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腳後一定要就醫嗎?這4種情況最好別拖,以免貽誤病情

2020-12-18 醫聯媒體

在生活中,我們見到的多數踝關節扭傷的人群,也就是崴腳傷者,總還能自己踮著腳一瘸一拐的走動著。雖然在崴腳之後是不建議自行活動,但一般還能堅持行走的人,說明其扭傷屬於輕度。不過這也常讓人誤會,踝關節扭傷是一個小問題,並不需要就診治療,這種認知並不正確。

雖然崴腳傷者當下自我感覺良好,但是沒有接受正規直接的,會出現損傷的韌帶異位癒合或者癒合不當的風險,影響後續的功能作用,很容易給患者留下後遺症狀。

另外,並不是多有踝關節扭傷的人都是輕度扭傷,一視同仁的對待傷情,很有可能加劇傷情,影響治療效果,徒增傷者的痛苦。所以,崴腳後最好是就醫檢查治療,特別是一些傷情較嚴重的人,更要及時診治!

崴腳後有哪些情況的傷者,需及時就醫?

1、腫痛明顯:踝關節在出現急性扭傷後,可以明顯感覺到疼痛,且腫脹明顯。伴隨著周圍較大皮膚面積的淤青,傷者可以明顯的感覺到腳踝的壓痛感,而且傷者是無法自行走動,其活動受傷腳的影響明顯。

2、休息過後仍然疼痛明顯:在經過緩和休息制動之後,雖然傷腳的腫脹感可能會有所消退。但是正常行走的時候仍然感覺到疼痛,甚至出現跌倒等不穩的情況,關節也會隨著腫脹。該類傷者也不要認為繼續休息幾天,一拖再拖,耽誤傷腳的治療。

3、有「習慣性崴腳」的情況:曾經出現過踝關節扭傷,在行走或運動中出現再次扭傷的情況,且總是反覆出現踝關節扭傷或者有踝關節不穩定的病史等。如果再次崴腳時,仍然不重視,只會加劇「習慣性崴腳」的出現。

4、後續症狀:繼發性的出現整個腳踝包括後足跟,有發功發熱且疼痛的感覺,需要儘快就醫。避免發展成慢性疼痛或複雜性局域疼痛綜合症。如果在崴腳後,當下情況嚴重,需要立馬前往醫院就診。以免存在骨折的情況,需要配置石膏支具等,可以得到有效的檢查治療。

此外,踝關節出現腳心過度的外翻時,會導致內側的三角韌帶出現損傷。而三角韌帶比較堅韌。通常損傷後會伴隨著撕脫性骨折或合併外踝骨折,所以崴腳後出現踝關節內側疼痛腫脹,也建議及時就醫。

通過X線或其它方法檢查傷腳是否存在骨折情況,及時治療。在接受治療後,也要遵循醫囑,注意休息,不要輕易脫下固定的支具。特別是很多人覺得支具麻煩,而且不用支具也可以治療,就隨意脫下支具。這樣的不當行為,容易使得恢復中的組織關節錯位,最好不要輕易取下。

相關焦點

  • 崴腳後要到醫院就診嗎?4種情況不要拖,以免後悔都來不及
    在崴腳傷情較輕時,甚至會任其自行痊癒。多數情況下,不會直接選擇到醫院就診。但其實,很多人對於自己的崴腳傷情判斷並不是很準確,輕視傷足的情況。導致傷足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落下後遺症狀。崴腳後,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 崴腳後,請你不要做這4件加重傷情的事,以免後悔莫及
    崴腳後,不可以做哪些事情?1、堅持行走活動:在崴腳後,有些人可能疼痛感不強,覺得可以自行走動去就醫。或者一些正處於運動比賽中的人,例如馬拉松,為了完成比賽,堅持傷腳進行。這種做法對於已經受損的踝關節沒有任何好處,只會加重傷情跟影響後續治療效果。
  • 骨科醫生:3種肩痛並非肩周炎,當成肩周炎治,可能會貽誤病情
    但骨科醫生提醒大家,肩周炎有肩痛的症狀,但反過來,並不是說只要肩痛就一定是肩周炎,4種肩痛並非肩周炎,當成肩周炎治,可能不僅會貽誤病情,還會加重不適,只有對症下藥才能真正緩解疼痛,下面具體向大家介紹一下,對照看看,你是哪種肩痛?
  • 崴腳了要不要看醫生?不想耽擱病情,學會這3種應對方法
    崴腳需不需要看醫生?出現崴腳的常見情況:崴腳簡單來說就是踝關節扭傷,多發生在體育運動中,或行走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再或者發生在不習慣穿高跟鞋的女性群體中,有些人也會在下樓時發生。腳踝扭傷程度較輕只表現短暫的不適,經過相關治療後,就會有所緩解。
  • 崴腳後到底是熱敷還是冰敷?原來很多人都做錯了!
    都很容易扭傷而且多為腳踝外側韌帶損傷受構成腳踝的骨的結構腳踝周圍的韌帶強度及肌肉力量的影響當韌帶和肌肉薄弱或者損傷時崴腳的情況就極易出現了自從一年前右踝關節扭傷後,穿高跟鞋走路總崴腳。小張:「當時沒怎麼處理,休息兩天後腫消了一點,就正常上班了。但現在走路時,總覺得踝關節不舒服,而且更麻煩的是,我現在穿高跟鞋走路總崴腳。最近去拍了個核磁,報告單上寫著『韌帶損傷』,感覺還挺麻煩。」另外,穿高跟鞋走路對踝關節不利,尤其對於習慣性扭傷的人來說,建議儘量不要穿。崴腳要小心,別讓小問題變成大麻煩。
  • 崴腳了要不要看醫生?要分情況,學會應對方法,避免耽擱病情
    真的是這樣嗎?我想應該要早點了解答案,或許與你想的不太一樣。崴腳後,應不應該去看醫生?崴腳就是踝關節出現了扭傷,大多發生在運動,或行走在不平的路上,還有不適應穿高跟鞋的女性,有的人在下樓梯途中也會發生。踝關節扭傷不太嚴重的,只是短時間內出現不適感,經過相關處理之後,就會有所緩解。
  • 腎病多是「拖」出來的,尿液若出現3個跡象,別拖了,儘早就醫
    所以,如果平時不能對症下藥,經常濫用藥物,可能就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對腎臟健康產生影響,引起腎臟損傷,因此,藥物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使用。腎病多是「拖」出來的,尿液若出現3個跡象,別拖了,儘早就醫若你平時的尿量還算正常,卻突然出現了上述2種情況,那就一定要重視起來,那可能是你腎臟健康受損的信號,最好及時就醫檢查一下。
  • 腰痛千萬別亂按!這7種情況一定要就醫
    引起腰痛的原因很多,有的腰疼是腰肌勞損的症狀,推拿按摩能緩解,但如果用不恰當的推拿按摩手法,不但緩解不了病情,甚至還會導致神經、肌肉和韌帶損傷,加重病情。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骨科主任梁偉國提醒,腰疼千萬不要盲目按摩,一定要尋求專業醫生,對症治療。
  • 癌症是拖出來的?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抗,拖久了後果或會很嚴重
    很多癌症跟一些常見的小病有一定的聯繫,若不重視小病,拖久了可能就會增加癌變風險,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扛,拖久了後果或會跟嚴重,要重視,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下。4種小病,不能一味硬扛,要儘早治療,以免拖久了變成癌01發燒
  • 秋冬季節崴腳多,別再讓你的腳踝受凍了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大家的錯覺嗎?還真不是! 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所以到了秋冬季節,天氣寒冷,四肢關節不靈活,就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或者引起崴腳。
  • 當出現這 8 種情況,小心是關節炎
    所以當您出現以下情況的時候,您要特別注意是否是骨性關節炎。1)在您活動過程中或活動後會感覺關節疼痛;2)當您給關節部位施加輕微的壓力時,會感覺到關節有酸痛感;3)當您在早上起床後或一段時間不活動後,關節會出現僵硬感但是時間一般不超過半小時;4)您的關節不再像以前那麼靈活了,有些關節運動不能很順暢地完成;5)使用關節時,您可能會聽到或感覺到關節有摩擦感或者「咔嗒」響;6)在受影響的關節周圍可能會形成外生骨贅
  • 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告訴你——還真是!這是因為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在秋冬季節,天氣寒冷,四肢關節欠靈活,運動前由於沒有做好準備動作,關節肌肉僵硬,在運動時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或引起崴腳。
  • 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_南報網
    2020-12-18 10:37圖文來源:北京青年報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告訴你——還真是!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告訴你——還真是!這是因為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在秋冬季節,天氣寒冷,四肢關節欠靈活,運動前由於沒有做好準備動作,關節肌肉僵硬,在運動時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或引起崴腳。
  • 崴腳成「習慣」?這六種情況應儘快就醫!
    小李是某學校籃球隊的隊員,一個月前訓練時不小心扭傷了腳,休息幾天後有所好轉,便沒有放在心上,也沒有去醫院檢查,休息幾天就恢復了訓練。沒想到前幾天比賽時他又一次扭傷,小李同學的腳踝嚴重水腫,非常疼痛。醫生檢查後說小李的踝關節韌帶損傷並未癒合,導致踝關節穩定性下降,容易出現反覆崴腳,需要手術治療。
  • 崴腳後做好3件事,正確處理傷情
    踝關節扭傷往往不會出現骨折的情況,但即使沒有骨折的情況,踝關節周圍韌帶的損傷也不容小覷。踝關節扭傷不能輕視!如果不小心出現踝關節扭傷,沒有採取正確的方法進行治療,或者並不重視。很有可能會導致症狀遷延不愈,引起反覆發疼痛、腫脹。甚至因為踝關節不穩定,導致日後出現習慣性的崴腳,影響足部健康。
  • 天冷老人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告訴你——還真是!這是因為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下面給大家介紹崴腳後你需要做的幾件事:損傷後24小時內儘早實施以下急救措施即適當地保護,適當的負重、冰敷,加壓包紮及抬高患肢。受傷後首先要保護受傷的地方,避免惡化,在有限制的情況下維持活動,適當地休息;並在受傷後24小時內都應冰敷,在48小時後可適當地負重活動;將受傷部位壓迫避免關節腫脹;將受傷部位抬高於心臟。
  • 經常崴腳成習慣?這絕對不是巧合,出現這5種情況要重視!
    但是大家忽略了腳踝內部的組織是不是恢復好了,這也是導致崴腳之後經常出現這種情況這不是巧合!經常崴腳成習慣?這絕對不是巧合,出現這5種情況要重視!有一個經常打球的男孩因為一次受傷,他沒有在意。因為運動受傷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對於打籃球的男生來說可能是「家常便飯」早就已經習慣了。
  • 習慣性崴腳,揮之不去的痛?醫生:出現這幾種情況,要及時治療
    小李同學是某學校籃球隊的隊員,一個月前訓練時不小心扭傷了腳,休息幾天後有所好轉,便沒有放在心上,也沒有去醫院檢查,接著就恢復了訓練。前幾天比賽時,腳又扭傷了,但這一次扭傷,小李同學的腳踝嚴重水腫,疼痛非常。
  • @宿遷人 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記者為此採訪宿遷市中醫院骨傷科,該科主任陳國鋒告知——還真是這樣!陳國鋒解釋,這是因為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
  • 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 - 山西新聞網
    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告訴你——還真是! 這是因為人體肌肉的黏滯性與溫度有密切關係,氣候寒冷時,肌肉相對溫度高時變得「僵硬」,專業術語叫「黏滯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