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公園城市開新建言 為中國營造繼往添彩

2020-12-26 湘湘愛旅行

——2020年成都古建築園林研討會暨年會紀實報導

2020年12月5日,陰雨綿綿的寒日,沒有阻擋住近百名成都乃至省內外古建築管理者、古建專家教授學者工匠們以及音樂家的高亢熱情。一場別開生面的古建園林研討會暨年會隆重而井然有序地在菁華路35號四樓會議室舉行。

李亞林:真正的研討會年會就應該這樣

當會議中場休息時,四川省旅遊協會秘書長柴延祝對記者說:"真沒想到這個專委會研討會辦得這麼好,緊扣公園城市主題和古建專業,發言質量高有分量,內容豐富多彩,既有高屋建瓴的公園城市文化生態宏觀建議展望,又有落地實處的古建專題研討;既有工匠的手藝傳承心得,又有海外先進建築理念分享。"

(圖左一為四川省旅遊協會柴延祝秘書長)

當晚,成都古建園林專委會主任李亞林在微信上發了這樣一段文字:"感謝四位秘書長李秀英、劉生建、汪洋及陳煒的努力,感謝副主任委員王正明、毛蘋、劉衛兵、周濟平、白今及梁開明、陳冬林等若干朋友的配合,感謝協辦單位梁開明總、沈碧明總,特別感謝給我們帶來高雅音樂欣賞效果的瀘州市音樂家協會的夏先生等一行,今天的學術會及年會相當成功,比想像的成功。真正的研討會年會就應該這樣,原已故老名譽主任委員莊裕光老師在世事,就是這種模式及希望這種模式舉辦的。"

是的,李亞林的真情流露,真切反映了古建園林專委會為籌辦這次會議付出的勞動獲得豐收的喜悅。

從研討會發言題目就便知即形而上與形而下的高度契合,提升了會議的檔次和規格。屏幕上依次滾動展示了與會嘉賓的專題發言題目——

《雙城經濟圈成都公園城市的文化、生態發展趨勢》(原成都市建委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劉玉成教授);

《城市與園林》(西南交大建築學院教授、高級建築師,原系主任張先進教授);

胡國增《有關川西四合院調研》(原《四川民居》編委、市土木建築學會古建園林學術委員會顧問高級工程師);

《關於過去工匠師承關係及古建築表面工藝拈花的分享》(高級工程師、邛崍市規劃和建設局調研員何鼎康);

白今《民間傳統藝術圖案釋義》(四川省建築設計院高級建築師、市政所總建築師);

《中西文化交流融和的見證-成都市天主教堂與教會大學建築研究》(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教授、副院長李沄璋);

《關於西方綠色生態建築與川西林盤更新原則》(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四川省大衛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衛兵);

《寬窄巷子明德坊等建築設計後感想》(成都亞林古建築設計公司高級工程師、總設計師李亞林);

《中式建築的靈魂在哪裡》(蘇州古建園林傳統文化應用研究室主任,高級園林設計師陳天趣);

《博屹牌古建保護專用漆的實踐運用體會》(四川瑞佑豐建設(古建)工程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董事長梁開明);

《關於成都設計在重慶發展狀況》(高級工程師、四川省古建築設計院院長張東山);

《木屋+康養在實踐中的運用與發展》(成都崑崙綠建木結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雪梅)。

每一篇發言都極具含金量,正如本屆會議廣告語,高度概括了大會宗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宏觀在握;古建園林群英薈暢談文化生態發展百工待興微觀在手。一磚一瓦承載古建人情懷,一草一木抒寫匠心者風採。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為切入點

會議以中央政治局2020年10月16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為切入點,確定的"公園城市成都文化生態發展研討"為主題,圍繞把成都建設成為全國有影響力的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文化中心,改革開放高地,高質量的生活宜居之城內容,進行了深入積極探討。

原四川省宗教局巡視員餘孝恆博士作為重要顧問代表在會上進行了研討會的開場白髮言,四川省旅遊協會副會長柴延祝參加了會議並對古建園林與文化關係進行了發言。學會副理事長張雪帆介紹了如何加快市工匠庫推進辦法,學會秘書長相金幹對這次會議及年會進行了祝賀發言。

(圖為學會副理事長張雪帆)

成都市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副研究員、學委會副主任委員王正明主持了會議,主任委員李亞林進行了今年學術工作及將要完成的工匠入庫事項。

內容豐富,且極具建設性,令與會代表腦洞大開。

劉玉成:加快建設58公裡長的濱江公園,要注意幾個節點的建設

(圖為劉玉成教授主旨講演)

劉玉成教授對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都公園城市文化生態發展趨勢,給出建設性意見:加快建設58公裡長的濱江公園,特別要注意幾個節點的建設。具體建議如下:1.建設老城東歷史文化軸:春熙路-大慈寺(太古裡)-沿府河至合江亭-水井坊-川大博物館-望江公園。可以德國法蘭克福舊城改造為例。2、加快建設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形成兩山夾一城,一城扶兩翼格局。3、外環六庫八景建設。以三岔湖為例。4、關於恢復"城市之心"摩珂池。最後,劉教授強調: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我們應以生產、生活、生態一體化發展思路,用創新思路引領經濟活動,堅持以人為本,以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主動融入雙循環,齊心唱好雙城記。特別是通過公園城市成都文化生態建設,大力彰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築城智慧,我相信一座生態與人文薈萃,歷史與現代相輝映的公園城市成都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張先進:公園城市的實現,無疑是對人居環境學的重大貢獻

張先進教授主旨演講題目是《城市與園林》,他從城市與園林的關係,以及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思路為出發點分析了公園城市成都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價值內涵,張教授一貫認為"生態、形態、意境,這是一個園林最重要的所在,也可謂是園林的靈魂。首先山水植被要有很好的生態,要形成很好的'生境'(生態環境)。園林的形態很講究,它屬於風景園林設計範疇,其遊覽和觀賞性都很強,不是簡單的居住和使用。而意境,沒有意境的園林就沒有深度,沒有文化。中西方園林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西方園林缺乏文化內涵,而中國傳統園林講究'詩情畫意'的美學意境,展現中國文化的魅力和特徵。"

(圖為張先進教授精彩講演)

張教授從園林發展歷史角度對公園城市建設提出參考借鑑思路:對公園城市建設的有益借鑑縱觀中外城市與園林發展的歷史,可以從中發現和吸取成功的經驗,借鑑其科學的理念與做法,為公園城市建設助力。

張教授給出公園城市建設建議:"應科學有度,與城市總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緊密銜接,形成合理的城市公園體系。應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以科學技術為實施支撐;應合理控制規模,力求均勻分布,克服大小懸殊;應因地制宜,與所在地域自然環境相協調。在成都要充分體現川西平原線型網狀的水系景觀特點,避免大挖人工湖泊,透支土地資源。在川西平原地域特色基礎上,利用自然生態營造人工生態,保護利用好傳統林盤和天然林木。植入天府文化和川西鄉土文化,兼容相關域外文化,深化意境設計做好場景打造等。

城市從所在地域的自然環境中孕育,誕生,生長,發展,從自然山水和風景環境中脫穎而出。科學地規劃建設好城市園林綠地體系是實現生態園林城市和公園城市的重要保證和技術支撐。而生態園林城市和公園城市的實現,無疑是對人居環境學的重大貢獻。"

胡國增:人與院落及環境和諧統一的林盤

胡國增以《有關川西四合院調研》為題,對川西民居做了一番論述:

川西傳統合院式民居的主要特色是天人合一,融環境於一體。用料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因材設計,把大環境引入封閉的小環境中,形成人與院落及環境和諧統一的林盤居住形態。川人把集生產生活和景觀於一體的農村集聚居住環境稱為"川西林盤"

川西地區的氣候決定了川西民居外封閉,內開敞,大出簷,小天井,高勒腳,冷攤瓦的建築特徵。

(圖為胡國增大會發言)

陳天趣:新中式、中式、園林之我見

從蘇州遠道而來的嘉賓,自詡園林中人的高級園林設計師陳天趣對新中式、中國園林做了深度解讀,從另一個維度為與會者腦洞大開。

(圖為陳天趣講演)

無論是成都,還是蘇州,我們都共同有著各自地方的人類盛世營造的文化典範。

但在人類走到今天這高度經濟發展的文明時代,我們卻對於自己優秀的傳統營造文化,特別是對自己民族建築的營造上,對於"中式"的概念上和認識上,我們卻都 模糊和混亂了……

造成其嚴重問題的主要原因:

自清代以來,中華民族以滿文化為主,遊牧文化佔了上風,導致了我們優秀傳統營造文化的國體大變,幾千年來積累而成的輝煌燦爛的中華優秀營造文化,由於西學文化的影響,我們的建築營造文化仿佛只縮演至幾十年間。

致使今日,在營造文化層面上,大江南北的城市建設和文化營造,千城一面、千篇一律。

他從中式與新中式概念出發認為,新中式應該是:建築在原中式基礎上的,符合於新的時代的中式。現在所謂的"新中式" 就是帶著時代局限性的人們,運用現代西化的思維模式,對老的"中式"誤解後的一種自由自說的一種行為。

新中式是一種符合於人類新的時代的中式。

其關鍵還在於"中式"二字,什麼是中式?

用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而設計形成的式樣,才叫:"中式"!

而我們現在市面上所謂的"新中式和中式",其實就是中式符號的文化張帖!

由於大量的中式文化符號的張貼,故我們現代的中式建築營造中,存在著大量的問題。

主要問題如下:

左右不分、高低不分、內外不分 、尊卑不分、主次不分、陰陽不分……

導致現代城市和許多文化景點裡 到處是墓道裡使用的石人石馬、石牌坊、石亭,古人的墓道文化走進了鬧市區、走進了大街小巷、走進了人們生活和工作的各個角落。

如果離開了中國人這種特有的思維方式,任何中式文化就等於失去了靈魂。

而這種左右、高低、尊卑、主次 、內外、陰陽等關係,就是這種特有思維方式的具體表現。

園林不是景觀,也不是花園,更不是綠化和古建的概念。園林:是中國建築的一種表現形式;是中國道家文化修仙成道的完美理想追求的一種建築表現形式;是用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而營造的人類居住最高境界的一種建築。

最後他總結到:中國傳統建築營造,不僅僅是人類的藝術,它也是破解我們先人留給自己後人的一筆寶貴文明財富的文化密碼。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

瀘州市音樂家協會的夏正奎先生一行音樂家同他成都母校音樂學院的鋼琴師們給學術年會帶來了音樂會般的高雅音樂欣賞;成都古建學委會毛蘋女士及96歲高齡的肖默銳女士分別用琵琶及鋼琴演奏優雅的曲目,為研討會增加一抹亮麗的色彩,完美詮釋了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傳遞著和諧而生動的旋律。

(圖為李亞林與95歲高齡特邀嘉賓肖默銳女士暢談)

最後成都亞林古建築設計公司高級工程師、總設計師、專委會主任李亞林總結:今年的學術年會舉辦的非常成功;同時也對成都的歷史街區古建築保護表示擔憂,在商業化進程過快的今天,如果繼續不按照保留區為法的初心,若干年後,成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帽子有可能取消。

本屆年會緊扣成渝雙城經濟圈成都公園城市發展主題,古建與工匠精神融合、古建與音樂藝術結合,進而營造成都公園城市傳統建築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化空間。(汪和兮之)

【來源:企業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鹿溪智谷公園社區規劃建設》發布,為公園城市建設提供「天府經驗」
    位於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核心區的鹿溪智谷,正是按照公園社區的理念,遵循「生態打底、產業支撐、數字賦能、美學呈現、生活活化」的路徑,著力營造「水清、岸綠、業興、人和」的城市意境,打造公園城市創新實踐「試驗田」、高新技術「測試區」、美好生活「體驗地」,努力建設彰顯公園城、科學城、未來城、人民城特點的公園城市示範引領性工程。
  • 「璦琿—騰衝,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主題公園」將在這座城市新建!
    黑河據《黑龍江發布》近日發布的訊息稱:黑龍江省黑河市將新建一座主題公園,即 「璦琿—騰衝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主題公園」。這座主題公園建設地址在:黑河城區東側,佔地9.5公頃,是一座大型對外開放的主題公園。2017年,黑河與騰衝正式締結為友好城市,當年雲南騰衝先行一步,建成了「騰衝—璦琿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主題公園」。
  • 幸福像花兒一樣 公園城市場景營造看晉陽
    這兩年,晉陽街道公園城市場景營造的巨大變化,她們是親身見證者。街道結合公園城市場景營造工作,推進社區微更新,整治背街小巷,改造「兩拆一增」點位,創建特色街區,顯著改善「五大花園」片區的舊風貌,實現「五大花園」能看到花、見到綠、聞到花香,讓居民在社區就能享受「公園待遇」。在晉陽有一條街,眾多市民都會在花季時到此拍照打卡。
  • 安巢經開區將新建兩座城市公園
    記者近日從安巢經開區獲悉,該區正在規劃建設溫泉湖公園和半湯湖公園,為群眾增加「生態福利」。據介紹,溫泉湖公園位於亞父路西側、鳳凰山路北側,規劃總面積36.14公頃。該公園以智慧生活為手段,健身樂活為目標,是一座多功能複合型公園。
  • 大運成都 公園城市新畫卷
    從地鐵18號線三岔站TOD起跑,市民們以「越野登高」的形式,途經公園大道、天府奧體公園、馬鞍山觀景臺等景觀,最後登上丹景臺完賽,感受東部新區之美、體驗登山運動之樂。如今,全市喜迎大運的熱烈氛圍,與新區建設的火熱場景「不謀而合」,更多的城市空間得到拓展和創新,它們就在你我身邊,正在助推產業升級、營造美好生活。
  • 河北城市公園的前世今生
    在國民經濟恢復時期,全國各城市以恢復、整理舊有公園和改造、開放私園為主,新建少量公園。」王慶介紹,新中國成立初期,我省的公園資源比較突出,有諸如避暑山莊、外八廟等皇家園林以及邯鄲叢臺公園、張家口人民公園、石家莊人民公園(今省會兒童少年活動中心)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改造或新建的公園,很多都被冠以「人民公園」。
  • 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先行區!
    要堅定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府新區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終緊扣習近平總書記對天府新區的總體謀劃,讓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在天府新區「十四五」規劃中深度落位,進一步推動習近平總書記為天府新區量身定製的發展戰略深入實施,讓天府新區建設發展成效在「十四五」時期全面彰顯,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先行區。
  • 論城市公共空間的規劃創意——以芝加哥千禧公園為例
    一、引 言  城市公共空間是指可供全體市民免費使用的一個多層次、多功能的空間,是市民用以舉行各種活動的開放性場所。  本文擬對芝加哥千禧公園進行實例分析,探討城市公共空間的規劃創意,以期為我國城市公共空間的設計和完善提供思路。  二、千禧公園的規劃創意  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作為人類相互交流和傳遞信息的媒介,伴隨人類社會的進步而不斷發展。
  • 公園綠地裝點城市繽紛色彩 讓生活增添新內涵
    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西安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生態西安,隨著今年一系列城市綠化工程的有力實施,市民身邊的公園綠地又增添了許多,公園綠地作為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裝點著城市的繽紛色彩,也為人們的生活品質
  • 西安城市運動公園體育館提升改造項目有序推進
    在2021年陝西舉辦的第十四屆全運會上,西安城市運動公園體育館將承擔五人制籃球(19歲以下組)以及三人籃球項目的比賽。在十四運所有場館中,西安城市運動公園體育館是唯一一個既承擔過城運會比賽項目,又將承擔全運會比賽項目的場館。作為西安的「城市花園」,西安城市運動公園體育館在進行提升改造後即將「舊貌換新顏」。
  • 西安城市運動公園體育館提升改造項目有序推進 「城市花園」即將換...
    在十四運所有場館中,西安城市運動公園體育館是唯一一個既承擔過城運會比賽項目,又將承擔全運會比賽項目的場館。作為西安的「城市花園」,西安城市運動公園體育館在進行提升改造後即將「舊貌換新顏」。公園植被覆蓋率高達80%西安城市運動公園體育館是1996年西安市為迎接第四屆全國城市運動會所建的體育場館。
  • 公園社區怎麼建?看成都首個公園城市示範街區「和美」答案
    12月1日,由華西社區報、川觀新聞社區發布、封面新聞社區頻道聯合主辦的2020成都社治優秀案例展播系列報導正式啟動,我們將從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城鄉社區防疫抗疫、公園城市場景營造、「愛成都迎大運」辦賽營城、黨建引領社區共建等多個維度全面發掘標杆示範社區故事;共同探討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提升社區治理能力,持續推進品質社區、活力社區、美麗社區、人文社區、和諧社區建設。
  • 河北優化城市綠地布局 「口袋公園」遍布十字街頭
    為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峰峰礦區下狠心、動真格,拆除了20多家「公字頭」單位的辦公樓,在主城區黃金地段騰出空間7.7萬平方米,建遊園、修廣場、增綠地、設停車場,並在新城區「金邊銀角」處結合地形特點,隨坡就勢打造微地形,利用植物、山石造景,增加園林小品和雕塑等景觀元素。
  • 成都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
    這些都是公園城市建設為成都市民帶來的福祉。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成都天府新區考察時,首次提出「公園城市」理念,強調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        兩年多來,成都圍繞服務「人」、建好「城」、美化「境」、拓展「業」,推動理念落地,加快建設美麗宜居之城,努力將生態價值轉化為發展動能。
  • 北京免費的新建公園,有溼地、花海、森林、球場,本月剛剛開放
    在北京南六環內,有一個新建成的大型公園,這裡曾經是凌亂的商貿市場、廢棄大院,如今華麗轉型,成為了一個以自然森林為主題的綜合性生態公園,這就是位於大興區的孫村公園。孫村公園對於南城的朋友算是一個寶藏公園,其地理位置並不偏僻,北側是南六環,南側是海鑫南路,東側臨近南中軸路。
  • 西安的公園建設正在發生哪些變化?專家:向追求城市品質轉變
    樊川公園以生態修復為原則,對現狀水利堤岸進行臺地處理,河道進行梳理修復以保證水體流動;通過營造不同溼地景觀,調蓄洪水、淨化周邊道路雨水。長安區古樂公園,位於南長安街以西、西京大學以東、潏河以南、何家營村以北,總佔地面積約10.5萬平方米(158畝),今年1月建成開放。設計秉承生態資源與當地鼓樂文化相結合理念,打造潏河的生態性、親水性和人文性。
  • 棚戶區大變樣 大通濱河公園為市民提供休閒新去處
    公園建設充分體現「城市森林」、「留白增綠」、「海綿城市」及「生物多樣性」理念,以生態景觀為主, 展示大運河文化,建設體育健身設施,為周邊居民提供舒適的休憩、健身場地,成為優美的「進京第一窗」。 公園建設以生態景觀為主,合理進行功能分區,打造「一河、三區」的景觀架構,同時完善服務配套設施,建成自然、生態、野趣的城市森林公園。一河指公園沿線的通惠河、護城河水系;三區指生態景觀區、文化展示區、體育健身區。 生態景觀區的建設是利用拆建還綠的內城區稀有土地資源,營造一種可以讓人們放慢腳步、欣賞城市周邊景象的自然環境。
  • 南寧6大新建公園最新樣貌展露!周邊樓盤漲房價又來理由了!
    縱觀世界各地的城市發展,都有一個現象:綠地資源越豐富,其周邊地產的價值也越高。換言之,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裡,建在城市公園旁邊的房子,往往都是價值不菲的地產,擁有著稀缺的高附加值及生態宜居的美好!而出則繁華入則寧靜,向來是眾多現代都市人夢寐以求的理想人居佳境!
  • 四個關鍵詞解碼公園城市年度「任務書」
    4月23日,錦江公園·音樂廣場時尚濱水慢行空間主體工程步入收尾階段,預計年內將對外開放。屆時,一個集親水平臺、遊船碼頭、下沉式音樂廣場於一體,以音樂為主題的濱水慢行空間將亮相錦江畔。建設公園城市,成都不僅做「綠色加法」,也著力做好「減法」。望江樓公園外拆圍牆、內增景觀,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錦江賓館開牆迎客,形成人民南路的亮麗風景線……今年,成都圍繞重點區域、街道,定下不少於1020個「兩拆一增」點位。
  • 廉江被確定為2018-2020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近年來,廉江市緊緊圍繞「抓文明創建,促城市發展」這一總綱,舉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整治、高品位塑魂、高效能管理,努力建設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2015年被評為廣東省文明城市,2018年2月被中央文明辦確定為2018—2020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