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小土豆只能和醋溜土豆絲、土豆燒牛肉、炸薯條、土豆燉豆角、老奶洋芋相依相伴?在中國農業科學院25日主辦的馬鈴薯產業開發高層研討暨成果發布會上,由土豆粉「友情參與」製作而成的米飯、米線、麵包、饅頭、餅乾、麵條、莜麵、義大利麵、武漢熱乾麵、酸辣粉、粘豆包、油條、麻花、芝士蛋糕等紛紛出動,品嘗臺前大家吃得很high。現場究竟是個什麼情況?視點君帶您瞧一瞧。
2月25日,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與會者們正在品嘗各種馬鈴薯主食
儘管佳節中剛剛胖了三斤,視點君依然很敬業地品嘗了馬鈴薯饅頭、麵條、米線、蛋糕、花卷、米飯、餅乾、義大利通心粉、麻花、油條等。各類食品的馬鈴薯粉含量均為30%以上,饅頭的土豆粉含量達到70%左右。經過試吃,覺得麵條筋道,饅頭、花卷香糯,米飯中有土豆的清香……總體來說,和小麥、大米等做成的傳統主食在口感、風味上差別不是太大。
據了解,在北京的一些超市中,馬鈴薯饅頭等主食,得到資深家庭主婦們的青睞,消費者紛紛購買、品嘗,在剛剛過去的春節期間銷量不錯。
中國農科院開發的土豆粘豆包、莜麵、油條、麻花,味道還不錯
從2013年開始,農業部組織開展馬鈴薯主食產品開發。目前,初步篩選出10多個適宜主食加工的馬鈴薯新品種。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成功將饅頭、麵條、米粉等傳統大眾型主食產品中的馬鈴薯粉佔比由10%提高至70%、45%、55%,研發了馬鈴薯饅頭、麵包,馬鈴薯麵條,馬鈴薯糕點,馬鈴薯米粉,馬鈴薯復配米,馬鈴薯莜麥麵及休閒系列產品等6大系列百餘種主食產品。
馬鈴薯饅頭、麵包、發糕、花卷、饢
針對工業化生產、連鎖餐飲及大型食堂、普通家庭等的設備需求,還研製了馬鈴薯鮮溼面、馬鈴薯米粉專用的一體化仿生擀麵機、一步成型米粉機和面向家庭用的小型馬鈴薯麵條機及米粉機。
土豆粉「友情參與」製作的義大利麵、通心粉、擔擔麵、炸醬麵
馬鈴薯以其營養豐富著稱,特別是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成分,可以滿足我國消費者消費結構升級和主食文化發展的需要。
同時,馬鈴薯耐旱、耐寒、耐瘠薄,用水用肥較少,水分利用效率高於小麥、玉米等大宗糧食作物,在同等條件下,單位面積蛋白質產量分別是小麥的2倍、水稻的1.3倍、玉米的1.2倍。在我國農業資源環境亮起「紅燈」的背景下,在北方乾旱半乾旱地區擴種馬鈴薯,能減輕農業用水壓力,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實現資源永續利用,還能幫助農民增收。
土豆粉製作的雞湯粉絲、麻辣粉絲、牛肉湯粉等
「吃油炸薯片、薯條會變胖,是因為加工方法不當。」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教授馬冠生說,馬鈴薯富含人體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等7大類營養物質。馬鈴薯脂肪含量低,通過蒸煮等方法進行加工、食用,能夠減少脂肪攝入,利於抑制體重增長、預防肥胖,助於清理腸道、預防消化系統病變。
據專家測算,一個三兩重的土豆,可提供人體每天所需維生素C的45%、鉀的21%、素有「地下蘋果」、「第二麵包」之稱,是營養健康的食品。
土豆粉參與製作的各類營養配方米,可煲飯、可煮粥
2015年,我國在北京、河北等9個省市開展馬鈴薯主食開發試點。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所與北京海樂達食品公司合作,生產出馬鈴薯饅頭、麵條、花卷、糕點等10餘種產品,其中馬鈴薯饅頭已在京津冀600家超市銷售。甘肅省馬鈴薯加工企業與科研單位合作,也開發出馬鈴薯麵條等主食產品。
小土豆變身清清爽爽棗泥酥
今後,在鞏固提升北京主中心的同時,將把哈爾濱、上海、杭州、武漢、廣州、成都、西安作為馬鈴薯主食產品開發的次中心,輻射帶動區域內周邊城市。馬鈴薯主食產品有望進入千家萬戶,小夥伴們有福啦。
新華社記者:於文靜、王宇
本期編輯:葉昊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