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高速發展的當下,數位化、智能化、信息化讓人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捷,各種APP、二維碼、自助服務終端機層出不窮,深刻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辦事效率、減輕辦事壓力,但部分老年人卻也因此遇到難題。近來老年人不會網上支付,用現金繳費被拒;因不會熟練使用健康碼,乘坐交通工具被拒等新聞頻上「熱搜」,在智能時代狂歡的背後,老年群體被忽視,給他們留下窘迫和無奈,這顯然與科技服務於人的初衷相悖。
由中國發展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預計,到2022年左右,中國65歲以上人口將佔到總人口的14%,實現向老齡社會的轉變。報告預測到2025年「十四五」規劃完成時,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超過2.1億,佔總人口數的約15%,規模不容小覷。隨著年齡增長,人的身體各個器官開始衰退,老年人行動、思維都比年輕人要相對遲緩。而當代科技發展的速度遠超出老年人接受速度和接受能力範圍,老年人網絡信息知識掌握薄弱,無法較好運用智能科技,較難融入智能時代。因此深入研究老年人在智能數字生活中的困難,提高精細化服務水平,刻不容緩。
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幫助老年群體跟上時代步伐,融入智能時代,需要全社會多方努力協作。家屬應給予老人更多的關心,多一些耐心,有針對性地幫助老年人掌握最基本的智能電子產品運用方式。動員老年人積極融入智能時代,老年大學和社區多開展一些智能生活講座,宣傳和幫助老年人自發學習掌握智能生活基本技能。相關科技公司深入調研老年群體對智能科技產品的訴求,開發出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更加簡單便捷的科技產品,減少複雜多餘的操作,簡單明了引導操作過程。在生活服務、政務服務方面保留傳統服務窗口、專人指導老年人使用智能技術、提供授權代理功能等,讓其循序漸進過渡到智能生活。同時提高網絡安全管理和宣傳引導,加強虛假信息整治力度和老年群體個人信息保護力度,構建健康安全數字環境,加強信息安全宣傳和網絡詐騙提醒,提高智能時代老年人的安全意識和防詐騙能力。各級各部門應認真貫徹落實好《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國辦發〔2020〕45號)》,幫助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為其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
有一天,我們也終將老去,需要別人「扶一把」才能搭上時代「快車」。幫助老年人融入智能生活,共享智能時代帶來的各種便利,進一步提高老年群體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讓科技進步真正成為人民福祉服務,我們在行動!(來源:昆明市西山區發展和改革局)
【來源:昆明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