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賺錢業務」恢復高增長!場外期權增速超五成,華泰穩居榜首,中信...

2020-12-23 和訊股票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在經歷8月份首次下滑後,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新增規模恢復高增長。

11月25日,中國證券業協會最新發布了2020年9月證券公司場外業務開展情況報告,本期證券公司場外金融衍生品業務新增初始名義本金6156.02億元,較上期增長1621.50億元,環比增長35.76%;截至本期末,未了結初始名義本金為12575.11億元,較上期增長2435.77億元,環比增長24.02%。

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本期新增交易量排名方面,華泰證券(601688,股吧)穩居行業榜首,緊隨其後的是中信證券(600030,股吧)、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申萬宏源(000166,股吧),交易量增長較快的前三名是中信建投、 中金公司、申萬宏源,交易量減少較快的前三名是國泰君安、平安證券、廣發證券(000776,股吧)。

本期場外衍生品新增交易集中度下降較大,本期集中度為73.44%,環比下降13.24個百分點;場外收益互換業務集中度為90.93%,環比下降4.06個百分點;場外期權新增交易集中度為70.46%,環比下降11.17個百分點。

場外期權增速超五成,華泰證券穩居場外衍生品業務榜首

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中的兩大業務新增規模出現了快速增長,尤其是場外期權業務的增速超過五成。

具體來看,場外期權業務新增初始名義本金3882.97億元,較上期增長1379.39億元,環比增長55.10%;截至本期末,未了結初始名義本金8522.10億元,較上期增長1967.34億元,環比增長30.01%。

收益互換業務新增初始名義本金2273.05億元,較上期增長242.12億元,環比增長11.92%;截至本期末,未了結初始名義本金4053.01元,較上期增長468.42億元,環比增長13.07%。其中,融資類收益互換新增為零,未了結名義本金0.39億元,較上月減少18.75%。

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本期新增交易量排名顯示,前五名分別是華泰證券(1648.80億元)、中信證券(909.37億元)、中信建投(730.70億元)、中金公司(680.51億元)、申萬宏源(678.98億元)。

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交易量本期環比變化排名顯示,合計交易量增長較快的前三名是中信建投(543.70億元)、 中金公司(247.66億元)、申萬宏源(194.34億元),合計交易量減少較快的前三名是國泰君安(-29.43億元)、平安證券(-6.56億元)、廣發證券(-4.08 億元)。

新增交易集中度回歸下降趨勢,場外期權集中度下降一成

從業務集中度來看,行業集中度經歷了8月反彈後,再次下挫,且遠低於7月份數據。

相較於8月份,本期場外收益互換業務集中度環比下降4.06個百分點,本期場外期權新增交易集中度環比下降11.17個百分點,本期場外衍生品新增交易集中度總體環比下降13.24個百分點。

本期收益互換業務新增規模排名前五的證券公司新增初始名義本金共2,066.98億元,佔本期收益互換業務新增總量的90.93%;本期場外期權業務新增規模排名前五的證券公司新增初始名義本金為2,736.13億元,佔本期場外期權業務新增總量的70.46%。

場外期權新規落地,行業發展推進加速

自今年9月份以來,場外衍生品業務市場發生多個重大事件,包括場外期權管理新規落地,以及首家外資券商進入場外金融衍生品業務交易商序列。

9月3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場外市場委員會在京召開全體會議,協會副會長孟宥慈出席會議並致辭,孟宥慈指出,下一步中國證券業協會將重點圍繞「系統搭建場外市場業務、場外衍生品業務自律規則體系;加強場外市場業務、場外衍生品業務監測監控;推動場外市場業務、場外衍生品業務發展」三個方面推進證券公司場外業務發展。

9月25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制定並發布了《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在對交易商的管理要求中提道,證券公司參與場外期權交易實施分層管理,根據公司資本實力、分類結果、全面風險管理水平、專業人員及技術系統情況,分為一級交易商和二級交易商。

「最近一年分類評級在A類A級以上或B類BBB級以上,持續規範經營且專業人員、技術系統、風險管理等符合對應條件的證券公司,經協會備案,可以成為二級交易商;展業一年情況良好、未有重大風險事件的,可向證監會申請成為一級交易商。」

隨後,不到兩月的時間,新的場外期權業務二級交易商誕生。11月1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第七批場外期權業務交易商名單,新增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為場外期權業務二級交易商。瑞銀證券符合上述「最近一年分類評級在A類A級以上」的要求,根據證監會公布的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瑞銀證券2020年級別為A。

地方證券業協會加速了場外衍生品業務市場的推進。為進一步了解國內外金融衍生品市場最新發展狀況和市場業務模式,提高行業認識水平,推動金融衍生品業務深入開展,11月12日,深圳市證券業協會組織證券經營機構開展「行穩致遠,專業賦能」第七期培訓—金融衍生品業務培訓。

培訓會上,中證協老師和專家們分別就《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管理辦法》進行了解讀;隨後講解了我國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收益互換業務的規則體系、發展現狀及面臨形勢;同時介紹了FICC衍生品業務,並通過利率衍生品、外匯衍生品、信用衍生品、商品衍生品就境內外衍生品市場進行對比;結合實際案例講解如何為投資者提供不同投資標的的投資業務,以實現客戶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的需求;並從風險控制角度分析場外衍生品業務的風險類別及其管理方式,從而警示投資者「沒有哪個利潤中心可以凌駕於風險管理之上」;此外,專家們還介紹了場外衍生品對投資銀行的意義以及在財富管理中的應用;更通過做市業務,對期權市場今後的發展方向進行展望,開拓思路。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特別賺錢業務之一!券商場外衍生品業務持續爆發,中信與華泰收益...
    從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5月新增交易量排名來看,華泰證券居榜首,新增名義本金947.43億元;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交易量環比增長最快的是國泰君安,名義本金環比增長100.8億元。從期權來看,排名前五的分別是申萬宏源、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中信建投,新增名義本金分別為436.76億、394.72億、269.98億、202.56億、188.86億。一位中信證券衍生品研究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整體來看業務比較集中於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華泰證券。
  • 券商最賺錢業務新增規模跳水!場外期權業務驟降超四成,行業排名生...
    來源:財聯社APP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新增規模驟降,總體降幅超三成,場外期權降幅超四成。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排名也有顯著變化,9月份排名第三的中信建投,此次被擠出前五;國泰君安以場外衍生品本期新增341.15億元躋身行業前五,申萬宏源則由第五名跳升至第三名;華泰證券、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排名未變,仍分別位於第一名、第二名、第四名。
  • ...場外業務上半年增超1.6倍,華泰新增超5倍,收益互換最強,中信...
    行業排名來看,新增名義本金行業前十的是華泰證券、中信證券、申萬宏源、國泰君安、中信建投、中金公司、招商證券、海通證券、方正證券、中泰證券。從前十大券商的增速數據來看,增速最高的是華泰證券、海通證券,增速分別為519.93%、214.15%,增速超過1倍的包括中信證券、申萬宏源、國泰君安、中金公司。
  • 券商場外衍生品業務2020大爆發:規模增近1.3倍 中信證券居第一
    來源:財聯社原標題:券商最賺錢業務2020大爆發,規模增近1.3倍,誰是行業No.1,機構:衍生品業務正成下一片券業藍海2020年是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發展「大年」,行業內發生一系列大事件,包括業務規模大幅增長、場外期權業務管理新規出臺以及一二級交易商新增等。
  • 中證協公布場外期權業務交易商及標的股名單
    場外期權業務交易商名單公告(2018年第1號) 一、場外期權業務一級交易商名單(按拼音順序排名):1、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3、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4、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 《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管理辦法》發布——一級交易商數量增加...
    作為券商頗有「錢景」的一項業務,有不願具名的券商人士分析,場外期權業務成長空間巨大。「場外期權對券商的價值很大,誰有牌照,誰就能延伸做一系列業務。對於分類評級為AA級的券商利益很大。」在他看來,場外期權市場未來集中度將越來越高。
  • 券商「最賺錢業務」監管新規落地,場外期權參與資質由A類降至BBB...
    財聯社(上海,記者 王可)訊,9月25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管理辦法》,經證監會備案,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今年以來迎來爆發期,特別是頭部券商相關業務迎來大增長,被券商稱為「最賺錢的業務」。
  • 場外期權迎來擴容窗口 容量最多可提升80%
    在這種背景之下,業內對於場外期權標擴容的呼聲也漸漲。專業人士認為,理論上,場外期權標的數量應該要與兩融標的不相上下。數據顯示,2019年,證券公司場外期權累計新增名義本金12556.33億元,較2018年的6718.31億元增長86.9%,年末未了結名義本金為4642.92億元。
  • 中信建投投行業務收入第一,中信證券自營收益一...
    截至6月末,133家券商中有19家券商總資產超千億,中信證券以7258.39億元的總資產額穩居上半年度總資產榜榜首。上半年有51家券商營收超50億元,10家券商淨利潤超30億元,中信證券在營收和淨利潤榜單中均為榜首。
  • 券商場外期權業務到底是什麼?我們該怎麼理解?
    券商場外個股期權業務用資收益率可達10%以上,具體的收益率主要受到波動率影響。預計2017年場外個股期權業務貢獻利潤40-60億元,對行業利潤增厚有限,但對龍頭券商增厚效應顯著,預計中信證券該業務貢獻10億元左右,佔其全年淨利潤的9%。
  • 華鑫證券喜提場外期權二級交易商名單!券商最賺錢業務又迎新交易商...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場外期權業務二級交易商再添「新人」,華鑫證券獲得入場許可。12月2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布第八批場外期權業務交易商名單,新增華鑫證券為場外期權業務二級交易商。3個月內新增2家場外期權業務二級交易商,是快了還是慢了?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場外期權業務越來越熱鬧,當前這個節奏並不慢。「本來以為年前都不會有新的了」該人士稱。
  • 2019十大最賺錢證券公司,各項業務全排名
    通過梳理發現,2019年中信證券(300030)以7917.22億元總資產高居榜首,海通證券(600837)、華泰證券(601688)緊隨其後,第4到10名分別為:國泰君安(601211)、廣發證券(000776)、招商證券(600999)、申萬宏源(000166)、中金公司(03908)、中國銀河(601881)以及中信建投(601066)。
  • 華泰證券上半年淨利增長近六成 數位化、國際化成亮點
    原標題:華泰證券上半年淨利增長近六成,數位化、國際化成亮點   華泰證券
  • 場外期權迎第8家一級交易商,2年來新增券商僅此一家,還有...
    申萬宏源證券能夠獲得證監會出具無異議函,與其分類評級及其當前業務規模優異有直接關係。申萬宏源證券2020年最新分類評級為A類AA級,場外期權業務規模多次躋身行業前列,與一級交易商規模一爭高低。中證協1月4日公布的最新場外業務開展情況報告顯示,2020年11月,申萬宏源場外期權本期新增名義本金443.86億元,位居第一名。
  • 中信證券上半年淨利雄踞第一
    數據來源:券商半年報具體來看,中信證券仍然牢牢佔據榜首,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高達267.44億元,是目前唯一半年度營業收入超200億元的券商;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上半年營業收入雙雙突破150億元,達到155.41
  • 場外衍生品存續規模大增,頭部券商佔據主要份額,建議關注中金公司...
    摘要投資要點:11月場外衍生品新增規模環比+32%,存續規模同比翻倍。天風證券重點推薦招商證券、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和華泰證券,建議關注中金公司港股(03908)。1、場外金融衍生品規模創新高。期末,存續的收益互換以其他類(53%)、個股類(18%)為主;存續的場外期權標的以商品類(36%)和股指類(44%)為主。2、頭部券商佔據主要市場份額。存續名義本金較大的前五家券商在整個場外衍生品業務中佔比為69%。
  • 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管理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場外期權業務指在證券公司櫃檯開展的期權交易。第三條 證券公司場外期權業務的交易商管理、標的及合約管理、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數據報送、監測監控等適用本辦法。第四條 證券公司應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目標,以客戶風險管理需求為導向,合規、審慎開展場外期權業務。嚴禁與客戶開展單純以高槓桿投機為目的、不存在真實風險管理需求的場外期權業務。
  • 上市券商曬收成抱得「金豬」歸 中信證券獲雙冠王
    當月A股成交量突破萬億股,成交金額11.24萬億元,環比11月份增幅逾3成,同比增幅超一倍。當月,兩融餘額重返萬億元大關,至12月31日,滬深兩融餘額10192億元,月內增加規模超500億元。在市場回暖行情持續之下,券商實現「年度關門紅」也在預料之中。就營收情況來看,在目前披露月報的31家上市券商中,共有28家營收環比增長50%,22家淨利潤環比翻倍。
  • 經紀業務誰是老大?國君中信銀河佔牢總收入前三,代銷金融產品中信...
    經紀業務總收入:國君中信銀河佔牢前三,超10億有21家近三年,國泰君安證券、中信證券和銀河證券佔牢經紀業務收入前三。中信證券近三年穩居第一;長江證券和海通證券在2018和2019年也穩居第二和第三;國泰君安相比2018年上升3名、相比2017年上升6名;招商證券相比2018年上升4名,相比2017年上升1名;華泰證券相比2018、2017年上升6名;東方證券、申萬宏源、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天風證券、中信建投的2019排名相比2018和2017年有小幅下滑;光大證券連續三年排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