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圖解金融
來源:貓姐說險(maojiesx)
看了標題,相信這應該是很多小夥伴們的疑問。
如今大部分公司的福利待遇都不錯,五險一金是必備,有的公司甚至還會給員工買商業團體險。
所以很多小夥伴覺得,有了這兩樣,感覺上保障應該夠了。再花錢買保險,那不是浪費錢嗎?但小編想說,事實上,除非你能在一家公司待到老,否則只單純依靠單位的福利,看似可以省不少錢,但隱患還是會存在。01社保只是最基礎的保障我們得明白,社保只是最基礎的保障。也就是我們常說五險一金中的「五險」,包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這五種。其中醫保我們生活裡用的最多的,報銷的費用相對局限,這裡小編用一張圖概括一下就知道了。
可以清楚的看到,大致上我們的醫保報銷費用=總費用-起付線-自付-自費。社保的封頂線規定是20萬,超出部分要自己承擔,平常生生小病,吃點小藥啥還是沒啥問題。可一旦不幸患了重疾,情況就沒這麼樂觀了,20萬肯定是不夠用的。生了重疾,不僅是醫療費,我們還需要承擔康復期間的生活費用以及收入上的缺失。而且醫保只能報銷目錄內的藥物,之外的東西我們只能自費。當然,會很貴。通常來說,社保只起到最底層的保障作用,只能解決生存問題,但無法滿足生活需求。所以,我們往往需要搭配其他保險作為補充。商業保險,最好安上!
02企業團體險,也並非萬無一失團體險,通俗的說就是單位跟保險公司籤訂合同,保障對象是公司員工。一般包括企業團體人身意外,企業團體重疾、企業年金、高端醫療這幾種。看起來覆蓋挺全面的,但實際上,有以下幾點隱患,小夥伴們需要注意:在職期間:普通員工的團體險通常保額不高,比如意外醫療險的額度通常在1萬左右,重疾險通常是20萬。當發生事故時,這些額度往往無法提供充足保障。離職之後:團體險通常都是一年期,因為員工離職很正常,公司不可能給你買長期保險。所以一旦離職,新公司的團體保險可能無法及時接上,出現斷檔。長期依賴團體險,容易超過配置其他商業保險的最佳年齡,到那時再上保險,價格就會貴很多。我們都知道,投保的年齡越大,保費越高。此外,年齡增大我們的健康程度也在下降,這時候再來配置保險,首先是健康告知的門檻變高,最後還有可能面臨除外承保甚至拒保的情況。不過,有總比沒有好。一年下來,如果在職期間感冒發燒,住院問診啥的,報銷個千把塊還是很不錯的。所以單位的保險,有,最好,但咱還得配!
03單位有的福利,還需要咋配?這裡先建議有團體險的小夥伴,最好先找HR問問單位投保的基本情況,比如包含哪些險種,保額多高,保障範圍等。弄清了這些基本情況,我們再來對症下藥,看下該怎麼配才好。1. 醫療險很多單位一般都會買補充醫療險,主要用來報銷門診費用。缺點在於,跟社保一樣,很多產品只能報銷社保內費用,自費藥物還得自己負擔。所以,小編建議小夥伴可以補充百萬醫療險,性價比高,可以補充保額,用來覆蓋未來可能面臨的重大醫療支出。但也有單位福利好,買的團體險自費藥也能報銷。不過人不會總是在一家公司待到老,考慮到離職與被離職的情況。所以最好也還是自己先投保,以防萬一。關於百萬醫療險,兩款性比價比不錯的產品小夥伴們可以看下:分別是好醫保和尊享e生(優甲版)(閱讀原文查看),幾百元保費,就可以享有幾百萬的醫療保障!
2. 意外險意外險主要包含意外醫療和意外身故/傷殘兩部分。而意外醫療主要還是「花多少,報多少」的原則,跟醫療險可能會重合。但這裡我們應該更關注的是身故的部分,單位的意外保險身故保額普遍偏低,通常是10萬,20萬那樣。所以,小編建議可以額外搭配一款綜合意外險,用來補充保額,提高保障,而且價格不貴。比如小蜜蜂超越者,每年158塊錢,就能夠獲得50萬保額的保障,槓桿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