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為鍾南山關於「吃牛羊肉身體好」闢謠外,我們真應該知道這些

2021-02-27 老羊鏟史

1.

很早以前,就有一個假設:如果人不吃飯,這個世界會是怎麼樣?

如果人不吃飯,那麼就不用開墾耕地,這個地球到處都是綠色的森林、清澈的河水,還有藍天、白雲。

因為不用開墾耕地,就沒有了因為搶佔地盤兒而發生的戰爭。

於是,這是一個和平的世界。

可惜了,人不但要吃飯,還要吃肉,自己家的肉不夠吃,還去搶別人家的,於是就有了戰爭。

戰爭與和平就得一直上演,這個世界只有過短暫的安寧。

不但如此,還要一直向大自然進軍,逮住什麼都想吃什麼。

從饑寒交迫到能吃飽肚子,再到吃美其名曰的養生餐,歲數大的還要吃藥膳,補中氣,補腎氣。

於是,吃著吃著就吃出事來了。

現在最煩人的這個病,姑且算是吃野生動物吃出來的吧!

2.

前幾天,有一條消息在網上流傳了幾天就被闢謠了:

闢謠!鍾南山院士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

原來被闢謠的文章大意為:

今年1月20日,內蒙古赤峰巴林右旗烏蘭牧騎演出隊在疫情期間赴武漢演出,演出結束回到家鄉被全部隔離,14天的隔離期結束後,35名隊員無一人感染。鍾南山院士在講話中提到,全國人民應向蒙古族同胞學習,多食天然的奶製品和綠色牛羊肉,並為蒙古族同胞強大的基因和免疫力點讚。

闢謠的文章說,查閱資料發現,截止2月11日,鍾南山院士對外公布的講話從未涉及「吃牛羊肉的內蒙古同胞身體好」這一內容。目前,該微博帳號已經將原博文刪除。

網友留言說,鍾南山院士那麼忙,哪有時間接受這樣的採訪呀?

那麼,多吃牛羊肉對身體是不是有好處呢?

這也得從頭說起。

食療!

3.

茹毛飲血的時候,是不講究營養的,能不餓死就不錯了。

在人們的印象裡,元朝那麼厲害、兇猛,應該是生活在茹毛飲血的時代吧,可恰恰相反。

成吉思汗的子孫不但會打仗,也是美食家,中國第一部比較系統的營養學專著,就是產生在元代。

這部書的名字叫《飲膳正要》,作者為元朝延佑年間的飲膳太醫忽思惠(也有寫作胡思慧)

公元1314年至公元1320年間,他在元宮廷任飲善太醫,負責宮廷中的飲膳調配工作,專門從事飲食營養衛生的研究,是當時有名的營養學家。

忽思慧對各種營養性食物和滋補藥品以及飲食衛生、食物中毒等,均有深入的研究。

《飲膳正要》,是我國古代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飲食衛生營養專著。

中國人喜歡吃,歷史悠久。

4.

舌尖上的中國歷史悠久。

食療法早就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戰國的時候,中醫學就有了「食醫」的分科。

戰國時期的《內經》就有「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完,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記載。

《神農本草經》將藥物分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120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這些藥物多為藥食兩用,是後世藥膳中的主要原料。

北魏的《食經》、梁代《黃帝雜飲食忌》、《食方》等,是早期飲食專著。孫思邈的《千金要方・食治》分果實、菜蔬、穀米、鳥獸四門,是現存最早的食療專篇。

後世的《食療本草》、《食性本草》、《日用本草》等專著的出現,說明食療法已得到相當的發展。元代的《飲膳正要》的問世,則標誌著古代藥膳的初步形成。

忽思惠把歷代宮廷進用的奇珍異饌集中起來,總結前代養生經驗,強調「藥補不如食補」,重視粗茶淡飯的滋補價值。他在給成吉思汗的子孫提供的食譜中,幾乎不列山珍海味,把補中益氣的羊列在了首位,藥補方面,幾乎不列參茸靈芝之類,多列首烏茯苓這些東西,表現出一種務實的營養觀。它倡導飲食有節,注意季節協調和食物多樣化。

5.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
燒花鴨,燒雛雞兒,燒子鵝
,滷煮鹹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
,晾肉,香腸,什錦蘇盤,
燻雞,白肚兒,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
罐兒野雞,罐兒鵪鶉,
滷什錦,滷子鵝,滷蝦
,燴蝦,熗蝦仁兒,山雞,兔脯,菜蟒,銀魚,
清蒸哈什螞,燴鴨腰兒,燴鴨條兒,清拌鴨絲兒,黃心管兒,

傳統相聲《報菜名》的第一個就是「蒸羊羔」,「羊」是《飲膳正要》主要的食材。

而《報菜名》裡的第二個「蒸熊掌」、還有後面的「蒸鹿尾」、「罐兒野雞」、「山雞」、「澆田雞」、「猩唇」、「熊掌」都已經違規了,野生動物不能吃!傳統相聲也得改一改了。

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三十條 禁止生產、經營使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沒有合法來源證明的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製作的食品。

禁止為食用非法購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第三十一條 禁止為出售、購買、利用野生動物或者禁止使用的獵捕工具發布廣告。禁止為違法出售、購買、利用野生動物製品發布廣告。

按照這個規定真的較真的話,回頭去拘留所一看:

嘿,一幫相聲演員在這兒呢。

從《飲膳正要》開始,牛羊雞魚就是主要的食材了,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

他這裡的幾個菜你看:

柳羔羊、炙羊心、炙羊腰、炙黃雞、馬思答吉湯(一隻羊腿為主料)、八兒不湯、沙乞某兒湯、木瓜湯、松黃湯、粆湯、阿菜湯、臺苗羹、撒速湯、雜羮、葷素羹、珍珠粉、葵菜羹... ...

這些食材都是以羊肉為主。

忽思惠生活的時代,已經不是成吉思汗打天下的時代,而是元仁宗「明心見性,佛教為深;修身治國,儒道為切」的時代了,不是只有羊肉可以選擇。

6.

清代還在制度上規定了皇帝每天都要吃羊肉,按照故宮出版社的《滿漢全席》記載:

皇帝每日的膳食原料有:盤肉二十二斤,湯肉五斤,豬油一斤,羊二隻,雞五隻,鴨三隻,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共十九斤,大蘿蔔、水蘿蔔、胡蘿蔔共六十斤、包瓜、冬瓜各一斤,苤藍、幹閉蕹菜各五斤,蔥六斤,玉泉酒四兩,醬、清醬各三斤、醋二斤,牛乳一百斤,玉泉水十二罐,乳油一斤,茶葉十五斤。

一個皇帝,每天的食材裡都有兩隻羊。

始於康熙、盛於乾隆的千叟宴,是清宮中規模最大、與筵者最多的盛大皇家御筵,在清朝共計舉辦過四次。千叟宴的主次兩份菜單裡,羊肉均出現了兩次,分別是配銅火鍋的羊肉片一份、烤羊肉烏叉一盤。

乾隆三十六年(1771)三月十八日,乾隆皇帝巡幸山東路上,逢康熙皇帝誕辰,辰初在路中皇帝進素膳,用摺疊膳桌擺:

奶子飯1品,素雜膾1品,口蘑燉白菜1品,燴軟面1品,口磨羅漢面觔1品,油炸果油1糜糕品,竹節小饅首1品,蜂糕1品,孫泥額芬白糕1品,小菜5品。隨送攢絲素麵1品,果子粥1品,豆瓣湯1品。額食3桌:餑餑6品、爐食4品,共10品1桌,盤肉4品1桌,羊肉2方1桌,賞用。

也就是說,乾隆皇帝這頓早餐自己食素,沒吃羊肉也要讓別人吃點兒羊肉。

康熙、乾隆皇帝壽命比較長,和吃羊肉是不是有關係?!

如果說有關係,槓精像趙麗蓉老師那樣又會說:同治皇帝只活了18歲呢。

7.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

「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

中國歷史上最有成就的吃貨——袁枚,三十六歲就辭官回家,是清乾嘉時期的詩人、文學家、散文家。但他最有成就感的還是美食家。他的詩和詩論或許還有文人偶爾去讀,但肯定不如讀他家的菜譜《隨園食單》的人多。

袁枚說:牛、羊、鹿三牲,非南人家常時有之之物,然製法不可不知,所以專門做了一份雜牲單。

具體菜名菜單有:

羊頭

羊頭毛要去淨;如去不淨,用火燒之。洗淨切開,煮爛去骨。其口內老皮,俱要去淨。將眼睛切成二塊,去黑皮,眼珠不用,切成碎丁。取老肥母雞湯煮之,加香蕈、筍丁,甜酒四兩,秋油一杯。如吃辣,用小胡椒十二顆、蔥花十二段;如吃酸,用好米醋一杯。

羊蹄

煨羊蹄,照煨豬蹄法,分紅、白二色。大抵用清醬者紅,用鹽者白。山藥配之宜。

羊羹

取熟羊肉斬小塊,如骰子大。雞湯煨,加筍丁、香草丁、山藥丁同煨。

羊肚羹

將羊肚洗淨,煮爛切絲,用本湯煨之。加胡椒、醋俱可。北人炒法,南人不能如其脆。錢均沙方伯家,鍋燒羊肉極佳,將求其法。

紅煨羊肉

與紅煨豬肉同。加刺眼、核桃,放入去羶。亦古法也。

炒羊肉絲

與炒豬肉絲同。可以用纖,愈細愈佳。蔥絲拌之。

燒羊肉

羊肉切大塊,重五七斤者,鐵叉火上燒之。味果甘脆,宜惹宋仁宗夜半之思也。

全羊

全羊法有七十二種,可吃者不過十八九種而已。此屠龍之技,家廚難學。一盤一碗,雖全是羊肉,而味各不同才好。

8.

隔離在家,人們在為湖北武漢的同胞們心急的同時,多數都以在家隔離的方式,以不出去亂跑的形式,支持抗擊瘟疫。

在家時間長了,就有很多人在朋友圈秀廚藝,有做拉皮的、炸油條的,還有在家做燒烤的。

其實,家裡人在一起體會一下《隨園食單》,燉一鍋牛羊肉,也不錯。

至於那些清蒸果子狸、紅燒蝙蝠,還有相聲裡的蒸熊掌、蒸鹿尾什麼的,想都不要再去想了吧。

相關焦點

  • 鍾南山:多吃牛羊肉身體好?謠言!這幾點才是鍾老的健康秘笈
    (內蒙古日報蒙文報截圖)鍾老的健康長壽秘笈到底是什麼?小妙結合鍾南山院士的各家採訪以及書籍,從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心態保持方面總結了他的觀點,給大家提個醒,健康也是一種投資。早餐吃好+不要太飽鍾老多次在公共場合表達了對飲食習慣的觀點——「重視早餐,別吃太飽」。
  • 吃牛羊肉好,還是吃豬肉好?為什麼我們喜歡吃豬肉?
    這就是為什麼廚師做牛羊肉用油多的原因。不看其他的菜,單是牛肉湯羊肉湯,不管你喜歡不喜歡,盛好後一定會找點浮油加到湯碗裡。如果沒最後這一招,你那碗湯就少了許多味道,不信可以試試。二、牛羊肉比豬肉貴。這個都知道。不僅現代的人知道,古代人也知道。
  • 這些打著鍾南山旗號編造的謠言,用心險惡!
    疫情發生以來,圍繞鍾院士的謠言就從未停止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這些蹭鍾南山熱點的謠言。謠言一傳言截圖關注新聞的朋友們一看標題就知道是謠言。鍾南山及其團隊幾乎每天都出現在新聞裡,隔三差五就會公布新的發現或研究成果,他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 【網絡闢謠】布魯氏菌病聚集性感染嚴重,牛羊肉不能吃了?假的
    【網絡闢謠】布魯氏菌病聚集性感染嚴重,牛羊肉不能吃了?流言:布魯氏菌病聚集性感染嚴重,牛羊肉不能吃了時隔近一年,蘭州獸研所布病陽性事件再次引發關注。截至2020年9月14日,甘肅省疾控中心覆核確認陽性3245人,感染規模超出預想,牛羊肉不能吃了。
  • 【網絡闢謠】官方闢謠:「鍾南山院士前往成都抗疫」為假消息!
    【網絡闢謠】官方闢謠:「鍾南山院士前往成都抗疫」為假消息!獲得很高關注有不少網友提出質疑據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消息,近日,網絡上有消息稱「84歲鍾南山院士落地成都」。
  • 為什麼鍾南山85歲了,身體和小夥子一樣?看看他的早餐就知道
    一提起80多歲的老人,你腦海中會想起什麼樣子,是頭髮全部變白還是說走路顫顫巍巍還需要別人攙扶呢,不過85歲的鐘南山院士可以說得上是一個例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鍾南山院士曬的自己運動的照片,見過的人可能要驚訝了,鍾老看起來也就50多歲的樣子,頭髮烏黑,甚至還秀了秀胳膊上的肌肉,哪有一種
  • 吃牛羊肉好,還是吃豬肉好?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大多數都喜歡吃豬肉?很...
    肯定是吃牛羊肉好呀,因為牛羊肉當中含有的脂肪比較少。我們國內三高人員特別多,因此應當少吃豬肉。其實豬肉的瘦肉率並不高,還有的脂肪特別高。因此吃起來特別香,但關鍵一點是便宜,因此國內的人很多都喜歡吃豬肉,不是他們不喜歡吃牛肉,而是牛肉的價格太貴了。我們國內消費的水平是豬肉>牛肉>羊肉。
  • 鍾南山曬美食,直言別人可能吃不下,難怪84歲身體還這麼好!
    鍾南山一日三餐吃這些,難怪84歲還不顯老,推薦吃這6個家常菜!「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句話來形容終鍾南山在貼切不過,曾經在2002的非典時期,67歲的鐘南山奮鬥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如今20年過去了,疫情來臨時,鍾南山院士84歲的高齡已經奮鬥在抗疫一線,鍾老雖然84歲了,但是身體堅朗,思維敏捷,容光煥發,怎麼看都不像是84歲的人,一點都不顯老,看起來也就60歲左右。鍾老每天早上都會去跑步,一大早就起來,除了鍛鍊身體之外,鍾老是如何保存這麼好的身體,是如何調養的呢?
  • 80多歲鍾南山建議:這5類食物傷身體要少吃,南方網友:做不到啊
    我相信,通過今年這次的疫情,人們將不再將明星,網紅作為偶像,越來越多的開始關注我們的人民警察和白衣天使,其中鍾南山院士絕對是全國人民的偶像,84歲的他不顧自己的安危,毅然決然的奔赴在抗疫一線,通過這些英雄們的努力,我國的疫情終於得到全面控制,幸運的是,我們的國民偶像鍾南山院士的身體無恙。
  • 減肥時,除了要運動,為啥要多吃牛羊肉魚蝦,少吃豬肉?因為熱量
    不知道各位在減肥的時候有沒有聽過,減肥要多吃牛羊肉魚蝦,但是一定要少吃豬肉,很多人都會比較驚訝,牛羊肉魚蝦不也是高熱量高脂肪的嗎?不是的,與豬肉相比,區別還是非常大的,小編今天也跟大家聊聊減肥塑形的方式。1、為什麼要多吃牛羊肉魚蝦,少吃豬肉?
  • 84歲鍾南山的早餐,很營養很豐盛,網友:這麼多,吃不下也吃不起
    84歲鍾南山的早餐,種類多達5種,網友:好是好,總吃真吃不起!國士無雙的鐘南山爺爺,今年已經是84歲高齡了,已是一位耄耋老人,放到我們身邊人,能正常生活自理,就算身體棒的了,但大家看鐘南山爺爺的身體,不知道的說他60歲都有人信!
  • 闢謠| 鍾南山院士看望林正斌教授還不戴口罩?這些說法太離譜……
    闢謠 | 鍾南山院士看望林正斌教授還不戴口罩?之後,網絡上開始流傳一段「鍾南山院士看望林正斌教授」的視頻,視頻中的鐘南山院士和身邊的多名醫護人員都沒有戴口罩。真相:這段視頻其實是2016年10月12日,央視科教頻道《大家》欄目播出的鐘南山院士紀錄片的片段。當時,鍾南山看望的是一位重症呼吸病人。
  • 牛羊肉是「發物」?
    牛羊肉是「發物」?真相:打呼嚕不僅不是睡眠質量好的表現,反而會傷害身體,影響健康。打鼾在醫學上是一種常見的病症,叫做呼吸睡眠暫停症候群,是指響亮鼾聲、短暫氣喘及持續10秒以上的呼吸暫停交替組成,呼吸暫停,口鼻氣流停止但胸腹式呼吸仍存在,甚至會遇到幾十秒都沒有呼吸。在睡眠過程中出現呼吸暫停,會導致血中氧氣減少,而長期缺氧會影響大腦的功能。
  • 鍾南山拿「共和國勳章」,他們卻說「鍾南山,你的女兒真丟人」
    9月8日,人民英雄鍾南山獲得了他應有的榮譽:共和國勳章。 然而這一夜,他的女兒卻被罵上了熱搜。 事情起因於一段鍾南山一家人接受外媒採訪的採訪視頻。 原本是一段其樂融融的家庭周末相聚視頻,卻有槓精持續發出圍攻。
  • 我們吃的涮鍋牛羊肉竟是合成?!記者調查踢爆驚人內幕……
    經視大調查導讀           冬天來了,大家都愛上了吃火鍋,而肥牛肉和羊羔肉,則是大家吃火鍋時最喜歡的熱門配菜,在滾燙的火鍋裡下一點牛肉或者羊肉卷,想想都覺得美味,但經視大調查記者最近卻接到舉報,說長沙一些市場出售的火鍋牛肉、羊肉,其實根本就是用其他動物的肉,加上香精以及澱粉合成而成,而且,這些造假的牛羊肉卷大量流入了火鍋店等餐飲門店,事實果真如此嗎?
  • 鍾南山天天吃這些,難怪84歲還老當益壯,建議多吃這5道家常菜
    2003年抗擊「非典」中,67歲的鐘南山不顧生命危險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區指導醫療救治工作,為戰勝「非典」做出了重要貢獻。
  • 關於芒果,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
    芒果是很多朋友都喜歡的水果,但是很多人卻不太敢吃,認為芒果是對身體無益的,吃多了甚至有害。但其實,芒果的營養價值很高。 芒果中維生素A含量高達3.8%,果肉維生素C含量也很高,為每百克56.4到137.5毫克;此外,芒果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鈣、磷、鐵以及糖、蛋白質等營養成分。 關於芒果的食用誤區 未成熟的青芒果有毒?
  • 冬天,吃牛羊肉不如吃它,鍋中一燜鮮美營養又解饞,比牛羊肉好吃
    導語:冬天,吃牛羊肉不如吃它,鍋中一燜鮮美營養又解饞,比牛羊肉好吃隨著天氣的逐漸變冷,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前兩天我們這邊的溫度下降到零下十幾度了
  • 關於鍾南山經典作文素材閱讀
    人最關鍵的需要一個是呼吸的空氣,一個是吃的食物,一個是喝的水。這些都不安全,什麼幸福感都沒有。環保問題的解決,不能單純靠政府,這是個全民的問題。健康是一所學校,人,應該學會關愛自己。最好的醫生是你自己。什麼是道德標準的核心?簡單一句話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想到別人。空氣好了,老百姓會覺得政府了不起。
  • 我們不應該問鍾南山掛號費為什麼這麼貴,我們應該問鍾老為什麼還沒...
    第一次是非典,專家組說病原為衣原體,建議使用抗生素,從而讓診治誤入歧途;鍾老力排眾議,推翻專家組意見,確認病原為病毒。媒體譁然,全國恐慌,鍾老給民眾吃了定心丸:把重症患者都轉給我。第二次是仍在繼續的肺炎,武漢危急存亡之時,鍾老買了站票逆流而上,首先確認「存在人傳人」現象,將中國的病毒傳播扼殺在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