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是時候來一盤家鄉菜了-隨州泡泡青

2020-12-14 彤姐er三事

古詩有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天氣越來越冷,馬路上的車也越來越少。街道兩邊掛上了紅彤彤的大燈籠,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即將來臨。此情此景,讓我這個在外漂泊數十載的遊子泛起陣陣思鄉之情。

我對家鄉的思念不止於親人和朋友,還有各種念念不忘的家鄉菜。

我的家鄉湖北隨州,有一種只生長於冬季的青菜-泡泡青,天氣越是寒冷,長勢越好,自然口感也就越好。

露天種植

每年冬天落霜之後便可採之食用。從落霜到來年的立春,泡泡青便一直盤踞在鄉親們的餐桌上。記得兒時的年夜飯,泡泡青必是主角,每個人都要吃上幾口,寓意全家人一年四季人口清吉,平安如意。

新鮮翠xv

泡泡青,是很深很深的墨綠。綠得發黑,黑可見綠,葉肉厚實,質地柔軟,抗寒性強,可炒可涮,軟糯甘甜。隨州特產泡泡青含有豐富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蘿蔔素、維生素和礦物質,已經取得國家農業部頒發的綠色產品認證。

故鄉在那頭,我在這頭,相隔數千公裡。隨著年歲的增長,越發的懷念故鄉的味道。閒暇之餘,身邊能找到原材料的都會按家鄉的做法嘗試一下。唯獨有這泡泡青,是求而不得。也曾託人捎來了故鄉的種子,卻始終長不出故鄉的樣子。

我很慶幸生活在這個時代,沒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感謝網際網路和物流為我解除了相思之苦。從下單到收貨不過三天。打開來看,菜很新鮮,也很乾淨,沒有半點泥沙和黃葉。迫不及待的收拾出來炒了一盤,還是那個記憶中的味道。

由於泡泡青的生長環境特殊,必須在低溫高寒的氣候下才能茁壯成長,故而最佳採摘期也不過三四個月。隨州泡泡青,越吃越年輕。何不趁此良辰佳節之際,來一睹芳容一品美食呢。

相關焦點

  • 聽大師菜背後的故事,尋找隨州美食之旅的魂
    隨州就有曾端上「世界飯局」的硬菜。在7月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會上,隨州這道菜上了「世界級飯局」:「隨州菜卷「作為十九道主菜之一在這個世界級的宴會上亮相。其實,隨州的硬菜還有很多,讓我們跟隨隨州大師的菜,開啟隨州美食之旅吧!
  • 中國最好吃最貴的青菜,產地只有隨州有,你吃過嗎?
    它是隨著最有特色的一種菜。因為只有隨州才有,泡泡青只在隨州城區方圓40公裡以內生長,一出此區域,同樣的菜籽播下,也種不出泡泡青獨有的味道。你就算是把當地的土壤和種子帶走,也種不出這特有的泡泡。泡泡青與上海青、蘇州青等蔬菜相比起來,具有特立獨行的品質。
  • 留閩過年的異鄉人,秀出你的家鄉菜!
    與往年不同,今年的春節,「就地過年」成潮流。留閩過年的異鄉人,最懷念的家鄉味道是什麼?是重慶火鍋?是河南燴麵?還是東北鍋包肉?春節在福建,解鎖家鄉味。快來看看哪道菜是你的家鄉「年味」。  湖南郴州的譚丙秀手捧親自醃製的臘肉。
  • 舌尖上的隨州:泡泡青、拐子飯、奎面,不知道勾起多少遊子的心
    舌尖上的隨州:泡泡青、拐子飯、奎面,不知道勾起多少遊子的心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喵星萌看世界,一個喜歡待在廚房裡研究美食的姑娘。隨州是湖北古城,是炎帝神農故裡,也是編鐘古樂之鄉。今天喵星萌要和大家聊的便是隨州美食,隨州的大街小巷隨處都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美食。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泡泡青泡泡青,隨州才有的泡泡青。它的學名叫黑油白菜,也叫皺葉黑白菜。
  • 湖北隨州:白衣執甲,今朝凱旋,我們等你好,你等我們來!
    謝謝江西醫療隊為隨州拼過命,感恩江西4600萬人民無私的幫助,今年隨州所有4A級旅遊景區對江西人免費。隨州在哪兒?「綠林好漢」一詞,正是起源於此。3. 千年銀杏谷景區: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油潤滑爽,軟爛醇香2.
  • 到隨州嘗特色美食、泡天然溫泉,冬天來旅遊打卡真心不錯
    、泡泡溫泉、嘗嘗農家美食、體驗一把玻璃棧道的驚心動魄,浩浩蕩蕩一群人出發去隨州的西遊記公園呆了兩天,這次去的時間不是太好,泡溫泉是舒服,但是因為連著兩周的雨天,銀杏谷的樹都禿了,一大憾事兒,不過好在大家品嘗了銀杏酒,留點念想明年再來一趟吧。
  • 全國各地家鄉菜大盤點!最美不過家鄉的味道
    過年吃年菜是老北京人最講究的,一般會從年三十吃到正月十五,各家各戶的年菜是從小年開始準備。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豬肉,半肥半瘦,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秘訣。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也是年夜飯桌上人見人愛一吃停不了筷的佳餚。老人家常說,過年大口吃肉,來年鴻運當頭!
  • 快過年了,記得吃「3菜4果」,小時候的稀罕物,能吃上有口福了
    快過年了,記得吃「3菜4果」,小時候的稀罕物,能吃上有口福了特殊的2020年已經結束了,迎來了嶄新的2021,馬上快過年了,春節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既然是團聚,就少不了聚餐,聚餐一定要記得吃「3菜4果」,在我們傳統的節日裡,關於飲食還是非常講究的,很多人都有懷舊的情節,所以在臨近春節的時候很多小時候的味道,以及媽媽的味道就會被提起,在滿足大家味蕾的同時,還能夠表達大家對家鄉以及親人的一種思念之情。節日聚餐記得吃「3菜4果」,今天就來看看「3菜4果」裡面都有哪3菜哪4果。三菜之一:魚。
  • 6道家鄉菜食譜,天南地北吃一回
    這不,來自天南地北的網友們在異國他鄉根據當地的情況改良食譜,給我們帶來了8道最接近家鄉味道的菜餚。家鄉菜,家常味。【海外·家鄉菜】參賽作品——東北涼拌拉皮作者:私房小菜ID 中文交流之星一湯匙油落鍋小火將蒜子炸至金黃色同時爆香薑片,落豬手炒香加水和調味炒勻燒開。3. 把瑤柱、花菇、蠔豉加入燒開了的豬手裡,在中間插入蔥球(令花菇腍滑的)再次燒開後轉小火(3號)煮1.5小時。4. 生菜洗淨墊盤底,將裝好盤的煮物扣到生菜上。鍋中的汁煮髮菜5分鐘上盤。
  • 有你的菜嗎?過年回家來「盤它」
    回青島過年,吃辣炒蛤蜊、海鮮滷麵、鮁魚水餃、烤魷魚、大蝦燒麥、炸蠣黃、排骨米飯、海菜涼粉、雞湯混沌、白菜肉包、三鮮鍋貼、醬豬蹄等美食,喝正宗青島啤酒。春節回淄博,可以吃周村燒餅、豆腐箱、煮鍋、博山酥鍋、滷汁羊肉、菜煎餅、金絲鴨蛋、道口鹹菜、金嶺醬牛肉、馬踏湖白蓮藕、西河煎餅等美食,喝扳倒井酒。
  • 下一站——隨州,我在老家等你!
    下一站——隨州,我在老家等你! 又到一年年底, 在外拼搏的隨州人,你們好嗎?
  • 難忘魏縣煎血腸 「邯鄲菜—家鄉的味道」徵文(入選作品)
    「邯鄲菜研發基地—春滿園」與「天天散文」主辦◆「邯鄲菜—家鄉的味道」徵文◆(入選作品)   那天,天剛一擦黑,全家人就行動起來,剝蒜、搗蒜、調蒜汁、煎血腸,家中一團忙活兒,甚至還帶點喜慶的色彩。在一陣忙碌後,兩大盤煎血腸終於被隆重「請」上了飯桌。一家老少七口人,像過年一樣圍坐在八仙桌前,兄弟姐妹們一個個兩眼放光地盯著剛出鍋的煎血腸「滋滋」地冒著油沫沫。光聞那香味兒就已經饞得大家直流口水了。父親拿出一瓶白酒,倒了兩盅,一杯給母親,一杯給自己,然後兩人碰杯,一飲而盡。
  • 年夜飯少不了的一道菜,快來看看有你家鄉的菜嗎?
    東北人過年一直有「殺年豬」的傳統習俗,過去生活水平差,尤其在農村,殺豬基本就意味著要過年了,是對一年勞作的犒勞,也期待來年豐收,紅紅火火。殺豬菜不特指某一道菜,而是以豬肉為主料的菜餚,如醬豬骨、鍋包肉、豬血腸等。東北菜鹹甜分明,色鮮味濃,令人胃口大開。
  • 此生不悔入華夏,炎黃子孫聚隨州!
    湖北隨州,每個月都有著不同的風情,而每個地方又有著不一樣的風貌。此生,如果有機會,你一定要來一次隨州,在對的時間遇見最美的風景。炸三鮮、炸圓子、包春餅、泡泡青,大快朵頤之後,驅寒消食的最佳選擇之一就是泡湯啦!西遊記公園的女兒國溫泉別具異域風情,100多個功能不同且風格迥異的露天溫泉池,讓人沉醉於大自然的美妙中,享受遠離塵囂的寧靜與閒適。
  • 武漢味道:私藏3公裡湖岸線的星級酒店,從業28年大廚的精緻楚菜
    其後,戶外燒烤、露天早餐等也在餐飲酒店中的自救行動中別樹一幟。2.跨年晚餐美景、人物、美食、故事,而我們最期待的團年宴就在這靜謐的湖畔,悄悄拉開。雲軒中餐廳,來自楚菜名師的打造,讓我們對精緻湖北菜的概念有了新的認識。冬日主打是羅田黑山羊吊鍋。
  • 隨州南站的運行,隨州站車次減少,隨州站,我們不說再見
    第一次離開家,獨自一個人去遠方讀書,這個時候的你,是不是心裡帶著一絲興奮和害怕,終於脫離了父母的管束,開啟一段未知的人生;第一次背上重重的行囊,為生活打拼,夢想從這裡開始,去到陌生的城市,生根發芽;第一次面臨分離,告別家鄉的親人朋友
  • 多彩的隨州!我的家鄉!
    每一座充滿人情味的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顏色跟溫度那你知道隨州是什麼顏色嗎?- 有人說 隨州是紅色的 - 在尚市鎮龍脈村,有一種繁榮昌盛、雍容華貴的牡丹園。_有人說隨州是粉色的_在尚市鎮群金村,有一種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桃花。每年三月賞花季,站在山頭,眺望遠方,桃花滿面。
  • 快過年了,要學會這道菜,年夜飯做,討個好彩頭,待客也有面子
    快過年了,要學會這道菜,年夜飯做,討個好彩頭,待客也有面子 今年1月24號就過年了,大家是不是覺得很快,因為今年沒有閏月,而往年有閏月的時候,我們都要等待13個月才過年。快過年了,我們心情很激動,每年年夜飯,我家都要準備一大桌子菜,雖然家裡就那麼幾口人,但一定要做好排面了。
  • 化工人,這些是讓你淚流滿面的家鄉菜嗎?
    除夕一過,「年」過得快了很多,一晃已是大年初五,不管是回家過年,還是堅守崗位,對家鄉的思念除了親情,還有那熟悉的家鄉菜味道。
  • 遊子在外,最想念的就是家鄉的水餃,過年天天吃,總算解饞了
    過年的時候家裡基本都會做豬肉大蔥、豬肉白菜、豬肉粉條等餡料。像我們這些在外地工作生活的遊子,在外地的時候最想念的就是家鄉味的餃子,這趁著過年回家天天吃,總算解饞了!農村裡過年,過去沒有冰箱,但好在天氣冷,屋裡屋外一個溫度,甚至屋裡更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