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標準過低,能否起訴要求履行補償職責?

2021-01-14 平成法律

補償標準過低,能否起訴要求履行補償職責?

文 | 馬亞軒律師

(01)

17年7月,環保局根據市徵夫作出《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相關企業關閉的通知》,要求老王公司停止生產。

18年12月,老王公司向市徵夫郵寄補償申請書,請求市徵夫依法補償財產損失共計7965萬元,市徵夫收到補償申請,未予回復。

老王公司便起訴至法院,請求確認市徵夫未履行法定補償義務的行政不作為違法。

四川省高院認為:

市徵夫對於其轄區內劃定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造成保護區內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財產損害的,具有依法補償的法定職責。

本案中,老王公司向市徵夫郵寄行政補償申請書,市徵夫應當在收到其書面補償申請後,在一定期限內應對是否補償、如何補償等問題作出處理。

依照《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二條關於「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被告在一定期限內履行」之規定,判決市徵夫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兩個月內,依法對老王公司提出的行政補償申請作出行政處理。

(02)

徵地拆遷中,常常有部門未履行補償義務,就強行施工,開展建設。

我國《行訴法》規定,申請行政機關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兩個月還不履行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但原告應當提供曾向被告提出過申請的證據。

意思是,徵夫要不履行補償責任,可以提出補償申請,徵夫收到補償申請兩個月內仍然不履行的,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老王公司採取的就是這種思路。

(03)

另一起案例:

法律規定,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可以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但應對土地使用人進行補償。

老李因認為補償款數額偏低,一直未領取補償款。

老李於19年6月向區徵夫郵寄書面申請,請求區徵夫對其作出補償決定,因區徵夫未予回復,遂於同年10月30日提起訴訟。

雲南省高院認為,符合提起「不履行法定職責」訴訟的起訴條件。

老李向具有補償法定職責的區徵夫提交作出補償決定的申請,區徵夫逾期不予答覆,應確認區徵夫未履行行政補償法定職責,判決區徵夫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內履行對老王的行政補償職責。

(04)

老王公司和老李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都是國有土地,由此可見,只要徵夫逾期不補償或標準過低,就可以先郵寄補償申請,再進行起訴。

(05)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先由縣級以上徵夫協調;協調不成的,再由批准徵收土地的徵夫裁決。

選擇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法院不予受理,但應當告知土地權利人先申請行政機關裁決。

也就是說,集體土地徵收,對補償標準有爭議,需先「協調」,再「裁決」,不能直接起訴。

(06)

市徵夫水庫建設項目中,徵收老楊的54畝林地,市徵夫多次通知老楊領取補償款,但其認為補償標準過低而拒絕領取。

現老楊起訴請求市徵夫要求履行徵地補償安置的法定職責。

最高院認為:

市徵夫已按照協議約定的補償款分配方案通知老楊領取補償款,是老楊認為補償標準過低而拒絕領取。

而非市徵夫不履行徵地補償安置法定職責,故老楊主張市徵夫不履行行政補償法定職責理由不能成立。

解決徵地補償標準爭議的正當法律途徑是申請行政裁決,而非直接提起行政訴訟或將徵地補償標準作為規範性文件要求一併審查。

(07)

指揮部在未登記苗木名稱、數量、規格,且未經老王籤字確認的情況下,開挖機強制清除苗圃苗木。

老王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徵收部門履行徵收其苗圃苗木的補償法定職責,以苗圃苗木實際價值補償184萬元。

儘管老王堅持認為,請求對苗木委託評估後予以補償不屬於補償標準爭議,徵收部門沒有與老王籤訂補償協議,屬於未實際履行徵收苗圃苗木補償的法定職責。

但溫州中院認為:

老王要求徵收部門履行苗木補償的法定職責,並主張其苗木應按實際價值予以補償,實際上是作為相關權利人,對徵收部門確定的苗木補償標準有異議,而老王未申請裁決卻逕行提起訴訟,不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

因此,集體土地中,補償標準過低的,不是徵夫不補償,因此不能起訴要求補償,而只能先協調,再裁決。

相關焦點

  • 實務研究:「外嫁女」能否享受村民安置補償待遇的審查處理
    王某紅訴商河縣人民政府不履行拆遷安置補償職責案——「外嫁女」能否享受村民安置補償待遇的裁判規則保障戶有所居是行政機關補償安置所應遵循的原則,避免被徵收人流離失所也是其應予考慮的因素。本案中,王某紅起訴要求商河縣人民政府對其作出補償和安置決定,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三名「外嫁女」同時提起訴訟,要求享受與其他村民同等的安置補償待遇。這些「外嫁女」戶籍雖都在娘家村,但有的長期在外打工,有的外嫁給城市居民,有的離婚後又重新回到娘家生活,每人的生產生活以及宅基地分配使用、福利性購房等情況都不盡相同,應加以區分處理。
  • 政府不履行發放安置補償款法定職責,信訪3要點也要有詩和遠方
    二、關於不履行發放移民補償款法定職責行為的可訴性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五十九條第(十)項的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上級國家行政機關交辦的事項要予以執行。
  • 在徵地拆遷中,行政賠償和行政補償在同一案件中怎麼區分?
    依法分析朱某、李某在一、二審期間均明確表示其要求越城區政府履行的是調整拆遷補償方案的法定職責。根據行政行為的啟動機制的不同,可區分為依職權和依申請行政行為,前者行政機關根據其法定職權應主動作出,後者則是應行政相對人的申請而作出。
  • 華州區新《徵地補償標準》公布!
    現結合華州區實際,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切實做好新《徵地補償標準》的實施工作《徵地補償標準》是綜合補償標準,是徵收補償集體土地的重要參考依據,由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兩部分構成,不含青苗補償費、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和社會保障費用。各鎮(辦)務必於2021年1月30日前公布本行政區域的具體徵地補償標準(公布到各個片區)。
  • 楊在明律師:未經登記的建築遇拆遷一定不能獲取補償嗎?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24條的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前,要對徵收範圍內的未經登記的建築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並最終將建築分為合法建築和違法建築兩種。但實踐中,某些地區往往不對未經登記建築進行認定,就一刀切的不對其進行補償。那麼,未登記建築權利人能否就行政機關不對未登記建築進行認定的行為提起行政訴訟呢?
  • 法院判例:徵收補償應當遵循及時補償原則,不能無故拖延
    【裁判要旨】徵收補償應當遵循及時補償原則,不能無故拖延,損害被徵收人獲得補償安置的合法權益。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對補償對象、補償數額、支付方式應當具體明確。【裁判文書】 (2020)遼行再21號 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提醒各位朋友們:在行政法律規範未明確規定行政機關履行職責期限且該職責一直存續的,行政機關應及時履行該職責,行政相對人可隨時通過訴訟的方式請求行政機關履行該職責。
  • 房屋產權人不明,能否籤訂徵收補償協議
    最高法判例:房屋產權人不明,能否籤訂徵收補償協議2.行政機關在徵收過程中未充分盡到調查職責,在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的情況下,即與有關人員籤訂徵收補償協議,缺乏事實依據,依法應予撤銷。此外,陳振平、陳振中於2017年12月提起本案訴訟已經超過起訴期限。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應否撤銷白塔區政府與陳振波等四人籤訂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安置產權調換協議》(以下簡稱產權調換協議)以及陳振平、陳振中提起本案訴訟是否超過起訴期限。關於應否撤銷白塔區政府與陳振波等四人籤訂的產權調換協議問題。
  • 楊在明律師:補償款直接打卡裡就能強拆房屋
    本文,在明拆遷律師就為大家揭曉這一問題的確切答案……【補償安置「落實到個人」的兩種途徑】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徵收方若要實現法律意義上的「履行對被徵收人的補償安置法定職責」,有且僅有兩種法定的方式:籤訂補償協議和作出補償決定。
  •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宅基地遇拆遷補償的計算方法!
    其二,宅基地上房屋的補償是評估還是直接參照標準?各地方對這一問題的規定是不同的。簡單講,地錢是由地方政府直接制定統一標準的,而房屋價值則多是可以委託專業評估的。當然,一些地方對宅基地上房屋的價值也依據其建築材料、使用年限等制定了統一的標準,農民只需查表格即可獲知自家房屋的大致補償數額。
  • 房子被拆,卻沒拿到相應的補償怎麼辦?
    法律規定,對房屋及土地進行徵收拆遷要進行經濟補償,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因為補償金額過低拒絕籤署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雖然說被拆遷人的行為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被拆遷人往往也會因拒絕搬離房屋遭遇強拆等損壞合法權益的行為,甚至有些房屋被拆後拿不到相應的補償,那麼,房子被拆,卻沒拿到相應的補償怎麼辦
  • 農村搬遷補償給多少?農村房屋搬遷補償最新標準!
    被改造或拆遷的房屋所有人可以要求房屋搬遷補償。農村房屋搬遷補償政策怎樣?農村搬遷補償標準是多少。一、農村舊房改造補貼政策由於不同的地區、城市或農村其經濟和發展情況的不同,因此改造的補償政策也是是不同的。
  • 公司辭退員工需要支付多少補償?附不同情形下的詳細補償標準
    企業業績不好,除了縮減不必要的支出,首先想到的就是裁員,並且要求HR儘量減少裁員成本,也就是能不少給員工補償就少給,能不給就更好。所以,今年被朋友和網友諮詢最多的法律問題就是公司辭退員工要支付多少補償。這個問題還真不是一句話就能回答好的,因為不同情形下,公司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補償標準是不同的,存在較大差別。
  • 籤了拆遷補償協議,最快多久拿到補償?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被拆遷人與拆遷部門就拆遷補償相關問題協商一致的,可以籤訂拆遷補償協議的,那麼籤了拆遷補償協議,最快多久拿到補償?一、籤了拆遷補償協議,最快多久拿到補償?依據相關法律的規定,籤訂拆遷補償協議後,拆遷補償協議會約定補償支付的期限,但是在實踐中一定要注意,籤署協議之後第一時間就應拿到拆遷補償,千萬不可沒有拿到補償之前就搬離房屋,當然,如果徵收方不按協議約定支付補償款,可以向法院起訴。
  • 商業房拆遷補償標準?2020年徵地補償最新標準?
    商業房拆遷補償標準?2020年徵地補償最新標準?   商業房拆遷補償標準   我國目前對於徵收補償標準的確定,主要採取的是參照被徵收房屋所在區塊類似房屋的市場價格確定,而這又依賴於房屋評估機構。   而對於所依據的評估辦法,也規定相關部門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最大限度的保障了補償標準的科學合理化,但在實踐中,這樣的規定卻往往得不到完整的落實、收效甚微。
  • 經濟補償和經濟賠償是否是同一個概念?補償和賠償不同又在哪裡?
    經濟補償,是指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與勞動者 解除或 終止勞動合同時,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是有一定的標準的。經濟補償,一般根據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資標準來計算具體金額。勞動合同法第87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 公司要求自願放棄社保、年假、工傷待遇、離職補償權益,有效嗎?
    一、自願放棄繳納社保能否要求補繳?王某是某鋁材公司員工,公司沒有給他繳納社會保險,在公司幹了一年半,王某提出離職,並且在離職報告上寫明原因是未繳納社會保險,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並且補繳社保。仲裁裁決:某鋁材公司補繳王某應繳未繳社會保險,駁回王某的經濟補償金請求。實踐中,員工自願放棄繳納社保的情形很常見,一方面試勞動者不想繳社保,自願放棄。還有一部分是用人單位為了節約成本,要求勞動者籤協議。
  • 勞動合同期滿後不續訂能否要求經濟補償金 官方回復
    半島記者 肖玲玲勞動合同期滿後,用人單位不續訂,勞動者能否要求經濟補償金?近日,市人社局發布了一起典型案例,就此做出了解釋。事件簡介:李某與某公司訂立了期限自2016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止的勞動合同,崗位為銷售,月工資為5000元,2018年8月31日勞動合同期滿,該公司未詢問李某是否要求續訂勞動合同,直接給其辦理了終止勞動合同手續。李某訴至勞動仲裁,要求公司為其支付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1萬元。
  • 北京拆遷律師團隊普法;徵收拆遷補償協議得不到履行怎麼辦?
    趙先生的律師認為,徵收方作為行政機關,應當嚴格遵守協議約定,不能在趙先生的房屋已經被拆除了的情況下拒絕支付剩餘補償款,徵收方拒絕支付剩餘補償款的行為是違法的也是違約的。最終,法院認為雙方籤訂的《房屋徵遷貨幣補償協議書》真實且合法有效,應當按照約定履行各自義務。被徵收方沒有按協議完全支付給趙先生補償款,違背政府誠信原則。
  • 籤訂了競業限制協議,卻不給任何補償,員工申訴能否得到支持?
    2018年12月,陳某偶然從一個律師朋友那裡得知,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陳某到某科技公司交涉,要求公司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支付自己經濟補償,但某科技公司以勞動合同無約定為由拒絕支付。陳某不服,遂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要求仲裁機構裁決某科技公司支付其競業限制期限內的經濟補償。
  • 【法宣小課堂】公司提前解約,諮詢補償標準
    【法宣小課堂】公司提前解約,諮詢補償標準 2020-02-24 1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