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電商的「泡沫」真相

2020-12-16 聯商網linkshop

杭州十一月氣候宜人,我坐在蕭山區振寧路的全家便利店裡,等待一個叫千鶴的訪談對象。

下午四點,她才姍姍來遲。一見面就笑嘻嘻的道歉,為我買了杯摩卡。解釋遲到原因時,迅速變臉咒罵起公司新來的00後網紅,直播帶貨出了事故還被老闆包容,並感慨女人最大的敵人就是時間,自己犯錯就得罰錢,還問道:到底誰才是運營總監?

千鶴大學時是服裝設計專業,2016年畢業後就到杭州加入了電商公司,從買手到店鋪主播再到運營、供應鏈搭建都幹過,94年出生的她已屬於行業老人。直播帶貨數據造假問題是我們必聊的話題。

我向千鶴展示了騰訊深網團隊所寫的爆文《一場李雪琴親歷的雙十一直播帶貨造假現場》,她看完吭哧一笑,然後捂著嘴說:「上了車豈有翻車的道理」。這話一語雙關,是位老陰陽師了。

千鶴伸出纖細的手指,舉例了幾個知名主播,頓了頓講道:他們已經不刷了。更令人咂舌的是,她運營過三個能帶貨百萬的主播,刷量過程裡,背後都有商家助推,退貨率高也提前知曉。

「這就是傳說中百姓的錢三七分成?」我發出質疑。她抱怨我姜文的電影看太多了,現實遠比大熒幕戲劇,簡單點概況就是:品牌、主播、他們、平臺都需要這個宏大且虛榮的數據,大家各取所需,又很有默契。

但有一點很讓我疑惑,那就是如果提前知曉退貨率高,為什麼有的商家會在朋友圈Diss被主播騙了。千鶴講了幾點點原因:他們很多來自傳統行業,在今年疫情的時候看到直播電商火熱,悶頭扎進來,被人用「信息差」割了韭菜。

在結束交談後,千鶴提著包便準備回公司繼續打工。之後又和她交流數次,得出一個很明確的答案:直播電商的問題,除了數據造假,還有很多。

01

跑步進場:瘋狂的B面

2018年雙十一,李佳琪頂著口紅一哥的名頭,5分鐘賣了15000隻口紅,直接斷貨。這樣的神話給當時的電商圈投入了一記驚雷,眾多人開始模仿。由於他是從抖音出圈兒的,千鶴所在的女裝電商公司開始物色起網紅轉型。

彼時的電商直播剛剛興起,無數資本開始跑步入場。據36氪報導,淘寶上已有超過1000家直播機構,籤在機構下面的達人主播共有一萬多人。但沒人知道真正的玩法是什麼。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就千鶴所在的公司來說,最開始是想孵化自己的主播,2019年初籤了8個新人,她們有的當過空姐,有的是模特,也有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最開始的一周,所有人都對著空氣直播,每天8小時。

一周之後,只剩下3個人堅持。

千鶴成了這個新項目的運營。所有人預想的一飛沖天並未出現,即便這3人顏值很高,賣貨也足夠專業。但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新主播太過默默無聞,在電商直播的浪潮下,帶貨三個月,連腰部都算不上。

公司直接放棄孵化主播的計劃,減少了資源的投入,揮舞著鈔票從別的機構挖了個抖音網紅貝貝準備大幹一場。據說這是思聰未公開的女友之一,一個20歲的小女孩。老闆在開會時很有信心,初步目標定在了十萬級主播。

在大手筆買入流量的前期,貝貝首場直播就能帶十幾萬的貨。這也讓整個團隊心態起了變化,意氣風發的屯了大量的貨,但很快就出現了賣不動的情況。公司後來找人看了下貝貝的帳號,鑑定結果為:由於前期風格問題,男粉太多。

所以那些貨,到今年雙十一都沒賣完。

公司戰略轉型的失敗,開始降薪、裁員。千鶴在疫情的時候跳槽到了一家正規的機構做運營,她最開始跟的主播號稱百萬級,從後臺看,數據水分比較「良心」,平均一場帶貨也就70萬的真實水平。

在這裡,她親眼見證了什麼叫做爾虞我詐。有一個電動牙刷商家找上來,公司收了20萬坑位費,與主播五五分,保證100萬銷售額。這款電動牙刷是貼牌產品,毛利高達100%,而且商家還漲價20%。直播的真實帶貨量也就70萬左右,剩餘的是主播自掏腰包。

之後,退貨率達到了60%,有一半是主播退的。剩下15萬的貨,主播8萬賣給了專門處理二手貨物的大哥。而且據千鶴透露:二手商拿到貨之後,也是低價賣還給了商家,這是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

外界覺得的泡沫,其實是個細水長流的生意。

02

價格雙軌:資源是王道

清晨6點,千鶴已經梳洗打扮好,準備到一家女裝工廠考察。

作為95後的她,對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區分的並不緊密:每周打工6天,從早上6點出門到晚上9點左右到家,青春都獻給了工作,這其實沒有辦法,在直播電商瘋狂的年代,每個人都是螞蟻。

她口中的螞蟻不是自嘲,而是打工人的現狀。「杭州不缺主播,缺好的主播。」這也形成了一個旗幟鮮明的金字塔,頭部主播掌握絕對話語權,腰部、尾部的全被公司剝削。千鶴這樣的中層幹部,對上獻媚,對下鎮壓。

2016年,她還在當買手的時候,每天要看上千張圖片,跑四五個工廠,從南道北橫跨杭州,手上積累了一定的資源。所以,在近期千鶴的一位學長邀請她來創業,除了運營,還要搭建供應鏈。

直播電商的新模式下,所謂的供應鏈也是不同的。

首先是不需要自建工廠。她所找的是「戰略合作」的貼牌工廠,這種工廠質量一定要中上,並且要迅速仿製當紅款式,產能可以跟上。然後再去找靠譜的外部主播合作,不再自己砸錢去孵化主播。

千鶴認為,這種「空手套白狼」的模式將會成為一種主流的玩法,並且風險大大降低。目前來看效果不錯,今年雙十一公司就已經提供了接近千萬的低價貨源給了十幾個主播,根本不需要擔心造假問題。

而我們再去看看很多中小廠商,他們在雙十一期間遭遇到了不同數據造假、退貨率高的問題。在媒體的曝光下,輿論已經把直播電商批評成了「虛假繁榮」,這與年初熱錢湧入的誇讚形成落差

但很少人有人知道,雙軌制度又在默默的煥發春天。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19年直播電商新增註冊681家,而2020年(截至10月)直播電商新增註冊已經達到2364家,超過去十年直播電商的註冊量總和。相關主體的註冊量則更為驚人,已經直逼3萬家。

對此狀況,千鶴覺得很正常:這個行業雖然湧入了不少人民幣玩家,但交學費是必不可少的,有資源的人已經把握住了賺錢的通道。至於狂熱過後是否會落得一地雞毛,她表示,百花齊放後,會蘊蓄更肥沃的土壤。

所以,直播電商的騰飛不會再以「一夜暴富」為底色。

03

圍城之下:潮落又潮起

直播電商的野蠻生長已經來到了盡頭,一堵高高的圍牆已經立起。

有關部門 即將出爐「新政」 《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該《規定》於2020年11月13日-28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裡面有些內容值得細品,因為不想被監管幹掉,最好的做法就是順應時代。

《規定》要求直播平臺需制定直播營銷目錄,加強直播人員的管理,且直播內容需保存60日以上,並提供回看功能,直播中的商品和服務、交易信息自交易完成之日起需保存三年以上;直播間運營者和直播營銷人員需年滿十六周歲,直播的信息內容需真實、準確、全面,不得以暗示等方式誤導用戶。

15日晚,千鶴的公司開了場長達8小時的閉門會議,目的就是為了逐條研究「新政」。會議上出現了一次路線之爭的Battle,因為他們研究《規定》第十三條發現,這也許給了直播平臺限制外鏈的正當理由:

「用戶通過直播間內連結、二維碼等方式跳轉到其他平臺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發生爭議時,相關直播營銷平臺應當積極協助用戶維護合法權益,提供必要的證據等支持」。

有人拍桌而起說道,要把資源全部投入淘寶,避免抖音、快手上會出現的不確定性風險。而千鶴則持不同看法,她認為限制外鏈其實會助推抖音、快手形成電商閉環生態,再加上快手上市在即,這也許會是個很好的洗牌機會。

而且快手上辛巴一家獨大,中小主播缺乏自己搭建供應鏈的能力,他們把資源全力投入,可能會搶到一塊很大的蛋糕。支持淘寶的人反駁說道:你怎麼知道自己能搶那些大家族的飯?千鶴的理由很簡單,「大家都是貼牌工廠,比的還是對質量把控,我們做了那麼多年有優勢?」

這次會議沒有出現「不是東風壓了西風,就是西風壓了東風」的局面,老闆和股東在權衡良久後決定兩條腿走路。他們的理由很簡單:這樣能保證活著。因為所有人都達成了一個共識,在強監管實施後,直播電商將有序健康的繁榮起來。

回到家後,老闆給她發了條微信:你還年輕,這可能不是機會和紅利,接下來會是大戰和陷阱。確實,我們可以展望到,在進入長期繁榮的階段前,直播電商會陷入一個平臺內部洗牌,外部營銷大戰的時期。

機會擺在了所有人眼前,危險亦然。對於千鶴他們這種公司而言,有時歷史的進程翻個小浪花,就能把他們淹沒。

直播電商的浪潮,真正的漲起來了。

相關焦點

  • 解碼疫情後直播電商:「戰亂時代」泡沫需警惕「大浪淘沙」內容是核心
    每經記者 趙雯琪 陳克遠 每經編輯 王麗娜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商業企業遭受衝擊,同時也有很多企業逆勢而上,摸索出了很多創新的運營方式——直播電商,就是其中之一。在過去一個月裡,無論是餐廳的主廚、百貨店的導購等都登上手機屏幕,開啟了直播帶貨模式。全民直播的時代似乎真的來了。近日,羅永浩的高調入局,再一次掀起了直播電商的關注熱潮。
  • 電商直播,盛世下的泡沫
    一批營銷號依靠技術性手段帶動了自身流量,卻無形中搶奪了平臺流量,導致正常的創作者與直播商戶因為無流量和低流量而無以為繼,繼而放棄平臺。刷流量,刷單退貨……這樣的野蠻生長方式,是不符合客觀發展規律的。原聚美、快樂淘寶副總,社交電商導師,IP升級規劃師的闞洪巖也分享了她對電商直播的看法。
  • 透過劉濤背後的團隊,深挖「明星直播」的泡沫與真相
    於是在風口之後,留下了令人唏噓的一場泡沫。所以如何「維溫」,以及系統性地打造明星直播來重獲消費者信任,成為了各家平臺在中場戰役裡的「攻堅」重點。稍微關注過這場直播大戰的人就能知道,雖然亂象叢生,依然有很多突破桎梏,受到消費者認可的明星直播脫穎而出,而劉濤就是這其中的佼佼者。
  • 新形勢下的直播電商:直播帶貨被管控,直播電商的機遇將會如何轉變
    直播帶貨在雙十一期間如此火熱,但其成為風口,也不過是在這兩年。 直播帶貨是直播行業產生之後在商業化進程上的2.0時代。區別於秀場直播,直播帶貨將直播與電商相結合,增加了直播行業的變現能力。在秀場直播的1.0時代,直播憑藉內容供給滿足人們的娛樂需求,而在直播帶貨的2.0時代,則是將商品供給方與需求方消費者連接在了一起。
  • 遙望CEO方劍:直播電商「戰國時代」,MCN該如何「精耕細作」
    遙望網絡從2019年進入直播電商行業,憑藉其精準強悍的風格迅速崛起。旗下從去年九月開始孵化的帶貨達人瑜大公子,至今快手粉絲數超1400萬,並且單場帶貨GMV最高達3.68億,此外李宣卓、大利等主播也是垂類主播裡的佼佼者。與此同時,遙望還牽手明星帶貨,籤約王祖藍、王耀慶、張栢芝等明星主播。並且被女鞋品牌星期六收購,成為首家A股上市的短視頻、直播電商MCN機構。
  • 戳破泡沫,如何放平心態看直播帶貨?
    「某企業信息查詢平臺」數據顯示,2019年直播電商新增註冊681家,而2020年(截至10月)直播電商新增註冊已經達到2364家。此外,更多重磅玩家競相入局,政府、城市參與其中。比如上海就高調宣布將大力發展直播產業,引入李佳琦人才落戶,發布建設「品質直播第一城」政策,杭州、廣州、深圳這些一線城市也都推出面向直播產業的優惠政策。
  • KK直播波雅:夢想無止境 文娛融合電商是我的新徵程
    「陽光下的泡沫,是彩色的,就像被騙的我,是幸福的……」2020《中國好聲音》KK直播賽場上,波雅翻唱了這首《泡沫》,她的聲音時而空靈清透,時而慵懶低吟,讓觀眾覺得在時光的縫隙中,所有的浮華喧囂都歸於沉寂。
  • 直播電商運營黑幕曝光:你們實在太好騙了
    2020年,電商直播一夜成了全民狂歡的熱門行當。 一場直播,往往觀看人數高達幾千萬,成交額更是高達數億。 真有這麼多人一天到晚拿著手機看銷售直播嗎? 你能想像出真相是怎樣的嗎?
  • 「眼觀」「王海攪局」的直播電商走進沼澤區
    與此同時,直播帶貨也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隨著一紙政令的出臺,預示著直播電商由爆火逐漸走入沼澤區。而由職業打假人王海點起的這把火,也註定會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不斷燃燒和蔓延。但一切看似不卑不亢、臨危不亂的背後,卻是羅永浩入局直播電商以來面臨的巨大危機。直播電商玩得風生水起,掙得盆滿缽滿,眼看要完成《真還傳》的羅永浩,在2020年年末的節骨眼,還是諸事不順,接連絆倒在直播的溝溝坎坎間——先是直播公司被終止收購,接著就遇到王海等人的打假。
  • 抖快淘拼,直播電商的背水一戰
    今年的直播電商實在是太熱了。前段時間,我私下和朋友吐槽說,直播電商是今年中國網際網路最大的主題,甚至可能是唯一的主題。 如果一個事情太熱了,正反兩方面探討的聲音都會甚囂塵上。現在不論是看多直播電商的一派還是唱衰直播電商的另一派,探討的基本面都還是圍繞著幾個網紅的帶貨主播,一些搞直播血本無歸的MCN,又或者誰的直播間又做了幾個億,那個網紅坑了哪個品牌的錢。
  • 汪峰籤約京東直播 電商直播的未來是搶明星流量嗎
    在此之前,劉濤化名「劉一刀」入駐聚划算,張雨綺成為快手電商代言人,關曉彤成為蘇寧易購代言人、極物星願合創人,電商平臺紛紛請明星成為直播的代言人,想要通過明星效應和粉絲流量提升消費者的好感度。然而,明星直播翻車的例子也不少見。
  • 世界冠軍鮑春來電商直播首秀:將計劃在拼多多推出原創運動品牌
    這是鮑春來的電商直播首秀,直播期間,同為世界冠軍的傅海峰也參與連線,助力老隊友完成人生的又一場新比賽。3小時內,鮑春來分別介紹了運動服、球鞋、球拍等數十種運動用品,涵蓋李寧、阿迪達斯、安踏、耐克、哥倫比亞、尤尼克斯等多個品牌。154萬消費者圍觀並下單,累計銷售額破百萬。
  • 丁磊pk雷軍,誰才是電商直播界的大佬?
    直播中,他也不斷強調,直播是為了給米粉送福利,而非賣貨。丁磊的直播對於網易有著更深遠的戰略意義。網易近日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第二季度淨收入181.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9%。儘管營收超出市場預期,但財報顯示,遊戲收入佔總營收比76%,唯一的電商業務網易嚴選,依然沒能帶來驚喜。
  • 給電商直播「消毒」
    問題難管事實上,無論是辛巴還是李佳琦,都是電商直播產業下催生出的網絡紅人,而他們的走紅,離不開電商直播熱度的高漲。電商直播發展至今已有 4 年,2019 年得以快速發展,行業規模爆發性增長,無論是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還是包括抖音、快手在內的無電商基因平臺,紛紛逐鹿於電商直播領地。
  • 遙望網絡總裁方劍:MCN機構「精耕細作」直播電商「戰國時代」
    遙望網絡總裁方劍以「直播電商『戰國時代』,MCN該如何『精耕細作』」為主題分享行業報告。方劍表示,得益於流量玩法的變化,電商平臺內容板塊迅速崛起,MCN機構數量隨之大幅激增,從2015至2019年,中國MCN數量從160+壯大到2萬+,如今MCN市場格局正式進入「戰國時代」。
  • 專訪高級經濟師郭全中:明星直播帶貨翻車恰恰說明直播電商更規範了
    2020年,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高級經濟師郭全中博士編著的《直播電商:從消費紅利到數智創新》,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在書中,郭全中努力帶我們更全面、更多元地認識直播電商。他梳理了直播電商的動因、發展現狀、如何做好直播電商以及快速培養主播,還講到直播電商如何讓經濟社會更美好,如何助力精準扶貧等課題。
  • 媒體報導戳破明星直播泡沫 葉一茜吳曉波都回應了
    (原標題:媒體報導戳破明星直播泡沫,葉一茜吳曉波都回應了)
  • 電商直播平臺紛爭處,企業入場電商直播如何破局
    投稿來源:劉恩帥2020年,「直播帶貨」這個概念被吹得神乎其神,疫情之下,直播帶貨更是成為了許多品牌面對黑天鵝的救世主。據艾媒諮詢報告:2020年,中國直播電商交易規模預計達到9160億元,相對於其他電商模式,直播電商具有傳播路徑更短、效率更高等優勢,同時商家、平臺、主播和消費者四方都將受益於直播電商模式。
  • 直播電商浪潮的下一個機會竟然是?|海豚談直播
    按照目前的形勢,電商會逐步成為未來各個平臺流量變現的主要形式。在賣貨的過程中,同樣一邊是商家,一邊是主播,可二者的紐帶已經不是平臺,而是一批供應鏈中間商——這也是未來直播行業萬千機會點中的一個,而已。這個行業遲早會出現,也必然會出現,原因有兩個,一是效率需求,二是抖音快手的鋒芒漸露。
  • 電商直播亮了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電商直播亮了新華社記者王雨蕭2020年,一場疫情讓線下商業跌入低谷,卻點亮了今年最大的風口——電商直播。淘寶直播數據顯示,今年「雙11」預售正式啟動10分鐘,平臺成交額就超過去年全天;在快手平臺,平均每秒就有2場電商直播正在進行;相關研究機構預測,2020年中國電商直播行業總規模將逼近萬億元。據商務部監測,僅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就超過1000萬場,活躍主播人數超過40萬,觀看人次超過500億,上架商品數超過20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