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4日,浙江溫州初三開學第二天,溫州市某中學一名15歲男學生跑完1500米暈倒後,搶救無效身亡。
2019年12月,山東一名14歲的中學生,在體育課上跑步的時突然暈倒,緊急送往醫院後,搶救無效死亡。
2019年10月,重慶一名15歲的高一女生,接力賽時摔倒在地,在醫院近兩小時搶救後,被宣布死亡。
2019年10月,瀋陽一名初三男生,在初中畢業1000米測試中突然倒下,再也沒站起來。
一件件令人心碎的運動意外,不得不讓我們再次重視運動安全,特別是疫情返校後,如何讓孩子們安全地恢復正常運動。
近期全國各地陸續開學,神獸們都要返校了,家長們也鬆了一口氣。
但是,4月14日,溫州市開學第二天,卻發生了一起令人悲痛的噩耗。
當天下午5點左右,溫州市第二實驗一名15歲的學生,在學校體育課上暈倒在了操場。
雖然第一時間被送去了醫院搶救,但令人遺憾的是,孩子最終沒能救活。
當地教育局在報告中,沒有寫明學生死亡的確切原因,但學生家長稱,死亡原因和體育課上1500米高強度跑步訓練有關。據了解,當天下午,學校組織了全體初三年級的學生進行1500米跑步訓練,該學生在跑完步後,就暈倒在了操場,再也沒有醒來。不管什麼原因,剛剛開學第二天,就傳來這樣的噩耗,太讓人心痛了。15歲的花季少年,生命才剛剛開始就已凋落,實在令人扼腕嘆息!孩子出事後,一位自稱是孩子舅舅的人發了朋友圈,連發五問質問學校:
3. 學校的監控模糊。存在大量死角,導致1和2問題得不到解答;4. 在疫情尚未完全解除前,在家呆了三個月的學生,學校有無必要為了成績,過早的開展高密集型和有強度的體育鍛鍊?隨後,「1500米是否運動量過大」、「缺乏鍛鍊」等關鍵詞引起了網友熱議。絕大部分網友都覺得:返校第二天就開展1500米,運動量太大了,很多孩子會適應不了。也有人覺得這跟疫情期間長時間不鍛鍊,作息不規律有很大關係:「不知道學校怎麼想的,三個月居家就算堅持運動,那也很有限啊,哪能一上來就1500m的強度?都得慢慢加的呀……唉,可憐的孩子。」
「很久沒有運動,作息規律也顛倒了,一回來就1500米,很多孩子都會不適應。」「每個人身體素質不一樣,放鬆太久了,還是應該循序漸進,怎麼能一回來就是1500。」「1500?那麼久沒鍛鍊,來就上這麼大強度?作為一個體育老師的我個人覺得欠妥……」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例學生運動猝死了。
2019年10月,重慶南開中學校運會上,一名15歲的高一女生在接力賽時摔倒在地,120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邊搶救邊將她轉運到西南醫院急救部。在醫院近兩小時搶救後,被宣布死亡。
也是在2019年10月,瀋陽一名初三男生正在參加初中畢業體能測試,在最後一項1000米時跑時,剛跑了100米不到,就突然倒下,再也沒站起來。2019年12月,山東濱州某中學一名14歲的中學生,在體育課上跑步的時突然暈倒,緊急送往醫院後,搶救無效死亡。
每次看到這樣的新聞,就特別心痛,可憐這些孩子,更同情他們的父母。為什麼平時健健康康的孩子,在運動中竟會不治身亡?我們還能放心讓孩子參加鍛鍊嗎?雖然運動有風險,但如果因此就停掉學校裡的所有運動項目,是因噎廢食,不切實際的。而且,生命在於運動,想要健康的身體,運動是必不可少的。
跑步中突然猝死,多數是由過量運動引發心律失常,大腦中的血液供應不上所導致的。
如果能夠在事發後4分鐘內,實施心肺復甦術搶救,救活率可達50%以上,超過這一時間,被救活的希望就很渺茫。
因此,這4分鐘,也被叫做「拯救生命的黃金4分鐘」。
當學生在體育課上出現意外時,第一現場人是體育老師,「黃金4分鐘」,也只有體育老師可以做得到。
如果體育老師不懂心肺復甦術,錯過了黃金4分鐘,救護車來的時候,往往已經回天乏術了。
其實,心肺復甦術並不難,經過考核和考試,完全可以掌握。
但是,幾乎沒有學校,會對體育老師,做這樣的常規化培訓與考核,在招聘體育老師時,也很少有學校會提到這一急救技能。
如果學生在體育課上發生意外,體育老師又不懂心肺復甦,那學生基本上就沒有什麼生還的希望了。
雖然體育老師是學校體育活動的第一負責人,但作為家長,我們也要幫助孩子們充分了解運動相關的知識,提高防範意識,把危險降到最低:
① 定期體檢
定期帶孩子去體檢,特別是心電圖、心臟彩超,徹底排查潛在疾病威脅。
② 運動要適宜,循序漸進
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制定訓練計劃,不要盲目強行進行高強度鍛鍊。
如果很久沒有運動過了,需要循序漸進。
③ 感冒、發燒不運動
有些人認為跑跑步、出出汗,感冒自然就好了。
事實上正相反,感冒發燒,人體的免疫力會降低,而運動會進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病毒易於入侵,如果入侵心肌,會形成病毒性心肌炎。
如果自身很疲憊、或者熬夜後,也不建議劇烈運動。
④ 運動前,要充分熱身
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運動前充分熱身,以保證身體能適應接下來的運動。
通常來說,熱身一般佔總運動時間的10%—20%,天氣寒冷時,熱身時間要適當延長。
⑤ 運動中出現不舒服,別硬撐
如果運動過程中,出現了以下症狀:胸悶、胸痛、噁心、嘔吐、心慌、心動過速、頭暈、乏力,
要立刻減緩或者停下來,千萬不要硬撐,必要時要求助體育老師或者醫生。
⑥ 劇烈活動後,不要立刻停下
劇烈活動後結束後,不要立刻停下來,最好能慢慢走上10分鐘左右,給身體一個緩衝時間。
也可以配合做一些靜態拉伸動作,比如弓步壓腿、側壓腿等。
⑦ 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
「熬夜」,堪稱運動猝死第一大殺手。
熬夜不僅容易導致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變差,易衝動、發脾氣,而且對心臟會有很大影響,出現心跳加速、心慌、四肢無力等情況。
疫情期間,很多學生都宅在家裡,幾乎沒怎麼運動,作息時間也被打亂了,熬夜成了家常便飯,身體各項機能都大不如以前。
現在各地方都已經陸續返校,我們一定要提醒孩子:運動時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
我們也要呼籲學校,加強對體育老師急救知識的培訓與考核,做好細化管理,對那些身體欠佳的孩子,能鍛鍊則鍛鍊,不能鍛鍊就暫時休息,區別對待。
更不能為了體育中考,就忽視學生的實際情況,盲目開展高強度的劇烈運動。
畢竟,生命只有一次!
願孩子在天堂安息,願悲劇不再重演!
1500米的運動量,
你覺得是否過大?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