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說什麼人適合買信託吧!
這裡說的是更適合,不是其他人群就不能買或不適合買,只要是風險厭惡型投資人都可以買,也都適合買——安全是我們最看重的。
下圖大意還算好理解吧,隨著年齡的增長,收入和支出也有著不同的特點,那麼資產配置的側重點也不相同。
從畢業到結婚生子期間,在我們積累財富的過程中屬於初期階段,隨著我們的經驗閱歷的增加這個階段的收入水平是不斷上漲的,最初因為我們賺的少,還處於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階段,所以支出也是相應的增加的,儲蓄佔比比較少。
--------這階段因為一般沒有太大的花銷,我建議預留 3 個月可隨時取用的現金就可以,同時一定要配置保險,因為這階段核保容易,保費也便宜,也可以適當的做些理財,可以做高風險的,因為還年輕,有試錯的成本,也沒有那麼大的壓力。但您可別光頭高風險的啊,這裡說的是可以,可不是一定要。
當從結婚開始,我們開始承擔一個家庭的責任,要買房,要養家,要養育孩子,這個階段我們的事業基本穩定,收入不會有太大波動,直到孩子上大學長大成人這階段我們的支出也基本是固定的,等孩子上了大學以後,逐漸走上社會,可以創造財富的時候我們的支出會有一個大幅的減少,直到退休,這階段我們的閒置資金相比來說是最充裕的。
--------這階段的現金流就比較重要了,至少要預留出 3-6 個月的現金以備不時只需,同時可以適當的做些保險的補充,有條件的可以增加保額,可以為孩子儲備教育金,買儲蓄分紅型保險,也可以適當儲備養老金,當然,都需要量力而行。這階段的投資理財就要相對偏重中等風險和中低風險的了,太高風險的投資不太適合。信託這類穩健型理財就比較適合。
而退休後,我們的支出變少的同時收入也明顯變少,而生大病的風險更高,所以這階段在預留 3-6 個月的現金之外,還要預留出至少一次治療大病的錢,這時候在年輕時買的重疾險就派上用場了,不過現金還是需要的。這時候的保險配置就偏重於意外、醫療或高端醫療險就好了,投資就更要偏重於低風險類了。
綜上,圖表中處於中低風險、低風險階段(孩子成年後)的這類投資人是非常適合買信託產品理財的,保險是貫穿始終都要配置的,現金流至少要預留出 3-6 個月的以備不時之需。
而如果您是像我一樣,膽小且嫌麻煩,不愛研究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不求天上掉餡餅,只想踏踏實實賺錢過日子的話,那您只要資金夠,什麼時候都可以用信託理財。土豪需要財富傳承,適合家族信託,之後再說。
信託的代名詞就是安全——因為信任,所以託付
以上所說的內容不能代表所有人,投資決策要結合多方面因素來做,如您的投資偏好、資金量、風險承受能力、流動性要求等等,以上內容僅做參考。
(轉載規範:開頭、結尾標明出處、作者欄填寫作者,附連結)
本人個人微信公眾號:二姐做財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