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鬼才徐樹錚是如何收復外蒙的?

2020-12-14 戰爭藝術001
北洋政府的五色旗

【相關閱讀】

北洋集團最強大腦:軍師鬼謀徐樹錚(上)

北洋集團最強大腦:軍師鬼謀徐樹錚(中)

之前的文章,說了徐樹錚在辛亥革命、反袁稱帝、府院之爭、直皖之爭中的種種謀略和手段。前三件事,徐樹錚都是勝利者,為段祺瑞摘得了「三造共和」的美譽。

直皖之爭,徐樹錚鬥倒馮國璋,贏了上半場,但後來被吳佩孚擊敗,輸了後半場,以至於皖系滿盤皆輸。

今天除了講直皖戰爭之外,也說一說徐樹錚最高光的時刻——收回外蒙,以及他的至暗時刻——被殺身亡。

趙本山版的段祺瑞和徐崢版的徐樹錚

01

1918年9月的大選,馮國璋和段祺瑞雙雙下野,徐世昌當選大總統。

此後一段時間,不管是北洋內部還是南北雙方,大致消停了下來。和諧局面,來之不易。

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和平成了時代主題。

慶祝一戰勝利活動

國內,段祺瑞的武力統一政策已然破產,和平統一的呼聲再次高漲。

這一次支持和平統一的,不僅有直系軍閥,還有社會各界名流、學生、以及飽受戰亂之苦的普通民眾,要求和平的遊行、示威事件層出不窮。

國際上,英、法、美、日、意五大戰勝國,聯名向廣東軍政府和北京政府發出照會,明確反對中國內戰,表示願意促進南北雙方和談。

老外都發話了,老段和小徐自知無法抗拒,只得默認南北議和。1919年2月20日,南北和談在上海舉行。

老段是特別執拗的人,始終堅持武力統一,小徐也認為,北洋勢力遍及24個省,只要稍加整頓,消滅西南5省(兩廣雲貴四川),是彈指間的事,和他們談個屁。

大總統徐世昌發表演講

小徐雖然沒法阻止南北和談,但卻有信心讓和談變成空談——皖系控制了北洋政府,他們不點頭,談不出結果。

而南方提出條件,比如恢復舊國會、裁撤參戰機構及參戰軍、取消中日密約並嚴懲締約人等,都是在砍皖系的命根子。

恢復舊國會,則意味著解散皖系安福國會,裁撤參戰軍,就是裁撤老段和小徐的嫡系部隊,嚴懲中日密約締約人,那不就是嚴懲老段和手下馬仔嗎?誰不知道老段親日。

雙方談了幾個月,沒達成任何共識。

小徐興奮地說道:滬議已無可為,黃粱將熟,夢可醒矣!

南北議和雖然破裂,但有一件事卻引起了老段和小徐的重視:他們編練的參戰軍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北洋政府邀請各國駐軍閱兵,慶祝一戰勝

參戰軍是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用的,一戰早結束了,還參哪門子戰,解散吧。

解散,解散是不可能,這輩子都不可能解散。

老段把參戰軍改成了邊防軍,把自己頭上的參戰督辦頭銜,改成了邊防督辦。

督辦這個官權力可大可小,在段祺瑞這裡,督辦能指揮中央各部,實際權力和總理並駕齊驅。以前關於參戰的事,都歸老段管,現在關於邊防的問題,都歸老段管。

當然,老段只是掛個名,具體事務都是小徐在操辦。

此時,邊防還真出問題了。

02

清末民初,外蒙就在沙俄的運作下脫離了中國的控制——中國有宗主權,外蒙有自治權,但實際上它被俄國掌控。

1913年的蒙古地方武裝,軍服深受沙俄影響

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後,陷入慘烈內戰,無暇顧及外蒙。

此時,日本瞅準機會,支持白俄在外蒙搞事情,企圖控制外蒙,外蒙王公不想當高麗第二,壓力很大。

失去了俄國的接濟後,外蒙王公的生活水平猛降,對比內蒙,雖然北洋政府很窮,靠借債度日,但內蒙王公每年仍能收到各種禮物,還有年金拿,過得比較滋潤。

外蒙王公內心落差很大,他們認為自治雖然好,但如果沒有年金俸祿,生活都維持不了——想回來了。

當徐樹錚從外蒙議員口中得知最新情況後,他向徐世昌和段祺瑞提出了收蒙之策。

俄國人和外蒙王公

徐樹錚的出發點,既有公心,也有私心。

公心,是為民族利益考慮,維護國家領土主權。

私心,為自己和手下軍隊搞一塊根據地——當時各省都被軍閥佔了,只有外蒙是空白,這裡地盤廣大,資源豐富,開發一下,大有可為。

還有一點就是:參戰軍改為邊防軍後,仍然飽受來自各方的指責,說它掛羊頭賣狗肉,只有把它用在邊防上,才能堵住悠悠之口。

小徐的建議,老段當然同意,更何況邊防問題歸老段管,職責所在。

徐世昌也非常支持小徐。小徐在北京作威作福,大徐(徐世昌)如芒在背,把小徐這隻猛虎調出北京,讓自己過幾天安逸日子,符合大徐的利益。

徐樹錚

1919年6月13日,徐世昌特派徐樹錚為西北籌邊使。

西北籌邊使是為徐樹錚特設的一個官職,職責是「籌劃西北各地方交通、墾牧、林礦、硝鹽、商業、教育、兵衛事宜,所有派駐該各地軍隊,統歸節制指揮」。

理論上,徐樹錚可以全權管轄熱河、察哈爾、歸綏、山西、陝西、甘肅、新疆以及外蒙一切事務,權力極大。

在徐樹錚接手外矇事務之前,負責處理對蒙問題的是庫倫都護使陳毅。

1919年6月,白俄分子謝米諾夫威逼外蒙召開庫倫大會,表決外蒙獨立,否則就要出兵。

外蒙當局一邊拖延時間,一邊向庫倫都護使陳毅求援。

陳毅一面電請北京政府出兵入蒙,一面與外蒙當局進行談判,計劃趁機撤銷蒙古自治。

清朝時期,外蒙政治掌握在王公手中,喇嘛主管宗教。自治之後,喇嘛把政治權力也抓在了手中,王公處於失勢被打壓的地位。

外蒙喇嘛

雖然兩派都主張向中央求援,但喇嘛主張保持自治,王公不願被喇嘛壓制,為了重新奪回權力,他們主張恢復前清舊制,撤銷自治。

王公很上道,陳毅在立場上傾向於他們,雙方在一起搞了一個《外蒙取消自治後中央待遇外蒙及善後條例》草案六十三條。

這六十三條偏向王公,引起喇嘛們的不滿,活佛派人進京給總統徐世昌帶了一封信,要求保留外蒙自治,撤回陳毅。

03

陳毅主導的撤治,陷入了僵局。此時,徐樹錚已經做好了率軍入蒙的準備。

1919年10月23日,徐樹錚從北京啟程去庫倫(今蒙古烏蘭巴託)。他率領隨從和先頭部隊,攜帶著大批貴重禮物,分乘115輛汽車,浩浩蕩蕩從張家口出塞,沿張庫大道進發。後續部隊乘駝馬跟進。

這一路多為戈壁沙漠,為了便於運輸軍隊,徐樹錚事先新買了80輛大型卡車,只需四五天就可以抵達庫倫。

張庫大道上的駝隊

日本在外蒙的勢力,始終是一個禍根。徐樹錚在進入庫倫之前,給日本駐庫倫武官松井中佐打了個電話(徐樹錚曾留學日本,日語很流利)。

徐:聽說貴國在外蒙派駐了2000軍隊?(詐松井,騙他承認有駐軍)

松井:沒有的事,只有120人。

徐:我不管你們駐軍多少,你們根據哪個條約駐軍的?

松井:呃····這裡治安不好,這是為了保護外交人員,沒別的意思。

徐:沒有條約依據,那就是非法的,限你們3個小時之內,把這120人的武器送繳到庫倫辦事處。否則,大軍一到,如果發生了衝突,責任閣下自負。

松井:你的要求太苛刻了,我得請示一下。

徐:錯在你們,而你又是負責人,當然有責任改正錯誤······我現在命令部隊將行程延展1小時,坐等庫倫辦事處的電話,然後根據電話決定下一步行動。說完就把電話掛了。

軍隊進入庫倫

松井本來就理屈,兵也不多,說話硬不起來。

半小時之後,庫倫辦事處來電話說,日軍繳械了。

徐樹錚為人高調,鋒芒畢露,這次入蒙他特意做了很多安排,就是要耀武揚威,震懾外蒙人。

風塵僕僕有損軍隊形象,為了保持軍容整肅,他刻意放慢了行程。

軍隊進入庫倫時,他讓每輛卡車搭載20名士兵,並把所有武器露在外面,專門挑人多的街道走,越顯眼越好,越招搖越好,汽車駛過城區之後,繞到離市區較遠的地方,讓士兵趴在車廂裡,蓋上帆布,然後重新和新入城的汽車走在一起,以此形成軍力強大的視覺效果。

別人只看到汽車不停地開進來,根本不知道他這次帶了多少兵。

庫倫西郊有一座大型營房,可以駐5個師,徐樹錚只帶了8000人,為了把軍營填滿,他命令每個連住足夠一個團住的營房,並嚴禁當地人接近營區。不知虛實的人,以為他帶了5個師入蒙。

徐樹錚與外蒙王公合影

外蒙野慣了,先聲奪人,給個下馬威,便於之後談判,徐樹錚的心理戰很成功。

徐樹錚對陳毅的交涉很不滿意,推翻了之前的六十三條。

他認為:外蒙自治與否,取決於中俄在外蒙的實力對比,現在俄國內亂,中國軍隊已入蒙,不必和他們廢話,直接用實力解決問題就行。

他還察覺到,王公們只是想借撤治奪權,並不可靠,而外蒙實權掌握在喇嘛手中,搞定喇嘛才是重點。措施就是:擒賊先擒王,先不管王公,主攻喇嘛,恩威並濟。

為了便於談判,準確理解蒙古人的意思,徐樹錚兩個星期內學會了蒙語,日常交流毫無障礙。

當時,外蒙權力掌握在自治政府總理兼內務部長巴特瑪多爾濟手中,但名義最高領袖是活佛。

徐樹錚先威逼利誘,搞定了巴特瑪多爾濟,然後讓巴特瑪多爾濟轉告一直拒絕撤治的活佛:不撤銷自治,就把活佛拿解進京,聽候政府發落。

11月15日,活佛同意撤銷自治。11月22日,北京政府正式接受了外蒙撤銷自治的請求。

喇嘛

霹靂手段,快刀斬亂麻,符合徐樹錚的個性,也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

或曰:徐樹錚粗暴地否決了陳毅與外蒙達成的六十三條,導致外蒙人口服心不服,為後來外蒙脫離中國埋下了禍根。其實,這有點事後諸葛亮了。

外蒙出去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的內亂和北邊鄰居的挑唆,如果徐樹錚和他的軍隊一直在外蒙,外蒙是不會脫離中國的,相反,如果沒有實力做後盾,陳毅的六十三條得不到喇嘛的認可,撤治就是一紙空文。

04

搞定外蒙撤治之後,徐樹錚就回京復命了,此後他又兩次入蒙,冊封活佛,以及經營外蒙,如開辦銀行,發行鈔票,設立醫院,引進蔬菜,修築公路,勘探礦場等等,還規劃要修鐵路。

以徐樹錚的能力和魄力,如果專心經營外蒙,假以時日,外蒙必將是另一番氣象。

北洋時代的民生

不過,小徐的志向不在這裡,其他的軍閥也不會容許小徐安心開發大西北。

北洋時代有個特點:誰勢力膨脹,其他勢力就會聯合起對付膨脹者。

皖系一家獨大,行情一路上漲,徐樹錚收復外蒙,載譽而歸,將皖系的影響力推向了頂峰。皖系勢力膨脹,逐漸打破了北洋內部的權力平衡。

張作霖對徐樹錚十分不爽,因為小徐這個「西北王」太耀眼了,管的範圍太寬了,把老張這個「東北王」壓得死死的,還阻礙了老張向內蒙擴張。

曹錕也對皖系也不滿,因為他的直系勢力也受皖系壓制,沒有出頭之日。

於是,兩個loser決定合作,奉系東三省和直系四省,結成了反皖七省同盟。

此外,駐軍湖南的吳佩孚,與西南軍閥籤訂了軍事密約,相約一起對付皖系。

西南、直系、奉系,成了反皖三角同盟。這樣,全國四大勢力中,反皖勢力佔其三。

靳雲鵬

中央政府內部,總統徐世昌和總理靳雲鵬,都非常討厭徐樹錚——大徐經常被小徐氣哭,靳雲鵬本來是段祺瑞的得力幹將,但他和徐樹錚關係很差,兩人爭風吃醋,爭權奪利,老段又偏袒小徐,所以靳雲鵬憤而倒向了反皖勢力。

1920年1月,吳佩孚率先發難,向中央提出撤防北歸(南北大戰後,吳佩孚一直駐軍湖南),

皖系控制的中央否決了吳佩孚的請求,但吳佩孚堅決要撤軍北返。

吳佩孚率軍北上,河南是必經之地,皖系決定派吳光新取代河南督軍趙倜,擋住吳秀才。

趙倜本來是中間派,皖系要搞掉他,他狗急跳牆,倒向了反皖勢力。

反皖七省同盟變成了八省同盟。

5月20日,吳佩孚率領大軍北上,湘軍(西南方面)根據軍事密約跟進填防,輕易擊敗了湖南督軍張敬堯,皖系在湖南的勢力土崩瓦解。

張敬堯

6月初,吳佩孚大軍達到河南,將軍隊沿京漢線部署,張作霖以「拱衛京師」為名,調了4個營到廊坊,對皖系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

6月17日,段祺瑞把徐樹錚從庫倫招了回來,商議對策。

徐樹錚認為,西南方面,鞭長莫及,可以忽略,只要穩住張作霖,皖系就有把握打敗直系,現在的關鍵是,如何拉攏張作霖,讓他保持中立。

張作霖表面上以直皖調停人自居,實際上和直系串通一氣,根本不甩徐樹錚的拉攏。

徐樹錚更狠,先是擺鴻門宴,後又派人截殺,打算除掉張作霖,不過老張命大,躲過了一劫。

反皖勢力打出的口號是「清君側」,即清除段祺瑞身邊的小人,小人,徐樹錚也!

徐樹錚年少得志,為人飛揚跋扈、霸氣側漏,做事又陰又狠,不留餘地,不僅得罪了各大派系,甚至也得罪了皖系其他人,引起了公憤。這也導致皖系在政治上異常孤立。

徐樹錚(劇照)

小徐是老段的靈魂,沒有了小徐,老段就沒有了法力,皖系就玩不轉。

此外,反皖勢力提出了改組內閣、解散安福系等一系列皖系無法接受的條件。

談不攏,那就打吧。

05

7月14日,直皖戰爭打響,直系和皖系集結的兵力差不多,都是57000人左右。

徐樹錚率領的皖系東路軍打得不錯,但段芝貴率領的西路軍卻被吳佩孚打敗了,加上張作霖2個師加入戰鬥,皖軍失去了戰鬥意志,徐樹錚感到獨木難支,化妝溜了,皖軍失去指揮,兵敗如山倒。(直皖戰爭的細節以後再講)

戰場上,足智多謀的軍師,還是幹不過能徵善戰的猛將。

戰爭失敗,皖系勢力瞬間土崩瓦解,段祺瑞辭職,皖系核心人馬紛紛被通緝,徐樹錚被迫躲進一個箱子,被抬進日本使館,亡命日本。

皖系的時代結束了。

直皖戰爭示意圖

此後,徐樹錚多次尋找機會想捲土重來,比如在福建建立根據地(建國軍政制置府),比如聯合張作霖、孫中山建立反直三角同盟,但由於皖系的基本盤已不在,可供徐樹錚施展的舞臺很小,其掙扎均以失敗告終。

1925年12月,完成環球考察的徐樹錚回到了上海,準備進京向段祺瑞述職。

這次考察歷時近一年,去了歐美日12個國家,小徐與墨索裡尼、史達林、裕仁等領袖談笑風生,目的是幫段祺瑞拉贊助。

段祺瑞是北京政府臨時執政,但他是光杆司令,大權掌握在馮玉祥和張作霖手中。

徐樹錚是馮玉祥的仇人,因為陸建章(內侄女婿是馮玉祥)死於徐樹錚之手。

陸建章屬於直系,長期和皖系作對,他曾幫馮國璋到處搞串聯,指使馮玉祥武穴停兵,還想利用馮玉祥搞掉倪嗣衝、拿下安徽(皖系地盤),後來又到天津策反曹錕,破壞徐樹錚主導的督軍會議。

馮玉祥

徐樹錚殺陸建章時,馮玉祥一句不滿的話也沒有說,但現在不同了,馮玉祥手握幾十萬軍隊。

段祺瑞知道老馮的為人,力勸徐樹錚不要進京,但徐樹錚認為於公於私,都必須見一見主公。

兩人相見後,相對跪拜,抱頭痛哭,共訴相思,然後徹夜長談,商議未來怎麼幹。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12月29日,在段祺瑞的一再催促下,徐樹錚離開了北京。

京、津一帶是馮玉祥的地盤,老馮的人一直監視著徐樹錚,聽說徐樹錚要跑,馮玉祥指示軍隊在廊坊攔截徐樹錚的火車。徐樹錚被拽下車,當晚就被槍決了。

小徐死訊傳來,平生剛烈的老段,哭暈了三四次,一下子老了十歲——老頭子從來沒這麼傷心過。從此,老段心灰意冷,不久徹底退出了政壇。據身邊人講,老段下野後去天津,途徑廊坊時,開窗遠望了十分鐘,喃喃自語,老淚縱橫。

徐樹錚之子徐道鄰回憶:多年以後,段家人祭拜祖先時,要擺上徐樹錚的靈位,跪拜磕頭,這是段祺瑞囑咐的。

徐樹錚墓

孫中山曾想挖徐樹錚當自己的參謀長,但被徐樹錚婉拒,理由是離不開老段。

南海康聖人評價一代鬼才:其雄略足以橫一世,其霸氣足以隘九州。

【參考資料】

《北洋軍閥史》、《徐樹錚思想研究》、《評北洋天梟徐樹錚》、《徐樹錚與皖系興亡研究》

相關焦點

  • 徐樹錚:曾收復170萬國土的北洋怪傑,為何壯年之時橫遭槍殺
    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被稱為北洋軍閥,而要說國土不失,便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便是徐樹錚,他最大的功績是率軍收復了當年屬於中國疆域的外蒙古地區,所以,他時常被有些人冠以「民族英雄」的稱號,儘管有些牽強。徐樹錚,北洋軍閥皖系名將。
  • 被孫中山譽為當代「班超」的徐樹錚,為什麼馮玉祥一定要殺他?
    第二件事,就是收復外蒙了。不過,這件事的前前後後,說起來比較複雜。儘管孫先生當年對此是曾有很高評價。把徐樹錚比作當世之班超、傅介子。吾國久無班超傅介子其人,執事(徐樹錚)於旬日間建此奇功,以方古人,未知孰愈?
  • 徐樹錚將軍紀念活動在安徽蕭縣隆重舉行
    北洋政府上將軍徐樹錚誕辰140周年紀念活動於4月2日在徐樹錚將軍故鄉安徽蕭縣隆重舉行。後因南徵失利及軍閥間的不和,徐樹錚轉向西北籌邊。他以武力為後盾,於1919年11月迫使外蒙古無條件撤銷自治,回歸中國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並以西北籌邊使身份坐鎮外蒙,加以經營。1920年夏返回北京,參與直皖戰爭,敗北後逃亡日本。後來他試圖扶植段祺瑞東山再起,聯絡孫中山、張作霖形成反直系三角同盟,曾攻入福建,組織建國軍政制置府,但很快失敗。
  • 1919年,他僅用22天收復「外蒙古」,卻遭暗殺,是英雄還是罪人?
    皇姑屯事件拿徐樹錚來舉例,他所做的事很多人都知道,曾在北洋軍閥時期輔佐段祺瑞三造共和,操縱國會選舉,逐漸執掌政權,還管理著我國西北地區的內外蒙古事務,並全力籌劃了收復外蒙古的重大計劃辛亥革命時期,外蒙古在俄國庇護下獨立,後又取消獨立,改為自治,中華民國僅享有宗主權的空名。收復外蒙古不僅是當時中國人民的願望,也是外蒙古許多愛國王公的願望,還是徐樹錚的最大願望。
  • 緬懷先輩~徐樹錚將軍祭祀大典
    徐樹錚將軍(徐淮網 李廣紅 鑾翠翠訊)北洋政府上將軍徐樹錚誕辰140周年紀念活動於4月2日在徐樹錚將軍故鄉安徽蕭縣官橋鎮舉行,徐樹錚將軍後裔子孫、徐氏宗親會、蕭縣彭林村、醴泉村、徐州譜牒文化研究會、藝術百家文旅策劃團隊、安徽蕭縣縣委統戰部,僑聯、政協、文史研究會
  • 他幫中國收復200萬平方公裡國土,最後穿著睡衣被拖出火車槍斃
    徐對段可謂情之所至,一往而深(此處略去三千字),在他於皖系「上班」的1916到1920年之間,為段帥殫精竭慮地做了很多大事,如再造共和、扶段倒黎、引奉入關、武力南徵、對日籤約、籌建安福俱樂部、操縱國會選舉、收復外蒙等。
  • 出兵外蒙古
    執行此事的北洋將領徐樹錚,也與孫中山並列,被稱為「當時中國唯一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收復包括外蒙古在內的一切失土的兩個愛國者」,盛讚其「以一人之力收復外蒙古」乃不世之功。揆之史料,徐樹錚折衝樽俎,固然功不可沒,但必須指出的是,此種功勳的建立,一則依仗特殊的時代背景,使其能借勢而為;二則徐樹錚當時手段過於激烈,也產生了不良後果,埋下了外蒙古得而復失的隱患。
  • 他是中華民國收復「失地」最多之人,卻被淹沒在歷史風塵中
    徐樹錚嚴厲警告:「禍蒙之罪,不在佛而在喇嘛。寬限一日,夜晚定須解決,否則拿解者不止一佛,執事雖老,亦當隨行。」 就此,外蒙一事完全解決。11月17日,外蒙古官府、王公、喇嘛聯名向北京政府請願撤銷自治。18日,徐樹錚率全體隨員遷入舊車王府,宣告西北籌邊使公署在庫倫正式成立,外蒙古重歸中國。
  • 徐樹錚:民國軍閥中的第一才子
    但徐樹錚的此聯被推為眾輓聯之冠。不少人對此評論:「徐氏之聯,用典精闢,含義深刻,可謂之頭籌!」由此可見徐樹錚之才氣超人,文採蓋世。  徐樹錚,江蘇蕭縣(現安徽省蕭縣)人,自幼聰穎過人,7歲能詩,13歲中秀才,17歲補廩生,有神童之稱。  1901年,徐樹錚到濟南上書山東巡撫袁世凱,陳述經武之道,未得賞識後,悶悶不樂地回到投宿的客店。正好段祺瑞路過此處。
  • 北洋集團最強大腦:軍師鬼謀徐樹錚(上)
    北洋時代的軍閥割據,與東漢末年的軍閥割據類似,刀光劍影、鼓角爭鳴之外,無數文臣、武將、謀士、縱橫家、野心家演繹了一幕幕陰謀陽謀,其中最出彩的謀略家當屬徐樹錚。很多人知道徐樹錚,是因為他曾短暫收復過外蒙,還被孫中山盛讚:吾國久無陳湯、班超、傅介子其人,執事(指徐樹錚)於旬日間建此奇功,以方古人,未知孰愈?
  • 何人在民國時期兵不血刃地收復蒙古?為什麼蒙古國旗上有太極圖?
    哲布尊丹巴八世徐樹錚兵不血刃地收復蒙古1919年,北洋政府皖系名將、段祺瑞心腹謀士徐樹錚,趁十月革命之後,沙俄內戰之際,他以武力為後盾,於1919年11月兵不血刃,進佔庫倫,用了22天的時間收復外蒙,迫使外蒙古無條件撤銷自治
  • 近代中國第一次收復失地的戰幕——《出兵西伯利亞宣言》
    當時中國兵分兩路,其中第一路大軍以徐樹錚上將為總指揮收復外蒙古。第二路大軍以林建章將軍為總指揮,率領海軍收復海參崴,陸軍由宋煥章率領佔領廟街。兩軍還約定:最後,在貝加爾湖會師。1917年11月24日,北洋政府向全世界發表通電:西伯利亞為中國固有領土,神聖不可侵犯!為保護華人、華工、華商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疆域完整,特出兵佑護。
  • 中國是怎麼失去外蒙古的?
    而每當王朝末日、江河日下的時候,則四海風起雲湧,紛紛走向獨立。清朝末年國力孱弱,沙俄的力量開始滲透到外蒙古。在1907年日俄兩國籤訂的戰後密約中,俄國承認日本在朝鮮之「優越地位」,日本則承認俄國在外蒙古的「一切權利」。儘管當時外蒙尚未在名義上脫離清朝,但從日俄之間的「骯髒交易」來看,外蒙的實際情況已與朝鮮類似。
  • 外蒙——秋海棠地圖背後的傷疤
    有了沙俄支持,很快,外蒙古侵佔了烏裡雅蘇臺、科布多等地。此時的革命黨和袁世凱在舉行南北會談,南北軍隊在南方打得不可開交,北方兵力空虛。革命黨為爭取列強支持,承認清朝先前籤訂的條約繼續有效,但是對外蒙獨立極度憤慨。袁世凱也相對務實,為了取得對中國的實際控制不惜在外交上各種讓步。1913年,沙俄和袁世凱籤訂中俄《聲明文件》,承認外蒙古「自治」。
  • 北洋集團最強大腦:軍師鬼謀徐樹錚(中)
    裡外都有人,總統做的才安心。當然,馮國璋也沒有忽略小徐的威力。鑑於前國務院秘書長徐樹錚,肆意欺凌前總統黎元洪,馮國璋特別向段祺瑞提出:不用小徐擔任國務院秘書長,這是原則,也是老馮出山的條件。北洋內部暫時和諧了,但外部問題又出現了。
  • 中國收復了眾多領土,為何對外蒙不動於衷?原因有五點
    在民國的時期,蘇聯就派軍隊控制了外蒙這塊土地,並宣稱蒙古獨立了,可是中國政府始終沒有承認。到了看日戰爭的末期,蘇聯以外蒙的獨立為條件,出兵東北對日軍宣戰。美國為了快速的結束二戰,單方面的與蘇聯籤訂協議,國民政府由美國支持,最後在這件事情上表示了承認。從此外蒙古脫離了中國,獨立為單獨的一個過家。 在此之後,便成為蘇聯的「下屬國」,充當蘇聯的「衛星」。
  • 蘇聯解體時,為什麼中國沒有趁機收復外蒙古?
    外蒙經濟以畜牧業為主,廣大的國土上各種礦產資源十分豐富。 在清代時,外蒙是中國的一部分,但1921年蘇聯出兵外蒙並控制了這個國家,外蒙宣布獨立,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當時的北洋政府拒絕承認,外蒙在名義上還是中國的領土。1945年,為了換取蘇聯儘快對日宣戰,消滅日本關東軍,美英出賣中國利益,與蘇聯籤訂了雅爾達協議,承認了外蒙獨立。隨後,國民政府也予以承認,外蒙正式獲得獨立。
  • 當了3年中國元首,收復了180萬平方公裡,臨死大喊寸土不讓!
    上任不久,涉足政壇大半生,敏銳發現鄰國蘇聯此時十月革命浪潮如火如荼,正是收復失地絕佳時機。1918年,他命令愛國將領嚴式超率軍收復俄佔領土唐努烏梁海,雖然這次率軍不多,沒有必勝把握。一戰大捷,嚴式超趁此機會狂風掃落葉般收復了唐努烏梁海全境,喪失多年國土,至此恢復。任期貢獻:一舉收復外蒙古俄國「十月革命」一聲咆響,把外蒙古送回到了中國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