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年輕的中國股市經歷了一次大洗禮,指數出現迄今為止歷史上最黑暗的暴跌,讓人充分領教了新興市場巨大的波動和殘酷性。
93年見頂1558點下跌以來,上證指數在777點構築了一道堅實的防線,幾次下跌至此點位附近都有30%以上的大反彈。不過當時經濟緊縮,股市低迷,加上大擴容,趨勢是向下的,最終反彈都無功而反。
1994年2月22日:深交所宣布即日起暫停新股上市。市場略做反應後,很快跌破700點關口,到達694點。
1994年3月14日:時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宣布「四不」政策(即55億新股上半年不上市,今年不徵股票轉讓所得稅,公股個人股年內不並軌,上市公司不得亂配股),大盤短線出現強勁反彈,當天上證指數漲9.90%,收788點。
但市場積重難返,很快進入到更猛烈的下跌中。至4月20日最低已到536點。
5月基本上是在前段跌了33%後橫盤整理,市場之弱可見一斑。
6月7月指數基本呈現單邊無抵抗下跌,飛流直下三千尺,1994年7月28日:上證指數低開低走,收在339點,跌8.43%。在連續長時間下跌後的再次暴跌,殺傷力極大。股民倉狂而逃,股價慘不忍賭削價處理。
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最低探至325.89點,盤中最大再跌4.10%,收盤333.92點,成交4.82億。
1994年7月30日,星期六:政府出臺救市政策。人民日報發表證監會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商穩定和發展股票市場的措施,俗稱「三大政策」(今年內暫停新股發行與上市,嚴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規模,擴大入市資金範圍),引起八月狂潮。
1994年8月1日:指數從前收盤333點,以394點跳空高開,當日收445點,大漲33.46%。當日最低377點-333的缺口至今未補,這也成為一個永不可能回補的缺口。
看看當時證券傳媒的標題,你仍會被其熱辣的撲面而來的火爆所感染——
北京新舉措掀起滬深股市狂飆
狂飆突進 天熱怎比人氣熱,長紅陡起 量高還催股價高
功勢洶湧,五日吞沒十六根周k線;人氣鼎沸,沒時間喘氣
高潮迭起,一周升幅近七成,積年買盤如火山爆發
政策「一言既出」,股價「駟馬難追」
8月3日,上證指數飆升20.89%;8月5日,暴漲21.37%;8月10日,漲幅19.01%,成交量放大到100億上方,和七月的四五億相比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多頭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
政策出臺後一個月,股指重回了1000點之上
1994年10月5日:國務院證券委決定自1995年起取消T+0迴轉交易,實行T+1交易制度,當天上證指數跌10.71%,宣告一輪超級井噴行情結束,以後指數就漸趨平靜,而國債期貨市場則風起雲湧。
最終,驚心動魄的1994年交易結束,年收盤647.87,較93年跌22.30%,也是第一次的年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