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拜見袁世凱,卻順手拿走袁世凱一塊金表,事後才知這招真高

2020-12-26 小宋古事匯

「東北王」張作霖的名號我們都聽過,他從一個小混混起家,中間做過木匠,學過獸醫,過挑糞郎,也做過土匪,還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最終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成為名震一方的大人物。

張作霖能擁有這般巨大的成就,除了他能抓住機遇之外,與他個人的智慧有極大關係。民國時代著名外交家顧維鈞先生曾在《顧維鈞對民國史有幾個問題的自述》中誇獎過張作霖的智慧:

我覺得他有他的特長,雖然他沒有受過教育,(但)統御部下,卻有他的一套。

當然,張作霖的智慧不僅僅體現在統御部下,對抗日本、與人交際等方面都非常「有一套」。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講述一件張作霖與袁世凱的智慧故事,兩人都可謂是風雲人物,相互之間又能碰出怎樣的火花呢?

1912年2月15日,袁世凱擔任立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不過由於當時的情況比較混亂,內有參議院制約,外有各路軍閥虎視眈眈,因此袁世凱的位置坐得並不安穩。為了增加自己的權利,袁世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於外部的軍閥,袁世凱該打壓的打壓,該拉攏的拉攏。比如黎元洪和蔡鍔這種能量巨大的人物,都被袁世凱委以「高官厚祿」,軟禁了起來。

在當時,張作霖駐軍奉天,就任民國陸軍第二十七師師長,也是一方響噹噹的大人物。雖然在袁世凱剛剛就任大總統之時,張作霖就上書表態道:「願負弩前驅,惟大總統馬首是瞻。」可袁世凱也不是好忽悠的,再加上奉軍不屬於北洋嫡系,不會放下對張作霖的戒心。

因此,在1915年,袁世凱向張作霖發出了「邀請函」,召集張作霖「入京」。張作霖自然知道這是一場鴻門宴,但是考慮到自己的勢力無法與袁世凱抗衡,只能硬著頭皮前去。

張作霖也不會這麼「伸著脖子」讓袁世凱砍,自然要有所準備的。他先是給自己的老上司趙爾巽送上厚禮,讓他在袁世凱面前給自己說話,當然,讓趙爾巽說什麼話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那張作霖是個粗人,大總統不必與他計較,這個人不像孫文,有什麼高尚理想,他是有奶便是娘,只要以利餌之,就會死心塌地跟著大總統走的。」

這段話說的非常巧妙,袁世凱擔心的就是張作霖不受自己控制,而這段話說出來,就讓袁世凱有了考量:如果真的如趙爾巽所說,除掉張作霖反而不如給張作霖一些好處,讓他成為自己的下屬,有時候貪財的小人反而好對付。

這個念頭一轉,袁世凱就決定此次見面的時候多扔給他一些骨頭,仔細看看張作霖的表現,是殺是留,再做打算。

有這麼一個伏筆埋下,張作霖就有發揮的餘地了。

張作霖入城之後,就仿佛「劉姥姥入大觀園」一般,東瞅瞅西看看,還讓下屬包下了好幾座花樓妓院,堪稱揮金如土生活奢靡,這件事在當時還成為一方笑談。

等見到袁世凱之後,張作霖將自己的姿態放得極低,一見面就給袁世凱行跪拜禮,一連磕了幾個頭。說道:「前清那陣,只知有皇上,如今只知有大總統,大總統就好比皇上。」,可謂對袁世凱吹捧至極。

隨後袁世凱問道:「來北京有些日子了,雨亭(張作霖字)兄與手下的弟兄還習慣否?」這句話顯然是打趣張作霖的,因為袁世凱知道張作霖到處尋花問柳的舉動。而張作霖卻好像沒聽出袁世凱的意思一樣,而是嘿嘿直笑:「我的那些弟兄從小地方來,沒見過大世面,到處找樂子,住的當然好。」

在之後的談話中,有意無意間,張作霖粗話不斷,渾身都是匪氣,並且對於袁世凱辦公室內的擺設新奇不已,尤其是袁世凱辦公桌上的四塊金表,也不經過袁世凱的同意,順手就拿了起來看個不停。袁世凱看到張作霖這般模樣,就拿出一塊金表送給他,而張作霖也毫不客氣。

這一套動作行雲流水,看得袁世凱一陣啞然。

最終,張作霖成功用這一套方案打消的袁世凱的戒心,而張作霖也藉此得到袁世凱的認可,隨後成為名正言順的奉天第一人。

前面提到,在這件事之前,張作霖任職民國陸軍第二十七師師長。而在張作霖之上,還有一個奉天將軍,他能夠節制整個東三省,張作霖對於這個位置垂涎已久。後來張錫鑾被調走後,張作霖本以為自己能夠升值,結果來了一個袁世凱的親信段芝貴就任奉天巡按使、鎮武上將軍,依舊要壓張作霖一頭。

而這件事之後,張作霖依靠自己的智慧成功贏得了袁世凱的信任,並且被袁世凱安排署督理奉天軍務併兼巡按史,成為了奉天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智慧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張作霖此行本來充滿危機,然而張作霖憑藉他的智慧不僅將危機巧妙化解,反而因此得到巨大的好處,讓人不得不佩服。

古人云,「權利之一時,智慧方永久」。智慧是我們為人處世、升官發財的必需品。有智慧的人可以揚名立萬,無智慧的人則只能黯淡收場。所謂「讀史使人明智」,歷史上有很多故事對於我們都有深刻的啟發。因此,筆者建議各位可以多讀一讀史書,從中汲取更多的智慧故事。

曾國藩曾經說過:「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他能以中人之資,而成一代「聖賢」,就在於日夜勤學苦讀。曾國藩的書桌上,就常年擺著一本奇書——《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人稱「小《資治通鑑》」,作者馮夢龍先生從先秦到明代,記錄著1238則名人智慧故事,取材於帝王將相、士子儒生、女子平民,專門分析他們的錦囊妙計。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他們都各有各的智慧,各有各的生存方式,這就是我們的文化根基。

看過此書的人說,哪怕悟透十之一二,都可趨吉避兇。據記載,乾隆剛剛繼位,曾七天足不出屋,原來在苦讀《智囊》。

杜月笙也很喜歡《智囊》一書。一次,偶然得到此書,立刻如獲至寶。因其不識字,就讓人邊讀邊講解,經常聽得如醉如痴,感慨說:「讀懂這本書,才算讀懂了社會。」

因此,筆者建議各位可以讀一讀這本奇書,唯有智慧才是處身不敗的第一要素。不過原版的乃是文言文敘述,理解難度較大。

因此,筆者在這裡向大家推薦一套,文、白對照版的《智囊全集》。需要《智囊全集》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橫條,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張作霖進京見袁世凱,順手拿了袁一塊金表,真是大智若愚之人!
    東北王張作霖的名號想必大家都聽過,他從一個小混混,走到了名震四方的奉天第一人。張作霖能擁有巨大的成就除了抓住機會外,還和他的個人智慧有著很大的關係。袁世凱於1912年2月15日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但由於當時形勢比較混亂,內有參議院制約,外有各路軍閥虎視眈眈,袁世凱的位子並不穩固。為增進自身權益,袁世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於外部軍閥,袁世凱該壓的壓,該拉的拉。像黎元洪、蔡鍔這樣的大人物,都被軟禁。那時,張作霖駐紮奉天,也是個響噹噹的大人物。1915年,袁世凱向張作霖發出「請帖」,號召他「進京」。
  • 袁世凱問張作霖要兵要武器嗎?張說我要你的金表,傻不傻?
    幸虧劉邦的手下謀士張良和大將樊噲的機智勇敢,劉邦這才虎口脫險。歷史的軌跡有時極其的相似,民國時期,東北王張作霖就曾赴過袁世凱的鴻門宴,張作霖憑著自己的機智化險為夷,最終逃出了虎穴。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清朝滅亡後,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成果,當上了民國第一任大總統。
  • 袁世凱問張作霖:你要軍隊還是地盤?張回了17個字,使其消除戒心
    然而,張作霖這一生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為他有一項已經修煉到爐火純青的本事,這就是裝傻充愣,對待比那些比自己強的人,更是如此......因此,山西閻錫山面見袁世凱的時候,裝作渾身發抖,被袁世凱順利放行;黎元洪、蔡鍔二人,則因威名太盛,被袁世凱扣了下來,委以高官。 1913年,袁世凱命令張作霖馬上前來北京。雖然張作霖早已得知閻錫山、黎元洪、蔡鍔等人遭遇,但是面對袁世凱所下達命令,他又不得不聽,所以張作霖當晚就是立即啟程,前往北京。
  • 袁世凱問張作霖:要軍隊還是要地盤?張作霖這樣答覆後,逃過一劫
    袁世凱掌權之後,張作霖一直盤桓在東北地區,他還是北洋奉軍的首領。從這一點我們不難看出,張作霖實際上掌握著東北軍隊的大部分實權。但是袁世凱有一個上位者的通病,那就是疑心很重,張作霖是在袁世凱掌權之後才效忠於他的,那麼為什麼張作霖能夠在袁世凱手下節節攀升呢?
  • 袁世凱試探張作霖,軍隊和地盤誰重要,張作霖一句話死裡逃生
    所以張作霖每次做事、做人都是很小心的,在一次宴會中被當時的臨時大總統為難,張作霖很聰明的就讓自己安全的回東北了,這就是他厲害的地方,我們都想知道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袁世凱在推翻清朝,成為中國民國臨時大總統的時候,很多地方的人物都來京城幫他慶祝。這些各個地方的人物,都是不想來的,但是沒有辦法,不來可能就會要死。
  • 張作霖與袁世凱的三次會面,從三拜九叩到稱雄一方!
    張作霖知道後大驚,袁大總統遠在千裡之外竟然都能知道他的母親生病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就在他心煩意亂的時候,袁世凱的另一份大禮又到了——袁世凱下令:設立東三省籌防處,並任命張作霖為總辦,徵繳蒙匪,這一任命,使張作霖成為了關外第一軍頭。張作霖心裡知道,這是遇到對手了,但是也沒辦法,現在也就只能硬著頭皮上戰場秀肌肉,才能減輕袁世凱對他的猜忌。
  • 想稱帝的袁世凱,被日本炸死的張作霖
    他就是一代梟雄袁世凱,一個竊奪了革命果實的傢伙!走時運的袁世凱袁世凱本雖然出生一個大家族,然而他似乎並沒有多好的讀書天賦,在兩次名落孫山後。不安心在家,做一個土財主,於是就外出闖蕩。而後,一路步步高升,直到清朝末期,溥儀在位的時候,權勢已經遍布朝野。
  • 張作霖是綠林起家,沒參加新軍也能稱為北洋軍閥?袁世凱:太大意了
    北洋軍閥是近代中國政壇上十分有影響力的團體,從袁世凱編練北洋新軍開始,這支軍隊就被打上了北洋的烙印。 袁世凱掌權的時候,張嘴閉嘴喜歡稱「咱北洋團體」,以示北洋一家,但這也沒能阻止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迅速地分崩離析。
  • 梟雄袁世凱,閻錫山和張作霖見了都要磕頭,卻不敢得罪章太炎
    在這其中,人們都知道有李鴻章、左宗棠等人,很少人知道有袁世凱。關於袁世凱,外界褒貶不一,有一部分人認為袁世凱為推翻封建王朝出力了,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成果,這樣的行徑有點可恥。不管怎麼說,站在當時清廷的角度來講,袁世凱絕對是一個梟雄,手中有兵,朝中有權。
  • 晚清老照片:年輕的張作霖相貌清秀,24歲的袁世凱顯老氣
    這張照片拍攝於1901年,當時金碧輝煌的紫禁城一片蕭條的景象,到處長滿了沒膝的荒草,沒有人打理。由於八國聯軍侵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往西安,紫禁城經歷了建成以來最為屈辱的時刻。1882年前後的袁世凱。這一年的袁世凱24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不過看上去有點老氣。
  • 為拉攏袁世凱,年輕的隆裕皇后用的手段,搞得袁世凱都不好意思了
    孫中山的革命黨和省政權派別一致認為袁世凱應該當總統,但前提是逼退皇室,讓他來充當這一千古罪人。。小皇帝很年輕。隆裕太后除了整天哭泣外,希望能拉攏袁世凱為保全清朝。那麼她用了什麼手段,弄得袁世凱都不好意了?首先,所有的軍官都被提升了。她下令授予袁世凱第一侯爵與曾國藩同名,曾國藩挽救了清朝,這也是清朝漢人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讓誰去頒發聖旨呢?剛剛被迫辭職的攝政王。
  • 一代奸雄袁世凱,閻錫山和張作霖見了都得磕頭,竟不敢得罪這個人
    已至後來成為一代奸雄袁世凱,連閻錫山和張作霖見了都得磕頭,卻唯獨不敢得罪這個人! 待看到胡適的名字下面也有條黑線,才消了氣說:「他的名旁也有一槓,就算互相抵消了罷!」 通過這些奇聞異事,大家應該對章太炎口無遮攔嗜好有所認知,但相比這些趣事,章太炎最讓人津津樂道的,還要數他跟袁世凱的鬥法。當初,一代奸雄袁世凱看中了章太炎的才能和名氣,想拉攏他為已所用,還授予了章太炎二級勳章一枚。
  • 袁世凱的十六次婚娶
    同行的人走出徵遠,他才抬腳急追,還戀戀不捨地回頭張望。朋友徐海東見袁世凱對小白菜一往情深,有意挖苦他一番,便問道:「慰亭,你看這嫩豆腐小白菜,和你的床頭人相比你覺得如何?你要是相中小白菜,我一定幫你,成全你。」袁世凱笑而不答,但心中一直在思量著:今生得到小白菜,福也。當天傍晚,回到家中,躺在床上仍想入非非,翻來覆去,夜不能寐,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條妙計良策。
  • 他是張作霖的結拜兄弟,但每次去見張作霖,袖中都要藏一支手槍
    張作霖1906年,馮德麟被清廷招撫,擔任巡防營統帶,後來又充任巡防營左路統領。辛亥革命後,馮德麟被袁世凱任命為二十八師師長。1907年,馮德麟與張作霖等人結拜。1916年開始,馮德麟開始與張作霖產生矛盾。袁世凱取消帝制後,由袁世凱任命的奉天督軍段芝貴被人們徵討。張作霖讓馮德麟和二十八師扮黑臉,正面與段芝貴產生衝突。他自己則扮演白臉,暗中逼走段芝貴。
  • 做過土匪,北洋政府最後掌權者,看張大帥如何將袁世凱耍的團團轉
    然而就是看似老大粗的張作霖其實也是精明似猴子,狠狠地將老道的袁世凱耍了幾次。很多人都喜歡說張作霖是草莽出身,動輒便扣綠林好漢的帽子,其實這並不全面。 「二次革命」時期,為了集中力量對付革命黨,袁世凱急需安撫北方實力派,以防後院起火。1913年3月31日,袁世凱以發展邊疆商業的名義第一次召見了張作霖。
  • 袁世凱死後,「北洋五虎」的最後歸宿
    清朝滅亡後,在中華民國前期,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在政治格局中佔據主導地位,這段時期的中國政府被稱為「北洋政府」。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崩離析,各大軍閥開始割據,北伐戰爭爆發。這是一段對外屈辱、對內殘暴的黑暗歷史,然而當東北易幟後硝煙散盡,曾經的梟雄們都有著怎樣的歸宿呢? 1928年12月29日,遼寧瀋陽大帥府前的「五色旗」被換成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同日,張學良宣布「東北從即日起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改變旗幟」。
  • 袁世凱賞家僕十塊錢,只因他發現一怪事,促使袁世凱決心稱帝
    這其中關鍵人物就是袁世凱,有人將之和漢末的董卓對比,不過袁世凱更猛些,他真的當了皇帝。袁世凱發跡前有雄心,可沒機會。作為官宦人家的子弟,靠著父祖輩人的餘蔭,一路走來,貴人真是不少。袁家祖上平定捻軍有功,在他父親那輩時已經是世家了,可謂是個地方名門。唯一缺點是袁家的男人少子短命。
  • 維基精選:【袁世凱】
    不過其落榜原因也有其他說法:袁世凱考得「項城縣之府案首」,但河南學政瞿鴻禨在考陳州府時,不尊重知府吳重熹,吳重熹為此針鋒相對兩人結怨,瞿鴻禨於是取消了陳州各府屬的府首,袁世凱因此成為犧牲品,雖然未能及第,但袁世凱於同年年底與沈丘于氏結婚,兩年後誕下唯一嫡子袁克定,不過袁世凱與于氏關係並不融洽。袁保恆見袁世凱完婚,頻繁招袁世凱回北京繼續學習以考取功名,袁世凱最初也極為重視「然雖多病,亦不敢自棄。
  • 李鴻章曾說袁世凱是小人,但臨終前,卻又力薦他繼承自己「衣缽」
    他在朝鮮所作所為得到清廷的大加讚賞,並許他加官進爵,將他升為朝鮮的「監國大員」,這其中離不開李鴻章的舉薦,可以說,正是李鴻章識人善用,才讓袁世凱能施展他的才華。回國後的袁世凱想要另謀出路,但李鴻章已經「賦閒在家」,只能另求他人,這一求卻求到了李鴻章的政治死敵翁同酥門下,這在當時官場可是犯了大忌的,不過,為了升官,袁世凱也顧不了許多,由此,卻讓李鴻章對其愈加冷淡。
  • 載灃想殺袁世凱,可是他根本找不到動手的機會
    為了落實此舉就是安撫,不讓袁世凱叨叨廢話,慈禧把在湖廣經營多年的張之洞也調進了軍機處。慈禧這招不僅是對付了袁世凱,還趁機鬆動了張之洞在湖廣的根基,同時還利用張之洞牽制住袁世凱,真可謂一箭雙鵰。02袁世凱見招拆招,一個移步換影便把慈禧刺向自己的這一劍,調轉了個方向,劍鋒不但沒有落空,反而直逼慈禧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