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學子體驗中國文化:畫臉譜比美術創作更有意思

2021-02-08 中國新聞網

法國學子學畫臉譜。 唐婉欣 攝

中新網長沙4月8日電 (王昊昊 鍾武偉)在湖南省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的美術室裡,法國加萊市聖皮埃爾學校的12名師生在中國師生的指導下,用紅、黑、白、綠等各色顏料繪製出孫悟空、關公、項羽等中國傳統人物的臉譜。「雖然畫臉譜比法國的美術創作更難,但其繪畫過程更有意思。」聖皮埃爾學校高一學生Nathanaêl拿著自己創作好的臉譜說。

「我將把臉譜帶回學校,也會教同學們畫臉譜。」Nathanaêl說,他和同學們會把和中國師生合力完成的臉譜帶回國存念。

法國學子繪製出孫悟空、關公、項羽等中國傳統人物的臉譜。 唐婉欣 攝

3月31日開始的聖皮埃爾學校師生長沙體驗中國文化之旅4月8日畫上句號。在為期9天的交流活動中,法國學子感受了古箏、二胡、鑼鼓等中國傳統樂器的魅力,體驗了書法、剪紙、武術等中華傳統文化,遊覽了橘子洲、嶽麓山等長沙風景名勝。

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與聖皮埃爾學校早在2012年就結成姊妹校,此後每年都定期互派師生開展文化交流活動。為促進中法文化深度交流,聖皮埃爾學校開設了中文班,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開設了法語選修課;法國師生來長沙後都寄宿在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學生的家裡。

聖皮埃爾學校高一女學生Chole說:「此行讓我感受頗深,我對在中國見到的、體驗過的一切都很感興趣。中國和法國的文化、學生的學習方式等都有很大差異,中國學生的學習方式非常豐富,這幾天我與他們相處甚歡,也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不少關於中國衣、食、住、行的一些習慣、習俗。」

合影。 唐婉欣 攝

「每次來長沙,都能感受到長沙城市建設的新變化。」聖皮埃爾學校此行的帶隊教師Sabine說,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是聖皮埃爾學校在中國唯一建立姊妹校關係的學校,她已連續六年帶學校師生來長沙開展交流互訪,「每多一次到中國旅行,我就會多一次喜歡這裡、就更想再來中國。」

Sabine說:「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在聖皮埃爾學校的對外交流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為我們的師生打開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雖然我們在語言、文化、飲食等很多方面都有差異,但通過不斷了解,我們將走得越來越近,未來也將有更多法國學子前來體驗中國文化。」(完)

相關焦點

  • 抱歉,中國的臉譜又來搶鏡了
    △2015「中法文化之春」活動現場中國臉譜的上一次「搶鏡」,是在2015年第十屆「中法文化之春」活動上,巨幅海報上的人物被塗上了中國的臉譜油彩。這個創意來自荷蘭的lava設計團隊,他們融合中國與法國文化,將10幅法國知名油畫的面部被繪製上京劇臉譜,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
  • 金山家喻戶曉的TA,竟是中國民間美術的獨特一脈!
    有意思的是,馬蒂斯的藝術核心理念,倒是與農民畫的審美主旨有著某種意義上的暗合:「我所夢想的是一種均衡,純粹又寧靜的藝術,它可以撫慰人的心靈,就像一把舒適的安樂椅,使疲倦的身體得到休息……」在金山農民畫形成之前,此地的民間美術已是生生不息、代代相傳,如神廟壁畫、灶壁畫、水陸道場畫、民俗服飾上的刺繡底案、織染圖紋、床櫃木雕、木板年畫、剪紙、彩燈、皮影、臉譜、磚雕、漆畫等。這些都成為農民畫創作的肥沃土壤。構圖飽滿、造型質樸、色彩明快,強調主觀感情而不受自然造型和色彩的局限,農民畫的很多共同特徵金山農民畫都體現得淋漓盡致。
  • 百米長卷美術作品《畫說京杭大運河》創作完成
    新華社石家莊9月21日電(記者馮維健、王民)記者從河北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獲悉,由多位畫家歷時一年聯合創作的百米長卷美術作品《畫說京杭大運河》近日在衡水市繪製完成。「這是江浙一帶的姑蘇繁華景象,這是山東臨清明清時期的官窯,這是吳橋的雜技表演,這是滄州的鐵獅子……」參與創作的衡水中國書畫博物館館長劉新崗詳細介紹著巨幅畫作,「長卷對京杭大運河沿岸的風土人情、地域特色、歷史文化等進行了高度凝練。」據介紹,《畫說京杭大運河》共分5卷,全卷通高1.12米,總長106米。
  • 天津美術學院藝術創作研究中心——首屆花鳥畫精研創作班招生簡章
    中心下設創作研究院、天美藝術設計研究院、當代藝術研究所,霍春陽花鳥畫藝術研究所,何家英工筆人物畫藝術研究所、協同創新中心辦公室等機構。藝術創作研究中心(首屆)花鳥畫精研創作班依託藝術創作研究中心平臺,注重學員的深度培養和能力建設,注重花鳥畫藝術的深入研究和文化傳承,提升花鳥畫藝術創作者的學術水平和實踐能力,造就花鳥畫藝術創作高端人才。
  • 天津美術學院藝術創作研究中心2020年(第一屆)花鳥畫精研創作班課
    天津美術網訊 天津美術學院藝術創作研究中心2020年(第一屆)花鳥畫精研創作班已經結課。    藝術創作研究中心2020年(第一屆)花鳥畫精研創作班依託藝術創作研究中心平臺,在著名藝術家、天津美術學院院長賈廣健教授的指導下,從學員的深度培養和能力建設出發,注重花鳥畫藝術的深入研究和文化傳承,提升花鳥畫藝術創作者的學術水平和實踐能力,造就花鳥畫藝術創作高端人才。
  • 江南·人文|江南農民畫,中國民間美術的獨特一脈
    有意思的是,馬蒂斯的藝術核心理念,倒是與農民畫的審美主旨有著某種意義上的暗合:「我所夢想的是一種均衡,純粹又寧靜的藝術,它可以撫慰人的心靈,就像一把舒適的安樂椅,使疲倦的身體得到休息……」 今天,嚴格意義上的農民畫更可謂伴隨新中國成立以來四化建設進程而發展出來的具有獨立美學價值的自主創作。
  • 景縣拉開打造「中國臉譜文化之鄉」序幕
    12月18日,蘭陵王與中國臉譜文化研討會在景縣召開。,是對中國臉譜文化溯源的學術工程,也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學術基礎。研討會上還觀看了中國臉譜文化公園規劃效果圖。  據了解,作為明年第四屆衡水市旅發大會的主會場,景縣將積極申報「中國臉譜文化之鄉」、「中國臉譜文化研究中心」,並依託非物質文化遺產《蘭陵王入陣曲》,計劃投資1500萬元,建設蘭陵王臉譜藝術園,包括臉譜藝術大道、臉譜藝術博物館、《蘭陵王》劇場、臉譜創客空間等,打造一個集臉譜藝術體驗、劇場演藝、文化休閒等於一體的中國臉譜文化體驗旅遊區,講好景縣歷史名人蘭陵王與臉譜文化的淵源。
  • 今天不曬畫,只曬一首歌丨美院學子集體創作《開學啦》
    來自油畫、版畫、雕塑、壁畫、基礎部、人文、實驗藝術等院系近80多位同學參與拍攝,以期鼓勵美院學子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線下學習時光,積極勇敢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希望同學們珍惜在校的美好時光,在美院的百年文化積澱中汲取營養,扎紮實實打好基礎,成長為時代需要的優秀藝術家。祝大家在中央美術學院度過難忘的好時光!我們在一起,共同祝願——開學啦!
  • 幼兒園這樣開展美術活動更有趣!
    實踐證明,只有從實際出發,以幼兒為主體,從幼兒的興趣出發,並在美術活動中激發幼兒情趣,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就感,才能使開展美術活動真正起到促進幼兒個性發展和提高其整體素質的作用。而在這個過程中,必須重新審視和改革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定位、選材、教學方法等。
  • 巴洛克美術——法國
    但有些國家不願受巴洛克風格影響的支配——尤其是法國、荷蘭和英國。法國人進行抵制主要是因為它的民族主義精神。因為巴羅克風格與西班牙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愛好有密切關係,法國在十七世紀大部分時期和十八世紀早期一直與他們作戰,承認自己文化低劣模仿政治敵手的風格對法國來說似乎不合適。為了與浮華的巴洛克式風格一爭高低,法國藝術家和建築師磨鍊出嚴謹的古典主義。
  • 英語課上學剪紙、畫臉譜、秀書法,這位美女教師用英語傳播中國文化
    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15日訊(記者郭麗霞 通訊員陳俊平)7月15日下午,青山區紅鋼城街道三街社區迎來了一節特殊的義教課——武漢市第四十九初級中學教師劉瑤讓孩子們在英語課上學剪紙、畫臉譜、秀書法,享受中華傳統文化帶來的快樂。師生在英語課上分享傳統文化帶來的快樂。
  • 中國農民創作田園畫描繪豐收圖景
    他拿出幾幅最近創作完成的農民畫說:「豐收節給像我這樣一手拿鋤頭,一手拿畫筆的農民畫家提供了無限的創作靈感。」農民畫是通俗畫的一種,聚焦農民主題,造型大膽誇張,用色明快醒目。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陝西戶縣、上海金山、山東青州等逐漸形成了農民畫鄉。青州農民畫畫院位於中國農業大省山東。
  • 關於舉辦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美術創作徵集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化和旅遊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遊局: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健全支持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機制,推動以年畫為代表的民間美術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一步豐富節慶群眾文化活動內涵,定於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舉辦「新生活·新風尚·新年畫」——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美術創作徵集展示活動
  • 美術高考很難?對著照片畫已經是走捷徑了,這樣的畫才算創作
    很多學美術的學生省內聯考剛考過了吧?現在美術專業的考試都是對著照片畫了。因為我們在用肉眼觀察三維立體的物體的時候,能夠看到更多的東西,比如處於暗部或者高光部的細節、物體的體積感、對縱深的判斷等,更別說頭稍微偏一點、身子歪一點,就會導致觀察角度的變化,所以實物寫生對繪畫者的造型、概括能力要求更高。而照片本身就是二維平面的,它讓繪畫者少了很多三維的「幹擾」,畫起來自然更方便。
  • 慧畫美育領路美術加盟|培養美術素養 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目前市場上少兒美術加盟品牌良莠不齊,但大多數都在應付應試教育卻疏忽了一個重要問題,美術培養的本質是什麼?  慧畫美育基於這個問題的思考,創新研發少兒美術課程品牌,並延伸出靈韻書童少兒書法精品課。
  • 浙江美術館展中國水彩畫百年:從本土化歷程到觀念創新
    澎湃新聞獲悉,「向史而新——浙江百年水彩畫作品展」今天在浙江美術館開幕,展出包括李叔同、林風眠、吳大羽、倪貽德、吳冠中、潘思同等眾多美術先驅創作的水彩畫作品140餘件。展覽同時立足於中國水彩畫學術立場,對水彩畫在中國的發生發展進行回望,以期對未來有所啟示。
  • 跨界中國美術學院,巴薩發布春節中國風海報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2020年中國新年,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攜手中國美術學院聯合創作了一系列中國風主題海報,將俱樂部球星與中國傳統圖案和形象相結合,創造出既代表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品牌又傳承體現中國文化和遺產的視覺設計。
  • 畫啦啦和美術寶哪家好?兒童線上美術班高性價比選課攻略!
    其中也不乏一些挺有意思的課程,例如美術、寫字、口才等。前不久也有家長問我是否有線上美術課的測評。今天的內容,我就對市面上大家討論較多的4家線上美術機構進行橫向對比,包含:畫啦啦、美術寶、麥朵美院、VIPidea。
  • 有關現實題材與現實主義美術創作的思考
    應該有新的思考和創新,甚至要積極開拓、鋪就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現實題材創作之路,否則我們的現實題材美術創作很可能會變成是西方現實主義或寫實主義繪畫的一味模仿與直接翻版。首先從各自發展的歷史背景及過程看。我國現實題材美術創作自美術起源開始就已經出現,無論新石器時期的巖畫地畫,還是陶器雕塑,無論先秦石刻,還是戰國帛畫,都有記錄和反映當時人們生活狀態、思想情感的痕跡。而從畫史確切的記錄上看,無論《韓熙載夜宴圖》《簪花仕女圖》,還是《搗練圖》《貨郎圖》等,其表現內容也均來自當時真實的生活場景。就是說,現實題材創作在我國由來已久,發展歷史源遠流長。
  • 「2020中國·重慶國際兒童美術作品邀請展」亮相王琦美術博物館...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李一6月1日,「2020中國·重慶國際兒童美術作品邀請展」在王琦美術博物館開展。中國、美國、法國、日本、韓國、南非六個國家的300多位小朋友用116件作品,為市民獻上一道充滿童趣的美術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