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伏地挺身時關節痛?這個文章幫你解決它

2020-10-10 飛向藍天的豬

在做伏地挺身的時候會有些關節疼痛,這裡就分享一些有用的手段來幫你緩解它。

首先就是手腕。

因為它是最容易出現不適的關節了,運動的時候需要手腕有一定的伸展度,但是也要看怎麼做它。在手撐地更靠前的時候,手腕的伸展度也就越大。

如果把手放在胸部旁,也就是標準伏地挺身時,依舊會感到手腕不適。這裡有3種方法可以試試:

1,使用伏地挺身架來做,它們可以讓手腕保持了矢狀面上的中立。

2,做拳頭伏地挺身,也可以在地上加一塊墊子,緩解拳面的不適,理由同上。

3,降低你的伏地挺身強度。



肩膀痛

在做伏地挺身時肩部應該是自然的活動的。導致肩膀疼痛的最常見原因就是把手放得過寬了。寬距伏地挺身本身沒有錯,但是對肩膀的要求比較高。

如果已經感覺到不適了,那就放窄一點。好減輕肩膀的負擔。



肘與肩膀剛好相反,它放得越窄就越感覺不舒服,比如鑽石伏地挺身。

那就選擇把手放寬吧。



如果還是有不適,那麼請選擇降低伏地挺身的難度,比如上斜伏地挺身或者縮短伏地挺身的行程。隨著你的變強,再逐步增加伏地挺身的難度。



最後,不要把關節的疼痛怪罪於動作,你需要做的就是循序漸進。

相關焦點

  • 做伏地挺身時出現手腕痛,手肘痛,腰肩痛,說明你需要做這些改善!
    很多小夥伴都知道在家庭訓練當中,做伏地挺身是對訓練手臂跟胸肌最好的動作,幾乎每個人都做過伏地挺身,但是不少人的做法卻都存在差異。雖然伏地挺身看似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動作,但並不是你隨隨便便就能夠完成,並且能夠靠它來持續幫助自己強身健體的。因為有很多小夥伴在做伏地挺身的過程中,都出現了手腕痛,手肘痛,肩部痛,腰痛等情況。
  • 5個常見的伏地挺身「痛點」,針對性改善,助你提高力量訓練效率
    伏地挺身是一個百練不厭的健身動作,其動作特性和優點讓它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自重訓練動作。尤其是作為居家健身的動作,它的使用率確實非常高,相信不少人都有每天堅持做50~100個伏地挺身的習慣。    今天的話題就在於「能做」伏地挺身和「會做」伏地挺身之間產生。很多人堅持做伏地挺身都會遇到令人苦惱的事情——身體出現「痛點」,比如常見的手腕酸痛,肩關節酸痛等等。
  • 伏地挺身能把胸肌練大?別做夢了,一篇文章讓你看清伏地挺身的本質
    相信很多健身愛好者在健身初期都是從伏地挺身這個動作開始的,我也不例外,我在剛開始健身的時候把伏地挺身這個動作當做了改變身材的神器,我認為每天晚上在睡覺之前做一做伏地挺身能夠使胸部變大、練出腹肌,還能減掉脂肪,但最後的結果並不樂觀。
  • 做伏地挺身有什麼好處?男女常做伏地挺身的好處
    同時做伏地挺身時需要核心承重,所以對你的核心力量以及穩定性也有幫助。對於健身小白,伏地挺身可以幫你提升上肢力量,打造胸部維度;對於健身達人,通過各種不同變式的伏地挺身也可以給你足夠的刺激。男女常做伏地挺身的好處!
  • 為什麼你的關節會痛?收藏了這個妙方,據說迅速就能緩解
    關節疼痛,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小麻煩。上班族脖子痛、中老年人膝蓋疼、關節風溼痛、年輕人腰腿疼……以後這些疼痛不用再忍受了!在一場由衛生部、科技部、中國科協聯合舉辦的博覽會上,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越野行走運動首席講師趙之心老師為大家傳授了解決關節痛集合:
  • 深度解析伏地挺身——「簡單」的伏地挺身你真的會做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伏地挺身,文章中我們將依次討論:伏地挺身常見的錯誤、伏地挺身的正確做法、伏地挺身輔助練習和進階練習。 由於缺乏肩膀的活動度及穩定性,有很多人可以做20個半程伏地挺身,卻可能做不起一個全程的。 如果你下到最低點肩膀關節沒有完成內旋,起到最高點肩膀關節沒有完成外旋的話,那麼就沒有辦法稱之為完整的伏地挺身動作。
  • 為什麼你的關節會痛?所有人都收藏了這個妙方!
    上班族脖子痛、中老年人膝蓋疼、關節風溼痛、年輕人腰腿疼……以後這些疼痛不用再忍受了!在一場由衛生部、科技部、中國科協聯合舉辦的博覽會上,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越野行走運動首席講師趙之心老師為大家傳授了解決關節痛集合:日行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收藏下面這關節止痛操,哪裡痛就練哪裡!
  • 做伏地挺身手腕疼,教你5種方法,和疼痛說再見!
    伏地挺身、引體向上、深蹲三個動作組合成為了徒手健身的「鐵三角」,而伏地挺身最為上肢訓練最方便快捷的動作,在新手期間非常容易出現關節疼痛的情況,而其中手腕疼就困擾了很多初學者。那麼接下來就聊聊關於伏地挺身手腕疼的那些事兒!
  • 做伏地挺身手腕疼,教你5種方法,和疼痛說再見!
    對於肘關節過度朝外,如果再結合上前面的手掌內旋,那麼就會出現下面這樣的動作,這樣做可以稱之為「關節毀滅者」,不只是手腕,就連肘關節、肩關節都容易出現疼痛。而俄挺必經之路就是衝肩和腰間伏地挺身。對比一下腰間伏地挺身和普通伏地挺身手腕的彎曲程度你就會發現差距。普通人即使不是做伏地挺身,就單純把手腕彎折到這個角度都會疼,更別說做伏地挺身了。而且這種壓力是隨著手往後放的距離增加而增加的。
  • 做拍手伏地挺身時,手不敢離開地面?4個建議,助你邁出這一步
    在拍手伏地挺身訓練時,手是不是有不敢離開地面的情況?不瞞各位,小編在剛開始練習時,也出現了這種情況,有的健友會問,你怎樣練得?有好的解決辦法麼?下面就把我的訓練心得和大家分享。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位健友,當時的心裡情況,健友看到在做拍手伏地挺身時身體離開地面的瞬間,擔心自己掌握不好節奏磕傷臉部;顧慮自己力量不夠,挫傷關節;自己身體柔韌性差,不能更好地保持身體平衡。
  • 健身時膝關節痛了怎麼辦?別擔心,這裡有解決辦法!
    疼痛可以說是每個訓練者最不想碰到的,因為它不僅僅感覺不好,還會影響我們的訓練。在這麼多關節疼痛中,我想膝關節痛應該是困擾不少人的。基本上只要出現了膝蓋痛,你所有大腿前側的訓練以及一些有氧運動都做不了,可能只能勉強做一下大腿後側和臀部的訓練。而膝關節又是人體中最複雜的關節之一,所以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原因也是非常非常多的。
  • 男性在做「伏地挺身」時,儘量避開這三個誤區,你中招了嗎?
    可能會造成肌肉關節受損,男性朋友在做伏地挺身時,儘量避開這三個誤區,你中招了嗎?男性在做「伏地挺身」時,儘量避開這三個誤區,你中招了嗎?第二個誤區:運動頻率很多男性朋友在做伏地挺身的時候,覺得頻率越快,鍛鍊身體的效果會越好,而且也有利於提高身體素質,其實如果過快的速度,可能會讓男性朋友感覺體力不是這樣,速度也會慢慢的降下來,其實這種做法也是不科學的,男性朋友在做伏地挺身的時候頻率一定要視中,如果能做到張弛有度,那麼能夠起到更好的鍛鍊效果。
  • 在做伏地挺身時,胸肌並沒有感覺,可能是不懂得如何發力
    導語:如果你去問一個專業的健身人士,怎樣的徒手訓練動作是最好的呢,相信80%的健身人士都會說伏地挺身。我們在做伏地挺身的時候,能夠很好地感受到他是鍛鍊我們胸大肌的,同時對三頭肌,三角肌這些部位也可以鍛鍊到。但是仍舊有一部分人說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胸肌並沒有太過明顯的感覺,反而感覺其他部位酸得要死。
  • 【中醫健康課堂】為什麼你的關節會痛?試試這個妙方!
    關節疼痛,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小麻煩。上班族脖子痛、中老年人膝蓋疼、關節風溼痛、年輕人腰腿疼……以後這些疼痛不用再忍受了!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越野行走運動首席講師趙之心老師為大家傳授了解決關節痛集合:日行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收藏下面這關節止痛操,哪裡痛就練哪裡!辦公人群頸椎腰椎操脊柱是人體大廈的柱子,這根柱子不好就會百病叢生——頸椎病、後背痛、腰痛就來了。
  • 男人做多少伏地挺身才算正常?若你做不到這個數,最好反思一下自己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談到伏地挺身時,想必大家對它都很熟悉,同時也是不少男性朋友最喜歡的運動之一;如果你想要鍛鍊肌肉、促進健康,那麼平時就可以通過做伏地挺身來達到。一般伏地挺身動作較為標準,並且進行起來很有力量的男性朋友,通常都有著男人味,並且通過進行伏地挺身能夠幫助提高身體免疫力。
  • 別再瞎練伏地挺身了,你的動作都是錯的!正確的伏地挺身應該這樣做!
    今天林同學來給大家糾正一下在做伏地挺身的時候大家最常犯的幾個錯誤,並且告訴你,真正能鍛鍊肌肉且不損傷身體的伏地挺身到底該怎麼做!說起伏地挺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無論是不是喜歡健身的人,肯定都接觸過這個動作。伏地挺身不僅是鍛鍊上半身肌肉最經典的徒手動作,同時也是健身小白們必練的動作。因為這個動作不僅簡單,而且對於增強上半身力量的效果十分明顯。
  • 為什麼你的關節會痛?所有人都收藏了這個妙方,迅速就能緩解!
    關節疼痛,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小麻煩。上班族脖子痛、中老年人膝蓋疼、關節風溼痛、年輕人腰腿疼……以後這些疼痛不用再忍受了!在一場由衛生部、科技部、中國科協聯合舉辦的博覽會上,國家體育總局體科所越野行走運動首席講師趙之心老師為大家傳授了解決關節痛集合:日行一萬步,吃動兩平衡,健康一輩子!收藏下面這關節止痛操,哪裡痛就練哪裡!
  • 伏地挺身別瞎做,手腕疼就是前兆,詳細告你如何用伏地挺身增大胸肌
    伏地挺身可以說是打造上半身不可替代的徒手動作了,練胸肌只是伏地挺身的「表象」它不僅可以增強我們身體力量,還能打造強壯的肌肉和肌腱。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國家軍訓必修的一個動作,雖然伏地挺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但這麼經典的動作它又能鍛鍊到我們那些肌肉呢。
  • 伏地挺身別瞎做,手腕疼就是前兆,詳細告你如何用伏地挺身增大胸肌
    伏地挺身可以說是打造上半身不可替代的徒手動作了,練胸肌只是伏地挺身的「表象」它不僅可以增強我們身體力量,還能打造強壯的肌肉和肌腱。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國家軍訓必修的一個動作,雖然伏地挺身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但這麼經典的動作它又能鍛鍊到我們那些肌肉呢。
  • 這些錯誤的伏地挺身動作,你做過嗎?
    導語:我們很多人都做過伏地挺身,也知道伏地挺身的作用有很多。但是,很多人在做了很長一段時間伏地挺身之後,發現身體並沒有任何變化,有的甚至會感覺到肩痛肘痛腰痛等等,胸部卻沒有任何感覺。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就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我們的伏地挺身動作根本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