
  • 他是日本戰國時期名將之後,侵華日軍的「虎將」,浙贛會戰被炸死
    浙贛會戰打響後,酒井直次升任為日軍第十五師團中將師團長,隨後率部從蕭山出發,向衢州方向進攻,任務是「摧毀東南地區供美軍使用的航空基地」。為了阻止日軍的進攻,國民黨守軍第21軍第146師派遣獨立工兵第8營,在步兵的掩護下,急行軍趕至蘭溪江東岸,在酒井師團的前進道路上,設置了數十個地雷群,用以遲滯日軍進攻。
  • 抗日戰爭武漢淪陷,國軍被迫撤入西南,前線日軍為何卻悶悶不樂?
    1938年10月,武漢會戰接近尾聲,雖然日軍並未全面突破武漢外圍的國軍防線,但是餘漢謀駐守的廣州已經岌岌可危,一旦廣州淪陷日軍便可以切斷粵漢鐵路。其實早在武漢會戰爆發之前,蔣介石就意識到武漢很難堅守,為了避免讓武漢變成第二個南京,於是便要求民國統帥部提前下達了撤退命令。
  • 【吉星文】「七七事變」的抗日團長,是「炮擊金門」被炸死的國軍副司令
    1926年,由吉鴻昌介紹,到宋哲元旅當騎兵,很快被提升為連長。1933年3月,在長城要塞喜峰口作戰時,已是營長的吉星文奉命帶兵襲擊敵後。當時,他率領全營官兵,經過幾個小時的戰鬥,將王家、瓦房等村的敵人全部殲滅,大獲全勝。此役後,他被提升為219團團長。1936年,219團被調守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吉星文在此後的盧溝橋事變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 他是國軍軍長,與日軍作戰三戰三勝,因最後一戰失敗而被無情處決
    今天介紹的這位是國軍抗日名將,與日軍作戰三戰三勝,最後一戰卻因為豬隊友而慘遭失敗。就這樣一位有功於國的抗日軍長,成為了此次戰敗的犧牲品,沒死在抗日戰場上,卻死在了自己人手上。他就是張德能將軍,廣東開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