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人到中年,理想和現實究竟該如何抉擇?

2020-12-10 時光了了

01.

人到中年,你是會選擇安心接受當下的生活,過雖然平淡卻也能偶爾品嘗出溫馨的生活,還是不顧一切的拋下所有,去追你年少時想要追逐去無心追逐的夢想?

都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如果讓你拋下妻兒,拋下奮鬥半生掙來的一切,去追求詩和遠方,你會猶豫嗎?

我不知道你會怎麼選擇,但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裡,替斯特裡克蘭做出了選擇,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在留下了一張寫著「晚餐準備好了」的紙條後,斯特裡克蘭放下了他已經擁有的一切,去追求他的月亮了。

陪伴了他十幾年的妻子和兩個兒子,此刻似乎已經不再重要了,理想就在前方,他怎麼可能停下腳步?

02.

斯特裡克蘭本來是一個生活優渥的證券交易所經紀人,在外人眼中,他工作穩定、生活富足,有著恩愛的妻子和乖巧的兒女。

但卻在四十多歲時,毫無徵兆的逃離家庭奔赴巴黎追求他的理想,他拋妻棄子,放棄了工作,只是為了學畫畫。

一切都不可思議,連他的妻子都不知道,他甚至已經為此學習了一年。

他一路的顛沛流離,只為尋找心中的理想,在巴黎,他不僅忍受著貧窮的折磨,心靈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他窮困潦倒,住在最破舊的旅館裡,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如果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相救,他可能連命都沒了。

即便在最走投無路的時候,他都從未放棄心中的理想,那是他的月光,是他的詩和遠方,是他放棄一切也要追尋的東西。

後來,他把自己流放到了大溪地島,娶了當地土著姑娘愛塔,並繪畫出了自己一生中最燦爛輝煌的巨作,卻在臨死前又讓愛塔將這副畫燒毀。

原來,世界上還有這樣一種人的存在,可以活得如此純粹,為了心中繪畫的理想,可以拋棄一切。

就在所有人以為他的軌道應該是和其他證券員一般時,他偏偏跳出了他的軌道,嚮往著另一條毫無交集的人生,並且願意為了繪畫放棄一切。

不顧一切的追求,不是為了名利,他的死更像是一種涅槃,向死而生。

斯特裡克蘭生前畫出了驚天動地的巨作,這無疑是他最得意的傑作,但他卻選擇了銷毀,因為他已經滿足了,在他追求藝術的這條路上,他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03.

六便士在當時的英國是最小的硬幣,而月亮象徵著心裡的理想,選擇現實的是大多數人,而那些極少數人選擇了理想。

就像有句話說得那樣:「如果大多數人覺得你是瘋子,那麼你就離成功不遠了」。

斯特裡克蘭為了畫畫是癲狂的,可以從原來富足的生活適應到窮困潦倒的生活,事業、妻兒與夢想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任何人與事,都不能阻擋他追求理想的腳步,斯特洛夫在他苟延殘喘時拉了他一把,請他住到家裡,可他卻和斯特洛夫的妻子布蘭奇走到了一起。

如果以女性的視角來看《月亮和六便士》,斯特裡克蘭毫無疑問是一個渣得不能再渣的渣男。

一聲不響就拋妻棄子,搶走朋友的妻子,間接導致了布蘭奇的自殺,後來在大溪地島,為了理想,他和愛塔結了婚。

毫無疑問,斯特裡克蘭娶愛塔,並不是因為他愛她,在他的世界裡只有兩種東西,一個是畫,一個是其他。

在斯特裡克蘭的心裡,愛塔只是他和「六便士」之間的一個媒介而已。

一生都在追求月亮,可斯特裡克蘭一生都沒有擺脫六便士,這或許就是現實。

沒有人能夠脫離物質活著。

04.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這一生,有問過自己的內心到底想要什麼嗎?

高昂的房價壓得人喘不過氣,生活的壓力讓人疲於奔命,但所有人一邊焦慮,一邊湊錢買房,因為別人都在買房。

各大熱門的行業擠滿了求職者,這其中又有多少人,是真心熱愛著自己的行業?

人這一生,一定要為自己活一次,去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去做你想做而未做的事情。

回顧自己的一生,你不想就這樣不甘心的沒有實現理想就完結了吧?

人生只有一次,你現在不去做,就沒有第二次的機會,所以拋開心中的顧慮,大膽的去追尋頭上的「月亮」。

無論在哪個年齡,追尋夢想都不晚。

追尋自己夢想,並為之付出行動的人,是值得讓人尊敬的,斯特裡克蘭尋夢路上沒有顧忌周圍人的眼光,不顧他人的嘲笑與不解,他眼中只有自己的畫,他也確實做到了。

如果,你有少年時未竟的夢想,有一件一直想去做去沒能去做的事情,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去拼一把。

不努力過,你怎麼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呢?

別給自己的人生留遺憾,如果你未曾為理想不顧一切過,你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優秀。

05.

平凡的人生,也可以開出偉大的花。

就像斯特裡克蘭一樣,若是按照以往的生活來說,他會按部就班過著證券經紀人的生活,看著兒女長大,默默無聞的過完平淡的一生。

但他從踏上追夢這條路的第一步起,就註定了不平凡。

我不敢苟同他處理愛情與情慾的方式,但不可否認的是,斯特裡克蘭是一個敢於追夢的勇敢先行者。

即使是在當下社會,又有多少人能夠辭掉工作,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呢?

斯特裡克蘭敢這麼做,而且不計後果。

誰能在窮困潦倒的時候,依然堅持自己的理想,即便走入絕境也不放棄呢?

斯特裡克蘭做到了。

追夢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誇讚,而是為了自己。

多少人苟活在這世上,連自己真正想做什麼都不知道,渾渾噩噩的過一生,真的有意義嗎?

人到中年,卻不敢為自己的理想博一把,你真的甘心嗎?

這些年鋪天蓋地的旅行、健身等文案給不少年輕人洗腦,但你自己想想,你的夢想真的就是到處旅行和完美的身材嗎?

那是為了捕獲別人的眼光,還是真正滿足你內心的需要。

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不妨停下腳步,問問自己的內心,問自己到底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趁著還年輕,一切都來得及,為自己的夢想去努力,要覺得這個人生我來過、很有意義,而不是就那樣、沒什麼意思。

人生只有短短幾十年,而你卻要在幾十年裡扮演著別人心中認可的角色嗎?

你要明白,是你在過你自己的人生,你在親身體會感受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他人。

有夢想就要去追逐,當了太久的普通人,不如這次大膽改變一次,去做自己一直想做卻又不敢開始的事情吧。

只要敢於追夢,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我是毛姆,但毛姆不是我,在月亮與便士間抉擇
    文丨大腳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在191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創作原型,描述了一個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為了追尋精神世界的安寧
  • 有人安於尋常,有人投身理想:析《月亮與六便士》給人的現實思考
    月亮與六便士之間的對立恰巧是安於日常與投身理想之間的矛盾:低頭撿拾六便士便看不見天上皎潔的月亮,抬頭望月便錯過了地上能夠解決溫飽問題的六便士。其實安於日常與投身理想只是不同人對於生活的不同追求,不能簡單地以孰好孰壞來定論。
  •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夢想偉大而崇高,現實卻平淡無奇
    《月亮與六便士》是毛姆在《人性的枷鎖》後發布的又一著作。在《人性的枷鎖》出版後,有人評論這部書的主角道:終日仰慕月亮,卻忽略了腳下的六便士。毛姆非常喜歡這句話,便以《月亮與六便士》作為下一部小說的書名。
  •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理想與現實不可兼得,你會選哪個
    如果理想和現實相互衝突,不可兼得。選擇理想,你會完全放下,放棄現實,不顧他人眼色,奮力追逐理想,甚至不管可不可以追得到。選擇現實,你仍可中規中矩,每天上班下班,過著別人以為還不錯的生活。如果是你,你會選擇那一個?
  • 《月亮與六便士》理想與現實的抉擇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所著,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德追逐理想好似在為自己贏得一場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看到了月亮。「仰望月亮時,莫忘腳下的六便士」文章以第一人稱『我』來寫,由「我」的角度慢慢推進文章的進程。
  • 《月亮與六便士》:人到中年,卻還能有勇氣拋家棄業,追尋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在豆瓣上的評分很高,有8.8分。這本書很有吸引力,讓人一旦開始看,就會停不下來。這本小說的作者是毛姆,一位非常有才華的作家。這本書的創作來源是來自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的作品。這部小說的名字,讓人看起來甚至會以為是一篇童話,充滿了想像與新奇。一個簡單卻離奇的故事,一個超乎常人理解的人物,探討了生活與藝術之間的關係,從而延伸出一個普遍的人生問題:月亮還是六便士?
  • 《月亮和六便士》:夢想與現實,人生的選擇有沒有確切的答案?
    夢想與現實,人生的選擇有沒有確切的答案?是仰慕月亮,懷抱夢想的無限可能,還是撿拾腳邊的六便士銀幣,讓夢想在現實中泯滅?《月亮和六便士》講述了一個聽從內心召喚追尋夢想的故事。作者威廉.薩摩賽特.毛姆,英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
  • 《月亮與六便士》:關於故事矛盾性和現如今格格不入的闡述
    儘管這個故事從另一方面去看,有極其崇高的理想和個人在一生中尋找自我價值的意義,但故事其真實性,不得不讓人把注意力從思想高度轉移到現實世界中來。外名為《the moon and sixpence》,中文翻譯為《月亮與六便士》,單是譯名就勝外文一籌,讓人在漢字的魅力下,給予這本書最大的期望。
  • 《月亮與六便士》:理想與現實,愛情與麵包,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月亮與六便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在金融領域已經很成功的人,突然放棄了自己的事業與家庭,半路出家,去實現自己的繪畫理想。隨後,經歷了肉體和心靈的種種痛苦煎熬和奇遇之後,去了大溪地島,與一個土著女子同居,並在那裡畫出了很多震撼人心的畫作。
  • 《月亮與六便士》用象徵主義理論,解讀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意義
    當一個人決定以藝術家的方式過一生的話,他就無法再像普通人一樣生活了。在滿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頭看到了月亮,此後便再也看不到六便士了。《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以畫家高更的原型為素材寫就的。月亮代表的是理想,六便士代表的是現實。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辜鴻銘贈送毛姆兩首詩。毛姆不會中文,就問能不能給一個譯文。辜鴻銘說,古詩詞帶有很妙的含義,翻譯是對詩詞的傷害。毛姆竟然聽信了,後來請人一看,毛姆想哭的心都有了,原來這是贈給青樓女子的詩。毛姆被稱為「英國莫泊桑」,他的代表作有戲劇《圈子》,長篇小說《人生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等。
  • 《月亮與六便士》:為什麼理想如此疼痛,他卻還要拼命追求
    作者毛姆這樣寫道 「我塑造的是一個殘忍、自私、野蠻、好色的人,卻把他寫成了一個偉大的理想主義者。」而正是這偉大的理想主義,讓我們這些困於現實的凡人心馳神往。書的標題名為《月亮和六便士》,月亮和錢幣在外形上都是閃著光澤的圓形,前者代表著嚮往的理想,後者代表著苟且的現實。
  • 《月亮與六便士》到底想說什麼
    威廉薩默賽特毛姆,英國小說家、劇作家。毛姆出生於巴黎的一個律師家庭,由於父母早亡,毛姆的叔叔將毛姆接回了英國撫養。1919年,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問世。毛姆擁有「故事聖手」的美譽。作為世界級暢銷作家,毛姆是一位很會講故事的人,行雲流水般的文字講述了一個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的故事,他在刻畫人物時的神來之筆往往搞笑幽默而又讓人心領神會,當然毛姆小說最大的特點是毛姆仿佛一名老派的新聞記者,堅持用冷靜、客觀的態度對複雜人性進行深刻的解讀。
  • 《月亮和六便士》:追夢的生命是一個從「召喚」到「歸程」的圓月
    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毛姆塑造了一個「不去彎腰撿地上的六便士,而去追求天上的月亮」的天才畫家斯特裡克蘭的形象,解釋了理想與現實、藝術與生活的矛盾,以及肉體對靈魂的束縛。《月亮和六便士》是對人生價值的審視和人性的剖析,並不是否定一種或肯定一種生活方式的作品。在這一點上,毛姆並非在「撰寫德育故事」,教別人仰望月亮,或者撿拾地上的六便士。
  • 從女生的角度來讀《月亮與六便士》
    你一生真正的抉擇只有一次,你應該被夢想照亮,還是被金錢照亮?」《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戲劇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至今100年過去了,這本書不但沒有沉默,反而被翻譯成62種語言,風靡於英國、法國、中國、義大利、美國、加拿大等100個國家,全球銷量超過6000萬冊。
  • 豆瓣9.0《月亮與六便士》:理想的追求,是精神和意志的高度支撐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月亮與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細細思量,主人公之所以如此「強大」,那是因為他有精神和意志的依託,有著對【理想】追求的那一份狂熱和執著。那麼今天我們就站在【理想】的角度,來一起解讀《月亮與六便士》這部小說背後隱藏的涵義之一:理想的追求,是精神和意志的高度支撐。01.
  • 從《人間失格》到《月亮和六便士》,淺析藝術家們的「渣男」人格
    其次生活的品質還是離不開日常生活,再不想吃人間煙火的人到最後還是得靠柴米油鹽活著。這樣看來,追求藝術價值、追求自由真我的思想都是不現實、不可取的嗎?也未必,看完兩本傳世多年的經典世界名著:日本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和英國作家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以後,終於明白為什麼很多藝術家都擺脫不了「渣男」的人格了。
  • 月亮與六便士:三個女人不同的愛情態度,截然不同的人生結局
    「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頭看到了月亮」天才小說家毛姆的百年名著《月亮與六便士》中,以著名畫家保羅·高更為原型,創造了出了恩特裡克蘭德這個經典的人物形象,深刻地討論了現實與藝術的關係,也帶給讀者不少人生道理。
  •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之離經叛道的思特裡克蘭德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塑造了一個離經叛道的思特裡克蘭德的形象,先前的我認為他過於刻薄,過於不通人情,有違背於現實道德,後來仔細的想了想,不管思特裡克蘭德到底如何,我們都應該給予他一個客觀、不失公正的評述。
  • 《月亮與六便士》給我們的啟示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一、《月亮與六便士》梗概銀行家查爾斯,人到中年,事業有成,為了追求內心隱秘的繪畫夢想,突然拋妻別子,棄家出走。他深知: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一種自我綁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