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清平樂》了嗎?那時候的江陰也了解一下……

2020-12-14 最江陰

近日《清平樂》開播,影視劇中出現了許多耳熟能詳的名字範仲淹、晏殊、韓琦……還有↓↓↓

突然之間就喚醒了大家學生時代被「背誦並默寫全文」支配的恐懼,譬如《嶽陽樓記》自範仲淹一出場彈幕就開始洋洋灑灑集體背誦「慶曆四年春,……」

人才輩出的宋仁宗時期

宋仁宗趙禎(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

明朝文學編輯家輯錄唐宋大家散文選,將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歐陽修、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列為「唐宋八大家」,其中這六位宋人,全都出現在北宋仁宗一朝。

若是列個人才不完全名單,

——政治傑出人才有:範仲淹、呂夷簡、杜衍、龐籍、包拯、韓琦、富弼、文彥博、狄青、張方平、趙、唐介、吳奎、範鎮、呂惠卿、呂公著、宋庠、呂大防、呂公弼、範純仁、曾布、章惇、蔡襄、王安石……

——文化傑出人才有:蘇洵、蘇軾、蘇轍、曾鞏、歐陽修、張先、柳永、晏殊、宋庠、宋祁、尹洙、梅堯臣、蘇舜欽、黃庭堅、張載、邵雍、周敦頤、程顥、程頤、沈括、蘇頌、胡瑗、孫復、李覯、宋敏求、範祖禹……

真可謂「鉅公輩出,尤千載一時也」。(明 李贄)

名臣蔡襄與江陰淵源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謨。北宋名臣,書法家、文學家、茶學家。其詩文清妙,書法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為「宋四家」之一。

《虹縣帖》行楷書 31.3 x 42.3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留詩悟空院

宋仁宗天聖七年(1029),蔡襄18歲,經凌景陽建議和安排,在古剎悟空院寄居下來,整日埋頭讀書,為來年春天的會試作準備。就在天聖八年(1030)會試中,風華正茂的蔡襄進士及第,在緊接著的殿試中,榮登甲科第十名,由此開啟了他聲名顯赫的仕途。取得了功名的蔡襄返鄉途中在江陰停留了幾天,在他心目中,凌景陽是引領他步入仕途的恩人,江陰則是改變他人生的發跡之地。來到曾經寒窗苦讀近半載的悟空院,蔡襄思緒萬千,提筆在寺壁上留下一首《久寓悟空院剎,行而書之》:

寂寂精廬切半空,古原高下稻花中。

蓮趺披素輕雲梵,花萼雕紅細雨宮。

孤鶴睡迷千樹月,斷蟬吟繞五更風。

心縻尺組遙相謝,歸馬南蹄疾似蓬。

34年後,蔡襄的堂內兄葛密(字子發)在悟空院看到這首詩,觸景生情,寫了一首《覩悟空寺留題寄蔡君謨》:

昔年詩板著蓮宮,筆力雄豪墨彩豐,

不日三階平國政,山僧應待碧紗籠。

蔡襄收到葛密的這首詩,回想起當年寄居悟空院留詩僧壁的情景,不由得感慨有加,特地回了一首《和子發》:

空梁詩板歲年多,唯有秋蟲佔作窠。

聞道故人時拂拭,此生無奈舊情何。

與葛氏家族淵源

蔡襄在青陽悟空院讀書,不僅迎來了燦爛的前程,而且覓得了意中人,使他成為青陽葛氏的乘龍快婿。

葛氏是江陰的大族,處士葛惟明曾經參加過科舉考試,雖然沒有登第,但他酷愛讀書,家中積累了成百上千卷書,平時告誡子孫要好好讀書。葛惟明有5個兒子,3個女兒,長女嫁給了凌景陽,次女嫁給了進士陳玉,家中還有個小女兒尚未許配人家。

就在蔡襄考上進士重返江陰之時,凌景陽在嶽父母面前為他向葛家的小女兒提親。在蔡襄寄居悟空院讀書期間,葛惟明見這位年輕人知書達禮,好學上進,對他早就備加讚賞,如今又見他進士及第,對這門婚事自然十分中意。蔡襄回到老家,向父母稟明此事,父母見是兒子的恩人凌景陽牽的線,在了解了葛家的情況後,當即就把婚事定了下來。

第二年春,蔡襄赴吏部銓選,被任命為漳州軍事判官。返程到江陰青陽,正式迎娶葛氏夫人回鄉。此時的蔡襄,可以說獲得了人生最得意的際遇,新婚之後,便拜別父母,偕同葛夫人前往漳州赴任。

葛清源自嫁給蔡襄之後,隨蔡襄四處為官,平時相夫教子,勤儉持家,馭下有度,宜家以禮,於皇祐四年(1052)受封為永嘉郡君。

至和二年(1055)六月,蔡襄痛失愛子,葛氏夫人因傷感過度,病倒於杭州,蔡襄為給夫人治病,在杭州逗留了三個月左右。當年十二月,葛夫人病亡於衢州道中。這對蔡襄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他滿懷悲情,寫下《過泗州嶺》一詩:

二十五年間,三回共往還。

那知臨白首,相失向青山。

想像音容在,侵尋鬢髮斑。

平生多善行,應不下塵寰。

第二年葛氏夫人下葬時,蔡襄親自撰寫了祭文,祭文寫得極為哀婉,在頌揚了葛夫人種種賢德之後,文章寫道:「姑失孝婦兮,廟失芳薦;夫失良偶兮,子失慈祐。念生存之所立,悵神理之難究,嗚呼哀哉!」對於失去這位共同生活了25年的「良偶」,蔡襄心中的哀傷難以言表。

北宋繁華江陰

北宋統一全國後,也極為重視各地水利的發展,例如江陰知軍崔立於1020年開橫河、知軍葛閎于于1051年疏浚錫澄運河。連續的水利發展,使得江南地區的河道網絡比隋唐時發展了一大步。

《清明上河圖》

宋代,江陰黃田閘下興起了「江下市」。舊志記載:「外有江下市,在澄江門外,以通黃田港。」「商船倭舶,歲常輻輳,故市大於城閨。」這說明依港而興的江下市,其繁榮盛況已勝過當時的城內。時任常州知州的王安石在看到黃田港的盛景後,在《憶江陰見及之作》中寫道:「黃田港北水如天,萬裡風檣看賈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間魚蟹不論錢。」

北宋的繁華,已如雲煙,還看今朝!

相關焦點

  • 《清平樂》劇情太平淡?疑似追妻火葬場的戲碼你們不感興趣嗎?
    《清平樂》這部劇一出啊,開篇就受到了質疑,很多觀眾都表示這個劇情太慢太平淡了,而發現這部劇的導演是《知否》的導演後,大家都表示他只是又拍了一個明朝版的知否而已,節奏和知否太像了,劇情和非常雷同,都是平淡生活風格。
  • 追劇《清平樂》,胡夫子的「元亨利貞」藏著大秘密
    《清平樂》海報,圖片源於網絡許久不追劇,偶然點開了《清平樂》。其中有一集,劇情是徽柔纏著仁宗去國子監聽書。夫子胡翼之正在講《易經》中的「乾元亨利貞」。那「元亨利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這讓我想起了許多年前在深圳時的一則舊事。當時年少意氣,偶與博學鴻儒前輩同遊華強北,期間前輩問我是否看過《易經》,作為一名風水愛好者,肯定是看過的。但僅是閒翻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過前輩既然問了,便含糊答了句「嗯嗯,看過的!」臨文不諱,元亨利貞「那你可知元亨利貞是什麼意思?」
  • 《清平樂》徽柔手提木偶質問司馬光名場面,你還記得嗎?
    我們知道在《清平樂》中所有的人,被困在這座皇城裡。 不無哀怨地吟誦著司馬光的那首《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 「你是不是覺得愛恨嗔痴皆有罪,人就該活得像個傀儡,我爹爹我孃孃都應該是最精緻美麗的傀儡供人膜拜?」
  • 江陰特色美食「蟛蜞螯」,鮮甜肥美,你吃過嗎?
    然而,蟛蜞那一對又大又肥、體重約佔本身重量1/3的螯卻別具一格。其肉質豐滿、細嫩鮮美,烹飪成菜後鮮美無比,風味獨特,為佐酒之上等好菜。江陰人烹飪食用蟛蜞螯的歷史由來已久,清代,江陰的文人墨客受徐霞客的影響也愛上了蟛蜞螯。盛夏無蟹之際,他們以其作為螃蟹的替代品,以品味蟹的鮮味,以其作為佐酒的好菜,以提前享受螯品酒的美感,為此還給蟛蜞螯提了一個很雅的名字---「鸚鵡嘴」。
  • 《清平樂》熱播,你知道電視劇裡的「東京」指的是哪裡嗎?
    最近《清平樂》熱播,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在追這部男女主七八集才有交集,沒見面就成婚,成婚當夜連面都沒見,至今只拉過小手的帝後呢是?我明明是衝著歐陽修、蘇軾、晏殊、範仲淹、王安石、柳三變等一眾文人去看的電視劇。
  • 《清平樂》範仲淹和張妼晗才是「天生一對」
    不要拿張妼晗這種作女,埋汰我們家大文豪好嗎?先別急,請聽苗苗細細道來。說真的,《清平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劇。除此之外,《清平樂》中的很多人,都是這樣過日子的。僅僅只有十歲的懷吉,在聽到哥哥的部隊全軍覆沒的時候,只能壓抑的默默流淚。對曹丹姝一見鍾情的張茂則,只能在空無一人的角落裡,會心一笑的念出她的名字。
  • 在江蘇無錫,江陰特產「馬蹄酥」酥香鬆軟,味甜油潤,你吃過嗎?
    在江蘇無錫,馬蹄酥,是江陰人最為熟悉的本地點心,麵粉加入重油、重糖、赤豆沙、黑芝麻加工而成,酥、松、軟兼備,色、香、味俱佳。江陰的馬蹄酥,始創於明末清初,為紀念江陰的抗清鬥爭,故以馬蹄為形。後經歷代改革,才成了今天的菊花狀。清代詩人就寫過「乍經面起還留跡,不踏花蹄也自香」讚美馬蹄酥的詩句,說明它歷史悠久並受到文人墨客的讚賞。
  • 《清平樂》張竹涵追妾造妖,宋仁宗最後的仁慈是溫成的皇后
    開場白:《清平樂》最新的劇情,無論是朝堂還是後宮,都非常慘澹。前朝晏殊、夏居和範仲淹的老大臣相繼下線。新一代的韓琦和富弼已經失去了他們自然和英俊的容貌。蘇子美因病去世,歐陽修日漸衰老,朝堂中的一張奇怪的臉似乎在宣告宋仁宗中的青春已經不在了。
  • 清平樂任敏是誰 清平樂任敏什麼時候播
    清平樂任敏電視劇《清平樂》將在2020年4月6日開播,該劇雖然還未開播,但憑藉著新穎的劇情備受關注,有很高的話題度,而該劇主要講述的是以北宋為背景,在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事與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之間,還原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宋仁宗。
  • 《清平樂》中趙徽柔原型是誰,是真實存在的嗎
    《清平樂》中趙徽柔原型是誰,是真實存在的嗎最近宋朝古裝劇《清平樂》可謂大火,看多了清朝劇和唐朝劇的觀眾猛一看宋朝劇,一時直呼好看,可是隨著它的熱播,觀眾們也對徽柔公主的身份產生了懷疑,一個公主竟然喜歡上了一個宦官,婚姻命運如此悲慘
  • 清平樂:原著黨的堅守,追劇黨的篤信,立場不同,言語不同
    首先,清平樂這部劇,所站立場角度不同,那麼所說之言語也必然不同。電視劇終究是與原著不同的,原著黨有原著黨的堅守,而追劇黨有追劇黨的篤信,當然也不乏許多棄劇之人,各與各的立意不同,自然有言語相爭。原著小說,之所以精彩,那是因為文字描述可以給人一種想像空間,讀者可以在文字的字裡行間裡自由穿梭,任意想像。使角色,在自己的想像中更加的豐富,鮮明飽滿,以至於完美。然,電視劇又與小說不同,它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演員的表演技巧,依賴於編劇導演的人物設定方式。故而引得許多原著黨對該劇持否定態度,既沒有宋仁宗的清平之樂,又缺乏了徽柔的孤城閉塞,使得主題不鮮明,主旨不明確。
  • 「將軍在上」中的惜音表妹,竟參演了「清平樂」,你認出她了嗎?
    前不久,《清平樂》迎來大結局,徽柔和懷吉永不相見,讓觀眾感到遺憾。這部劇熱播時,劇中角色的行為,引起網友的激烈探討,當大結局到來後,部分觀眾竟有一個新發現,《將軍在上》中的惜音表妹,竟參演了《清平樂》,因角色風格變化太大,大家沒認出來,各位讀者,你認出她了嗎?
  • 從《清平樂》看宋代八卦民間小報,那是古代的自媒體營銷號
    電視劇《清平樂》中正在看小報的宋仁宗每日朝報?進奏院大事記?宋代就有報紙了嗎?《清平樂》中的宋仁宗電視劇《清平樂》中宋仁宗很關心百姓對朝廷大事新聞的看法,而歷史中,宋仁宗在位期間,也確實針對官方邸報發布的新聞做了一些限制。
  • 《清平樂》即將完結,那你們知道「樂」該怎麼讀嗎
    這也引發了我們一個從學生時代就困惑的問題:「清平樂」的「樂」應該讀「lè」,還是讀「yuè」呢?讀「yuè」的理由:1.《清平樂》是詞牌名,和樂曲相關。2.輸入法打字時打「yuè」才能打出來。(也許譯者也是因此折中了一下)要想知道它真正的讀音,還需從它的起源入手。《清平樂》這個詞牌在唐代已出現,李白就曾為它填詞四首。名句「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就出自其中一首。
  • 跟漢服學社一起追劇啦!《清平樂》裡宋仁宗著裝的細節和講究
    工作日晚22:00見漢服社追劇系列第一篇!一起來看看《清平樂》裡宋仁宗著裝的細節和講究吧。(圖:《清平樂》盛治芳華版海報)愛追劇的小夥伴們可能都知道近期又有一部新劇《清平樂》開播了,這部由正午陽光出品,張開宙執導,王凱、江疏影主演的電視劇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以北宋為背景,在朝堂之事與兒女情長之間還原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宋仁宗。
  • 《清平樂》的女演員們都怎麼了,江疏影經紀人diss客串,是心虛嗎
    重點是張天愛就客串了一下,江疏影實驗曹皇后,張天愛實驗陳熙春。在劇中江疏影和張天愛並沒有對手戲,怎麼就突然經紀人下場開撕了呢?這到底什麼情況?在江疏影經紀人內涵張天愛「砍別人家的樹」後,張天愛本人曬出一張「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jpg,疑似回應。
  • 晏殊晏幾道一人一首《清平樂》,你認為誰更高明?
    剛剛大結局的大型古裝電視劇《清平樂》中,以宋仁宗朝為時代背景,以宋仁宗趙禎的感情為主線,貫穿了許多我們熟知的宋朝詩人,以偏娛樂化的方式,帶我們了解了那個時代的許多趣事。其中,喻恩泰飾演的晏殊相公,更是憑其實力圈了一大波粉。
  • 《四時田園雜興》、《宿新市徐公店》、《清平樂·村居》教學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6.詩歌的後兩句描寫了一個追蝶的兒童,重點體現了兒童「急走追」和「無處尋」兩個動作,你體會到兒童的什麼心情?「急走追黃蝶」時是興奮歡快的,「無處尋」的時候是焦急失望的。你的積累中還有這樣的詩歌嗎?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五、學習生字會寫生字是默寫古詩的前提,讓我考一考你,看看生字你都會寫了嗎?
  • 讓人哭笑不得的穿幫鏡頭,個個都是經典,你追劇的時候發現了嗎?
    導語:讓人哭笑不得的穿幫鏡頭,個個都是經典,你追劇的時候發現了嗎?電視劇當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穿幫鏡頭,雖然學校見到都無傷大雅,有的鏡頭在當時看劇的時候完全沒有發現,但是在後面二刷或者三刷的時候卻發現這些鏡頭都十分的明顯。不知道這些穿幫鏡頭的是你在看球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呢?
  • 詩詞|清平樂究竟是讀yue還是讀le?
    ,其實我最先想到的是辛棄疾的那首《清平樂村居》,那「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的愜意生活,可以說是十分吸引人了。但是,作為一個耳熟能詳的詞牌名,你知道,清平樂究竟是讀yue還是讀le嗎?別急,且聽我娓娓道來。清平樂(yuè),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作詞牌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為宋詞常用詞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