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殺入醫美分期 已集齊三大消費金融產品線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流財經

來勢洶洶!美團殺入醫美分期,已集齊三大消費金融產品線

美團殺入醫美分期了。

最近,新流財經發現,在美團外賣或者打車支付完畢環節,美團APP都會向用戶推送「醫美爆款全場免息熱銷中 最低5折+最高12期免息」的廣告。

截圖來自美團APP

實際上,在今年「618」期間,美團就曾上線「有分期 美麗更輕鬆」的活動,彼時美團醫美聯合生活費·分期帶來「3期免息」優惠活動。

用戶在美團APP上購買醫美等相關產品服務時,可領取「3期免息券」,並在支付時選擇分期支付方式。用戶選擇分期支付後,平臺會提示用戶申請額度,並確認分期支付等流程,全部流程完成後,即可成功使用3期免息的分期服務。

網際網路巨頭下場殺入醫美分期市場,流量等各方資源都遠超傳統分期機構,勢必在一定程度上撬動當前這一傳統場景分期市場格局。

當然,從這一布局也不難窺探,美團在消費金融方面的觸角,將延伸到更遠更深的場景中。

美團集齊三大消費金融業務

據美團APP顯示,美團的醫美分期,屬於其「生活費分期」板塊之一。

美團客服介紹,生活費分期是美團提供的一款「先消費,後分期還款」的消費貸款服務,用戶申請分期支付的訂單經美團平臺審核通過後,款項將直接支付至指定商戶,用戶再享受服務和按時還款。目前生活費分期僅支持醫美分期。

不是「月付」,也不是「借錢」,而是全新的「生活費分期」服務,也就是說,美團在消費金融板塊已經集齊了現金貸、信用支付、場景分期三項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美團生活費是一個總的額度,用戶使用「美團生活費·借錢」、「美團生活費·分期」都是消耗此額度,但「月付」是獨立的額度,也是由獨立的團隊運營。

這一點和螞蟻集團內部的消費金融產品略有不同——

如果把「美團月付」、「美團生活費·分期」看作花唄、花唄分期;那麼,「美團生活費·借錢」就可以看作是借唄,但在螞蟻內部,花唄和借唄是獨立的額度和獨立的團隊運營。

螞蟻集團的花唄分期早已走出阿里生態體系,在線上、線下多類型場景均已觸達,但目前美團的生活費分期只拓展了醫美場景。

不過,就美團的場景優勢,不排除未來還會拓展到教育、旅遊,甚至按摩、健身等場景中。

畢竟,美團作為本地生活服務領域頭部玩家,其生態體系內,上述消費場景已經存在多年,這些生活服務類場景,是美團擅長所在。美團2020年半年報顯示其已經擁有630萬活躍商家,以及4.57億交易用戶。未來,這些商家都是美團金融團隊拓展場景分期的天然優勢。

教育分期也好,按摩分期也罷,對美團金融而言,只是時間問題。

美團生活費分期,或許將是消費金融市場上和花唄分期PK的新產品之一。

受疫情衝擊的2020年,眾多消費金融機構苦於找尋流量,餘額新增極難的漩渦中,美團金融確開始向這個市場全面宣戰——

今年5月全面上線信用支付產品「月付」;今年10月初,美團聯名信用卡發卡量突破1000萬張;在捷信這樣的老牌消費金融巨頭都退出醫美分期之際,如今又開啟醫美分期布局……

傳統醫美分期VS美團醫美分期

醫美分期市場伴隨著消費金融行業的繁榮而生,如今已經走過超6年的時間。

這期間,行業曾出現過捷信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小牛分期、任買、喬融等大大小小的玩家,他們或許因為壞帳過高,或許因為資金問題,又或許是判斷收益不夠高而逐漸退出市場,也有度小滿、即科等玩家常年「暗戰」不斷。

醫美分期是十分典型的線下場景分期,傳統的模式是——用戶在線下商戶處申請分期,分期機構採用受託支付的交易模式,直接將資金支付到商戶帳戶,此後,用戶再分期向金融機構還款。這一過程中,用戶無法接觸到資金,也就能規避資金流向其他渠道。

不過,實踐來看,受託支付又並非全無風險,如果商戶聯合用戶騙貸,分期機構也極難避免。

美團的醫美分期,用戶可以在美團和大眾點評平臺上選擇醫美項目,線上一鍵下單分期,再到店確認醫美項目,線下分期支付。

一位醫美分期從業者告訴新流財經,在線上下單分期再到店確認醫美項目的模式,度小滿亦有採用。

通常,對於線上流量巨頭而言,這樣的模式用戶體驗更便捷,更重要一點是——可以直接為醫美機構導流。

這是傳統醫美分期機構無法與巨頭競爭的地方:傳統醫美分期中,分期是醫美機構服務的一部分,而美團金融的玩法,是讓場景成為美團和美團金融的一部分。

美團作為活躍用戶近5億的網際網路巨頭,有多個APP,多種激勵商戶的營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為合作醫美機構帶來更多的客流量,亦可以通過其商家收銀系統等措施優化醫美機構的後端系統。

新流財經在美團APP點擊「醫學美容」欄目發現,美團已經將」醫學美容「這一大類分為」玻尿酸「、」眼部整形「、」胸部整形「等近20個小類目,每一個小類目又細分了數種詳細項目。

點擊每一個詳細項目,都會推薦對應的醫美醫院,這些醫院中,大多可以直接選擇分期,用戶能十分清晰了解自己的分期費率。

比如新流財經選擇了成都某醫院980元的玻尿酸註冊項目,可分3、6、12期分期付款,分別對應每月還款336.08元、171.17元、86.63元。

如此一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戶對分期貸款不知情,或者對費率了解不夠清晰,以及商戶線下收取服務費等矛盾。

美團APP顯示,目前醫美分期已經接入超過500家優質商家,用戶最長可分18期還款,極速15秒審批申請分期。

只是美團切入醫美分期也存在一些瓶頸——首先「美團生活費·分期」與「美團生活費·借錢」同屬美團生活費的額度,類似一個現金貸總額度,更偏向於考察C端用戶的風險,或許會存在額度不夠高、不夠用的情況。

在醫美整形手術中,20000元-30000元的手術十分常見,如果用戶總額度不夠,或者有額度卻因為「美團生活費·借錢」將額度使用了一部分而造成額度不夠用的情況,便會產生用戶體驗不佳的情況。

此外,一位醫美分期從業者分析,美團或許可以分食醫美分期市場一塊小蛋糕,但是要撬動整個市場還有難度。

傳統醫美分期機構即使在各地有線下業務員,也難以避免B端商戶和C端聯合騙貸等風險,或者專門擼低息、0息分期新產品的黑產。

美團從線上來切入,是否能識別複雜多變的市場風險還需要時間檢驗。

整體來看,醫美市場前景無限,但醫美分期規模並不大。

前文亦提到,多家知名消費金融公司或者其他網際網路金融機構,以及莆田系醫美分期機構均在這個市場栽了跟頭。美團金融若要在此市場吃下大蛋糕,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仍然充滿期待。

相關焦點

  • 醫美分期,是蜜餞還是砒霜?
    對於金融行業來說,也可以套用:如果一家消費金融公司想要做場景,就讓它去做醫美分期,因為看上去很性感;如果一家消費金融公司想要買教訓,就讓它去做醫美分期,因為誰也數不清這裡面到底有多坑。醫美分期看上去確實很性感,客戶都是愛美的小姐姐,交易有場景,有營業場所,金額又高,簡直是最甜蜜的金融場景。
  • 13家消費金融巨頭場景戰略深度解析,誰能問鼎消費金融場景之王?
    根據捷信消費金融最近發行的ABS的數據,在線下分期場景中,手機數碼站穩第一梯隊,家居和家用電器是第二梯隊,旅遊、婚慶、教育處於第三梯隊,健身、樂器和醫美場景還沒有形成規模。在雲南,捷信分期已與蕾特恩、欣奕除疤、天津痘博士、苗醫生等眾多醫美機構展開合作。
  • 深圳出臺政策,鼓勵醫美教育信貸消費
    最近深圳市印發的一份文件,其中提到的政策信號值得消費金融從業者關注。作為國內市場經濟最活躍的城市,以文件的形式肯定了消費分期對經濟的重要作用。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認為,深圳推出促消費措施一方面是發展金融產業;另一方面從數字經濟發展規劃來看,醫美、教育等場景也是金融科技領域相對比較好的場景。疫情期間教育、醫美機構受影響較大,深圳首提培育醫美、教育等分期消費也是對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產業的一些特殊支持。經過過去兩年的強監管和行業出清,消費金融行業的市場環境已經得到淨化。
  • 新氧上線醫美分期產品「氧分唄」旗下子公司只提供技術服務
    新氧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第一股,為了能夠讓用戶更方便地為顏值付費,剛剛上線了醫美分期服務「氧分唄」,定位於「消費醫療 生活美容分期」,入口位於新氧醫美APP「我的」—「小工具」。新氧內部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該產品是新氧近期剛剛上線的,目前已經投入使用。
  • 坐擁超2600億市場規模,朗姿股份三大國內醫美品牌齊發展
    坐擁超2600億市場規模,朗姿股份三大國內醫美品牌齊發展
  • 四面楚歌,美團的金融野心不減!
    網際網路公司涉足金融業務早已不是什麼稀奇事,去年美團正式上線了「美團月付」,從那之後,美團在該領域的布局都在朝外界表明,其已逐漸深入消費金融腹地。我們可以拿美團目前已推出的金融產品「美團月付」來說說。「美團月付」屬於先享後付的消費信貸產品範疇,開通美團月付服務的用戶,有機會自動獲得幾百至一兩千元不等的提額。該產品最長免息期為38天,單筆最高可優惠88元,用戶只需一鍵申請就可開通。開通用戶在美團系App消費時,可以先用美團月付授予的信用額度完成支付,到下個月8號再統一還款。
  • 獨家|新氧上線醫美分期產品「氧分唄」 旗下子公司只提供技術服務
    新氧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醫美平臺第一股,為了能夠讓用戶更方便地為顏值付費,剛剛上線了醫美分期服務「氧分唄」,定位於「消費醫療 生活美容分期」,入口位於新氧醫美APP「我的」—「小工具」。新氧內部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該產品是新氧近期剛剛上線的,目前已經投入使用。事實上,很多頭部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此前都覆蓋過醫美場景,為用戶提供醫美分期等服務。
  • 美團醫美的合作的這11000家真是醫美及醫療類機構嗎?
    不可置否美團擁有強大的流量和導流優勢,但是通過大流量配合強地推的打法來向醫美行業進行複製是否可行,又是否符合醫美行業規律?流量賦能,光看數據的話,似乎很美。2020年618活動期間,美團醫美線上交易額超過21.7億元,一年前的618大促期間美團醫美的交易額還只有6.7億元,但當年11月間的雙十一大促,美團醫美線上消費金額就達到了15.3億元。
  • 美團醫美:叫賣水貨熱瑪吉,是機構的鍋還是平臺的錯?
    醫美是消費醫療的一個重要應用場景,全球醫美市場進入穩步增長階段,2018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為1220億元;2021年,中國將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醫美市場;根據FS機構預測,全球醫美市場在2022年有望達到2612億元。
  • 重倉醫美醫生資源,美團對醫美的理解更深了
    而在醫療美容領域卻一直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存在:很多醫美消費者在消費之前幾乎不能意識到自己所觸發的是一種醫療行為。 她們願意直接在小區樓下的美容院、或者朋友介紹的美睫美甲店裡接受以美為目的的手術,這無異於生病了不去醫院掛號,而只想著畫符燒紙。
  • 美團小貸被判違法放貸已上訴 王興金融之路仍是一個未知數
    對付此,美團歸應稱,法院裁判認定的原形存在重要破綻,美團小貸已提起上訴。小貸業務屬於美團金融業務的一個版塊。早在2015年,王興即提出「打造一個千億資產規模的金融事業」。除了小貸業務外,美團還涉足保險、第三方支出、徵信等多個規模,現在已具有5張金融牌照。值患上一提的是,本年5月29日,「美團買單」改名「月付」正式上線,對付標「花唄」。
  • 新氧入局醫美分期,正大量招兵買馬|獨家
    近日,有從業者向新流財經透露,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氧)籌備金融業務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目前正在招兵買馬、打磨產品中。  隨著近幾年顏值經濟洶湧,醫美產業鏈條快速增長,新氧用七年的時間站到了該行業的頭部位置。2019年,新氧上市,成為了「中國網際網路醫美第一股」。
  • 分期消費當量力而行(消費視窗)
    人民視覺 核心閱讀近年來,分期消費成為網際網路金融熱點。各平臺推出了多種分期消費產品,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也應看到,分期消費容易產生非理性消費,一些分期消費產品還不夠規範。消費者要留意分期消費存在的風險,量力而行、理性消費,企業也應規範經營、防控風險。
  • 滴滴月付,宣戰美團
    如果用戶逾期超過15天,滴滴有權暫停用戶通過平臺進行的打車服務,包括不限於快車、專車、豪華車、計程車等,直至用戶還清已逾期部分的本金、利息、罰息及相應費用為止。「滴滴月付」用戶協議顯示,滴滴月付是為用戶提供的一款新型消費信貸產品,包括滴滴月付授信付款服務和滴滴月付保理付款服務。
  • 騎美團單車後被放貸 1.5 元,王興的千億金融夢需要這樣兌現?
    ZAKER 新聞在消費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以 " 美團月付 " 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共得到了 2088 條相關投訴。投訴編號為 "17351903784" 的消費者在 1 月 11 日表示," 未曾主動開通過美團月付,而且從 1 月 5 號開始美團極速支付默認使用美團月付。美團月付應該屬於金融產品,美團未經允許使用個人信息開通金融服務,並且強制使用,屬於侵權行為。"
  • 透過樂信「分期樂」產品,看消費金融行業
    (2019年1月,360分期APP在Android系統華為應用商城中已停止更新,但仍然可安裝下載,打開近入首頁會提醒「因業務調整升級,360分期已登錄360借條,最高可享24期免息」。官網顯示,360借條,4W元以下借款免息可達30天)。
  • 即科黃琛:顏值經濟的金融科技服務在醫美行業的規範與創新發展
    其中,醫美是美妝、健身、護膚等不同需求中的「顏值經濟」高端解決方案。在買房買車以外,醫美消費是消費者為數不多的大額的消費支出項。在全世界均是如此。有需求,有供給,就有金融。對於金融,存在很多爭議和誤解,經濟學家陳志武說,如何全面而正確地理解金融比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因為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中國社會的進一步現代化都離不開金融。
  • 醫美亂象屢見不鮮,美團醫美是力挽狂瀾還是推波助瀾?
    對於醫美行業,今年的「雙十一」被定義為醫美界的「雙十一元年」,在天貓、京東、美團等巨頭平臺,以及新氧、更美等垂直類平臺的共同參與下,陣容格外豪華。​根據德勤日前發布的統計結果,快速崛起的醫美平臺正逐漸拉開檔次,目前美團醫美以市場份額第一領銜頭部平臺。但令人疑惑的是,諸如虛假廣告、虛假評論、醫療器械無資質等的醫美行業亂象,在美團醫美平臺上也屢見不鮮。
  • 我的醫美貸款還不上了
    作為醫美消費的場景入口,各家平臺開始陸續上線五花八門的創新產品,阿里、京東等網際網路金融巨頭也嗅到了這塊紅利」肥肉的味道。作為醫美與消金碰撞的產物,醫美分期,開始瘋狂生長。實際上,醫療美容的分期服務是基於消費場景的分期付款服務的延伸,許美邦指出,其實所有分期模式的「走熱」,都是看到了「息差」的高獲利空間。「對於醫美機構來說,一定是先收錢後治療的,消費者則想要享受超前消費的快感,金融公司也可以從中賺得利息差,正是三方共同的利益需求才促進了合作的達成。」
  • 醫美戰場:新氧們如何打破阿里、美團、拼多多的圍攻?
    阿里健康聯合多家醫美品牌和醫療機構,發布了天貓醫美煥新計劃;拼多多在萬人團界面推出「光子嫩膚」、「瘦臉針」等醫美項目;再有,正式向醫美領域進軍的美團是新氧的頭號競爭者。 主打本地生活服務的美團,其業務擴展的方向早已瞄準了醫美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