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門口工作太方便了!有固定收入還能照顧家裡,很滿足的!」說起現在的工作,梁月成笑容滿面。如今,在東莞市洪梅鎮有170多名像梁月成一樣的就業困難人員,通過家門口的村民車間實現就近就業,搖身變成「上班族」,實現穩定增收。
在南華戶外用品有限公司(下稱南華)的生產車間裡,幾十名來自洪梅各村(社區)的工人們正在縫紉機旁辛勤地工作著,縫紉各色旅行包,梁月成也是其中一員,更是車間裡的老員工,她從一竅不通生手,到如今手疾眼快熟練工。
困難就業人員在家門口「脫帽」
梁月成來自梅沙村,來南華工作前她也去過附近鎮街的廠上班過,後因工廠倒閉在家待業,但家裡還有兩個子女要上學,丈夫工資也不是很高,梁月成想繼續上班,卻因自身沒有什麼技能,找工作困難。後來通過洪梅人社分局了解到自己鎮有企業開設「村民車間」,專門招收本地村民,梁月成抱著試下的心態來到了南華面試,結果成了,一做便是五年多。
梁月成在車間主要負責縫紉旅行包,隨著縫紉技術越來越好,工資待遇也不斷提高,梁月成不但解決了工作的問題, 還能在家門口做起了「上班族」,又能兼顧家庭。梁月成談起目前的生活,感到幸福滿滿。「一般來講目前都有3、4千塊工資,如果訂單多又勤快的話,還可以再多一點。不僅掙到錢養家,離家又近,出入很方便,上下班又安全些!工資水平也比以前高了不少,村民車間真的挺好的!」
穩定就業企業村民「雙贏」
像梁月成這樣,既照顧了家庭又可以務工掙錢養家村民還有很多。單是南華的「村民車間」將近有40名來自各村(社區)的村民。為幫助困難就業人員,洪梅人社分局號召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幫助周邊的村民就業,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脫貧致富,南華也是其中一員,公司管理人員說,當年「村民車間」成立的初想,就是為了更好地解決當地村民的就業問題。企業幫助村民實現就業,不僅更好地解決當地就業問題,對企業而言,穩定的勞動力也有利於企業的長足發展。
千餘村民解決了就業「難題」
「村民車間當時是很少人的,幾個人,十來人,發展到現在有差不多三、四十人。我們公司特別關注村民車間,採取一些補貼措施,比如說在疫情期間,由於公司訂單不足,那麼公司在工資福利、補貼加大,讓他們的工資更加穩定。比如說就業困難人員,政府都有一些相應的補貼措施給到他們,讓他們更加安心地在企業工作。」南華主管褚良才說到。
經過多年工作的經驗和不斷探索,建立「村民車間」是促進本地人就業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能相對集中地安置本地勞動力就業。目前全鎮共有20個「村民車間」, 共安置本地勞動力就業1038人,其中安置就業困難人員174人,其中有1間企業申請企業就業安置基地獎勵。
「我們希望能進一步擴大(村民車間),能吸引更多本地的村民來就業,解決更多就業問題。希望能夠讓他們穩定就業,一起奔小康,實現中國夢。」褚良才激情昂揚地說到。
此外,洪梅鎮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就業幫扶活動,通過開展就業服務日活動,組織舉辦各類招聘會、設立企業專場招聘區等方式,為困難就業群體創造一個良好的就業、擇業環境,促進廣大群眾就業創業。同時,為積極做好本地村民就業問題,洪梅人社分局對有就業意願的本鎮戶籍人員進行了調查統計,了解其就業意願,並進行了登記造冊;深入到企業中,向企業負責人講解市、鎮有關招用戶籍人員就業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設立本地人車間,多招用本地戶籍人員。多年以來,洪梅鎮多措並舉,致力推動實現穩定就業,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盧政 通訊員:張小玲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