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積分權益大縮水 如何與花唄們「短兵相接」?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未被信用卡覆蓋的2億缺口,正在被花唄、任性付、白條等代表性消費貸產品填補,而銀行似乎並未積極「迎戰」,反而採取戰略收縮。

今年以來,不少銀行信用卡調整了積分規則,引來持卡人的怨言,表示體驗下降。其中,備受喜愛的積分換航空裡程這一項也「慘遭毒手」。

那麼,信用卡積分權益緣何日漸「縮水」?花唄等在未來又是否會全面替代信用卡呢?

降損失、反積分「黑產」

7月13日,興業銀行發布公告,宣布調整積分規則。自2020年8月27日起,信用卡積分消費調整為1200積分折算人民幣1元,積分兌換航空裡程的比例調整為50:1(註:此前大多是每25信用卡積分兌換1公裡裡程)。並且,客戶在單一自然月內可兌換航空公司常旅客會員裡程(積分)的信用卡積分總額,不得超過客戶名下信用卡主卡上月最後一天的固定額度。

不止興業銀行,華夏銀行在6月17日也大幅調整了航空裡程兌換比例,將國航裡程兌換從16:1暴漲至80:1,權益大大縮水。

某國有大行信用卡中心行研經理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近期興業銀行調整積分兌換航空裡程權益,基本是出於調整費用投放方向和反不法分子的考慮。

「受疫情影響,航空業遭受直接打擊,積分兌換裡程的權益已不是刺激持卡人消費的主要手段。因此,部分銀行出於營銷費用的考慮會調整費用投放方向。」該經理分析道。

此外,調整積分規則也是為了反積分「黑產」。該經理指出,近年來有部分不法分子通過搭建積分灰產平臺,形成「積分」到兌換成「物」(優惠券、航空裡程等)到出售變「現金」的積分售賣流程,平臺通過收取一定費用達到積分套現的目的。銀行通過模型監測不斷調整積分權益,將損失降低。

不久前,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也發布加強信用卡規範的提示,打擊惡意套取積分的行為。中信銀行表示,對於通過非正常手段或者非個人交易等手段惡意套取積分的行為,包括但不限於異常交易、虛假交易、惡意套現、疑似套取積分等行為,中信銀行有權不予累積相關交易積分並採取凍結積分、撤銷積分、凍結卡片、銷卡等措施,而無須事先通知持卡人、說明理由或徵得持卡人同意。

同時,中信銀行持有要求持卡人提供消費交易發票、購買憑證等材料的權利,以查實信用卡交易真實性。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告訴記者,實際上,對非法商戶的打擊行為早在各行展開,未來對虛假交易、非法商戶的打擊將成為常態化的工作,積分規則也可能會適時動態調整。

但與此同時,多家銀行調整積分規則也意味著積分含金量繼續弱化,蘇筱芮預計未來線上交易的積分將更「值錢」。

「從平安等銀行的規則來看,線上化支付漏洞小、真實交易比例高且增長可期,預計未來線上交易的積分價值將有所增強。」蘇筱芮說。

信用卡與花唄們「短兵相接」

實際上,今年以來,包括建行、平安、廣發等多家銀行信用卡均已調整了信用卡積分權益。比如,廣發信用卡更是將102.69萬戶商戶列入不累積積分名單,民生信用卡取消拉卡拉等19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交易累積積分。

信用卡權益「縮水」不免引來持卡人的抱怨,信用卡的吸引力似乎也不如從前。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蓬勃發展的金融消費產品,比如螞蟻金服的「花唄」、蘇寧金融的「任性付」、美團的「月付」等。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薛洪言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花唄們與信用卡客群已經從「互補」走向「重疊」,未來免不了「短兵相接」。他表示,2019年末,國內信用卡持卡人約3.5億人。同期,央行有信貸記錄人數約5.5億人。未被信用卡覆蓋的2億缺口,正在被花唄、任性付、白條等代表性消費貸產品填補,而銀行似乎並未積極「迎戰」,反而採取戰略收縮。

「以招行和浦發銀行為例,這兩家銀行是這一波信用卡大擴張中的佼佼者,浦發銀行2017年新拓展持卡人超過千萬,招行2018年新拓展持卡人超過千萬,但它們並未高歌猛進、擴大勝果,而是在最風光的時候踩了剎車。」薛洪言說,背後的原因,一是對不良率的警惕;二是夯實存量用戶,在高速增長期追求的是規模,基礎夯實期追求的是質量。

薛洪言指出,隨著消費貸款的信用卡化,越來越多的持卡人有了更豐富的「免息消費」選擇,信用卡早已不是唯一的工具。

上述國有大行信用卡行研經理也對記者坦言,信用卡行業遭受到「花唄」、「白條」等類信用卡產品的競爭,這是當前移動網際網路大趨勢下不可避免的。

在激烈的浪潮中,信用卡是否會變成「前浪」?又該如何接招?

「目前銀行信用卡機構應對挑戰的基本方法是發揮內生優勢,學習優秀經驗,共建多元生態。」該經理說。

在這場客戶拉鋸戰中,銀行並不是一無所有。上述經理指出,銀行持有三大法寶:

一是資金成本優勢。銀行信用卡機構的資金成本基本是外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三分之一,這為奠定信用卡行業規模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二是向網際網路化深度轉型。通過學習優秀網際網路平臺如騰訊、 阿里的經營管理模式,加快網際網路化轉型,構建移動網際網路平臺,打造「線上+線下」的獲客模式,不斷深挖客戶需求,優化客戶體驗,形成客戶的忠誠管理。

此外,以開放的心態將外部合作夥伴納入合作體系,加快信用卡生態圈建設,不斷和大IP、大網際網路平臺合作,共建包括流量、支付、轉化為一體的生態圈,實現共贏。

來源:國際金融報

相關焦點

  • 信用卡權益縮水的背後:銀行撤退,巨頭補位!
    同期,央行有信貸記錄人數約5.5億人,未被信用卡覆蓋的2億缺口,正在被花唄、任性付、白條等代表性消費貸產品填補。2015年前後,電商系消費金融產品相繼推出免息功能,為購物消費賦能。這類產品,既讓申請不到信用卡的人享受到30天免息的服務,又通過6期免息、12期免息、24期免息等大促羊毛,俘獲了大批持卡人。當時,花唄們與信用卡客群互補、場景互補,相安無事。
  • 又一家銀行調整信用卡積分權益大幅縮水!
    近期除了廣發、民生、興業、華夏、中信等股份制銀行調整了信用卡積分累積方式,縮水了信用卡積分的權益外,城商行也有所動作了,重慶銀行近日發布積分規則調整的公告,信用卡積分累積縮小了10倍。該行在公告中稱,對有其他債務逾期未償還的、在交易中發生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監管規定、洗錢、欺詐、惡意刷單、惡意套現等交易行為等情形時,有權對客戶採取不累積積分、凍結積分或者積分清零。信用卡積分權益下調近日,多家股份制銀行下調信用卡積分權益。
  • 多行權益縮水「溫暖」!又有4張高端信用卡「崩盤」!
    近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一則公告在卡圈激起一層浪花: 中信銀行東航無限卡、中信銀行川航世界卡、中信銀行廈航世界卡及國航攜程鑽石卡——這四張高端卡被「溫暖」了,權益大幅度縮水!2021年1月1日就開始實行了。
  • 誰在動誰的奶酪 信用卡權益縮水背後
    6月以來有多家銀行發布公告,對信用卡積分規則進行調整,包括取消部分收單機構交易積分、調整航空裡程兌換、刷卡交易積分累積縮水等措施。信用卡是銀行零售業務的利潤貢獻大戶,為何此番多家銀行對用戶權益猛踩「剎車」?有銀行信用卡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平衡成本收益,或是此次調整權益的主要原因。
  • 花唄降額,你的信用卡還好嗎?
    一是年輕用戶是花唄使用的主力。根據支付寶今年發布的《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數據,中國近1.7億90後中,有6500萬開通了花唄,也就是說每10個90後就有近 4 個在用花唄消費。換句話說,就是花唄分配在90後上的授信額度佔比太多了。二是年輕用戶是負債消費的主力。
  • 多家銀行調整信用卡積分規則 存量積分大幅縮水
    6月22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調查發現,廣發、民生、興業、華夏、中信等股份制銀行近期調整了信用卡積分累積方式,信用卡積分或權益大幅縮水。例如,廣發信用卡將102.69萬戶商戶列入不累積積分名單,民生信用卡取消拉卡拉(300773,股吧)等19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交易累積積分。城商行中,重慶銀行刷卡交易積分累積縮水10倍,存量積分縮小90%(兌換權益不變)。
  • 多家銀行調整信用卡積分規則:積分門檻提高、兌換權益降級
    不過,三湘都市報記者注意到,近期包括廣發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多家銀行都陸續調整了信用卡積分規則,或增加了不累計積分的商戶名單,或縮減了積分兌換權益。對於持卡人來說,信用卡的積分不僅是越來越難攢了,相應的兌換福利也在縮水。
  • 花唄,信用卡「哪個划算」,原來銀行信用卡辦理「這麼賺錢」
    ,也會收取利息,送積分之類的活動是培養信用卡的忠實度,當你信用卡用習慣了,每個月按時還款,信用卡額度會上升,刺激消費花唄和信用卡有很多朋友認為,我有花唄不需要信用卡,難道花唄可以代替信用卡嗎?事實上,有很多人把花唄當成虛擬信用卡業務,那麼兩個到底哪個更實用呢?首先花唄是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提供的金融服務,花唄是一款消費信貸產品,作用和信用卡很相似,都能享受先消費後付款的體驗。
  • 控制成本 多家銀行信用卡「福利」縮水
    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信用卡權益細則的制定將更加精準與嚴格。「福利」縮水近期,部分銀行調整了信用卡的規則,此前以贈送航空延誤險為一大看點的商旅卡的增值權益有所縮水。除附加權益縮水外,信用卡的積分規則也發生了變動。此前,民生銀行規定,單個自然月按照客戶名下已激活卡片(不含公務卡和消費貸款類卡)授信額度的2倍設定積分累計額度上限。平安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銀行此前也縮減了計入積分的商戶類別。削減權益控制運營成本分析人士指出,銀行信用卡權益縮水的背後體現了銀行出於避險策略,通過削減權益的方式來控制運營成本。
  • 為什麼信用卡積分兌換價值在大大縮水?
    信用卡積分是銀行給刷卡用戶的回饋,同時也是連結用戶忠厚度的一種技巧。積分的代價是憑據銀行的估算,鼓吹預期,舉止力度等多方面成分決意的。銀行的估算高,舉止力度大,想到達較大的鼓吹效應,積分的代價就高,相悖則低。
  • 虛擬信用卡是不是跟花唄一樣?有這些區別
    很多銀行都有推出虛擬信用卡,最大的優勢在批卡快,基本當天申請當天就能用卡。可這種信用卡沒有實體卡,再加上只能藉助行動支付工具使用,有不少人就認為和花唄是一樣的,其實兩者不能混為一談,區別可大著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 花唄叫板信用卡:推出「當面花」全面突圍商戶限制
    這個趨勢會動搖信用卡的基礎嗎?花唄當面花最早推出在2018年底,花唄用戶可以在500元的額度內在未開通花唄收款實體商戶使用花唄,到2019年9月,當面花的規則又調整為單筆訂單金額在150元以下的交易均可使用花唄付款。
  • 8月起,信用卡消費或將不再累計積分!積分清零,後悔都來不及!
    近日,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出調整信用卡積分規則的公告以及發卡策略,其中包括增加不累積積分商戶,縮減信用卡積分權益,停發實體卡,實行「無卡化」信用卡發放模式等。
  • 部分銀行再次調整規則 信用卡積分又「貶值」了
    福州新聞網9月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江海)在行動支付這麼發達的今天,為什麼還要使用信用卡?很多人的答案是「刷卡有福利」。  不過,從本月開始,部分銀行再次調整信用卡積分規則,主要集中在積分累計規則和積分兌換規則方面,很多消費者看重的「福利」再度縮水。
  • 對抗花唄、白條,傳統信用卡打響「反擊戰」
    一旦信用卡線下渠道的「三親見」難題得解,遠程面籤帶來的就是中國零售金融行業的又一次革命。 但2020年,傳統信用卡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前有信用卡行業多年跑馬圈地的壞帳積壓,後有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刺激信用卡不良持續增加。中間還有花唄、白條等網際網路信用支付的猛虎夾擊,通過網際網路快速分食信用卡的蛋糕。
  • 信用卡積分權益收緊「薅羊毛」能被禁止嗎?
    原標題:信用卡積分權益收緊「薅羊毛」能被禁止嗎?>積分進行調整,調整的效果又會如何?,持卡人在該名單所列商戶的消費或交易將不予累積信用卡積分、籤帳額、合作方積分(裡程等)、活動獎勵,這一規定在8月2日起生效。
  • 又有7張高端信用卡權益大縮水
    11月3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低調發布公告,《關於調整中信銀行東航無限卡、中信銀行川航世界卡、中信銀行廈航世界卡及國航攜程鑽石卡高端基礎權益的公告》,宣布對四張高端航旅信用卡權益進行調整
  • 多家銀行調整信用卡積分規則
    近半個月,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發出公告,將調整信用卡積分規則及發卡策略。記者對相關銀行發出的公告進行梳理看到,銀行採取的策略包括增加不累積積分商戶、縮減信用卡積分權益、停發實體卡等。興業銀行航空聯名卡自動兌換「縮水」2020年8月1日起,該行航空類聯名信用卡(包括東方航空聯名信用卡、廈門航空白鷺聯名信用卡、南航明珠信用卡、吉祥航空聯名信用卡)積分自動兌換航空公司常旅客會員裡程(積分)的規則將調整:持卡人名下同一航空公司航空聯名卡自動兌換航空公司常旅客會員裡程
  • 央行宣布新規,銀行信用卡有新變化,「花唄」卻還是難被取代?
    在網際網路興起之初,承載這種關係的還是信用卡,人們享受這種超前消費模式帶來的短暫快感,而且相比之下更加地便捷。到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曾經的信用卡已經喪失了所有的優勢,而彼時人們的"超前消費"觀念已經愈發深入。所以花唄就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席捲了大江南北,甚至對於很多人來說,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還花唄"。
  • 信用卡自我「救贖」調查:廣發銀行等堵積分漏洞打擊「羊毛黨」
    據《證券日報》記者調查發現,今年以來,已有多家銀行信用卡中心對信用卡積分規則以及發卡策略進行調整,其中包括增加不累積積分商戶,縮減信用卡積分權益,停發實體卡,實行「無卡化」信用卡發放模式等。並有多家銀行公告顯示,相應調整於2020年8月份開始正式實施。前些年,銀行推出信用卡積分的本意是鼓勵用戶使用信用卡刷卡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