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中記載,孔子「窮於商周,圍於陳蔡,受屈於季氏,見辱於陽虎。」說的是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在商周這樣的王城之地不受待見,在陳國和蔡國這樣的小國也沒有受到重視,最後到魯國的時候,雖是被重用,但是卻被把持朝政幾十年的季氏以及陽虎侮辱。這裡所說的陽虎,其實就是個沒有背景的小人物,最後是靠自己的手段完成了逆襲,在歷史上留名。那麼,陽虎是如何逆襲的呢?
陽虎本來是魯國人,姓姬名虎。看姓氏,似乎這個陽虎是個有身份背景的人。但是實際上,陽虎也只是徒有姓氏的普通人而已,其職業也只是季氏的家臣而已。可以說,陽虎在魯國完全就是一個沒有什麼身份的小人物。
陽虎的逆襲之路,是從季恆子繼位的時候開啟的。季氏掌握著魯國的軍政大權,但季恆子繼位的時候,因為年幼不能掌控家族事務。所以,陽虎就開始聯絡其他家臣,逐步掌控季氏家族。
因為常年鎮守費邑子洩不滿季平子(季恆子之父)的寵臣仲梁懷,所以要求陽虎趕走仲梁懷,這正中陽虎的下懷。因為陽虎此時已經有了自己的勢力,卻一直沒理由完全控制季氏。這次陽虎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完全控制季氏家族。
陽虎帶兵驅逐了仲梁懷,並軟禁了季恆子。陽虎要求掌控季氏家族,但是季恆子不同意。為了逼迫其同意,陽虎當面殺了季恆子的堂兄弟。季恆子恐懼,所以承認陽虎是季氏的代理人。
話說陽虎的運氣其實也是不錯的,剛剛成為了季氏的實際控制人,三桓的另一個家族也出問題了。叔孫家的家主去世,新家主叔孫州仇繼位。而叔孫州仇也是個年幼的孩子,不能處理政事,而同時三桓的孟家家主也同樣年輕。這樣,老謀深算的陽虎就順利的成為三桓家族的領導者,掌控了魯國的朝政。
但是,人總要長大的。隨著三桓家族的三個人逐漸長大,陽虎的地位受到了威脅。為了保持自己的優勢地位,陽虎開始籌劃如何除掉這三個隱患。
因為陽虎比較擅長的就是聯絡關係,所以他同一陣營的親信眾多。很快,陽虎就籠絡了一批平時對三桓不滿的人,基本上都是些受到三桓排擠不受重用的人。這些人聯合起來,秘密謀劃,企圖取代三桓家族的地位。
公元前502年,陽虎發動政變。陽虎為三桓家族擺了一場鴻門宴,試圖在宴席中除掉三桓家族的掌控人。可惜在調動軍隊時被孟懿子發現,而季恆子也趁機逃到了孟氏家族。陽虎的計劃徹底打亂,趕忙讓自己的弟弟陽越帥軍進攻孟氏,但沒有成功,陽越戰死。
陽虎眼看戰勢失利,就馬上率領麾下人馬前往都城,企圖劫持魯定公和叔孫不敢,借用魯定公的軍令和叔孫家族的軍隊對抗孟氏。可惜孟氏早有防備,早就控制了都城。行動失敗,陽虎只得退守陽關。但是陽關是個小城,根本就抵抗不了整個魯國的軍隊,所以陽虎在三桓的又一次進攻中戰敗,逃到了齊國。
陽虎到了齊國之後,沒有受到重視,甚至後來齊景公還想著逮捕他。可陽虎是個人精,哪可能被逮住,竟然成功開溜,逃到了晉國的趙簡子那裡。
趙簡子也知道陽虎是個有野心的人,但是因為看他是個人才,所以準備重用他。畢竟,陽虎是個能在沒有任何背景的情況下還能權傾朝野的人。不過趙簡子也是個聰明人,知道如何駕馭手下,陽虎被趙簡子管理的服服帖帖。最後,趙簡子在陽虎的幫助下,成為了晉國最強大的世卿。而陽虎,也成為了趙簡子最得力的重臣。
陽虎不管怎麼看,都是個非常有本事的人。能夠從區區家臣的位置,做到權傾朝野,春秋時期基本上就沒見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