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麗是唯一一位在UFC綜合格鬥平臺奪冠的中國人,第248期UFC主賽結束後,又成為了第一位衛冕成功的中國人。可以說,在綜合格鬥界,張偉麗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女子界的中國力量,不論是張偉麗本人,還是教練團隊,以及在比賽中的拼搏精神,深受外媒的好評,為祖國增光了!
遺憾的是,唯獨給張偉麗翻譯的華人掉鏈子了,因為他在被全世界矚目的焦點時刻,翻譯出現錯誤,然後還「斷片」了。
全程觀看比賽的,並且可以無障礙聽懂英文的朋友們一定會發現張偉麗在被英文採訪的時候,所回答的內容跟翻譯所翻譯的內容是完全不一致的。本文重點為大家解析究竟是翻譯水平不行,還是真的像他所說,是因為激動而忘記張偉麗說了什麼。
帶你了解英文翻譯
英文是主考科目,但高考拿英文高分的能做翻譯嗎?能在以英文為母語的國家溝通自如嗎?我告訴你,不可能!筆者大學是在新加坡讀的,全英文授課,全英文溝通,我自認為我英文不得了,但後期工作被派去美國的時候才發現,我什麼也聽不懂,不論是倫敦還是紐約。是我的英文白學了嗎?真不是,原因在於老師從來沒教給過我吞音的技巧和俚語。
如果不是在美國長大的孩子,所謂的英文8級初期去了美國真的什麼也聽不懂。你在非英語為母語的國家說英文,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會照顧你,儘可能的不吞音,不說俚語。但真的去到人家的地盤時,他們不在考慮你是不是外國人了,人家就按照自己的說話方式去說,這就是為什麼專8英文的人看不懂無字幕的美國大片一樣。
張偉麗的對手喬安娜賽後的採訪是沒有翻譯的,雖然喬安娜是波蘭人,英文聽起來很蹩腳,但她的聽力是沒有問題的,口語更是沒問題,差別在哪?因為她學英文是在環境下磨鍊出來的,而不是應試教育中學出來的。再看看李景亮和張偉麗被採訪的時候,都要帶上翻譯,不然真的聽不懂。雖然李景亮也有英文基礎,但是如何面對美國採訪者的快語速和吞音?
張偉麗的翻譯出現低級失誤,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準確的說,為張偉麗翻譯的人,未必是張偉麗團隊找來的翻譯。按照出場費和衛冕獲勝的收入來說,比不上泰森出場費的零零頭兒。注意我說的,不是零頭兒,而是零零頭兒。所以我相信這個翻譯是UFC平臺請來的。
不管他是職業翻譯還是兼職的翻譯,能確定的是,他不是在美國長大的。雖然他有著美國的腔調,但依然能聽出是中國人說英文的痕跡。這個很好理解,比如加拿大人大山的中文口語已經登峰造極,但你依然能聽出他是一個外國人,問題就出現在小舌音的壓舌音上。
翻譯在翻譯的過程中,不能否定他的英文能力,他在華人圈也應該是英文的佼佼者,但為什麼出現失誤?我們具體來分析下:
我們要肯定這個翻譯的優點,因為他不論是翻譯主持人的提問還是翻譯張偉麗的回答,都是模仿著發言人的語腔語調,喜怒哀樂也同步著採訪者和被採訪者,口音也非常接近美國口音。但翻譯的真不準。
回顧翻譯過程的細節:
採訪者第一個提問:偉麗你是我有史以來見過的第一位衛冕成功的女性(剩下的全部是誇讚,比如太精彩了,太難以置信了,只是表達讚美,沒有提問)但翻譯卻帶節奏了...
翻譯者的翻譯:偉麗你的表現太棒了,這是採訪者解說過的最精彩的一場女子冠軍戰,你有什麼想法?
點評:採訪者強調的是第一位衛冕成功的女性,沒有說這是她解說過最精彩的一場女子冠軍戰,這是明顯的聽力問題。而且主持人沒有提問你有什麼想法,這是張偉麗翻譯自己強行添加的。
張偉麗關回答:我為了比賽輾轉很多國家才來到美國,真的不容易(暗示疫情),希望我自己的國家度過疫情,現在的疫情已經不是中國人的事了,已經是全世界的事了,希望共同努力,戰勝疫情。
點評:張偉麗的高情商的回答體現在喬安娜賽前用防毒面具的海報取笑我們,以及更多比如限制入境和對華人的歧視等等,所以轉折點在:現在的問題是病毒已經在全世界擴散了(話外音是想說國外的病毒全序列跟國內的不同,並不是我們導致的,需要全世界齊心對抗)
而翻譯沒有說出這句話的重點,他英文翻譯的內容是強調了:中國的疫情,需要全世界一起努力,齊心對抗。完全曲解了張偉麗的意思。
採訪者第二哥提問:比賽非常激烈!第4,5回合的時候你想過自己能拿下比賽嗎?此提問翻譯對採訪者的翻譯是準確的。
張偉麗回答: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拿下,但我會拼盡全力贏得比賽,能贏得比賽我會非常高興,但在這個八角籠裡的所有人都值得尊重,我不希望在八角籠裡說垃圾話,我覺得我們在這個平臺上都是武者,都需要互相尊重,需要給孩子們做一個好的榜樣,所以我覺得我們是冠軍,而不是暴君。
此時,採訪者和所有現場觀眾以及電視機前的國際觀眾都在等待翻譯者對張偉麗所說內容的翻譯是什麼......
翻譯此刻有點招架不住了,說:哇,給我點時間,額額額~~~,對不起,對不起我忘記了,我太興奮了,請你(張偉麗)再說一次,對不起,我忘記你說什麼了,對不起......
此時採訪者說了一句:「GETTING TOGETHER BRO?」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首先絕對不能從字面意思去理解,這句話有兩個意思:1,你倆沒串通好嗎?2、你們都是中國人,你沒聽懂嗎?(言外之意:你不會翻譯了嗎?)我個人的相信,採訪人偏向第一種......
因為翻譯者全程都可以第一時間翻譯雙方的內容,所以採訪人並不知道他翻譯的對錯,至少他說什麼是什麼,因為採訪者不懂中文。說串通的問題,是一種調侃,也略帶一些質疑。
此時翻譯者沒有讓張偉麗重複問題了,而是直接翻譯了張偉麗的內容。張偉麗一直在笑,因為她也聽不懂翻譯的什麼。
張偉麗想表達的是:回擊喬安娜賽前的強勢挑釁,告訴大家不應該在八角籠裡說垃圾說,而是互相尊重,要給孩子們樹立榜樣。最後以中國式的語法對比襯託了我們是冠軍,而不是暴君。
華人翻譯所翻譯的則是:我們要給孩子樹立榜樣,我們是挑戰者,而不是人才。
翻譯者最後用的詞彙是「talent」(人才),而不是張偉麗說的「暴君」。
總結
翻譯最後的「斷片」,加上「醒酒」後的翻譯,不是他所說的太過興奮而導致的,仔細看視頻你會發現張偉麗在回答的時候,翻譯一直低頭認真在聽,翻譯者的能力不是出在英文能力本身,而是中美兩國文化的差異上,很多東西沒有直譯的詞,比如「經絡」一詞,你很難找到一個對應的英文單詞,因為這是我國五千年文明獨有的,你只能去展開描述。
我相信這個翻譯卡在了「暴君」一詞上,在我掌握的英文詞彙中,我也不知道應該用什麼詞表達。我還試想過,如果我當時是這個翻譯,我該怎麼巧妙的翻譯呢?也許我也不能短時間內巧妙化解,因為帶了節奏翻譯是要擔責任的。只能說漢語博大精深,因為冠軍和暴君有尾字同音押韻並彰顯明顯對比的效果。
如果脫離了中文,單純的翻譯「暴君」,怎麼翻譯都不合適。如果是我,我也不知道該如何翻譯,但用「人才」,我們是冠軍,但不是人才,這有點不倫不類啊。最主要的是,這不是張偉麗表達的意思啊。
親愛的網友們,你覺得如何翻譯更貼切實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