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閥段大帥讓中國擁有了挪威部分領土的自由通行權和開採權

2020-12-16 與你說數碼

很少有人知道,我國在北極圈內,還有一塊類似「海外租界」的土地——斯瓦爾巴群島。

斯瓦爾巴群島總面積約6.2萬平方公裡,島上礦藏極其豐富,且又處於北極航道的關鍵點上,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同時也是人類文明最接近北極的可居住地之一,著實算得上是塊寶地。

此地主權目前屬於挪威,但中國公民可以不需籤證隨意出入和逗留,可以在島上進行科研、開礦或經商等活動,除了不能建軍事基地外,國人享有的權利幾乎等同於本土,當然,前提你能去到那裡並遵守挪威的法律。

斯瓦爾巴群島地理位置,主權屬挪威

這麼大一塊肥肉,怎就飛到了咱們嘴裡的呢?

說來此事很有戲劇性。

1925年,法國政府突然派代表找到北洋政府,表示經過列強們的不懈努力,在北極附近撈到一塊幾萬平方公裡的好地,本著中法友好的「傳統友誼」,法國政府特意來拉中國一塊入夥,大夥一塊把這地盤給霸住。

當時的北洋政府是由臨時執政段祺瑞掌控,他聽到法國代表這番表態,差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趕緊叫人找來世界地圖,看看到底是什麼地方,天上掉餡餅,得謹防其中有詐。

段祺瑞

北洋政府一查地圖,還真有斯瓦爾巴群島這麼個地方,只是那裡離中國本土足足有3000多公裡遠,而且還在北極圈內,去都沒法去,所以這塊地對當時的中國沒有太大意義。

但法國人盛情相邀,北洋政府也不太好拒絕,只好勉強派出個人一塊去籤了個《斯瓦爾巴條約》,然後就將此事拋諸腦後了。

這是天上第一次掉餡餅,只是這次掉餡餅對中國沒用,吃不到嘴裡的肉就談不上是肉。

66年後的1991年,此時新中國已經建立超過40年,我國地球物理學家高登義博士應邀參加由前蘇聯發起的北極綜合科學考察活動。然後他在一本英文版的《北極指南》中看到了《斯瓦爾巴條約》,而在籤約國名單裡赫然就有中國的名字,高老看到後差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1988年版《北極指南》上的《斯瓦爾巴條

他趕緊向國內報告這一重大發現,國內一開始也很疑惑,趕緊去翻看北洋政府時期留下來的資料,結果發現居然還真有此事。據說當時某領導笑得差點合不攏嘴,我們本來和北極幾乎沒啥關係,這下天上掉了個大餡餅,畢竟1925年的事,那可是堂堂正正的「自古以來」

國內如此重視北極,當然是有原因的,這和20世紀開始的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自人類文明開啟工業化以來,大量排出二氧化碳致使全球氣候產生溫室效應,地球的平均溫度持續升高,2018年夏季,北極甚至出現了30攝氏度以上的極端高溫。

全球持續升高的氣溫導致了一個不可逆的結果——北極冰川融化。

2007年夏季測算的北極海冰面積尚有417萬平方公裡,到2012年夏季時,海冰面積已經跌到了341萬平方公裡。

融化中的北極冰川

冰川融化自然會帶來大量氣候問題,但它也有個好處,讓原來難以通行的北冰洋變得可以通行,換句話說,北極將逐步變得適應人類活動。

北極的橫空出世,毫無疑問將對傳統的北半球地緣政治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北極航道是一條「黃金水道」。

北極有兩條傳統航道,一條是順著加拿大沿岸航行的「西北航道」,另一條是沿西伯利亞航行的「東北航道」。

這兩條航道在數百年前,還是一望無垠的冰川,自古以來就是人跡罕至。

深紅色虛線為東北航道,綠色虛線為西北

但進入21世紀後,氣溫升高致大量海冰融化,順著俄羅斯沿岸的「東北航道」,在每年夏季竟然有了30-40天的「完全無冰期」,而且可以預見,隨著全球氣溫的進一步上升,這個「完全無冰期」的時間將越來越長。

「無冰期」的延長只是一個方面,北極航道最大的價值在於它的航程較之傳統海上航線大大縮短。

譬如從西歐到東亞,原本輪船只能走蘇伊士運河和馬六甲海峽,如果船隻取道「東北航道」,航程和時間可節約30%;如果從美國東海岸到東亞,則可以走「西北航道」,航程最高也能節約20%左右。

不僅如此,船隻走北極還能省下通過蘇伊士運河的過路費。

在這種情況下,北極航道的價值可以說遠超傳統航線,假如極冰進一步融化,使北極航道的通行時間每年能提升到3-4個月甚至更長,那北極航道必然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運輸路線之一。

一條新的海上航線,其中蘊藏的經濟和軍事價值可說是難以估量,尤其是對我國的意義更加重大。

如果這條航線變為現實,那馬六甲海峽對我們的鉗製作用將大大抵消,而更經濟的海上運輸成本,也能進一步刺激我們遍布全球的海外貿易。

紅線為北極東北航道,綠線為傳統海上航

第二:北極擁有豐富的資源。

根據近幾十年來的探索和研究,地球物理學家發現在地球兩極富集著大量資源,各種礦產資源的蘊藏豐度遠超地球其他地區的平均水平。

產生這種現象的內在機理雖然目前還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據推測應和地球兩極磁場和地球形成過程有關,但這並不妨礙人們認識到地球南北極是塊寶地。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北極地區有約地球13%的石油儲量和30%左右的天然氣儲量,同時北極海底下還蘊藏著儲量極其豐富的煤鐵及稀有礦藏資源。

除此之外,北極還擁有多樣化的生物資源,其中最典型的是如北極熊一般的北極特有生物,最有經濟價值的是海洋漁業,這些對人類來講,都是極為寶貴的財富。

斯瓦爾巴群島上的北極熊

過往北極圈氣候極度寒冷,並不適合人類活動和居住,但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此地也不再像數百年前那般生人勿近,這就意味著北極資源的開採和利用會越來越容易,雖然大多數資源都在北冰洋的深海下,但以人類現在的開採技術,完全可以滿足要求。

豐富的資源,讓全球的國家都盯著北極,任何一個對國民負責任的國家政府,都不會對這樣的地區視而不見。

第三:北極地理位置擁有獨一無二的戰略地位。

北極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從北極點到地球上同緯度的任一點都是等距的,換句話說,從北極發射飛彈,可以最快速度到達同樣緯度的任一目標地區。

北極,是對所有北半球國家最具威脅的地區,沒有之一。

目前美國和俄羅斯在北極深海中,長期部署著戰略核潛艇,24小時戰備執勤。

美國「海狼級」戰略核潛艇

任何人只要稍微有點地緣常識,都能知道北極地緣上的特殊性和它戰略地位的重要性,此處就不展開了。

從以上三點,可知北極對我國的重要性。

但令人遺憾的是,北極圈內擁有領土或領海的國家只有8個,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格陵蘭(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和冰島,而這其中並不包括中國。

以上8個國家裡,美俄赫然就在其中,就憑這兩家的實力,別國也就只能眼睜睜看著這8個國家吃肉。

看別人吃肉,自己卻連口湯都喝不上的感覺肯定談不上美妙,於是我們便委託了一批專家智囊團,專門研究「怎樣喝湯」的技術。

專家們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很快就研究出了一個在北極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概念——「泛北極國家」。

其他國家本來也在苦苦專研「喝湯」技術,結果一看我們的發明,立馬恍然大悟,「泛北極國家」的概念瞬間受到其他國家的熱情擁護,這時候大夥想起了《斯瓦爾巴條約》,誰說咱們「泛北極國家」沒發言權的,那斯瓦爾巴群島不就正在北極圈裡嗎?

段祺瑞立大功了。

2004年7月,我國依據《斯瓦爾巴條約》中約定的條款,在斯瓦爾巴群島上建立首個北極極地科考站「黃河站」

我國北極極地科考站「黃河站」

2018年1月,我國正式發表《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全面闡述了我國和平利用北極的五項政策主張及在北極的中長期戰略,並將自身定義為「北極利益攸關國」,一百年前《斯瓦爾巴條約》就擺在那裡,我們當然是「利益相關」

白皮書的問世,是中國北極戰略劃時代的重要一步,它表明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將對人類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的北極事務,貢獻自己的方法和智慧,為北極的永續發展注入中國方式的正能量!

相關焦點

  • 中國為何有挪威部分領土自由通行權和開採權?科大人搶來的餡餅
    此地主權目前屬於挪威,但中國公民可以不需籤證隨意出入和逗留,可以在島上進行科研、開礦或經商等活動,除了不能建軍事基地外,國人享有的權利幾乎等同於本土,當然,前提你能去到那裡並遵守挪威的法律。斯瓦爾巴群島地理位置,主權屬挪威這麼大一塊肥肉,怎就飛到了咱們嘴裡的呢?說來此事很有戲劇性。
  • 我國為何會有挪威部分領土的自由通行權和開採權?
    此地主權目前屬於挪威,但中國公民可以不需籤證隨意出入和逗留,可以在島上進行科研、開礦或經商等活動,除了不能建軍事基地外,國人享有的權利幾乎等同於本土,當然,前提你能去到那裡並遵守挪威的法律。1925年,法國政府突然派代表找到北洋政府,表示經過列強們的不懈努力,在北極附近撈到一塊幾萬平方公裡的好地,本著中法友好的「傳統友誼」,法國政府特意來拉中國一塊入夥,大夥一塊把這地盤給霸住。
  • 中國在海外擁有領土嗎
    當然,中國在海外是沒有法理上的領土的,但卻對一個北極圈的群島擁有使用權。實際上這個群島是不能算做中國的領土,但都不能說與中國沒有關係,畢竟中國人可以不用籤證自由出入該群島! 這個群島就是斯瓦爾巴群島,也稱斯匹次卑爾根群島。
  • 我國有一個歐洲領土?你知道在哪裡嗎?無需籤證,自由出入
    中國還有一塊遠在歐洲的領土,你知道嗎?大家一定覺得是不可能的,因為大多數人都知道中國的領土是聚集在一起的,就算是有一些脫離大陸的小島,也是離中國領土非常近的,怎麼會有一塊領土在歐洲呢?但事實是,中國真的有一塊領土在歐洲,中國人不用辦籤證就可以隨意出入.
  • 中國在歐洲還有一塊領土?中國人可以自由進出,還設立了科考站!
    旅行是為了離開,旅行是對庸常生活的一次越獄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621,閱讀約2分鐘世界領土的紛爭從來沒有停止過,尤其是在非洲、中東等地,一般來說,一個國家的領土是與這個國家相鄰的,即使這個國家可能有部分領土與整體不完全接近,但也不會離得太遠。
  • 1925年,中國籤署一份條約,讓國人可自由出入歐洲此地,至今有效
    20世紀前後,因為在群島上發現大量礦產資源,所以附近的挪威和俄國出於利益,便開始爭奪此島,雙方互不相讓。 隨著斯瓦爾巴群島地理及資源的發現,一批又一批勇敢的歐洲人乘船渡海去「闖關東」,其中人數最多的是挪威人和俄國人。
  • 中國發現80億噸大油田,開採權卻歸韓國
    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在現代社會中被廣泛使用,所以擁有石油的國家都比較富裕,杜拜就是靠石油發家致富的國家。相信大家有所耳聞,哪個國家擁有了石油便擁有了主動權,為此,能源一直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線,近年來,中東產油國依然為原油供應和價格而喋喋不休之際,我國在石油領域不斷取得了多項突破,不過這次的「操作」,令人不解,我國發現80億噸大油田,開採權卻歸韓國?因為我國國土面積非常大,所以我們為了一些資源也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在國內進行了大面積的探測和研究。
  • 斯瓦爾巴群島:海外一處對中國免籤的島嶼,我國曾在這裡建立站點
    然而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領土主權,他們有權自主決定是否允許外國人,出入他們的領土。很多國家對於異國的客人,是持歡迎態度的。於是,這些主權國家會給客人準備籤證,讓他們有權利踏上異國的領土。截止到2018年8月,對我國實行持普通護照的中國公民免籤或落地籤政策的國家,已經高達71個,儘管到今年的3月份,有部分國家因為疫情取消了免籤政策,但我們還是能去到很多地方。北極圈內的斯瓦爾巴群島,就是其中之一。
  • 28年一項條約,歐洲賦予中國一塊「領土」,國人可以自由進出
    然而,1928年一份突如其來的條約,讓中國在北極圈有了"身份證",進而在歐洲有了"領土",那就是《斯瓦爾巴條約》。分享條約斯瓦爾巴群島是位於北極地區的一個群島,斯瓦爾巴意為"寒冷的海岸",是挪威邊境最北端的陸地,是最接近北極地區的人們可以居住的地方。
  • 天佑中國人民!中國意外發現80億噸石油,但為何將開採權拱手讓人
    真是天佑中國人民啊!這次我們中國也是意外發現了80億噸的石油資源,這件事是非常令人高興的,不過這次我們國家卻直接把開採權讓給了韓國,這究竟是為何呢?
  • 中國在歐洲為何有塊「飛地」?不查不知道,原來是北洋軍閥留下的
    隨著近些年中國國力愈發強大,我們有需求、也有能力在世界上一些特殊的地區進行科學考察,比如南北極周邊區域。但大多數國人不知道,中國的北極考察站黃河站位於北冰洋上一個叫做斯匹次卑爾根的群島,這個許多人連聽都沒聽過的地方。儘管是不出名的島嶼,卻也是有主的。稍有常識的人該清楚,要在島嶼上建考察站,中國要麼對其擁有主權,要麼有相應的開發權,所以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中國在三千公裡的海外竟然還有一塊領土,所有國人都可自由出入
    中國是世界上領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公裡,領海約470萬平方公裡,南到曾母暗沙,北到漠河,但是我國的領土跨度絕對比你想像的還要長的多。我國在距離三千公裡的海外還有一塊領土。這塊領土就是位於歐洲最邊緣的斯瓦爾巴群島,這個群島坐落在挪威最北界,島上的景色十分美麗,簡直就跟仙界一樣。這塊土地還是北洋政府給中國爭取過來的。提到北洋政府,大家的印象可能不是很好,但是他也不是什麼好事情都沒有做。1925年,段祺瑞跟歐美各個國家籤訂了《斯瓦爾巴條約》,為中國爭取來了這麼一塊領土。
  • 12月21日,剛果共和國宣布:剝奪3家澳企鐵礦開採權和勘探權
    根據澳洲財經見聞,12月22日發布報導,澳大利亞聖丹斯資源公司、赤道資源公司等三家澳大利亞礦業公司被剛果共和國剝奪當地鐵礦開採權跟勘探權。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家澳大利亞企業前期已經投資超過3億美元,也意味著在剛果共和國12月21日剝奪這三家企業開採和勘探權之後,澳大利亞將會損失超過3億美元。剛果共和國臨時出手根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在12月21日當天,剛果共和國決定剝奪這三家澳大利亞企業在當地的開礦權,收回了相應的採礦許可證,將開採權轉移給了桑加礦業。
  • 剛果共和國收回3家澳企鐵礦開採權,澳媒指控:可能與中國有關
    剛果共和國收回3家澳企鐵礦開採權據澳洲財經見聞12月22日報導,剛果共和國在12月21日宣布,將收回聖丹斯資源公司、赤道資源公司等3家澳大利亞鐵礦石開採商在中非地區的鐵礦石開採和勘探權,並且將開採權轉交給桑加礦業。
  • 為報答中國投資,加納送來鋁礦開採權,西方:只有中國才如此慷慨
    引言為了報答中國投資的670億資金,加納給我國送來鋁礦開採權,西方表示:只有中國才如此慷慨。中國援助加納曾經加納是比較貧窮的,國內經濟也是十分落後,一些基礎設施也是比較老舊的。我國當時與加納的關係是比較親密的,在1972年開始,我國就開始大力幫助加納發展國內的經濟。如今已經過去了48年,我國幫助加納修建了很多基建項目,也包括水電站修橋修路等工程。
  • 完全擁有內海的三個領土大國
    這一點是和外海有著明顯區別的,因為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外海可以有公海區域,船舶可以自由航行,但完全屬於一國的內海,則可以禁止外國船舶駛入。外國非軍用船舶可遵照沿海國的法律、規章駛入其開放的內海海域。而外國軍用船舶如想進入一國內海,則必須通過外交途徑辦理相關的必要手續。由此可見,一國專有的內海是與國家的陸地領土有著相等法律地位的海域。那麼哪些國家完全擁有內海呢?
  • 解密《斯瓦爾巴條約》:中國與萬裡之外的冰封雪地有何淵源?
    在遙遠的歐洲邊緣,中國在那有一塊被各國所承認的『土地』,中國完全可以在這片土地上行使任何權益,可以在此地區自由出入,並且可以在這個地方進行科學研究和生產等活動。作為從學牙語開始就在中國生活的你聽說此信息肯定會一臉詫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中國免掉南蘇丹11億債務,為感恩中國,送來70億桶石油開採權
    南蘇丹是非洲一個貧窮國家,曾經向我們中國貸款,我們二話不說為南蘇丹提供了資金供南蘇丹發展,為了感恩中國,南蘇丹為我們送來了大禮。南蘇丹南蘇丹被稱為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也不為過,自從它獨立之後,經濟發展本可以依靠國內的石油資源,但是因為常年處於戰爭狀態,一直沒來得及發展,到了現在使得南蘇丹更加貧困,發展機會幾乎看不到。
  • 12月21日,剛果共和國宣布:剝奪3家澳企鐵礦開採權!
    而就在此前,從剛果傳來了一個重要消息,和鐵礦石同樣有著重要關係。 ,並且於中非地區展開鐵礦開採,而此次剛果共和國表示,這三家澳大利亞企業擁有的鐵礦勘探權以及開採權將會遭到剝奪,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三家澳大利亞企業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也很快表達了自身對於剛果的不滿。
  • 中國免掉該國11億債務!使其十分感動,直接把開採權交給了我們
    我國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如今也是在經濟和科技上上了不少臺階,同時綜合實力也提高不少,這讓很多國家都開始逐漸關注起了我們。我們在發展起來了之後,經常會主動去幫助一些比較貧弱的小國家。因為我們當時一路走來都是靠自己挺過來的,如今我們有能力的,就想著幫助那些像我們曾經一樣的國家,而這其中南蘇丹算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