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4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背景介紹
為了加強養犬管理,規範養犬行為,保障公眾健康和人身安全,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市容環境衛生,寧波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寧波市養犬管理條例》,並於2020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長期以來,犬只噪音擾民、排洩物汙染環境、傷人等現象頻發。據統計,寧波市犬只數量超30萬隻,不文明、不規範養犬行為日益增多,對市容市貌和群眾正常生活生產一定影響,每年涉犬類警情接近2萬起,犬只傷人的門診數量也逐年遞增,更為嚴重的是,2016年以來狂犬病致死人數達到15人。群眾要求加強養犬管理的呼聲越來越強烈。
《寧波市養犬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了政府部門、基層群眾自治性組織等在養犬管理中的職責分工。其中,公安機關是養犬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犬只擾民傷人事件處置、重點管理區內犬只準養登記等工作;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負責犬只收容留檢,重點管理區內流浪犬只捕捉和犬只破壞公共場所、市容環境衛生等管理工作;農業農村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衛生健康部門、住建部門也認領了養犬管理的相關職責。
《條例》一落地,市城區重點管理區域內共有33支聯合整治隊伍,每天分早、晚兩個時間段,對小區、廣場、公園、菜場等重點區域開展聯合巡查整治行動。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共教育勸阻7733次,新增登記犬只4969隻,公安機關共查處違規養犬行為42起,共計罰款13500元。
《條例》不僅明確了犬只管理部門的相關職責,也逐一規範了養犬人的養犬行為,比如重點管理區內犬只必須佩戴有效犬牌,不得遺棄、虐待犬只,犬只外出必須有效管控,及時清理犬只排洩物等等。
對管理者提出明晰的職能分工,對養犬者提出事無巨細的行為規範,是本《條例》最大的亮點所在。
《條例》實施後,養犬及其管理都已有法可依。那麼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如何在此基礎上建立長期有效的管理機制?如何提高市民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的意識?
本期法治督察員:浙江省人大代表陳怡
法治督察員觀點
1.關於養犬引發的居民矛盾糾紛有哪些?
陳怡:因養犬引發的居民矛盾糾紛主要來自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噪音擾民;二是衛生,特別是公寓、居民樓內的異味和狗毛問題;三是傷人,例如條例出臺前,因為沒有牽狗繩導致的狗攻擊人的問題。
2.養犬管理和執法過程中,有哪些難點?
陳怡:一方面,執法單位無法辨別犬只是否是流浪狗,以及狗的健康狀況,執法者在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也要保護自身的安全;另一方面,抓回來的狗,要找主任很困難,如果找不到主任,狗要送往哪裡也是一大難題。
3.什麼樣的方式可以有效進行管理,避免執法者和養犬人的矛盾?
陳怡:《條例》的出臺,對於養犬人,執法機關還是以人性化勸導為先。如果出現狗傷人的情況,有狗證的就可以責任落實到人;對於被遺棄的犬只,執法者可以通過狗身上的晶片進行倒追。
4.養犬管理和執法的過程中,執法部門要注意哪些?
陳怡:行政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要以勸導為主,針對不同人群要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面對孤寡老人、智障、抑鬱症患者,他們對犬只的感情依賴性強,更需要耐心勸導。處置過程中要做到及時救助、及時反饋、及時回訪。《條例》頒布後,六部門要共同協作打通壁壘,職能部門更應該學習、理解《條例》,這樣才能更好的為群眾服務。
法治督察員陳怡呼籲
出門遛狗必備:掛狗牌、戴嘴套、牽狗繩、垃圾袋。
文明養犬促進鄰裡和睦、社會和諧,何樂不為!
來源:中共寧波市委依法治市辦、寧波電視臺都市文體頻道
原標題:《【「法治督察員來了」第五期】法治督察員陳怡呼籲:文明養犬,促進鄰裡和睦、社會和諧》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