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督察員來了」第五期】法治督察員陳怡呼籲:文明養犬,促進...

2021-01-08 澎湃新聞
【「法治督察員來了」第五期】法治督察員陳怡呼籲:文明養犬,促進鄰裡和睦、社會和諧

2020-06-14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背景介紹

為了加強養犬管理,規範養犬行為,保障公眾健康和人身安全,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市容環境衛生,寧波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寧波市養犬管理條例》,並於2020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長期以來,犬只噪音擾民、排洩物汙染環境、傷人等現象頻發。據統計,寧波市犬只數量超30萬隻,不文明、不規範養犬行為日益增多,對市容市貌和群眾正常生活生產一定影響,每年涉犬類警情接近2萬起,犬只傷人的門診數量也逐年遞增,更為嚴重的是,2016年以來狂犬病致死人數達到15人。群眾要求加強養犬管理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寧波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了政府部門、基層群眾自治性組織等在養犬管理中的職責分工。其中,公安機關是養犬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犬只擾民傷人事件處置、重點管理區內犬只準養登記等工作;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負責犬只收容留檢,重點管理區內流浪犬只捕捉和犬只破壞公共場所、市容環境衛生等管理工作;農業農村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衛生健康部門、住建部門也認領了養犬管理的相關職責。

《條例》一落地,市城區重點管理區域內共有33支聯合整治隊伍,每天分早、晚兩個時間段,對小區、廣場、公園、菜場等重點區域開展聯合巡查整治行動。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共教育勸阻7733次,新增登記犬只4969隻,公安機關共查處違規養犬行為42起,共計罰款13500元。

《條例》不僅明確了犬只管理部門的相關職責,也逐一規範了養犬人的養犬行為,比如重點管理區內犬只必須佩戴有效犬牌,不得遺棄、虐待犬只,犬只外出必須有效管控,及時清理犬只排洩物等等。

對管理者提出明晰的職能分工,對養犬者提出事無巨細的行為規範,是本《條例》最大的亮點所在。

《條例》實施後,養犬及其管理都已有法可依。那麼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如何在此基礎上建立長期有效的管理機制?如何提高市民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的意識?

本期法治督察員:浙江省人大代表陳怡

法治督察員觀點

1.關於養犬引發的居民矛盾糾紛有哪些?

陳怡:因養犬引發的居民矛盾糾紛主要來自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噪音擾民;二是衛生,特別是公寓、居民樓內的異味和狗毛問題;三是傷人,例如條例出臺前,因為沒有牽狗繩導致的狗攻擊人的問題。

2.養犬管理和執法過程中,有哪些難點?

陳怡:一方面,執法單位無法辨別犬只是否是流浪狗,以及狗的健康狀況,執法者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也要保護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抓回來的狗,要找主任很困難,如果找不到主任,狗要送往哪裡也是一大難題。

3.什麼樣的方式可以有效進行管理,避免執法者和養犬人的矛盾?

陳怡:《條例》的出臺,對於養犬人,執法機關還是以人性化勸導為先。如果出現狗傷人的情況,有狗證的就可以責任落實到人;對於被遺棄的犬只,執法者可以通過狗身上的晶片進行倒追。

4.養犬管理和執法的過程中,執法部門要注意哪些?

陳怡:行政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要以勸導為主,針對不同人群要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面對孤寡老人、智障、抑鬱症患者,他們對犬只的感情依賴性強,更需要耐心勸導。處置過程中要做到及時救助、及時反饋、及時回訪。《條例》頒布後,六部門要共同協作打通壁壘,職能部門更應該學習、理解《條例》,這樣才能更好的為群眾服務。

法治督察員陳怡呼籲

出門遛狗必備:掛狗牌、戴嘴套、牽狗繩、垃圾袋。

文明養犬促進鄰裡和睦、社會和諧,何樂不為!

來源:中共寧波市委依法治市辦、寧波電視臺都市文體頻道

原標題:《【「法治督察員來了」第五期】法治督察員陳怡呼籲:文明養犬,促進鄰裡和睦、社會和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法治金鄉】普法欄目37期 | 文明之火代代傳
    【法治金鄉】普法欄目37期 | 文明之火代代傳 2020-12-07 0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治法治法治,法治究竟能做什麼?
    在剛剛閉幕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那麼,在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法治究竟能做什麼呢?
  • 28家單位聯合開展廣場法治宣傳
    本報訊(記者潘怡帆通訊員劉君麗) 為進一步增強全民法治觀念,推動全社會樹立憲法意識,12月4日上午,我縣舉行第三個憲法宣傳周廣場法治宣傳活動,為廣大群眾帶來了一場豐盛的法治文化盛宴。  活動現場,縣公安局、檢察院、司法局等28家單位通過設置諮詢臺、擺放宣傳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廣大市民普及安全生產、文明養犬、禁毒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憲法法律知識,受到了市民朋友的歡迎。「今天學到了很多法律方面的知識,特別受用。」市民王女士高興地說。
  • 一以貫之弘揚法治精神,持之以恆打造法治社區
    近年來,社區以平安社區、文明社區、安全社區、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創建特色為抓手,大力開展民主法治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其次,切實開展法治宣傳,開闢法治宣傳櫥窗15組,每季度更新;開設200餘冊的法治圖書專欄;組建法治宣傳隊伍4支。每年至少組織5次以上各類法治培訓、法律諮詢和法治文藝匯演等活動,惠及整個轄區,對黨員、社區幹部、駐地單位及社區居民樹立法治意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用法治文明推動精神文明紀實
    這是廣西政法機關用法治文化建設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用法治文明推動精神文明,通過全面守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弘揚法治精神,讓法治成為一種全民信仰,並自覺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和維護自治區穩定團結。
  • 「全周期管理」破人寵矛盾 奉賢「賢城法治」模式顯成效
    近年來,上海市奉賢區聚焦打響改善民生品牌,探索出了一條以「賢城法治」為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賢城法治」即以「法」為基礎、以「治」為抓手、以「賢」為特色,奉賢區政法委常務副書記顧軍告訴記者,奉賢區連續三次被評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地市,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最高獎項「長安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日漸形成。
  • 為文明護航,築品質之城——寫在《郴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即將...
    文明是極富「含金量」的城市名片,既體現一個城市的軟實力,又是城市發展的硬內核,而一座城市的文明和進步離不開法治保障。12月10日,我市舉行《郴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新聞發布會,詳細解讀《條例》的制定背景和過程、亮點和特色,明確《條例》於明年1月1日正式施行。
  •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層面上的價值取向,是立足社會集體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既契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要求,又承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
  • 期待「最美養犬人」引領文明養犬風尚
    文︳圳論評論員王森近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聯合媒體發起了「2020年度文明養犬評選暨尋找最美養犬人」活動,向全體市民徵集文明養犬典型。12月13日前,市民可在深圳城管或美麗深圳公眾號查詢指定郵箱,報送事跡。
  • 多舉措倡導文明養犬新風尚
    合肥市於近期發布了《合肥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廬陽區積極行動,制定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倡導文明養犬新風尚。「該《條例》的頒布實施,不僅規範了城市不文明養犬行為,保障了市民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還對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市容環境衛生,提升城市文明形象都有著重要意義。」近日,公安廬陽分局治安大隊隊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2019年度「湖北省十大法治人物 十大法治事件 十大法治創新案例...
    為弘揚法治精神,傳播法治力量,加快推進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省委依法治省辦、省委政法委和省司法廳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湖北省十大法治人物 十大法治事件 十大法治創新案例」評選活動。根據評選活動實施方案,經過專家初評、網絡投票、專家組評審和評審委員會審定等程序,已確定2019年度「湖北省十大法治人物 十大法治事件 十大法治創新案例」獲得者和提名獎名單,現予以公示(名單附後)。
  • 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中國是一個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古國,中華法系源遠流長,成為世界獨樹一幟的法系,古老的中國不僅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提供了歷史參照和法治傳承,還為人類法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  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為了改變國家和民族的苦難命運,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近代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和法治道路移植到中國,以實現變法圖強的夢想。
  • 法治進校園 | 南安市檢察院舉行法治副校長集中聘任儀式
    ,南安市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四級高級檢察官黃任泉受聘擔任南安市新僑中學法治副校長,南安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一級檢察官陳燦輝受聘擔任南安市國光中學法治副校長,南安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一級檢察官李婷婷受聘擔任南安市詩山中學法治副校長,南安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主任、一級檢察官吳聯炮受聘擔任南安市華僑中學法治副校長,南安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二級檢察官林夏梅受聘擔任南安市第五小學法治副校長。
  • (第2059期)良法善治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第2059期)良法善治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2020-12-20 1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門頭溝文明養犬快閃宣傳站巡展一周
    11月26日,伴隨著午後的暖陽,在門頭溝葡山公園裡,小朋友們擺著各種pose和「養犬守規範 文明天天見」文明養犬漫畫宣傳展板合影。正在遛狗的劉先生引導他家的萌寵「棉花」進行禮讓遊客、握手感謝的文明展示,「門頭溝熱心人」志願者給「棉花」送去寵物隨行水杯獎勵它的文明行為。這是門頭溝區「養犬守規範 文明天天見」文明養犬宣傳月快閃宣傳站的現場之一。
  • 我市不文明養犬整治初見成效 市民文明養犬習慣正在逐步形成
    、市民公園、黨政辦公區周邊區域、大型小區、公共綠地等地段開展巡查,宣傳依法文明養犬,勸阻不文明養犬行為,督促養犬人給犬只免疫登記辦證。截至目前,全市已辦理犬只免疫登記27000多件,今年以來城區辦理養犬登記證4273個。蘭州市養犬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還利用電話、微信、現場檢查等方式,督促主城區城管局、高新區執法分局、黃河風情線執法支隊、九州執法中隊,加大對主次幹道、居民小區、公園廣場和城鄉結合部流浪犬的捕捉力度,今年至今全市已捕捉流浪犬5495隻,流浪犬只收容中轉站和犬只留檢所做到了隨來隨收。
  • 濫用私刑有悖法治精神
    法治觀察  郭松民  單身母親陳雪香將寶貝女兒養大,一天卻聽到女兒親口說她被人強姦了;在追逐嫌犯的過程中,陳雪香及弟弟、朋友、以及路人對嫌犯進行了毆打,事後嫌犯死亡。,「支持打死惡魔,強烈要求放人」,全然沒有意識到私刑和法治的基本精神是相悖的。
  • 《法治政府藍皮書:中國法治政府評估報告(2020)》在法大發布
    六年來,被評估城市的平均得分整體呈上升趨勢,在法治政府建設的一些核心環節和關鍵要素層面進步明顯,但同時在處理好政府、市場和社會關係,整體性治理需求與治理體系碎片化現狀的矛盾,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深層次問題。
  • (第2053期)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實踐充分證明,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更好發揮法治對改革發展穩定的引領、規範、保障作用,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就一定能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逐步實現國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規範化、法治化。
  • 法治社會的建設離不開公民法治觀念的增強
    隨著中國法治化進程的不斷深入,構建法治社會成為我國法治建設的主要目標。對於影響法治建設進程的因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在這之中,關於培養公民法治觀念的問題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公民是法治建設的社會基礎,所謂法治建設,不僅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規,公民的主體地位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