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時代,別把老年人落下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近日,一則《老人不會查"健康寶"被攔在門外》的新聞引起網友熱議,從新聞內容看,有些老人因為沒帶手機、用的不是智能機、手機沒有流量或者不會用小程序等原因被攔在公園門外。

  無獨有偶,家中停電,老人找不到手機裡的手電筒;老人不會用叫車軟體,一路走了4小時;老人交電話費被告知不收現金等涉老話題頻頻牽動著公眾的神經,不少網友呼籲「掃碼時代,別把老年人落下。」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生活進入了網絡時代。買票可以網上支付,出門可以用打車軟體,看病可以網上預約……我們的生活幾乎與移動互聯技術緊密相連,高科技使得人們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然而,在實際生活中,這些新技術的運用對老年人卻表現出了「不友好」,忽視了這部分群體的權利。

  數據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僅23%會上網。雖然有不少人提議要幫助老年人主動學習新知識,接受新事物,或許是思想固執,或許真的學不會,很多老人在主觀或客觀上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與智能時代「脫節」獨自承擔著由此帶來的不便。面對高速發展的「智能化」,老人們越來越手足無措、寸步難行。

  但不管社會如何快速發展,科技如何進步,他們都是這個社會的一部分,這部分群體真實存在著。一個文明、宜居、健全的社會不能缺少包容性,應給「未能跟上」的群體留出生存空間。比如,對於不會使用「健康寶」的老人,建議銀行、公園、超市等公共場所應提供「代查」等服務舉措;對於功能複雜的智慧型手機,建議推出老年模式;對於網上就診,建議醫療機構專門開設老年人掛號、就醫等綠色通道……科技化的社會,更應該多些人性化的服務,讓老年人感受到溫暖和幫助。

  十一屆上海市委九次全會指出,「努力打造人人都能享有品質生活的城市、人人都能切實感受溫度的城市、人人都能擁有歸屬認同的城市。」「老人」也是「人人」中重要的群體,不能把他們落下。為寒風中「揚招」的老人保留多一份選擇,為不會手機轉帳的老人開通人工通道……請等一等他們,請幫一幫他們,讓他們享受到均等、公平的待遇,在高速發展的城市裡過上更有尊嚴的生活。

(責任編輯:鄧浩)

相關焦點

  • 掃碼走天下的時代 別落下老年人
    老年人無碼難行,是時代的癥結如果套用網絡上那句話,老年人無碼難行的問題,可以說成:「時代的一個碼,落在老年人面前,成了一道難以跨越的山。」「浙江老人」之後,「黑龍江老年人無碼被公交司機拒載」「大連老人無碼乘地鐵與工作人員發生爭執」等事件,相繼又引發了廣泛爭論。
  • 掃碼時代背後,是2億被落下的老年人
    前段時間,在哈爾濱的一輛公交車上,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因為沒有手機,無法掃健康碼,被司機拒載。老人遲遲不願意下車,還被乘客斥責「為老不尊」,直到民警趕來,才把這位不知所措的老人帶走。疫情期間,就有很多老年人因為不會用健康碼,連乘坐公共運輸都很困難。
  • 處處掃碼 處處碰壁——手機掃碼時代老年人尷尬如何解?
    進門掃碼、掃碼點餐、手機在線繳費、看病自助掛號……如今,一部智慧型手機在手,吃穿住用行,全部都可以完成。數位化快速融入生活,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成為了不少老年人邁不過去的「坎」。那麼,老年人運用智慧型手機技術遇到的「難題」,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如何幫助老年人破解這種尷尬?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 智能時代 請別落下老年人
    周圍人都投來異樣目光,有好心人告訴我:「大爺,現在都『20G』時代了,誰還用智慧型手機!」看著這陌生的世界,年老而無助的我,只能默默流淚。這不是笑話,在未來的某一天,這可能就是現實。因為,老年人面對「數字鴻溝」的困境,在現實生活中正一幕幕上演著:一高齡老人被家人抬到銀行進行視頻認證;一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一老人沒有「健康碼」而無法通行……老年人遭遇「數字鴻溝」事件頻頻發生,反映出在數位化時代浪潮下,老年人被加速邊緣化。面對「數字鴻溝」,這些老人那麼無助、辛酸。未來,當我們老去,是否也會被邊緣化?
  • 老奶奶對著公交司機的「頭」掃碼:我不懂「你掃我」是什麼意思
    如今不一樣了,在這個時代,由於智慧型手機、掃碼支付、智慧機器人的普及,老人還不如小孩。012017年支付寶官微發布一條信息:用五年推動中國進入無現金支付。就在前日,西安的網友在公交車上拍到了這樣一幕:一位老奶奶站在駕駛室的旁邊,拿著點開掃碼頁面的智慧型手機,一直對著司機的頭掃了好久,公交車搖搖晃晃的,為了聽到"滴"的一聲,老奶奶一手扶著把手一手舉著手機堅持不懈的在"掃碼",卻始終沒有聽到那悅耳的聲音。
  • 天津老年人乘這些公交不用掃碼!
    >沒有智能機或者不會掃碼的老年人該怎麼辦呢?別著急解決方法來了!「敬老卡」有效線路,可以不用掃碼針對老年乘客不方便「掃碼」乘車的問題,天津公交集團服務部副部長楊靜表示,公交集團已經採取了一些有效措施:1對於敬老卡有效路線對於敬老卡有效線路,目前不需要掃碼,直接刷本人敬老卡就可以乘坐公交
  • 掃碼時代 別讓老人落在身後
    本報記者 蘇茜茜 因為擔心手機裡的錢會不小心被轉走,今年56歲的李阿姨至今不會掃碼支付。兩年前,兒子給她的手機綁定了一張銀行卡,卡裡的5000元錢她一直沒花。出門口袋裡大大小小的現金是李阿姨與外界溝通的保障,遇到不得不掃碼時,她會選擇放棄。
  • 來論|「無健康碼徒步千裡」,智能時代別落下老年人
    一路上因為沒有手機,無法出示健康碼多次想要乘車被拒。無奈之下,大爺只好徒步,已經走了半個多月。劉師傅載著他深夜趕往親戚所在的菜市場,菜市場早已大門緊閉。劉師傅想給大爺安排住處,卻被拒絕:「不想再添麻煩了。」隨後,大爺轉身去往公園露宿。那位好心的劉師傅,雖然只是個平凡的貨車司機,但他做的這件事情,卻感動了社會,溫暖了人心。
  • 「社會37度」掃碼時代,請等等年邁的「前浪」!
    信息轟炸的網絡時代,我們只希望安靜記錄身邊的故事,關注冷暖人生,帶你觸摸社會的體溫。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25日電 題:掃碼時代,請等等年邁的「前浪」!中新網記者 張尼打開手機微信、掃碼、登記流調信息……這一系列操作對於年輕人來說,只需要不到一分鐘時間,但對很多老人來說,卻成為他們與數位化生活之間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 掃碼!掃碼!掃碼!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打開『四川天府健康通』小程序,點『掃一掃』,對準設置在各個場所入口的場所碼進行掃碼,掃碼後就會出現個人健康狀態和場所信息等結果。」據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四川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要求,要在重點場所應用場所碼。原則上,在張貼「四川天府健康通」場所碼的重點場所,都應掃碼。張貼場所碼的公共場所參照行業及其行政主管部門要求執行。
  • 問政|走向數字時代 別落下白髮蒼蒼的他們
    掃碼進專題,看視頻,讀問卷,了解老人怎麼想二維碼、線上預約、無接觸支付……我們如今的生活正在被現代數字信息技術深刻地改變著。這些新興技術深受人們特別是年輕人群的喜愛,為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便利。但與此同時,另一個問題出現了:邁向數字時代的路途中,老年人似乎被落下了?今年以來,特別是疫情後數字健康碼的推廣,一個接一個老年人遭遇「數字鴻溝」的案例見諸媒體。有的老年人不懂如何註冊健康碼,有的不會操作各種複雜的手機功能,甚至沒有使用過智慧型手機。
  • 被健康碼搞得直生氣!「移動互聯」時代不應落下老年人
    疫情防控期間,一個健康碼就難倒不少老年人;刷短視頻卻不理解大數據推送,有老人以為某明星跟自己有互動,打著「飛的」追星到北京……移動網際網路給人們帶來便捷「紅利」的同時,卻讓一些老人感到無所適從。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教授宋全成則提出,當今社會應給予老年人更多的人文關懷,避免「技術歧視」「數字代溝」的出現。一個健康碼難倒不少老年人北京市朝陽區66歲的王阿姨前陣子剛結束成都的旅行回到北京。
  • 破局 | 如何讓老年人跟上智能時代的腳步?
    智能時代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們的老年人是不是也跟上了時代的腳步?為什麼有些「方便」卻給他們造成了不便?網際網路讓老年人無所適從據民政部最新信息顯示,「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我國社會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老人基數龐大,其中沒有接觸過網際網路的人佔絕大多數,他們的生活是怎樣的我們不難想像,也能從很多新聞中看到。
  • 幾米智慧養老健康碼解決方案,巧解老年人防疫期間出行難題
    這些場景在生活中隨處可見,進入智能和數位化時代之後,大量高齡、文化水平較低的老年人們成為了「網際網路邊緣人」,在步入智能、數位化時代的路途中充滿挑戰。  而科技發展的本意是添彩並非添堵,幾米洞察疫情防控期間,健康碼頻頻難倒老年弱勢群體的痛點,提出智慧養老健康碼解決方案,通過老年智能安全卡一鍵生成健康綠碼功能,掃除老年人出行難題。
  • 網絡時代拋棄了老年人?時代大步前行,他們卻步履蹣跚
    熊孩子放暑假了,準備讓在農村養老的父母過來幫帶一下小孩,結果老爺子坐火車一路過來被折騰夠嗆——因為國內疫情最近有所加重,長沙火車站對進出人員的健康碼查得相當嚴。這下把不太會用智慧型手機的老爺子急得團團轉。幸虧用的是智慧型手機,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弄好了健康碼才成功出站。
  • 被掃碼支配的中老年人,沒有「不會」的權利?|觀潮
    武漢大學城市安全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尚重生就曾遇到過掃碼預約、抵達現場後還要掃碼繳費的情況。「我問他們,沒有手機的人或不會掃碼的人怎麼辦,他們說『現在誰沒有手機呢?』」餐飲門店亦然。當下,即使是一家不到十平方米的麵館,桌面也明晃晃地貼著「掃碼點單」。吳敏回憶,某一次去吃烤鴨,隔壁桌是一位頭髮花白的爺爺,帶著一個年紀很小的男孩。
  • 掃碼登記進商超,秒過!青島啟用公共場所掃碼系統,查找更便捷
    手機掃碼登記才能進入商超3月1日,記者來到李滄區金水路維客超市看到,超市門前區分開了入口和出口,入口處已經張貼上了一張二維碼,偌大的「掃碼進入」幾個字格外顯眼,採購的市民掃碼之後方能進入超市。通過掃碼可以發現,這種出入登記的方便確實便捷,可以說是秒級通過。
  • 不會手機掃碼,老人會被「丟下」嗎?
    昨日,記者兵分多路體驗鄭州公交、地鐵、辦事窗口等服務行業,替老人進行探訪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寧田甜丁豐林文圖  智慧型手機時代,各種場合都是手機掃碼。這對於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和不會掃碼的老人來說很不方便。
  • 掃碼點單 疲憊不堪
    「掃碼點單。」服務員伸個手指頭點了點桌角的黑白馬賽克。你握著手機,關注、註冊、登錄、一鍵授權,店家比相親對象還迫切地想看到你的頭像和電話號碼。飯店內網絡很差,你望著跳轉不出的白色屏幕,心中抱怨我只想吃碗熱乎餃子,還得在手機上打報告。都市生活裡,掃碼點單勢如破竹,用於點單的二維碼在蒼蠅館子、連鎖餐廳和私房菜館中瘋狂複製。
  • 被掃碼支配的中老年人,沒有「不會」的權利?
    武漢大學城市安全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尚重生就曾遇到過掃碼預約、抵達現場後還要掃碼繳費的情況。「我問他們,沒有手機的人或不會掃碼的人怎麼辦,他們說『現在誰沒有手機呢?』」 餐飲門店亦然。當下,即使是一家不到十平方米的麵館,桌面也明晃晃地貼著「掃碼點單」。吳敏回憶,某一次去吃烤鴨,隔壁桌是一位頭髮花白的爺爺,帶著一個年紀很小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