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腰勁訓練如何科學訓練?-典傳筋骨開發

2020-08-19 典傳國術

太極拳腰勁訓練,很多太極拳愛好者對腰勁訓練很注重,但太極拳腰勁訓練如何科學練習呢?

1、太極拳腰勁訓練:何為腰勁?

太極拳腰勁訓練

所謂腰勁,不是單指腰椎發力,而是指的我們人體整個核心用力,也就是以前人所講的腰馬合一。

所以用力的時候,我們腰椎切記不可單獨用力,不然很容易導致腰椎疼痛,這也是很多太極拳愛好者練拳訓練過後,經常腰椎疼痛的原因所在。

正確的太極拳腰勁訓練,首先第一步一定要明白腰勁正確發力位置。

2、太極拳腰勁訓練:腰勁訓練方法

太極拳腰勁訓練,很多太極拳愛好者最常見的應該就是抖大杆訓練了。


太極拳腰勁訓練


大杆子是由有彈性的白蠟木製作,太極拳愛好者兩手分別抓著杆子一端,橫向擺放大杆,然後身軀用力,帶動杆子彈抖起來。

如果效果要好,手臂最好伸直,完全不借力。

因為大杆子擁有分量,不是單純臂力就能抖動,所以可以下意識開發出我們的腰勁,以腰勁發力。

因為大杆子自身也具備彈性,彈抖的時候,它自己的彈性也可以回饋到腰勁上。可以說是非常有效的太極拳腰勁訓練方法之一。

3、太極拳腰勁訓練:拓展延伸。

大杆子訓練腰勁固然好,但這個對於新學者並不友好,初學者往往練不起來。

所以對於初學者可以嘗試另一種訓練方法,在我們典傳筋骨體系訓練當中,有一個器械「彈力棒」,這個器械本身也是具備彈性的,跟大杆子一樣。但對比大杆子,它的各方面都進行了優化和改善,更加適合初學者。

當然也由於外在外形,它的訓練方法也有無數種變式,可以根據每個人需求進行變換。


太極拳中腰勁訓練

或者太極拳愛好者訓練腰勁,也可以先從空手練習,兩手虛握,感覺如同握住重物,然後有意識以腰勁帶動,長久下來,以自重練習也能找到腰勁的發力。

這種方法簡單,但就是動作感覺不太容易把控,需要有人盯著才不容易練錯練受傷。

相關焦點

  • 大成拳發勁技巧,科學解析-典傳筋骨開發
    大成拳發勁大成拳發勁大成拳的發勁修煉是「形、神、意、氣、力」並重的系統訓練,練的是筋、骨、氣、血、肉、精、神諸類人體要素,周遍百骸。筋骨鍛鍊充分集中的體現在「形」的鍛鍊之中。王薌齋先生在《拳論》中曾有論述。
  • 開胯如何科學做?-典傳筋骨體系
    一、典傳筋骨體系之開胯:松胯要想開胯,第一步先找到胯關節在哪?讓胯關節能夠運動起來,通過橫向旋轉運動,慢慢讓胯關節松活下來,也就是松胯。典傳筋骨體系,將開胯中的松胯放在首要位置,動作如下:1、兩手捏住盆骨兩邊2、腳尖朝前、膝蓋朝前、頭朝前,保持重心穩定3、兩手輔助用力,讓胯關節進行橫向水平的旋轉
  • 什麼是沉肩墜肘,科學練習方法-典傳筋骨開發
    什麼是沉肩墜肘說得簡單一點就會一種肩膀放鬆的狀態,肩膀緊張的時候,肌肉崩緊,兩肩就會架起來,同時力會上聳,加上肩頸肌肉相連,脖子也會受到牽連,打拳的時候不僅力不容易傳出去,還容易震頭。所以聳肩狀態除了在防禦,保護頭部的時候很少會出現。
  • 太極拳發勁訓練:太極拳需要盤練筋骨嗎-典傳筋骨開發
    太極拳發勁訓練講究松活彈抖,松活彈抖的基礎在於勁力通透,盤練筋骨是勁力通透的前提。螺旋纏絲勁的核心是全身的筋肉形成一個完整的連結,把全身的筋膜肌腱、韌帶、肌肉煉成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系統,是 太極拳的精髓和靈魂。
  • 虎豹雷音筋骨齊鳴,真的存在嗎?-典傳筋骨體系
    正所謂外煉筋骨皮,內壯一口氣,這是現代武術訓練的歌訣。不外乎:「外煉內壯」,這就概括了筋骨體系訓練的全部。認識典傳的朋友都知道,典傳的核心訓練體系,就以「外煉內壯」為核心的,稱之為「六大開」。開發人體六大核心:胯、肩、肘、肋、脊柱、內臟。其中前五開為外煉筋骨,後一個為內壯的訓練,練好後都會出現所謂的「虎豹雷音」,這是所有學員都可以簡單做到的。
  • 系統科學的筋膜訓練方法-典傳筋骨開發
    筋膜訓練法一直以來總是被物理治療師與健身行業的朋友忽視。不論是外科手術手法治療或是運動員長期訓練卻難以進步時,大家總是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肌肉上,筋膜的強大功能卻一直被忽視。 一、什麼是筋膜訓練法伴隨著筋膜理論和臨床實驗的驗證,大家開始逐漸發現,原來肌肉的拉升訓練只是運動健身和康復訓練內容中的一小部分。
  • 寸拳穿透力,如何科學練習?-典傳筋骨開發
    那麼寸拳又是如何在一寸之間,這麼短的距離就能爆發出甚至能撼動一個成年人體重的力量呢?其實關鍵並非在拳頭上,而是在練習者的身體上,拳頭只是彈頭,真正把拳頭催發出的火藥藏在身上,藏在腿上,藏在除拳頭以外的地方。
  • 八卦掌筋骨齊鳴,如何科學練習-典傳筋骨體系
    八卦筋骨齊鳴,不少練八卦的愛好者都聽說過筋骨齊鳴,但卻不知如何練八卦可以練出八卦筋骨齊鳴。其實人的筋骨本質也是可以發出這種聲音的,也就是筋骨的聲音:筋骨齊鳴,又名虎豹雷音。所以八卦愛好者要想練好筋骨齊鳴,也是具備這兩種條件。也就是很多人八卦掌朋友看過,拳譜中常說的:「練拳第一步,抻筋拔骨」。 撐開大筋,拔伸骨節,使得人體大筋能夠得到第一步,初步崩起。至此筋骨已經做好筋骨齊鳴的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也就是使筋骨能夠震顫,使其發出聲音。就是筋骨發力,活著說運動,這在八卦掌發力中可以實現。這就是會出現筋骨齊鳴聲音。
  • 站樁如何練筋骨-典傳筋骨體系
    站樁如何練筋骨?熱愛站樁的人,都必然重視筋骨與氣血的內外雙修。那麼怎樣更好的練習站樁以及筋骨,達到筋骨齊鳴的效果呢?站樁如何練筋骨-筋骨關站樁訓練其實是很苦的,至少有兩關要過,第一是筋骨關,肌肉酸痛,大汗淋漓,兩股顫顫,肩臂酸痛;第二是心理關,心猿難伏,意馬難收,人心思動,心浮氣躁。
  • 衝拳爆發力,如何科學練習-典傳筋骨開發
    衝拳爆發力如何提升,今日我們就衝拳爆發力這點來深入探討一下科學練法。1、衝拳爆發力:衝拳發力的核心想要提升衝拳爆發力,首要了解衝拳這個動作是如何發力的?衝拳是武術裡相對簡單的一種出拳方法,直來直去,簡答明了。
  • 形意拳發力模式,形意拳科學訓練-典傳筋骨開發
    所以我們要想強化形意拳發力模式,得從人體關節入手,如今眾多訓練都是對肌筋膜等身體組織訓練的,但很少有對人體關節強化的,所以多少練拳人身體無法協調如一,甚至僵硬的都不少。原因就在於關節的強化上。所以我們需要去強化這些關節,然後以此推演,去訓練,輔助關節進行運動的肌腱、韌帶、肌肉等身體組織。形意拳發力模式這樣由核心入手訓練形意拳,就完全不會走彎路,很多人練形意拳,練到後面都是為了練習招式,而不是在練身體,練勁力。
  • 擺拳發力技巧,科學解析-典傳筋骨開發
    訓練重點:蹬地、轉胯、發拳。3、擺拳發力技巧:注意技巧發力時注意放鬆肌肉,切記不要崩得太緊,這樣初期練習時很容易出現衝擊傷,從而傷到關節。腳、胯、身、肩、肘、拳,每一個筋骨關節都要協調一致,空擊發力時乾脆利落,找協調感。擊打實物時,一瞬間繃緊,發力到拳面,不要集中於肩膀,這是很多人肩部受傷的原因。原因就在於關節的靈活性,與柔韌度不夠。
  • 五行拳發勁,五行拳如何科學發勁-典傳筋骨開發
    五行拳如何發勁?五行拳發勁簡潔、明快、直接、有效。作為有形有意的訓練,是習者從有法到無法的重要階段,迅速掌握最基本的發勁發放,尤為重要。五行拳如何發勁五行拳發勁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有點朦朧理解的感覺,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沒有身體的「五張弓」做基礎,是無法實現的。
  • 筋骨開發發起人刀哥教你如何選筋骨開發體系?
    筋骨開發發起人刀哥,2013年開始即在傳播筋骨體系,並作為教學部負責人,一直在從事筋骨開發的教學、研究與訓練。 2017年離開了原國術館,追根溯源,跟隨恩師沈錦康先生不斷深造。2019年道韻筋骨體系將原有六大開體系升級為「四大版塊、人體十二處練法」,目的,就是幫助更多的功夫健身愛好者,能學到正確的門內「原傳」筋骨核心技術。
  • 「筋骨開發」-「開肩胛」肩胛訓練的最大誤區你知道嗎?
    筋骨開發發起人刀哥談肩胛訓練誤區。說到筋骨開發「開肩胛」肩胛的訓練,首先要和大家聊一聊,「肩胛訓練的幾個階段」,以及「肩胛」訓練的目的。>一、肩胛開發訓練 二、活肩胛三、肩胛發勁訓練四、肩胛發勁在打擊中的運用「肩胛」訓練的目的肩胛的訓練,不僅僅是活,而且要能單獨的發勁。
  • 內家拳抻筋拔骨,內家拳如何練抻筋拔骨-典傳筋骨開發
    所謂「松」就是肌肉能夠松,「活」關節能夠活,「彈」就是大筋崩彈、運動,「抖」就是內家拳撐筋拔骨的訓練效果。內家拳抻筋拔骨-骨架和大筋我們在開始練拳的時候,就知道要通過撐筋拔骨來訓練骨架和大筋。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整個身體變得慢慢的松活。
  • 「筋骨開發答疑解惑」筋骨開發「開胯」的重點是大筋嗎?
    筋骨開發在線答疑筋骨開發愛好者:刀哥老師好,我想問下筋骨開發「開胯」的重點是大筋嗎?筋骨開發發起人刀哥:你好,這個問題其實有很多筋骨訓練的朋友向我諮詢過,在訓練開胯的時侯,大筋不大筋的並不是特別重要(因為我們道韻筋骨體系「傳承版」在訓練其它關節時,可以同步「強化」訓練到大筋)。
  • 內​家筋骨訓練與筋骨現象
    上世紀的最後幾年的武術界,盧氏結構拳學被有心人炒得火熱,與後來盧忠仁師爺親自主持教學時的冷落相比,借盧氏結構的聲勢搶先一步推出的幾種函授都受到了廣泛的追捧,而函授教材中以初步的盧氏結構理論指導下的大成拳訓練體系,其訓練手段與風格被人們稱之為「筋骨訓練」。與傳統教學中局限於一功一法,對功夫機理說不清、道不明的狀況相比較,筋骨訓練無論從理論上還是教學上都顯得十分「科學」。
  • 「傳承弟子必修內容」筋骨訓練的核心-上乘功法「古法筋骨訓練」
    筋骨的訓練自古就有,以古法為「上乘」,古法筋骨訓練體系是由道韻國術館長施愛民老師及其教研團隊通過進修、訓練、研究、總結的一整套「古法體系」,也是道韻國術傳承弟子必修內容。整套體系分為:古法筋骨訓練、古傳易筋經(含易筋功強化)、內功訓練體系三大部分。
  • 太極基本功開胯,太極拳基本功開胯技巧-典傳筋骨開發
    武術界也有「傳拳不傳胯,傳胯師父差」的說法。 胯,腰和大腿之間的部分。武術練習中的胯指髖關節。它的解剖結構為:股骨關節面佔頭面積的2/3,嵌入髖臼內。臼的月狀面圍繞髖臼窩,窩內充填脂肪;髖臼唇附著於臼緣增加臼的深度。髖臼橫韌帶封閉髖臼切跡,神經血管經過韌帶下出入關節。髖臼凹陷與股骨頭關節面之間的間隙為髖關節間隙,正常成人此間隙寬為4~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