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果樹不挨刀,產量不會高」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2020-12-17 恩恩家常事

農村老話"果樹不挨刀,產量不會高"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果樹是農村種植的主要經濟林木,種植果樹後,大家都希望自家的果樹長得枝繁葉茂,碩果纍纍。然而任何事情總有出乎人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本來經過精心管理的果樹不但長勢良好,花開滿樹,可就是不掛果或果很少掛果,這又是什麼情況呢?難道種植的都是不結果的「公樹」不成?難事實上並非如此,出現這種情況,還是與果樹管理不當有關,下面就來具體講一講造成果樹「花而不實」的原因和改善措施。

【造成果樹花而不實的原因】1、施肥不當,造成樹勢前期生長過旺。嚴格來講,果樹在幼苗期由於底肥已施足,除無乾旱的情況下,不應再過分施肥,這樣會引起樹勢生長過旺而造成營養生殖旺盛,只長枝葉,而不會開花結果。

2、樹體未進行適時修剪,造成主副枝幹相互爭旺,枝條生長密不透風,導致營養向枝葉輸送過強,而果實因營養不良造成生理性落果。

3、雨水過多季節未及時清溝排水,造成水分失調,土壤積水,長期陰雨日照不足,枝梢生長旺盛,病蟲害為害嚴重。

【應對措施】1、在肥水管理方面應在幼樹期或樹體生長旺盛期上半年少施或不施氮肥,只施磷鉀肥,下半年多施農家肥或果樹專用複合肥。弱樹在花前15一20天增施1次速效肥,採後適當補肥。

2、對旺樹採取夏重冬輕的修剪制度,加強夏季管理,緩鮮梢果養分競爭矛盾,減少樹冠蔭蔽,改善光照條件,減少生理性落果。

3、雨季要加強開溝排水,防止積水,同時加強病蟲害防治。4、時樹勢較強的果樹在必要時還應採取環割的方式阻斷地上部營養向地下傳輸,讓營養成分向幼果傳送,增加座果率。環割以枝條為主,在春分前進行,環割後要及時塗抹消毒液並密封,以防細菌性爛幹。如在主幹上進行環割的,應選擇在離地面1米以內進行,環割部位應選圓柱度高的位置,這樣更有利於環割成功實效。

5、疏花疏果與套袋,果樹結果過多,所需的養分超過葉片製造提供的養分時,則果實發育受阻、果形小、品質變劣,甚至影響樹體生長,導致樹體早衰,影響產量,形成大小年。套袋的作用是減少病蟲害,減少果樹因病蟲害造成的落果。

綜上所述:果樹掛果率的提高前提要素為:一是變營養生長為生殖生長。二是在定好主杆的情況下,適應進行樹體修剪。三是合理把握好肥水的使用時間,做到因時、因季和因樹合理使用。四是搞好田間管理,特別是病蟲害防治工作。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子不言父過,女不道母奸」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不管是在農村還是在城市裡生活的人,教育小孩成了家長的一大難題。古時候的人覺得「百善孝為先」。
  •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嗎?相信比較喜歡吃豬肉的朋友也都知道,豬肉是越新鮮越好吃。如果是剩下的或者是變味的豬肉吃起來口感真的非常差,那麼既然這樣應該早上去買越早越好呀,為什麼早不買豬肉哪?
  •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在農村裡,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農村俗語的。有一些俗語雖然聽起來很直白,但是這話糙理不糙俗語卻是有很深的道理的,因為老祖宗不可能無緣無故留下俗語。
  • 農村老話:「窮不改門、富不遷墳」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如今的農村跟以前相比可謂是大變樣,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樓房,裝上了空調,有些條件好點的甚至還另外買了塊地皮蓋起了獨棟小別墅。人們生活越來越好,房子越做越大,但是農村老人卻說,別看別家富自家窮,要記得「窮不改門、富不遷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究竟有沒有道理?
  • 農村老話:「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近期整理的一系列農村老話相關的內容,讓很多網友對農村、農民的智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於自小在農村長大的小編來說,這些都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要去了解農民的大智慧,就很有必要去田間地頭、門前樹下與他們當面聊聊天拉拉家常了。就拿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來說,背後也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 「一不做,二不休,不三男,不四女」,農村老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事實上,農村的老話蘊藏著大大的智慧,古人通過觀察、經驗總結等方式,運用簡練的語言,總結出了很多老話,這些老話往往朗朗上口,非常容易記憶。其中,不少老話都和數字有關,比如「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三不親,三親,句句戳人心」等。
  • 農村老話:「姑娘顧家,兩邊不發」是什麼意思?有道理麼?
    (一)「姑娘顧家,兩邊不發」的來源及含義在農村有許多通俗易懂的俗語及老話,他們往往濃縮著農村人的人生經驗,字字珠璣。而「姑娘顧家,兩邊不發」就是一句農村俗語。這句話不僅在以前很有道理,對現代社會的人們來說也很有啟發意義。
  •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一些農村老話可以實用於古代,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不能按照現代的話去推敲它。所以來說,在對待農村老話的時候,不能不信,但是又不能全信。但是留下來的農村俗語都是精華的,既然存在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 農村老話丨前山要遠,後山要近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前山要遠,後山要近"是什麼意思?農村老話「前山要遠,後山要近"是指建房選址要注意的問題。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民族文化底蘊深厚,各地民俗不盡相同,但是有其道理的。像我家鄉建房除了「前山要遠,後山要近"同時還要注意「左青龍,右白虎,只許青龍抬頭望,不準白虎高一丈"意思就是左邊的山勢,一定要高於右邊的山勢。據傳只有選擇這樣的基址建房,人住進去才會平安,不會出兇事。才會人丁興旺,大富大貴。農村人建房一般都會請風水先生幫忙選址,是不是真的,無從考證。但是老百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 農村老話「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很多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當中積累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對於農村老話「 早不買豬肉,晚不買豆腐」又是什麼意思呢?一、」早不買豬肉」的意思農村老話是老人們留下來的生活經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豬肉應該怎麼買?其中是有一些講究的,為什麼早上不買豬肉,原因有以下三點。1、一大早上買到的豬肉很有可能是頭天賣剩下的豬肉,已經過夜不是很新鮮。
  • 農村老話說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那時候只顧疼了,也沒有多想這句話,後來長大了,仔細想想這句話,發現還挺有道理。那麼,這句話究竟啥意思呢?道理在何處?一、這句話啥意思農村以前的灶房多是土灶,上面一口大鍋,下面填柴禾。這是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但這句話絕不只是簡單地說這兩樣東西,而是有別的意思。啥別的意思呢?就是教人趨利避害,還教人遠離某些事。比如說小時候我偷人家西紅柿被咬事件,如果我沒有主觀想要偷人家西紅柿的想法,就不會去地裡,去了後如果不進人家地,也不會被咬。
  • 農村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臘月最為全年最後一個月份和最冷的一個月份,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有沒有道理呢?雪打臘月頭,瘦馬不瘦牛:臘月頭指的是臘月初,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在臘月初時出現降雪天氣,那麼馬在這個冬天會因為沒有糧食而餓瘦,但是牛卻不會受降雪的影響。
  •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只有當把這些俗語放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才有它的一定意義,許多放在現代已經失去了它的合理性,如「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便是如此。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意思是妻子顴骨高的話,會出現克夫的現象,對丈夫極其的不利。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難道這是真的嗎?
  • 農村老話「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什麼意思?你認為有道理嗎?
    請您在閱讀本文前點擊右上方的「關注」,以後您就可以每天免費收到【農夫也瘋狂】分享的關於農村大小事。老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雖然現在提倡的是自由戀愛,但是有些人在情感方面,依然還是需要父母來幫忙。如今有很多三十多歲的大齡青年,他們自身不怎麼著急,可是父母卻急壞了。
  • 農村老話「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順切魚」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順切魚」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曾經吃不飽飯的時代,很多人都夢想著能每天過上大魚大肉的日子,在哪個時代,能天天有肉吃是一種很幸福的生活。可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對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農村老話「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放到現在還實不實用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雷打真孝子這句話其實是虛構出來的,相傳宋朝時有書生薛榮赴京趕考,家中之妻嚴氏虐待其妾周桂英,將周桂英於元宵夜在磨房所產之子強來行拋棄,周無奈,將血書、金釵藏於襁褓中作為標記。
  • 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我們都知道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很不容易的,除了天大地大以外,就是自己的父母最大。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永遠都不能忘的。
  • 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一九不見雪,九九如六月」,啥意思?老話在理嗎?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全年最冷最熱的季節是夏季的三伏天,以及冬季的三九期間。數九是從冬至開始計算,一直延續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才結束,其中最為寒冷的階段大都會出現在三九和四九之間。
  • 農村俗語:「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是什麼意思?
    農村是中華文化的大熔爐,這裡匯聚著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老話,涵蓋了農村的方方面面,比如諸事宜忌、為人之道、農事生產等,這些經典的老話既是老輩人的經驗結晶,又是浩如煙海的歷史沉澱,有很深的指導作用。以這句有趣的農村俗語「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為例,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它告訴了人們什麼道理嗎?農村俗語「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大概意思是:龜背、蛇腰這兩類不可以深交,他們往往城府深、心眼壞,斜眼看人就像在面前耍刀子,誰能不怕。那麼,老輩人為什麼會有這種認識呢?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臘月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也是全年最冷的一個月,在農村有「臘七臘八,凍掉下巴」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有些誇張,但是卻足以說明臘月的天氣寒冷程度。在農村中關於臘月的俗語還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的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俗語中的三白並不是指某三種白色的東西,而是指雪花,三在這裡是泛指,並不是說下三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