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是我國第一大乾果樹種和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果樹之一,與桃、杏、李、慄一起並稱為我國的「五果」,是經濟林中生態價值最高的經濟林之一。
棗是中國的特有果樹,現有考古資料顯示,中國棗的栽培歷史於七千年前,有文字記載的栽培歷史達三千多年。目前栽培的棗樹,都是由野生酸棗演化而來的,通過嫁接轉型為各種外形不同、口感不同的紅棗。
中國棗劃分為北棗和南棗兩個生態型。地理位置是以淮河、秦嶺為界:北棗含糖量高、適宜制幹棗;南棗含糖量低,適宜制蜜棗。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棗品種現有 700 多個,目前通過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或認定棗品種至少有 118 個品種:其中河北 34 個,山東 27 個,山西 24 個,河南 11 個,北京 7 個,陝西 6 個,寧夏 4 個,遼寧 3 個,安徽 2 個,江蘇 1 個,重慶 1 個。
我國棗產品市場分為原棗(包括幹棗和鮮棗)、粗加工產品和深加工產品。
原棗分為鮮棗和幹棗;常見的粗加工產品包括蜜棗、香酥等;深加工產品包括棗飲料、棗粉、棗幹、棗片及大棗提取物等。我國最優良的制幹品種:灰棗、雞心棗等;鮮食品種:如冬棗等;觀賞品種:胎裡紅、龍鬚棗等十多個新品種;具有易於加工、內在品質優、抗旱、抗病、無公害、可分批分等級採摘的特點。
1、制幹品種: 特點是果肉厚,汁少含糖量高,幹制出幹率高。如金絲小棗、贊皇大棗、灰棗、婆棗、靈寶大棗、郎棗、相棗等。
2、鮮食品種: 特點是皮薄,肉質嫩脆,汁多味甜。如冬棗、臨猗梨棗、大白鈴、蜂蜜罐等。
3、兼用品種: 可鮮食也可制幹或加工蜜棗等產品。如鳴山大棗、駿棗、晉棗、壺瓶棗、板棗等。
4、蜜棗品種:特點是果大而整齊,肉厚質松,汁少,皮薄,含糖量較低,細胞空腔較大,易吸糖汁。如義烏大棗、宣城尖棗、宣城圓棗、宣城尖棗、棗陽秤砣棗、灌陽長棗等。
5、觀賞品種: 特點是果實或枝條的形狀或顏色特殊,有觀賞價值。如葫蘆棗、茶壺棗、柿蒂棗、胎裡紅、龍棗等。
目前生產上栽培的品種的比例:制幹品種和兼用品種面積最大,兩者佔總面積的 80% 以上。主栽品種約有 20 多個(金絲小棗、駿棗、灰棗、婆棗、柳林木棗、贊皇大棗、扁核酸、圓鈴棗等);鮮食品種面積約佔 10% ,主要品種為冬棗、臨猗梨棗、北京尜尜棗、郎家園棗、辣椒棗、中華酥脆棗等;蜜棗品種約 7% ;觀賞品種零星分布。
紅棗最突出的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高,素有「活維生素 C 丸」之美譽,每百克鮮棗果肉中維生素 C 含量高達 500 - 800 mg,是蘋果的 70 - 80 倍,比柑橘高 7 - 10 倍;紅棗(鮮果)中維生素P含量高達 3300 mg/ 100 g以上,為果蔬之冠,能夠維持毛細血管正常通透性、改善微循環、促進 VC 在人體內的積蓄,是預防與治療高血壓病的有效成分。
國外一項臨床研究顯示:連續吃紅棗的病人,健康恢復比單純吃維生素藥劑快3倍以上。此外,紅棗中還含有人體必需的 18 種胺基酸,其中有 8 種人體不能合成的必需胺基酸,以及幼兒體內不能合成的組氨酸和精氨酸。
《神農本草》、《本草綱目》對其醫療價值均有記載,認為棗有健脾、養胃、補血、護肝、益氣、安神等功效。據統計,我國常用重要中藥配方中 60% 用到紅棗。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紅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蔔素、B 族維生素、維生素 C 、維生素 P 以及鈣、磷、鐵和環磷酸腺苷、三萜類化合物等營養成分,棗對氣血不足、貧血、肺虛、咳嗽、神經衰弱、失眠、高血壓、敗血病和過敏性紫癜等均有療效,紅棗為國內外醫界重視的營養滋補劑;紅棗含有的三萜類化合物及環磷酸腺苷,有較強的抗癌、抗過敏作用。
最近幾年,紅棗被廣泛用作各種食品的主料、配料,深加工產品銷售額增長速度相對原棗銷售額增長速度要快,品牌集中度較高,市場逐步呈現高端化趨勢。
那麼,我應該如何去打造好的紅棗產品呢?企業可從以下 12 個方面著手,製作紅棗產品品牌的核心工作,打造中高端紅棗品牌。
1、為高檔紅棗產品建立精準、差異化的品牌定位。
2、找準高檔紅棗產品的核心消費群體。
3、以高檔紅棗的特點為依據,提出和建立好高檔紅棗的產品標準。
4、通過專業市場調研,了解消費者吃高檔紅棗產品的目的。
5、提煉出高檔紅棗產品的獨特利益點,滿足消費者的潛在需求。
6、為高檔紅棗產品創意一句能夠讓消費者記住和觸動消費需求的廣告語。
7、產品包裝設計與高檔紅棗的價格定位相匹配。
8、精心策劃,利用專業媒體成功招商。
9、樣板市場重點運作與全國範圍內通過代理商進行產品鋪貨相結合。
10、建立適合本階段企業發展的銷售管理體系。
11、對銷售隊伍進行專業的品牌、產品和銷售知識的培訓。
12、通過整合傳播,在目標消費者心中佔據高檔紅棗產品領先品牌的位置。
來源: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