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和國軍各自擊斃了一名日軍師團長,為何他才是第一個?

2020-12-14 葦說歷史真相

#抗日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雖然各國軍隊的編制不一,但基本上都是以師為作戰單位。作為一師之長,西方各國師長的軍銜通常是少將,而日軍師團長的軍銜則是中將,那麼在抗日戰爭之中,誰才是陣亡中國的第一個日軍師團長?

沼田德重:

沼田德重為"南京大屠殺的"兇犯之一,1939年3月晉升為中將、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第十二軍第114師團師團長,率日軍第114師團駐紮於濟南、兗州。1939年3月,八路軍第115師挺進山東,建立了魯西根據地,6月30日,沼田德重便率領日軍第114師團對魯西根據地進行了大掃蕩。

八路軍魯西軍區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楊勇的指揮之下,對日軍第114師團展開了遊擊戰、伏擊戰,迫使日軍停止了掃蕩。1939年7月中旬,傷亡慘重的第114師團奉調回日本本土休整,沼田德重也接到了回國的命令,然而就在7月16日,當沼田德重率第114師團由聊城撤退的途中,再次遭到了八路軍的伏擊,師團長沼田德重身中數彈,於8月12日在濟南喪命。

轟炸日本:

1942年4月18日,美國特別飛行中隊的16架B25中型轟炸機,從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上起飛,轟炸了日本東京、名古屋、大阪、神戶等地之後,飛至中國浙江的衢州等地機場降落。

美軍的這次轟炸引起日本朝野的震驚,美軍架轟炸機在沒有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居然能在日本的主要城市上來去自如,而且1架都沒有被擊落,為了防止中、美空軍利用浙贛一帶的機場對日本本土實施"穿梭式轟炸",日本大本營當日就決定發動旨在摧毀浙贛空軍機場的「浙贛作戰」。

「浙贛作戰」:

4月30日,日軍大本營正式下達了第621號命令:"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開始作戰,擊潰浙江方面之敵,摧毀其主要航空基地,粉碎敵利用該地區轟炸帝國本土之企圖"。

參加「浙贛作戰」的日軍以第十三軍、第十一軍為主力,以及從華北方面軍抽調的日軍所組成,雖然「浙贛作戰」實現了戰役目標,佔領了衢州機場,但日軍也傷亡1.7萬餘人,第15師團中將師團長酒井直次斃命。

酒井直次:

據說酒井直次出生於武士世家,為日本戰國時期名將酒井忠次(德川家康之家臣)之後裔。1911年,酒井直次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23期,1920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大學第32期,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酒井直次以日本步兵第4聯隊隊長的身份入侵中國,1938年晉升少將,出任第三十五軍第16師團步兵第19旅團旅團長,1941年晉升中將,出任第15師團師團長。

斃命蘭溪:

1942年5月15日,「浙贛作戰」正式開始,酒井直次指揮日軍第15師團從蕭山出發,向衢州方向展開攻擊。酒井直次指揮第15師團當日就攻陷了蕭山下,次日攻陷諸暨,逼近義烏,使金華、蘭溪的中國守軍陷入了腹背受敵。

面對被日軍包圍的險境,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被迫放棄金華、蘭溪,主力部隊向後轉移,同時命令阻擊部隊在蘭溪開展遊擊戰,旨在破壞、截斷日軍的補給線,阻止日軍第15師團的進攻。中國守軍第二十一軍第146師工兵第8營,在營長黃士偉的帶領下,於日軍第15師團的必經之路,埋設了60多顆地雷。

5月28日10時45分,當酒井直次指揮日軍行至蘭溪以北的三叉路口時,走在前面的工兵都安全通過了,偏偏酒井直次的坐騎卻踏在了一顆地雷上。一聲巨響之後,酒井直次的坐騎被炸死,他本人的左腿被炸爛,當場就昏迷不醒,並於14時13分斃命。

屠殺中國軍民的劊子手,因"戰功"卓著被供奉于靖國神社:

1935年,酒井直次以步兵大佐的身份進駐哈爾濱,瘋狂鎮壓東北的抗日軍民。1941年8月,已是中將軍銜、第15師團師團長的酒井直次進駐南京,此時正值「皖南事變」之後,新四軍進退交困之時,他不但瘋狂的"掃蕩"新四軍,甚至縱容日軍在光天化日之下姦殺婦女,其罪行可謂是罄竹難書。

雖然酒井直次是屠殺中國軍民的劊子手,但在日本人眼中他卻是"戰功"卓著。酒井直次曾獲得過八枚戰鬥勳章,其中兩枚是日本天皇頒發的金勳章,這在整個侵華日軍將領之中極為罕見,如今在日本的靖國神社之中,就有他掛滿勳章的照片,而且還是與14名甲級戰犯之一的梅津美治郎並列被供奉。

究竟誰才是陣亡中國的第一個日軍師團長?

酒井直次在5月28日被炸死之後,日軍嚴密地封鎖了消息,直到9月27日才公布於世,並稱其為:"現任師團長陣亡,自陸軍創建以來還是首次"。然而早在1939年8月12日,日軍第114師團之中將師團長沼田德重,就在山東被八路軍擊傷後斃命。

但日軍慣常的計算方式,是將陣亡者分為"戰傷死"和"戰病死",沼田德重雖然是於1939年7月16日被八路軍擊傷,但這廝卻撐到了8月12日才喪命,因此只能算作是"戰病死"。

而同樣是中將師團長的酒井直次,在被國軍的地雷炸成重傷之後,幾乎是當場斃命,屬於是"戰傷死",因此,酒井直次才有幸成為了第一個戰死中國的中將師團長。

本期內容的最後,給廣大喜歡研讀抗日戰爭史的朋友們推薦一本值得看的書《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檔案全紀錄》。

《抗日戰爭正面戰場檔案全紀錄(套裝上中下冊)》通過歷史檔案,描述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讓讀者了解抗日戰爭的艱苦、犧牲和作戰的過程與歷史的真實,讓為國家、為民族而流血犧牲的英雄們得以正名,含笑九泉。

感興趣的朋友們可點擊上方連結或者「去看看」,即可了解併購買!

相關焦點

  • 八年抗戰時期,國軍與八路軍,各自擊斃多少日軍高級將領
    在八年抗戰時期,中華大地上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蔣介石領導的國軍,還有一個是毛爺爺領導的八路軍,也就是紅軍。雖說雙方是友軍關係,但是,只是表面上的合作關係,屬於面和心不和。包括在抗戰時期,雙方都是各自為戰,而且蔣介石還時不時地還會找八路軍的麻煩。
  • 抗日戰爭,八路軍擊斃了多少日軍高領將領,都是誰擊斃的
    雖然八路軍在抗戰時期屬於正規部隊,但是兵力只有三個師,在人數與國軍相差甚遠。當時,依靠在敵後抗日根據地的頑強鬥爭,八路軍也殲滅了敵軍幾十萬。其中,還創造了擊斃五位日軍高級將領的輝煌戰績,包括三位日軍中將和兩位日軍少將。
  • 「傻兒司令」的原型:擊斃日軍中將成國軍軍長,娶妻納妾多達40名
    那些對人真誠、待人厚道、做事本本分分的人群,這種人有可能在某些「聰明人」眼裡很傻,但是往往能獲得比常人更多的幫助和青睞,因為他們懂得以誠相待,所以值得別人信賴;因為他待人厚道,所以值得別人幫助;因為他們腳踏實地,懂得本本分分地去做事,也難使別人在背後板刀子,就如同「行得正站得直」一般。本文要介紹的就是這麼一位傻人有傻福的典型代表——範紹增。
  • 抗戰期間八路軍擊斃了哪6名日軍將領?
    張子申先生和薛春德先生曾合著《擊斃侵華日軍將領紀實》一書。據張子申介紹,這本書中的研究成果,是兩位作者反覆研究日方戰史資料、「日軍將領名錄」,反覆對比八路軍戰史和國民黨戰史,並結合抗戰實地考察而成。日軍中將阿部規秀:「名將之花」殞命太行山上【人物簡介】阿部規秀,日軍「山地戰專家」,「蒙疆駐屯軍」司令兼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
  • 中日大戰黃土嶺,八路軍雖然擊斃阿部規秀,但打得並不好
    1937年8月,阿部晉升少將,調關東軍,任第1師團第1旅團長。1938年10月,調蒙疆駐屯軍(簡稱駐蒙軍,軍級編制,隸屬華北方面軍),任獨立第2混成旅團長(以下簡稱2旅團)。1939年10月,晉升中將。他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在戰場上擊斃的最高級別日軍將領。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中朝抗日誌士合作在上海炸死日酋上海派遣軍司令官白川義則大將,但是這是暗殺。
  • 阿部規秀被八路軍打死時,要求上級嚴懲這個日軍師團長
    1939年11月7日,日軍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遭到八路軍炮擊,身受重傷,並於當夜不治身亡。 這個號稱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斃命於中國戰場,瞬間引爆了各大新聞報刊,日軍軍部對阿部規秀的死因展開了非常詳細的調查。沒成想,這一查,還真就查出貓膩來了。
  • 國軍2個保安團被四千日軍包圍,不但堅持九個月,還擊斃鬼子少將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的地方部隊一般裝備和戰鬥力都不及嫡系部隊,有不少地方部隊甚至成為偽軍。但有一次,國民黨軍的2個保安團被四千日軍包圍,不但沒有投降,還堅持了九個月,擊斃一名鬼子少將。此戰就是廬山保衛戰,從1938年7月日軍進攻廬山開始至1939年4月廬山守軍撤出廬山,歷時近9個月,創造了抗戰時期孤軍被圍後抗戰的奇蹟。這兩個團分別是國民黨軍江西保安團第三團和第十一團。1938年7月26日,國軍江西保安部隊第三團和第十一團二千多官兵在完成阻擊日軍任務後,迅速登上廬山,日軍隨即將廬山團團包圍。
  • 這位國軍營長埋下地雷,幹掉日軍師團長,自己到晚年才得知這件事
    這位國軍營長埋下地雷,幹掉日軍師團長,自己到晚年才得知這件事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有很多日軍高級將領都死在戰場上。最轟動的莫過於2個人,一個是阿部規秀,被稱為日軍「名將之花」;另一個叫酒井直次,不認識他嗎?今天就來說說他被消滅的故事。當年,酒井直次的死確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因為他在日軍中的職務很高,擔任第15師團的師團長,地位和我軍的軍長差不多。阿部規秀還只是個旅團長,還沒有酒井直次的職務高。在此之前,還沒有一個日軍師團長戰死的。
  • 八路軍團長擊斃阿部規秀,日軍記載:傷已致命,戰場之花凋謝
    1937年10月,陳正湘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1團團長。1939年10月,日軍糾集重兵對晉察冀邊區開展「大掃蕩」。11月1日,陳正湘接到晉察冀軍區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的命令:盤踞在淶源縣城的日軍會分三路襲擊馬關、吉河的八路軍,軍區命令陳正湘一團和當地遊擊隊密切配合,誘敵深入,在三岔口、雁宿崖、張家墳峽谷地帶殲滅日軍。
  • 中國老兵擊斃一個日本兵,43年後才知道擊斃的是師團長
    中國老兵擊斃一個日本兵,43年後才知道擊斃的是師團長1942年4月,為摧殘美軍轟炸日本而在1942年4月,美軍派轟炸機16架,轟炸了日本的東京、大阪、等一線城市和一些重要的軍事設施。這次空襲舉國震驚。美軍轟炸機返航的時候在中國浙贛區域著陸,日軍知道後,想要趁此機會將浙江衢州、麗水等東南沿海所建的機場摧毀,發起了從5月到8月長達三個月的浙贛戰役。5月22日,日軍第15師團中將師團長酒井直次率兩個步軍大隊,一個騎兵中隊,野炮兵、工兵、輜重兵,兵力一共1800人,開始進攻蘭西縣城。時任副營長黃士偉,奉命率部在敵人前進的道路上炸毀道路橋梁,設置路障,截斷水運,埋設地雷。
  • 八路軍是如何在1500名日軍中成功擊斃日本「名將之花」?
    要知道當年進攻黃土嶺的日軍也有1500人之多,八路軍是如何在這1500人當中成功擊斃日本「名將之花」的? 次日凌晨,日軍駐蒙軍最高司令兼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中將,親率日軍1500餘人準備報復。大家要知道這個阿部規秀可是日本侵略軍的所謂「名將之花」和「山地戰專家」,1938年10月,原第二旅團旅團長少將常崗寬治被八路軍打傷後,日本軍部以阿部規秀這個剛剛晉升為中將的名將之花接替這個旅團長職務。日軍來勢洶洶,八路軍如何應對呢?
  • 策應平型關大捷,斬首日軍指揮部,八路軍的騎兵隊還有哪些傳奇?
    如抗戰連續劇《亮劍》,日軍騎兵戰鬥力兇悍,讓八路軍很頭疼。在好友丁偉的幫助下,八路軍獨立團長李雲龍組建了一支騎兵連,連長是69軍騎兵團老兵孫德勝。這支騎兵連的馬是從日偽軍騎兵營繳獲的,被首長要去了一部分,剩餘的被組建了騎兵連。 在劇中,孫德勝的騎兵連後來在大掃蕩中跟日軍騎兵血戰,全連英勇殉國。
  • 1939黃土嶺戰役:八路軍擊斃抗日以來日軍最高將領,中將阿部規秀
    看起來這一次八路軍所投入的兵力相比較於雁宿崖戰鬥增加了整整一倍,可是實際上遊擊第3支隊根本就沒有辦法擔任攻堅的重任,25團剛從遊擊隊升編不久,整個戰鬥力和遊擊第三支隊屬於同一個檔次。120師特務團的戰鬥力雖然不俗,可是並非是在自己的主戰場,對於當地的地形並不熟悉,加上部署的地點離戰區比較遠,難以及時趕到戰場。
  • 著名的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第1任團長是誰?後來怎樣了?
    688團是一支戰功赫赫的部隊,很多開國將領都來自這支部隊,開國上將韓先楚就是其中之一,韓先楚是八路軍一名戰功卓著的軍事指揮官,1937年688團組建之初,韓先楚擔任了688團的副團長。那麼688團隊第1任團長是誰呢?
  • 黃土嶺戰役中,八路軍司令員率部突圍,日軍名將阿部規秀被擊斃
    前言:1939年10月,日軍橫掃八路軍晉察冀根據地。黃土嶺之戰是一場很多人難以忘記的戰鬥,這場戰鬥發生在1939年11月。之所以會讓大家印象深刻,是因為在這場戰役中,我軍擊斃了被日軍譽為「名將之花」的中將阿部規秀。
  •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的師團長相當於我軍什麼職位?
    盧溝橋事件爆發前,日軍的十七個常備師團的編制都不滿編,如熊本師團也叫第六師團,當時的總兵力不過11000餘人,其中馬匹1500多頭,師團長就是劊子手谷壽夫中將。
  • 抗日戰爭魯南血戰,日軍宣布攻佔臺兒莊,師團長為何卻心驚膽寒?
    1938年4月,徐州會戰進入白熱化階段,日軍磯谷師團和板垣師團分別派出一個旅團的兵力進攻臺兒莊,國軍前線陣地幾乎全部淪喪。1938年4月3日,負責堅守臺兒莊的孫連仲第二集團軍池峰城部與徐州城內的國軍第五戰區長官部失去聯繫,國軍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大驚失色。
  • 紅軍改編八路軍,陳錫聯由師長降為團長,三個營長都是誰?一人後為...
    改編前,陳錫聯任紅10師師長,改編後紅10師編為769團,隸屬八路軍第129師(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第386旅(旅長王宏坤、副旅長王維舟),陳錫聯任團長,副團長汪乃貴,參謀長範朝利,八路軍在組建之初受國民政府干涉,所以一開始各師、旅、團是沒有政治委員的,在10月1日之後各部隊才開始陸續配備政委。
  • 抗戰時為何我軍很少大規模殲滅日軍,抗戰老兵這樣解釋的
    抗戰時為何我軍很少大規模殲滅日軍, 抗戰老兵這樣解釋的 抗日戰爭時期,以國民黨軍為主的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和日軍進行了22次大型會戰,大小戰役共計四萬餘次,而且每一次大型會戰都是幾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的大型會戰。
  • 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獨角戲?3個師國軍設防,連日軍潰兵都沒擋住
    先從雙方的戰鬥序列說起事實上在當日,中國這裡計劃出擊的部隊足有4個師又兩個旅,分別是晉綏軍第6集團軍的71,72,73三個師和八路軍的115師。除此之外還有晉綏軍的第6集團軍的第三第八兩個獨立旅。除了這些出擊部隊,正面固守的部隊還有第7集團軍的中央軍21師和西北軍的84師。總兵力有四五萬人,日軍不過第21旅團7000多人,地形也對我軍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