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沒有任何背景小人物陽虎,是怎麼完成的逆襲之路?

2020-12-23 騰訊網

《列子》中記載,孔子「窮於商周,圍於陳蔡,受屈於季氏,見辱於陽虎。」說的是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在商周這樣的王城之地不受待見,在陳國和蔡國這樣的小國也沒有受到重視,最後到魯國的時候,雖是被重用,但是卻被把持朝政幾十年的季氏以及陽虎侮辱。這裡所說的陽虎,其實就是個沒有背景的小人物,最後是靠自己的手段完成了逆襲,在歷史上留名。那麼,陽虎是如何逆襲的呢?

陽虎本來是魯國人,姓姬名虎。看姓氏,似乎這個陽虎是個有身份背景的人。但是實際上,陽虎也只是徒有姓氏的普通人而已,其職業也只是季氏的家臣而已。可以說,陽虎在魯國完全就是一個沒有什麼身份的小人物。

陽虎的逆襲之路,是從季恆子繼位的時候開啟的。季氏掌握著魯國的軍政大權,但季恆子繼位的時候,因為年幼不能掌控家族事務。所以,陽虎就開始聯絡其他家臣,逐步掌控季氏家族。

因為常年鎮守費邑子洩不滿季平子(季恆子之父)的寵臣仲梁懷,所以要求陽虎趕走仲梁懷,這正中陽虎的下懷。因為陽虎此時已經有了自己的勢力,卻一直沒理由完全控制季氏。這次陽虎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完全控制季氏家族。

陽虎帶兵驅逐了仲梁懷,並軟禁了季恆子。陽虎要求掌控季氏家族,但是季恆子不同意。為了逼迫其同意,陽虎當面殺了季恆子的堂兄弟。季恆子恐懼,所以承認陽虎是季氏的代理人。

話說陽虎的運氣其實也是不錯的,剛剛成為了季氏的實際控制人,三桓的另一個家族也出問題了。叔孫家的家主去世,新家主叔孫州仇繼位。而叔孫州仇也是個年幼的孩子,不能處理政事,而同時三桓的孟家家主也同樣年輕。這樣,老謀深算的陽虎就順利的成為三桓家族的領導者,掌控了魯國的朝政。

但是,人總要長大的。隨著三桓家族的三個人逐漸長大,陽虎的地位受到了威脅。為了保持自己的優勢地位,陽虎開始籌劃如何除掉這三個隱患。

因為陽虎比較擅長的就是聯絡關係,所以他同一陣營的親信眾多。很快,陽虎就籠絡了一批平時對三桓不滿的人,基本上都是些受到三桓排擠不受重用的人。這些人聯合起來,秘密謀劃,企圖取代三桓家族的地位。

公元前502年,陽虎發動政變。陽虎為三桓家族擺了一場鴻門宴,試圖在宴席中除掉三桓家族的掌控人。可惜在調動軍隊時被孟懿子發現,而季恆子也趁機逃到了孟氏家族。陽虎的計劃徹底打亂,趕忙讓自己的弟弟陽越帥軍進攻孟氏,但沒有成功,陽越戰死。

陽虎眼看戰勢失利,就馬上率領麾下人馬前往都城,企圖劫持魯定公和叔孫不敢,借用魯定公的軍令和叔孫家族的軍隊對抗孟氏。可惜孟氏早有防備,早就控制了都城。行動失敗,陽虎只得退守陽關。但是陽關是個小城,根本就抵抗不了整個魯國的軍隊,所以陽虎在三桓的又一次進攻中戰敗,逃到了齊國。

陽虎到了齊國之後,沒有受到重視,甚至後來齊景公還想著逮捕他。可陽虎是個人精,哪可能被逮住,竟然成功開溜,逃到了晉國的趙簡子那裡。

趙簡子也知道陽虎是個有野心的人,但是因為看他是個人才,所以準備重用他。畢竟,陽虎是個能在沒有任何背景的情況下還能權傾朝野的人。不過趙簡子也是個聰明人,知道如何駕馭手下,陽虎被趙簡子管理的服服帖帖。最後,趙簡子在陽虎的幫助下,成為了晉國最強大的世卿。而陽虎,也成為了趙簡子最得力的重臣。

陽虎不管怎麼看,都是個非常有本事的人。能夠從區區家臣的位置,做到權傾朝野,春秋時期基本上就沒見幾個。

相關焦點

  • 孔子大歷史:春秋時期的「權力的遊戲」
    一場戰爭的背後,實際上隱含著春秋各國普遍存在的難題:國君與貴族、貴族與貴族之間的權力關係如何調和。這個難題處理得妥當與否,幾乎決定了春秋各國的歷史走向。魯昭公力圖剷除的政治勢力——三桓究竟是何許人也? 「三桓」的始祖,是當今魯昭公的七世祖——魯桓公的三個兒子,也就是魯莊公的三個兄弟:季友,叔牙,慶父。
  • 魯國三桓的家臣們——陽虎亂魯
    春秋初期,國王大權旁落,諸侯掌管天下;春秋後期,在一些國家,諸侯大權旁落,卿掌握大權;春秋末期,在魯國等國,卿大權旁落,家臣掌管國政。魯國季孫氏的家宰陽虎,就是家臣的代表性人物。前535年,亦即孔子十七歲那年,年輕的孔子以祖上是宋國貴族,自認為有身份,興衝衝去參加季孫氏的宴會,卻被把門的家臣陽虎攔住,說,邀請的都是有名之士,小子你可是沒有在內啊。孔子只得悻悻而回。
  • 小人物的逆襲|超然打出喬丹範兒的範喬丹
    可能在2019年猛龍打入季後賽之前沒有多少NBA的球迷會記住身高只有1.85米並且是洛瑞替補的弗雷德-範弗裡特,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卻在2019年季後賽證明了自己是猛龍奪冠不可或缺的一員,更像世人證明了自己失去的要自己親手拿回來!
  • 深度:二輪秀逆襲之路,選擇大於努力,瓊斯告訴你小人物也有春天
    其中有一位角色球員,不僅拿到了總冠軍獎盃,還曾在不同的球隊拿到了3座總冠軍獎盃,作為角色球員的代表、小人物成功的教科書、底層球員逆襲的典範,03屆白金一代的二輪秀告訴你: 選擇大於努力,小人物也會有春天。
  • 《鹿鼎記》:一個小人物的逆襲
    聽說綜合評分很低,也有很多人在評價劇情,而我,只在意這個小人物逆襲的故事。一把爛牌打成王炸的史書上,必須有他的名字——韋小寶。「揚州小白龍」是他給自己的外號,即便是出生在青樓,他對自己的評價依然是很高的。他沒有帥氣的臉龐,沒有優雅的姿勢,沒有淵博的知識,但是他笑到了最後。他出身不好,可是他依然愛笑愛鬧。因為出身不好,他比別人更圓滑,更懂得生存之道。
  •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感慨時間的背後,是與陽虎的數年糾葛
    」陽虎意思是,「季氏宴請的是士人,沒有請你啊。」拒絕得如此直白,尷尬的孔子無話可說,只得退去。二、陽虎施計見孔子有一句話說得好嘛,「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這句話放在孔子身上一點都不為過。盟誓是在春秋時期,諸侯或卿大夫為了鞏固內部團結、打擊敵對勢力、穩定政局而舉辦的一種具有制約作用的禮儀,而陽虎與三桓及國人舉行盟誓,在五父之衢發惡誓,凡此種種意味著陽虎的的實權地位得到了國內各階級的認可。此後,陽虎要做的事便是收羅「三桓」的宗族子弟及其他人才。
  • 草根難以逆襲,三國時期是重視學歷背景的時代?確實如此
    但是,在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三國時期,這一定律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更多的是王侯將相家庭背景出身或是有經學背景的名士,能在三國亂世中佔據主要舞臺,一介草莽還是難以出頭,即使出頭也時常被士族打壓,三國時期對學歷和背景的重視程度超乎任何一個亂世。
  • 一部美國近現代史,一部小人物逆襲的指南,刷爆你的朋友圈!
    大家好,說到小人物逆襲的電影,你大概會想到那些呢?在阿飛看來,如果《阿甘正傳》排第二,那麼就沒有電影排第一了,主人公阿甘先天弱智,一副傻乎乎的樣子,腿上帶著的矯正器又讓他傻樣中帶著點笨拙。他的媽媽帶他出去的時候經常會懟那些對阿甘眼神不友好不親切的人,並且同時鼓勵阿甘,不要放棄。
  • 孔子的宿敵陽虎:被陽虎羞辱,還因為長得像陽虎被圍攻
    陽虎就是季氏的家臣。孔子說:"我沒聽說這件事。即便我聽說過這件事,現在正在服喪期間,怎麼可能去赴宴呢?"陽虎回答說:"季氏招待士人,沒說要招待你啊。"這是孔子被陽虎在言語之間擺了一道。《史記》中沒有這麼多的內容,而且有另外一種說法:季氏宴請魯國的文學之士,孔子也被邀請參加,也動身前往,但是陽虎看他比較年輕,非常輕視他,於是孔子吃了一個閉門羹。
  • 小人物的逆襲之路,霍姆斯如何撐起國王的內線脊梁
    因此小人物的逆襲才會飽受大家喜愛,他們愛的真實,活得飽滿。霍姆斯的逆襲並非偶然,從二輪秀到球隊首發,他用努力的汗水兌現變強的決心,成為薩克拉門託國王隊的球隊脊梁。 霍姆斯大學時期逐年進步 即便霍姆斯的大學生涯表現足夠驚豔,但處在2015年那個大個子滿天飛的選秀季,的確變得非常平凡無奇。
  • 3本近期火爆的歷史小說:小人物逆襲的故事看起來就是爽!
    今天給大家推薦3本近期火爆的歷史小說:小人物逆襲的故事看起來就是爽!第一本 《盛唐太師》tx程志李世民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國泰民安。渭水之恥如鯁在喉,勵精圖治,臥薪嘗膽,威加四邊。這是一個草根到太子太師的傳奇故事,小人物的逆襲。精彩片段:倉庫的貓膩,將來戰爭結束,肯定會清算,楊天保這個司兵參軍雖然脫不了干係,不過他不是主要責任人,問責的話,也問不到楊天保的頭上,反而可以功過相抵。
  • 不一樣的小人物逆襲之路——本期IP推薦 |《武煉巔峰》
    該作品的讀者中有65.1%的讀者對此書持正向觀點,認為該作品內容幽默風趣,在主角弱小的時候,寫出了作為一個小人物的卑微,在主角強大後,也沒有因為自己的實力而去欺凌弱小。而有2.5%的讀者對此書持負向觀點,認為該書故事過於老套,篇幅過長在後半部分內容太水,邏輯也很多bug,質量不如從前。
  • 魯國名將陽虎落敗出城,為何對放過自己的士兵反戈一擊
    春秋時,魯國有個叫陽虎的將軍,因打了敗仗,敵人搜城很緊,他想從城門口矇混出關。不料,城門守衛一眼認出來他就是大將軍。然而守衛並沒抓他,反對他說:「時運流轉,人世難定。沒準將來你還能東山再起呢,我就放你一條生路吧!」(「天下探之不窮,我今出子。」)於是,守衛打開城門,放將軍出城。
  • 勵志 | 或許終究是小人物,貝弗利也活成了我們遙不可及的樣子
    但也從來不缺乏那些匯聚光芒的NBA小人物,正是因為他們的兢兢業業的辛勤耕耘,才讓籃球在任何一個寒冷的冬天充滿溫暖。而就像當初林書豪在尼克斯接替安東尼受傷上場一樣,同樣的NBA小人物的逆襲之路就此拉開了序幕。第一年從常規賽數據不過5.7分2.6籃板2.8助攻1.0搶斷的合格數據,貝弗利在當年激烈程度加倍的季後賽硬生生的把數據暴漲到12.6分6.0籃板3.4助攻。
  • 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君多稱「公」、「伯」,為何楚國卻稱「楚王」?
    春秋時期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在幾乎所有諸侯國國君的稱呼都是「公」、「伯」等爵位的時候,南方那個國土遼闊的楚國卻是個另類,它的國君自稱「楚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楚王」的由來,是要官不成的惱羞成怒春秋時代的各諸侯國沒有一個是毫無背景的,每一個都有著顯赫的家世,楚國也不例外,楚王室的祖先是五帝之一的「顓頊」,這在帝王譜系中有明確的記載。黃帝有子名昌意,昌意生顓頊。顓頊娶滕氏,生老童。老童生重黎和吳回,其中吳回生陸終。陸終第六子名季連,就是楚國王室的先祖,羋姓。看過《羋月傳》的應該清楚,這是楚國的國姓。
  • 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為何沒有三國時期的歷史更讓人感興趣?
    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為何沒有三國時期的歷史更讓人感興趣?三國時期和春秋戰國時期可謂我國歷史上最為動亂的階段。不過,描繪三國歷史的《三國演義》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是取材於春秋戰國歷史的《東周列國志》則沒有前者那麼高的知名度。
  • 春秋戰國時期的禮崩樂壞是怎麼回事?
    高階層如天子沒有權威,不能約束諸侯的行為;諸侯開始不朝貢天子,甚至僭越稱王,使用天子禮制;諸侯的士卿弒君或篡權自立者也是屢見不鮮。低階層的平民開始不守信義,不知廉恥,倫理道德文化的日漸式微,致使人心不古,世風日下。
  • 「千古帝王」秦始皇的逆襲之路
    從獨霸一方到吞併六國,他因完成統一大業而名垂千古;從鞏固統一到加強政權,他因實施報復而遭千古罵名,他的人生,一直籠罩著神秘的色彩,褒貶不一。 從寄人籬下,到一代帝王,秦始皇到底是如何逆襲成為最強男人?今天,讓我們跟隨歷史的腳步,一起去探索秦始皇的逆襲之路。
  • 《海賊王》從雜役到海軍本部大佐,克比的逆襲之路!
    逆襲之路:自身的努力與追趕目標的決心\\克比「逆襲之路」成功的主要原因都是因為:自身的努力,但激勵他邁出第一步,能夠一直前行的是因為有了追趕目標的勇氣和決心。進入海軍後克比的從打雜開始的,這個時期的他也是非常快樂的,後期經過嚴苛的訓練與沒日沒夜的努力,終於踏上了真正追求夢想的道路。水之都時克比與路飛再次見面,他挺直腰背,自信十足,路飛見到他大吃一驚,和以前對比,克比真的判若兩人,他說「我一定會成為海軍大將的」。說出這句話他卻不是那麼有底氣,為什麼呢?
  • 出生在三分線上的瘋狂小人物
    從高中無人問津,到創造NCAA三級聯盟歷史;從一名落選秀,到榮登NBA歷史榜單;鄧肯·羅賓遜的這條逆襲之路,就像他投出的三分球,划過了一條完美的弧線。相信你很難將這和一個年薪140萬美元的「小人物」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