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人類文明比我們想像的久遠

2020-12-16 騰訊網

2019年對考古學來說是激動人心的一年。現代技術和大量的發掘工作揭示了一系列令人著迷的發現——從以色列青銅時代的「大都市」,埃及盧克索附近的「祭司的密室」,到伊朗西部的一堵巨大的古牆,這些都只是2019年曝光的眾多令人難以置信的考古故事中的一小部分。在這裡,考古學世界來看看今年出現的10個最大的考古發現,很難把這個名單縮小到10個。

10. 鐵器時代凱爾特婦女被發現埋在蘇黎世的樹幹裡

蘇黎世Aussersihl區Kern學校的建築是相當平凡的,直到發現一個2200歲的鐵器時代凱爾特婦女被埋在挖空的樹幹裡。據《生活科學》報導,研究人員確信這是一位備受尊敬的女性。羊毛裙、披肩、羊皮大衣,以及琥珀和玻璃珠子製成的項鍊支持了這一結論。

對遺體的分析表明,她死時大約40歲,而且她喜歡吃甜食。專家們還認為,她在如今的蘇黎世利馬特山谷長大。雖然她的身體和物品的保存無疑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但她被安葬的經過巧妙改造的樹幹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這也不是該地區首次發現歷史遺蹟。1903年,建築工人發現了一個凱爾特人的墳墓,裡面埋著他的劍、盾和長矛。有趣的是,這個墳墓距離這個女人被發現的地方只有79m遠。先前的證據表明,那裡存在著一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紀的凱爾特定居點。儘管有些人認為這兩人是在同一年代被埋葬的,但這方面的情況仍不清楚。為了了解更多,考古學家保存並分析了這些遺骸。

9. 6600萬歲的恐龍蛋

中國一名10歲的男孩在湖邊玩耍時意外地發現了一枚恐龍蛋化石,並由此發現了一個距今6600萬年的恐龍巢穴。這是廣東省河源市最近發現的最新恐龍化石。河源市以發現恐龍化石而聞名,尤其是恐龍蛋化石。

張揚哲是在母親的監督下在東河附近的河堤上玩耍時發現的,當時他正試圖找東西來敲碎核桃。當男孩在土裡挖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塊奇怪的石頭,所以他非常小心地把它挖了出來。專家們立即確認這塊奇怪的石頭是一枚化石蛋。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他們開始挖掘張發現化石的地方,又發現了10個。專家斷定這地方曾經是一個恐龍巢穴,因為它們都是在一個小區域內被發掘的。

8. 巨大的牆

據記載,伊朗西部有一堵長達115公裡的城牆。在北部的巴木山脈和南部的Zhaw Marg村附近的地區之間,南北走向,估計需要100萬立方米的石頭來建造。雖然當地居民和一些考古學家知道牆的存在,它從未被雜誌報導,直到今年在《古物》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伊朗考古學Razi大學助理教授科曼莎報導了這一遺蹟。

「在牆沿線的一些地方,可以看到現在已被摧毀的建築遺蹟。這些可能是相關的小塔,」阿里拜吉寫道。他指出,這堵牆是由「當地的天然材料製成,比如鵝卵石和巨石,有些地方還保留著石膏砂漿。」

目前還不清楚這堵牆是什麼時候建的,是誰建的,為什麼要建。在城牆旁邊發現的陶器表明它是在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6世紀之間建造的,Alibaigi寫道。帕提亞人(在公元前247年至公元224年統治)和薩珊人(公元224年至651年)是這一地區繁榮的兩個帝國,他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建造這座牆。

7. 印度尼西亞世界上最古老的洞穴壁畫

世界上最古老的圖畫藝術現在被認為是43,900年前在印度尼西亞一個洞穴的牆壁上畫的一個古老的狩獵場景。然而,史前藝術品的意義更為重大,因為它展示的是既有人類特徵又有動物特徵的虛構人物。這表明,宗教思想的概念並非像之前認為的那樣起源於歐洲,而是在更早的時候,在地球的另一端。

6. 最豐富多彩的墓

埃及在2019年洩露了大量古代秘密。到目前為止,最豐富多彩的發現是有4400年歷史的古伊墓,古伊是埃及金字塔建造時期的一位官員。

在古墓中發現的象形文字揭示了Khuwy的許多頭銜,包括「大家族的khentiu-she的監督者」、「上埃及十大偉大人物之一」和法老的「唯一朋友」。所有這些頭銜都表明他是個有很高地位的官員。但這次發現的不同之處在於,陵墓中色彩豐富的繪畫得到了驚人的保存。這些畫作描繪了航行中的船隻、在田野裡勞作的埃及人,以及幾乎無法用語言描述的複雜圖案。色彩使這些畫栩栩如生;儘管經過了4000多年的時間,它們仍然保存得如此完好,這是不尋常的。

5. 青銅時代的「大都市」

在以色列的En Esur遺址發現了一處5000年前的青銅器時代的「特大型城市」,那裡曾居住著大約6000人(當時是一個龐大的人口群體)。在這座城市裡發現了數百萬件陶器碎片、燧石工具、玄武巖石制器皿,以及一座裝滿燒焦的動物骨頭和雕像的大寺廟。其中一個雕像描繪了一個人頭,上面印著印章,顯示人類的雙手高舉在空中。寺廟裡有一個巨大的石盆,裡面盛的液體可能是用於宗教儀式的。北京的居民區和公共區域、街道、小巷和寺廟似乎都經過了精心規劃。

「這是一個巨大的城市——一個大都市與青銅時代早期,成千上萬的居民,他們從農業謀生,生活和交易與不同地區甚至不同的文化和王國。考古學家說這座城市是該地區的「青銅時代早期的紐約」。

4. 一座廟宇和無數的寶藏在一座沉沒的城市裡

今年7月,埃及古物部宣布,海洋考古學家在尼羅河三角洲沿岸被水淹沒的古城赫拉克利恩(Heracleion,以傳說中曾到過那裡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命名)潛水時,發現了一座寺廟、碼頭和載有古代珍寶的船隻的遺蹟。

淹沒在46m的水,這座城市坐落在今天阿布基爾海灣,但是在公元前8世紀城市已建成,這將是位於尼羅河三角洲的口開到地中海。潛水隊發現了一批「新港口」,有效地將他們對這座古老沉沒城市的地圖擴展了「約1000m」,他們還為赫拉克利恩附近的另一座沉沒城市加諾普斯(Canopus)的地圖增添了內容。更重要的是,在這裡發現的公元前4世紀的幾十艘古代船隻中,有一艘裝有陶器、硬幣和珠寶。

3.保存完好的龐貝軍馬

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在美國,除了跑步和向神靈祈禱外,附近的人幾乎沒有什麼能做的。令人窒息的有毒氣體雲和噴發出的灼熱的白熱的火山灰既沒有放過奴隸也沒有放過羅馬軍官——維蘇威火山甚至奪走了軍官的馬匹。據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報導,在神秘島別墅的一個馬廄裡發現了一具被套上馬具和馬鞍的石化遺骸。這片位於龐貝郊區的古老宅地俯瞰著那不勒斯灣,它曾屬於一位高級軍官,甚至可能是一位將軍。該遺址在20世紀初被發掘,之前曾被重新埋葬。

挖掘現場的負責人Massimo Osanna確信這匹馬是軍用馬。考古學家們給這匹馬套上了木製和青銅製的馬具,他們認為這匹馬是為幫助疏散市民的官員準備的。這匹馬也打扮得很好,並飾以豐富的金屬。它和其他幾匹死在馬廄裡的馬一起被發現。

2. 秘魯出土了世界上最大的兒童祭祀品

2019年8月,考古學家在秘魯發現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兒童祭祀。現場有227名遇難者的遺體,他們是在利馬北部的海濱城市萬查科發現的。據BBC新聞報導,每一個受害者的年齡都在5到14歲之間。據信,他們最後的呼吸是在500多年前進行的,其中一些遺骸至今仍有毛髮和皮膚。也有證據表明,孩子們是在潮溼的天氣中喪生的。

由於它們的死亡發生在16世紀之前的某個時間點,而且它們的身體面向大海,研究人員推測它們是作為該地區奇木人崇拜的神的祭品而死亡的。這個群體是當時最強大、最獨立的群體之一。奇穆文化在公元1200年到1400年達到頂峰,之後印加人徵服了他們,隨後西班牙人徵服了印加人。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是奇穆建造了南美前哥倫布時代最大的城市Chan Chan。在古代,人們崇拜月亮神,他們認為月亮神比太陽更強大。偶然發現這一驚人發現的研究人員還發現了40名戰士的遺骸,進一步闡明了奇木文化。

首席考古學家Feren Castillo說:「這是發現犧牲兒童遺體的最大地點。」「孩子們的事情是無法控制的。不管你挖到哪裡,都有另一個。對生物人類學家約翰·韋拉諾來說,這一發現再次提醒我們,考古學對我們了解過去是多麼重要。

1.在帝王谷發現了30具木乃伊

考古學家們於2019年在埃及盧克索附近的墓地「埃爾-阿薩西夫」(El-Assasif)發現了30具保存完好的密封木棺,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他們稱這一發現為「祭司的秘密武器」,因為一些木乃伊似乎是古埃及祭司的。cachette是一個用來藏東西的地方。儘管經過了三千年的時間,棺材上生動的色彩和複雜的圖案仍然保存完好。

棺材裡的木乃伊也保存完好。當兩具棺材在新聞發布會上被打開時,木乃伊的外部包裹看起來沒有受到影響。考古學家發現,23名成年男性、5名成年女性和2名兒童被埋葬在30個木製棺材中。對木乃伊的分析和對象形文字的翻譯仍在進行中,在未來的一兩年裡,可能會有更多關於這個寶藏的發現。值得注意的是,這麼多密封的棺材,他們的木乃伊仍然完好無損,保存了這麼長時間。要知道盜墓在埃及古今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相關焦點

  • 「2019十大考古新發現」,實證五千年文明
    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於5月5日下午公布,中國文物報社和中國考古學會聯合宣布: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新疆奇臺石城子遺址、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十個項目當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轉自——中經文化產業5月5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公布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從1990年首屆舉辦以來,到今年已經30年了,被業內人士譽為「考古奧斯卡」。據了解,今年的十大有點「不一樣」。
  •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
    5月5日下午,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正式揭曉。
  •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 多項具有國際意義填補空白
    中新網北京5月5日電 (記者 應妮)首次在線上舉行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5日出爐,多項具有國際意義並填補相關空白,其中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發現了世界最早玉器砂繩切割技術,比中美洲同類技術早六千多年。
  • 【考古發現】美國考古學會評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自2006年開始,該雜誌在每年的12月評選出本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自評選以來,中國境內先後共有6項考古發現入選。近日,該雜誌評選出了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以下為入選項目的詳細介紹: 一、 埃及吉薩省塞加拉地區發現的木乃伊彩繪木棺
  • 「視頻」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這個考古界「奧斯卡獎...
    楚天都市報記者戎鈺「我們需要了解過去的5000年,以便掌握未來的100年。」這句考古界的名言,既闡明了考古學的價值,也道出了考古學的魅力。中國考古界最高獎項、被譽為考古界「奧斯卡獎」的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今日下午揭曉「十大」名單,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榮耀上榜。
  • 祝賀陝西石峁遺址入選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為什麼它是石破天驚的?
    這幾天,被石峁遺址入選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刷屏了。所謂世界十大考古發現,是美國考古學會在其期刊《考古》上評選出來的過去10年間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中國有且僅有一項入選,就是位於陝北的石峁遺址。
  • 美國考古學會評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編譯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副研究員 劉斌 《考古Archaeology》雜誌是美國考古考古學會主辦的面向公眾的雙月刊考古雜誌,已連續出版70餘年。自2006年開始,該雜誌在每年的12月評選出本年度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在全球範圍內具有較大的影響力。
  • 山大青島校區考古團隊成果 入選今年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原標題:全世界都關注了這件距今1.35萬年的靈井鳥雕( 來源:青島晚報)近日,《考古》雜誌評選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山東大學青島校區文化遺產研究院李佔揚教授團隊在河南靈井發現的鳥雕像化石獲評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 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平糧臺、南海1號等入選
    2020年5月5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結束,從20個初評入選項目中選出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中包括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廣東「南海1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等。
  • 山大青島校區考古團隊成果入選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近日,美國Archaeology(《考古》)雜誌評選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山東大學李佔揚教授團隊在河南靈井發現的鳥雕像化石入選獲評。
  • 陝西石峁遺址入選《考古》評選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12月19日消息,美國考古學會期刊《考古》近日在其2021年1月/2月期刊上評選了過去十年間的十大考古發現,中國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十大考古發現分別如下。1、文迪亞洞穴,克羅埃西亞,2010(Vindija Cave, Croatia, 2010)尼安德特人(智人近親)大約在3萬年前滅絕。然而,有些人擁有從這些遠親傳承下來的遺傳標記。
  • 2019年的中國10大考古發現公布:中國古文明考古有了重大突破
    2020年5月5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揭曉。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等10項新發現入圍。在這些發現中,我最關注的是疥疙洞遺址、小南山遺址、石峁遺址皇城臺、平糧臺城址,因為四個遺址對於研究中國文明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河南鳥雕像入選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河南鳥雕像入選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新華網河南頻道河南鳥雕像入選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2020-12-07 08:33:13來源: 鄭州日報  記者從河南省文物局獲悉,近日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Archaeology》雜誌評選出了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其中,出土於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微型鳥雕像入選。
  • 這十大考古新發現,個個大有來頭!
    實證夏代存在的信史考古發現是什麼?  「三皇五帝」究竟是確有其人還是神話傳說?  ……  這些都是事關中華文明歷史的重大問題,也是世界文明史研究的重要問題。  許許多多的未知領域,都需要考古工作去揭開謎底。  「經過幾代考古人接續奮鬥,我國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 陝西石峁遺址入選《考古》期刊評選的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群眾新聞網12月19日消息,美國考古學會期刊《考古》近日在其2021年1月/2月期刊上評選了過去十年間的十大考古發現,中國陝西石峁遺址榜上有名。十大考古發現分別如下。1、文迪亞洞穴,克羅埃西亞,2010尼安德特人(智人近親)大約在3萬年前滅絕。
  • 探秘秦嶺:2019年度中國重大考古發現-漢中疥疙洞遺址
    龍崗寺始建於南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年)。唐宋時期規模擴大。1943年,西北聯大歷史系陸懋德教授發現了龍崗寺遺址舊石器。1959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進行漢中專區考古調查時,發現了龍崗寺新石器時代遺址。
  • 考古丨靈井鳥雕入選「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
    前段時間,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Archaeology》雜誌評選出了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其中,出土於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微型鳥雕像入選
  • 考古新發現讓古埃及文明再引世人關注
    2月13日,埃及考古隊在臨近地中海的埃及北部代蓋赫利耶省烏姆哈勒金地區發現了83座古墓,其年代可以追溯到納卡達文化III期。2月19日,埃及前文物部長馬姆杜·埃爾達爾率領的考古團隊宣布,經過再次使用探地雷達勘測,他們發現了3300多年前埃及美女王后納芙蒂蒂墓葬的新線索。埃及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古埃及文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 河南一座微型鳥雕像被評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
    12月6日,從河南省文物局發布的消息得知:河南「許昌人」遺址出土的一座微型鳥雕像被評選為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通報信息表明,入選本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的微型鳥雕像,距今13500年,是國內最古老的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