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亞科技IPO:航空業衰退嚴重 公司業績如何保障?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電鰻快報

原標題:航亞科技IPO:航空業衰退嚴重 公司業績如何保障?

《電鰻快報》文 / 石磊磊

12月6日晚間,航亞科技(SH.688510)披露了網上中籤結果,登陸資本市場再邁進一步。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航亞科技是一家專業的航空發動機及醫療骨科領域的高性能零部件製造商,專注於航空發動機關鍵零部件及醫療骨科植入鍛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航空發動機壓氣機葉片、轉動件及結構件(整體葉盤、盤環件、機匣、整流器等)、醫療骨科植入鍛件(髖臼杯、髖柄及脛骨平臺等精鍛件)等高性能零部件。

在研究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快報》注意到,航亞科技的的關聯交易佔比較高。報告期內,關聯銷售總額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9.22%、25.83%和26.12%;關聯採購總額佔當期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8.04%、9.11%和4.13%。而且,在關聯交易佔比較高的情況下,航亞科技對關聯交易的信息披露不足,沒有披露關聯交易與非關聯交易的交易價格對比。

此外,航亞科技的營業收入嚴重依賴海外市場,第一大客戶因航空業不景氣已大規模裁員,航亞科技未來的業績必將受到影響。在經營方面,航亞科技的高管頻繁換人,三個創始人已經有兩個離開。

關聯交易佔比高 卻信息披露不足

2017年至2019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航亞科技的關聯銷售總額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9.22%、25.83%和26.12%,關聯交易發生的原因是該公司向航發集團及其下屬單位銷售葉片等發動機零部件、提供技術開發支持等。此外,報告期內,該公司關聯採購總額佔當期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8.04%、9.11%和4.13%。

對此,發審委在問詢函中要求航亞科技說明該公司的關聯交易條款是否與非關聯方存在顯著差異,是否存在利益輸送?

航亞科技在回覆中表示,公司相關業務合同中的價格、交期、質量保證等交易條款主要由公司進行招投標的中標結果或比價綜合確定,合同形成方式與非關聯方一致。公司經查閱相關採購合同、報價單等,並核查比對相應條款及價格後認為,向該等關聯方採購的條款與其他供應商無明顯差異。公司與上述關聯方進行採購時,均出於自身生產經營需要,相關採購行為具有必要性與合理性,不存在利用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的情形。

然而,我們注意到,在關聯交易佔比如此高的情況下,航亞科技在招股書以及回復函中沒有將關聯交易價格與第三方的交易價格進行比較。由此可見,航亞科技應該披露更多關聯交易的詳細情況,這樣投資者才能夠了解到該公司的關聯交易是否公平合理。

海外銷售佔比高 航空業衰退嚴重影響公司業績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報告期內,航亞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729.32萬元、1.6億元和2.57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732.06萬元、1398.70萬元和4218.55萬元,呈現較快增長趨勢。

然而,在該公司不斷增長的營收中,來自航空板塊和海外市場的收入,足以讓投資者警惕。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報告期內,在主要依賴航空板塊的基礎上,航亞科技來自國外的營收分別為4539.98萬元、9719.24萬元和1.5億元,在整體營收中分別佔比46.66%、60.82%和58.45%。

航亞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下遊市場以航空發動機市場為主,下遊市場集中度較高。賽峰、GE航空、航發集團等少數幾家企業佔據了航空發動機市場的主要市場份額。公司向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合計佔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91.29%、93.37%、90.77%。

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航空業舉步維艱。儘管目前國內形勢較疫情嚴重期改善很多,但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近期表態稱,新冠疫情對航空旅行的影響將持續多年,據其估計,全球航空客運量至少在2023年之前都不會反彈到危機前的水平。

航亞科技作為航空業的上遊供應商也表達了對市場的擔憂,該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疫情給公司所處的航空發動機關鍵零部件行業帶來了不利影響,受疫情影響,賽峰等國際主流發動機客戶未來可能將批產訂單推遲,公司2020年度外銷收入將可能出現下滑。如果疫情持續較長時間,將可能對公司更長期間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招股書顯示,在航亞科技的五大客戶中,除了山東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外,其他客戶全部為航空企業。以法國賽峰集團為例,該客戶是世界一流的航空發動機和設備製造商,為客戶提供高科技解決方案,用於民用及軍用市場的飛機、直升機、飛彈、航天推進器及其設備。

最近3年,賽峰集團穩居公司第一大客戶或第二大客戶。報告期內,航亞科技從賽峰分別取得的銷售收入為3671萬元、8949萬元和1.27億元,各期佔比分別達到了38%、56%和49.6%,對其依賴程度甚至直接決定航亞科技的生死。

據外媒報導,賽峰集團的大客戶,波音和空客均開啟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裁員計劃。5月27日,波音在美國裁減超1.2萬個就業崗位,並計劃未來幾個月將再裁員數千人。7月份,空客開啟史上最大規模裁員計劃,未來兩年削減40%產量

面對洶湧來襲的疫情,賽峰同樣難以招架。疫情期間,賽峰集團已暫時關閉了將近20%的工廠,並採取了應急措施,包括讓全球35%的員工休假,其中法國國內約45%的員工休假,資本支出也減少了60%,研發投入削減了30%。

5月份,賽峰集團還宣布,公司因疫情在墨西哥裁員3000人。賽峰發言人向路透社表示:「公司面臨客戶訂單大幅下降。這種情況正在影響我們的業務。」

該公司的最大客戶在困哪中掙扎,航亞科技將受到的衝擊可想而知。

高管頻繁換人 三個創始人兩個已離開董事會

資料顯示,2013年1月,儲文光、黃勤、齊向華三人共同出資設立航亞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前身)。2019年10月至12月期間,公司的兩位原始出資人儲文光、齊向華「因個人原因」辭任公司董事。此前,褚文光未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僅為公司董事。齊向華在辭任公司董事後,依然擔任公司副總經理,同時是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之一。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儲文光持股66.86%的新蘇投資持有航亞科技6.19%的股份,齊向華直接持有航亞科技1.55%的股份。有業內人士質疑,為什麼兩個重要股東選擇在2019年底公司上市的節骨眼上辭職?「個人原因」到底是不是一個藉口?航亞科技應該做更多說明。

另外,根據此前公司在新三板上的披露顯示,儲文光1983年8月到1998年3月,歷任國營新蘇機械廠科員、科長、副廠長;1998年3月至今,任江蘇新蘇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在航亞科技擔任董事期間,還曾任無錫工具機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其在外任職較多,根據查詢顯示,儲文光還擔任無錫華辰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無錫市新區合力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董事等職務。

事實上,除了原始股東外,航亞科技的財務總監也是頻繁變換人選,2018年7月27日,航亞科技董事會免去黃勤財務總監職務,聘任黃勤為副總經理,同時聘任虞惠萍為財務總監。2019年2月21日,虞惠萍因「個人原因」辭職,在新財務總監到任之前,由黃勤代為履行財務總監相關職責。2020年3月5日,由曾是斯萊克財務負責人的高傑貞任職航亞科技財務總監職務。目前,黃勤擔任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

專利技術遠落後於同行

招股說明書顯示,航亞科技此次IPO擬募資6.7億元,主要用於航空發動機關鍵零部件產能擴大項目和公司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報告期內,航亞科技的營收從9755萬元增加到1.61億元再到2.58億元;歸母淨利潤從虧損732萬元增加到盈利1399萬元再到4219萬元。

該公司表示,公司正向國際主流航空發動機公司大批量供應航空發動機壓氣機葉片,全球四大航空發動機廠商中的賽峰集團、GE航空為該公司主要客戶。

儘管擁有一些知名大客戶,但業內人士仍質疑航亞科技的技術實力。事實上,發審委問詢函也提到了市場人士的擔憂:「公司發行人擁有23項專利權,其中4項發明專利、19項實用新型專利。對於相關研發,公司主要通過技術秘密予以保護;結合可比公司在相關領域的專利布局,是否主要通過技術秘密予以保護等情況,說明發明專利較少的原因及是否符合行業慣例。」

航亞科技在回復函中解釋稱,公司採用技術秘密方式更有利於相關技術保護公司發展初期,公司工藝技術更新速度較快,申請專利保護必要性不強。

然而,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對比,航發動力、航發科技、新研股份相關授權專利數量分別為358項、63項和93項,航亞科技披露了未申請專利的非專利技術15項,如果將之全部算進專利,公司專利數約為38項,但仍遠不及同行。

專利技術遠少於同行,是因為航亞科技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偏低,近三年研發費用分別為1454萬元、2243萬元、3073萬元。Wind金融終端數據顯示,2019年,在航天航空與國防行業的52家公司中,航亞科技的排名約為倒數第8位。

相關焦點

  • 跌入業績低谷 全球航空業苦撐危局
    原標題:跌入業績低谷 全球航空業苦撐危局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航空出行需求銳減,航空業今年業績預計將迎來最低谷。為應對行業危機,一些國家出臺了援助計劃,部分企業則依靠裁員和降薪苦撐危局。
  • 航亞科技科創板上市:業績增長較快 關聯交易佔比偏高
    無錫航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亞科技」或「公司」)12月16日在科創板上市,上市首日股價上漲355.08%。截止12月17日收盤,航亞科技市值為99億元。航亞科技本次公開發行6460萬股,發行價為8.17元,募資總額為5.28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於產能擴張與研發中心建設。
  • 美國航空業怎麼樣了 前四大航司巨額虧損高達100多億美元
    剛剛披露的今年第二季度財報或許是美國航空業最為悲慘的財報,未來航空業脫離困境之路漫長。美國前四大航空公司今年二季度合計虧損高達100多億美元,這是在此前任何一個年份中都沒有出現過的數字。在業績方面,「巨額虧損」已經不能完全形容航空企業的艱難。
  • 前進科技:超80%業績來自英國一個客戶,公司未來誰保障?
    未能形成產業鏈如何在歐洲市場競爭覽富財經網了解到,燃氣壁掛爐按技術特點、燃燒方式和工藝材料等不同分為常規壁掛爐和冷凝式壁掛爐。相對常規壁掛爐,冷凝式壁掛爐具有熱效率高、氮氧化物排放低等特點,更符合當代社會對節能、環保的需求。目前歐盟國家頒布了ErP指令,不允許使用非冷凝式燃氣壁掛爐。
  • 2019年全球航空業回顧與展望
    由于波音737MAX運營商的運力增長受限,那些沒有引進該型號飛機的運營商可能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並促進業績進一步提升,如達美航空。進入2020年,波音737MAX復飛問題仍是行業關注的焦點。在積壓了400多架波音737MAX飛機後,波音公司自今年1月起暫停了該型號飛機的生產,相關供應鏈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 全球航空業緩慢復甦(國際視點)
    亞太地區航空業的良好表現離不開中國的貢獻。據國際航協統計,去年10月,中國國內航空客運量已經全面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是全球恢復程度最好的國家之一。「中國龐大的國內市場將使航空業在2020年年底前恢復盈利,中國也將引領全球航空業從疫情的影響中復甦。」朱尼亞克說。  「在全球航空業版圖中,中國市場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 香港航空業的大嶼山困局-虎嗅網
    而國泰航空作為香港第一家民營航空公司,自2019年收購香港快運後,在香港航空業的市場份額超過一半,是香港航司中名副其實的「老大」。然而,就在國泰市場份額過半的同一年,香港亂局使香港航空業2019年客運量同比減少4.2%。這還只是香港航空業危機的前奏。國泰在今年上半年錄得98.65億港幣的史上最大虧損,在接受港府273億港幣的注資後依舊沒能重振旗鼓。
  • 2019年國際航空業大事件回顧
    航空公司儘管緩慢上漲的燃油價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業績,但航空業在2019年仍然保持著盈利。產能過剩一直是近年來航空公司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然而,MAX的崩潰以一種反常的方式起到了調節作用,由此導致產能的下降幫助穩定了該行業窄體客機的部分。
  • 瑞士航空業受疫情影響嚴重
    由於封閉政策,今年4月至5月航空業受到的打擊尤其嚴重,當時蘇黎世機場的航班數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0%以上。
  • 航亞科技:關聯方催肥業績 研發雙版本差距大 客戶供應商前後矛盾
    關聯方催肥的業績 航亞科技主要從事航空發動機關鍵零部件及醫療骨科植入鍛件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主要產品是航空渦扇發動機壓氣機葉片和技術開發收入,其他營收佔比較少,其中葉片又是重中之重,2018年和2019年營收佔比都接近60%,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 信安世紀IPO上市前大規模突擊分紅,利潤提升依靠退稅!
    信安世紀原計劃是在創業板ipo,但是在2019年7月,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信安世紀終止了與招商證券的合作,科創板ipo的券商換成了西部證券,當然,官面文章還是要做的,信安世紀稱此舉是因為由於實際情況發生了變化,誰都知道,這只是表面說辭,具體背後的原因不詳,投資人士分析,一方面可能是雙方合作出現了裂痕,另一個原因就是科創板融資速度要快,因為在科創板推出是,漲跌幅是沒有明確限制的,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看到科創板的瘋狂後的風險
  • 疫情讓中東航空業滑入至暗時刻
    持續近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了很大打擊。國際航空協會(IATA)發布的最新報告數據顯示,新冠疫情給人員流動帶來的巨大影響,使2020全球航空活動比去年減少了56%,航空業全年虧損預計將達1185億美元。截至今年10月,全球已有46家航空公司宣布破產,其中不乏許多知名公司。
  • 流感疫苗龍頭IPO,曾一年業績暴增182%,高瓴、「併購女王「IPO前夕...
    此次IPO,華蘭疫苗擬將募集資金用於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凍幹人用狂犬病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多聯細菌性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新型肺炎疫苗的開發及產業化項目以及新型疫苗研發平臺建設項目。
  • 凱盛新材IPO:實控人王加榮虛擬貿易增厚業績,會否重蹈「金正大...
    公司主要產品氯化亞碸、芳綸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醯氯)等廣受國內外客戶認可,公司主持/參與了行業標準的編制,具有較高市場影響力。本次凱盛新材擬公開發行600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擬募資5.5億。
  • 凱盛新材IPO:實控人王加榮虛擬貿易增厚業績,保薦機構獨立性存疑
    公司主要產品氯化亞碸、芳綸聚合單體(間/對苯二甲醯氯)等廣受國內外客戶認可,公司主持/參與了行業標準的編制,具有較高市場影響力。本次凱盛新材擬公開發行600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擬募資5.5億。製圖:富凱IPO財經 來源:凱盛新材招股書從公司披露財務數據來看,2017年-2019年3月,公司實現營收44867.82萬元、67730.51萬元、65887.67萬元和14293.80萬元,對應扣非後淨利7850.90
  •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航空業
    圖片來源 美國廣播公司航空業上一次受到如此巨大的衝擊,是在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後。圖片來源 美國彭博社綜合編譯 袁野幾乎空載的大型噴氣式客機抵達空蕩蕩的機場。戴維·克拉克在美國一家廣告公司擔任總經理,3月5日上午,他在墨西哥坎昆開完會後飛抵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克拉克經常出差,但這次很不一樣:來回的航班上幾乎空無一人,兩座機場陷入寂靜。未來幾個月,他可能都不會再坐飛機了。「這是一種超現實體驗。」
  • 觀察|疫情讓中東航空業滑入至暗時刻
    截至今年10月,全球已有46家航空公司宣布破產,其中不乏許多知名公司。對於航空業和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佔據重要位置的一些中東地區國家來說,這種打擊更是「致命」的。海灣國家損失最嚴重儘管中東各國航空業都遭受了疫情不同程度的打擊,但海灣合作委員會(海合會)國家受影響最為明顯,尤其是阿聯和沙烏地阿拉伯。航空業和旅遊業對阿聯和沙特等國的經濟多元化發展戰略至關重要。
  • 航空業的至暗時刻:波音買斷工齡裁員,航空公司破產
    波音尚未詳細披露打算如何調整客機生產及僱員規模,以應對航空業日益黯淡的前景。  很多航空業高管表示,對於航空業而言,新冠病毒比911襲擊厲害多了,更可怕,因為它是全球性的。」   而911的時候,整個航空業影響已經非常大了。當時美國人害怕飛行,美國的航空旅行需求急劇下降。襲擊發生後不久,波音公司裁員多達3萬人,並大幅減產。第二年,波音交付的客機數量減少了近30%。
  • 威士頓IPO折戟:業績增長乏力 全靠補貼粉飾
    近日,上海威士頓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士頓」)公開披露了IPO招股說明書,公司擬發行不超過2200萬股,募集資金1.66億元,投向基於工業4.0的MES產品研發、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研發和綜合運營保障平臺產品研發項目。遺憾的是,本次威士頓IPO闖關失敗,上市申請被否。
  • 英媒:史上最嚴重全球衰退已經來臨,程度超過兩次世界大戰
    英國《衛報》網站3月28日以題為《從盲目樂觀到混亂——新冠肺炎如何導致世界市場如自由落體》的文章指出,過去一段時間,全球市場糟糕的行情在數小時或幾天內就像多米諾骨牌那樣倒下了,隨著損失繼續顯現,歷史上最嚴重的全球衰退已經來臨,其嚴重程度超過了兩次世界大戰。文章編譯如下:3月26日,美國紐約曼哈頓的華爾街銅牛旁空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