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敏逼得吳三桂反叛,又多次頂撞李自成,為何李自成不處理他?

2020-12-22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李自成進京後,優待了崇禎的三個兒子,讓他們當上了國王,同時又埋葬了崇禎皇帝。李自成的這一舉動給明朝的親戚和官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給整個城市帶來了安全感。

然而,劉宗敏為了討要錢財和食物,幹了一些蠢事,雖然可能是有苦衷的,但是卻是個錯誤的做法,那個時候他帶領人製作了許多刑具,折磨明朝的親戚和官員。李自成成功地塑造了農民軍的良好形象,卻被劉宗敏迅速摧毀。從那時起,李自成就非常不得人心,清軍入侵時,沒有多少人幫助他。

李自成進入北京後,確實遇到了沒有軍餉的問題,確實需要錢和給養。但是,還有其他方式收集資金和食物,不必如此野蠻。

崇禎皇帝當年徵集的時候,好好說話沒成功,但是沒殺人,但是李自成就不一樣了,被稱為"土匪",如果不給他,一定會殺人,所以,那些人不敢放肆。

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人物,那就是清朝入關時的領路人吳三桂了,這是個非常敏感的人,所以對待這樣的人物一定要慎重。

李自成也明白這一點,於是給了他很多錢和貨物,目的無非是想吸引他,讓他幫助清軍。

但是,劉宗敏卻在這個時候,毫無理由地把吳三桂的小妾給佔了。這下還讓李自成怎麼和吳三桂交代?劉宗敏搶走了別人心愛的小妾,這讓李自成前面做的的一切工作,都是徒勞。

除此之外,吳三桂投降清朝軍隊,公開和李自成對抗,李自成派劉宗敏去和吳三桂對抗,但劉宗敏卻粗魯地質疑:憑什麼我去帶兵打仗,你卻在家享福?

且不說李自成是皇帝,皇帝的命令就是一切。吳三桂叛亂的禍患,至少可以說是劉宗敏造成的。所以他對於這件事情負有全部的責任,就算吳三桂早有反意,但他的做法確實是加速了這個過程。

劉宗敏犯下了一個又一個可以說是不可饒恕的錯誤,為何即便是如此,李自成也沒有處理了他呢?

第一:劉宗敏非常忠誠。

到底體現在什麼地方呢?先不說他從李自成起家時便跟著一塊兒闖蕩,就說後面李自成在拉起自己的隊伍時,幫助李自成重新招兵買馬,把他的隊伍擴大到幾千人,這就已經很夠意思了。為了顯示革命的堅不可摧,他甚至殺害了自己的妻妾,做出這樣殘忍的事情,就為了表示對李自成的忠心,李自成怎麼可能會質疑他

第二:戰前殺將軍不是明智的選擇

劉宗敏惹惱吳三桂,再三頂撞李自成。這些的舉措你問李自成生氣嗎?他當然生氣,但是這樣也不能代表他可以殺將軍,畢竟這個時候正是缺人的階段,他想殺死劉宗敏。但是誰來與吳三桂和清軍作戰呢?沒有了,其他人似乎也無能為力。在戰鬥中殺死將軍是一種禁忌。所以,李自成真的不敢冒這個險。

第三:李自成本身文化水平不高

李自成雖然支持明朝皇室,但這只是出於對漢族的認同罷了,並不能代表什麼。與此同時,再加上北京的入侵,李自成多少有些虛榮心,沒有把別人放在眼裡。還有一點,李自成太貪心了,沒有考慮戰爭的下一個方向,並且由於本身的文化知識水平有限,李自成壓根就沒覺得嚴打明朝皇室,強搶他人小妾是一件大事,也就是說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幾件事所帶來的嚴重影響。

相關焦點

  • 劉宗敏逼得吳三桂投降清軍,壞了李自成大事,李自成卻不殺他
    在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殺入都城,劉宗敏逼得吳三桂投降清軍壞了李自成大事,但即使如此,李自成也不殺他。李自成率領起義軍殺入都城吳三桂投降清軍李自成帶領起義軍殺入北京之後,劉宗敏作為他手下的一員大將,經常胡作非為,濫用刑罰對於明朝官員也產生了巨大衝擊,甚至連李自成都不放在眼睛裡了,最後他還將吳三桂的寵妾奪走。
  • 早該除掉的害群之馬——劉宗敏,為何敢公然頂撞李自成
    自從和李自成會師攻佔北京城,推翻明朝後,劉宗敏便得了個肥缺——助餉總指控。劉宗敏出身貧寒,父親就是受明官逼稅自盡而死。因此,他從小就對官僚有著刻骨的仇恨。所以,這個工作對他來說,簡直比鬧起義還積極。劉宗敏趕製了5000副夾棍,專門凌虐拷打那些曾經不可一世的京官。他還命令各營官兵可以隨意追餉,並強調:「人人皆得用刑,處處皆可用刑。」
  • 劉宗敏霸佔陳圓圓,導致吳三桂大怒引來禍患,李自成為何不殺他
    當時李自成的確需要錢糧,但沒必要像劉宗敏那樣去要,可以直接給官員們下令,要求他們交出一定數額就行,甚至還可以說先借著,以後還不還是以後的事,直接用刑的確不該,不過劉宗敏出身卑微,從小是個打鐵的,父母被當官的逼死,所以他十分痛恨官吏,才做出這等事來。
  • 李自成得力戰將, 莽漢劉宗敏, 最後是怎麼被殺的?
    剛開始劉宗敏是陝西的一個鐵匠,你們也知道,做鐵匠的身體的強壯性都特別高,後來跟著李自成參加起義之後,立了不少的戰功,但是劉宗敏唯一的缺點就是這個人有點太殘忍了,是真的狠毒,當年李自成攻下了北京城之後,當時準備說服吳三桂投靠他們 ,當時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劉宗敏就把吳三桂的愛妻給奪走了,你說他這個人吧,勇猛點還好,殘忍點也罷,但是,搶別人的老婆這算怎麼回事啊,後來吳三桂就因為這件事情
  • 陳圓圓為了保住吳三桂全家,被迫委身劉宗敏,此舉害慘了李自成
    誰知正在這時——1644年3月,李自成大軍攻下北京,崇禎自縊於煤山,田畹也被抓入牢中,李自成帳下的大將劉宗敏,竟霸佔了陳圓圓。劉宗敏是大順軍的二號領袖,出身貧苦,性格粗獷暴躁。他幾乎是所有大戰的實際統帥。進了北京,他開始一意孤行,居功自傲,甚至連李自成都不放在眼裡了。
  • 劉宗敏胡作非為,為什麼李自成不制止他?不是不管,而是不能
    其中有種傳播非常廣泛的說法是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霸佔陳圓圓,拷打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最終引發了吳三桂的反彈,並且導致了李自成軍隊的戰鬥力的急劇下滑。那麼為什麼李自成不阻止劉宗敏的舉動呢?劉宗敏又做了什麼呢?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一、 劉宗敏做了什麼?劉宗敏等人主要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京城之中追贓、捕捉貪官。如何評價這個事情呢?
  • 李自成麾下第一猛將劉宗敏,有何戰功?如何被清軍殺害?
    十二三歲時,劉宗敏拜河南陝州的鐵匠為師,學習鍛鐵手藝。經過多年努力,成了一名手藝高超、名聞遐邇的鐵匠。  參與起義  崇禎七年(1634年),李自成率農民軍到達陝西藍田,一路上殺官濟貧。於是劉宗敏投入李自成部隊,他英勇作戰,屢立大功,深得李自成的信任與器重。崇禎九年(1636年),闖王高迎祥死難,李自成繼任闖王時,劉宗敏已是李自成麾下的得力將領。
  • 李自成手下第一猛將,勇猛無敵的權將軍劉宗敏,最終被清軍俘殺
    公元1634年,李自成統率農民軍打到了劉宗敏的家鄉,劉宗敏認為時機已到,他毅然的投到了闖王的旗下,劉宗敏跟著李自成殺富濟貧,這正是他最想幹的事情,劉宗敏每次作戰都衝在最前面,其變形了異常的英勇,這讓李自成十分讚賞,漸漸地,劉宗敏成了李自成手下第一猛將,成了其最得力的幹將,公元1638年,明政府派出大軍圍剿李自成的農民軍,在潼關之戰,李自成的部隊慘敗,李自成和劉宗敏僅僅帶著十幾騎衝出明軍的包圍圈
  • 原來劉宗敏是這樣被吳三桂處死的
    劉宗敏手提大刀,一路砍殺,殺了一批人,又一批人前來阻擋。酣戰多時,他才率幾千人馬突出重圍,一路疾馳,直到江邊。劉宗敏正焦急萬分地派人收羅船隻,準備過江去追隨李自成大軍,不料吳三桂的騎兵們唿喇喇來了一兩萬。他們一下子把疲憊己極的幾千農民軍圍了起來,並兇狠地大砍大殺。
  • 李自成在北京待了42天,他都在幹什麼,難怪吳三桂要投降清軍
    本來以為生活會變得好些,可是李自成很慘,正好趕上崇禎皇帝為了節省開支裁撤了一些驛卒,而丟失公文的李自成當然成了被裁撤的人員,可是崇禎皇帝不知道就是因為他讓一個叫李自成的普通人下崗了,最後直接朱明江山的崩塌。沒了工作,還欠了地主家錢的李自成,自然成為了地主欺負的對象,李自成殺了地主逃到甘肅當兵。
  • 人渣劉宗敏
    自此後,自恃有功的劉宗敏,就開始不買李自成的帳。據說,李自成進京後,因部隊軍紀不嚴,總是作出燒殺搶掠的事,就對劉宗敏等人說,你們為何不幫助我當個好皇帝?囂張的劉宗敏,當時就懟了回去,皇帝你可以做,但掠奪的事歸我,你別說廢話! 對此,李自成只能默然以對。
  • 李自成統帥百萬農民起義軍滅亡了明朝,可為何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作為明末最大的梟雄,李自成其實是個悲劇英雄。在他的起義過程中,雖然說也有過失敗,但總體來說還是順利實現了起義目標,推翻了明朝,建立了大順王朝。然而,皇位還沒熱乎幾天,他就被清軍打敗,一路向南逃,最終功虧一簣。
  • 李自成伸橄欖枝,多爾袞招小手,吳三桂為何最終選擇投靠滿清?
    吳三桂降清,是明朝末年最具戲劇性的事件之一。許多人認為,吳三桂投降清廷,與李自成麾下的權將軍劉宗敏侵佔吳三桂愛妾陳圓圓有關,而隨著這一事件不斷被演繹被重構,逐漸塑造為「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愛恨情仇故事。
  • 劉宗敏搶了陳圓圓,使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他的最終下場如何?
    事實證明,崇禎帝這步棋走得還算正確,得到寬大處理的吳三桂收容起松錦之戰的殘兵來格外賣力。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裡,吳三桂便重新聚集了三萬兵馬,其實力也一舉躍居關外諸將之首。他打造了夾棍五千副,並於衙門或路邊架設刑具,先是官吏、後是小商小販以及稍有財產之家,均遭到了劉宗敏的拷掠刑罰。其追奪程度有多酷烈?大順政權追贓助餉月餘,所聚集的銀兩達七千萬之巨;而崇禎帝在位十七年,三次加派餉銀的總數才有二千萬兩。眼見京城人人自危,牛金星和顧君恩遂以民情將變勸阻劉宗敏停手。劉宗敏只回了一句話,「此時但畏軍變,不畏民變,軍變則不為我用,民變則可以閉門分剿,一時可盡」。
  • 擁兵百萬的李自成為何打不贏十幾萬清兵
    老百姓參加造反,更多的只是為了吃飽飯,更不敢想顛覆大明的統治。這些起義軍其實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流寇罷了,被官府四處追打逃散又聚合。尤其在崇禎四年,洪承疇任三邊總督時,這些起義軍被官軍殺的雞飛狗跳,逼得他們不得不東渡黃河,跑到山西躲避。結果到了山西之後,又被猛將曹文詔僅僅率千人的正規軍殺的慘敗。於是起義軍只得逃到河南,然而曹文詔、左良玉等多路明軍在河南將義軍包圍,幾乎剿滅之。
  • 李自成在北京的42天,四處抄家,瓜分嬪妃,敗亡前才知籠絡百姓
    第二天,意氣風發的李自成,頭戴氈笠,身穿縹衣,騎著烏駁馬,進入了紫禁城。此時的他,無論怎樣都想不到,就在42天後,他會以不一樣的心情,倉皇退出北京。「迎闖王,盼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這句話是曾經李自成轉戰天下時,民間傳頌的歌謠。他進京之初,確實下了嚴厲的軍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這無疑是新生政權的招攬民心的重要手段。
  • 李自成進京師後,他的豬隊友是怎樣坑他的?怎樣才可能成事?
    李自成進北京後,明朝滅亡,李自成和手下將士皆以為大功告成,希望李自成儘快地即皇帝位,進行封賞;甚至許多新投降的明朝官員,功名不穩,也希望李自成早正大位,以定人心。這件事若處理得適時得當,也可以起一點維繫人心、穩定局勢的作用。但是在籌備登基大典時,劉宗敏卻說:「我與他同做響馬,何故拜他?」不肯拜服。
  • 如果吳三桂不參與山海關大戰,李自成單挑多爾袞,誰厲害?
    二人二馬的話李自成敗,各領兵士衝鋒陷陣的話,多爾袞勝。根本沒有可比性,那個年代戰力渣到慘絕人寰的就是李自成的部隊,即便進了北京城,劉宗敏還不是自稱(他和李自成)是「響馬」,也就是土匪的意思。他能打下北京是因為明末能打的武將基本都讓崇禎折騰死了(包括剛才舉的例子祖寬),文官系統裡連陳新甲、孫傳庭和盧象升的政敵們都兔死狐悲看不下去了,誰傻瘋了才給崇禎出主意。兵士別說工資,能吃上飯就不錯,火槍都爛槽了,所以李自成才能沾些便宜,明廷真能騰的出手來的時候,李自成前任被打死,他不也是被打飛,跑的跟狗一樣。
  • 李自成最後一搏武昌之戰,霸陳圓圓悍將劉宗敏戰死,宣告大順覆滅
    這一次潰敗,鼎盛時期大順朝的文臣武將們,已折損大半,李自成的20萬大軍,一部分投降,一部分向南逃跑,最重要的幾個文官,牛金星、宋獻策、宋企郊等都投降或逃跑,一部到了蒲圻、通城、崇陽和湖南邊境一帶,他自己率領主力和老營從水陸兩路向東逃。特別是大順軍最強的悍將劉宗敏被殺,大順的形勢,沒有最惡劣,只有更惡劣。
  • 李自成和多爾袞同時向山海關發兵,為何李自成先到反而失去戰機?
    此前,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佔領北京後,曾派人招降吳三桂,在重金及高官厚祿的誘惑之下,吳三桂一度答應了投降大順政權。事情本來很順利,但吳三桂走到去北京的半道上,相遇到一個熟悉的故人,那個人告訴吳三桂,他的父親吳襄被李自成關進大牢,他的漂亮愛妾陳圓圓也被大順軍權將軍劉宗敏獨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