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時代】之機關單位:垃圾分類全覆蓋滿月,「可回收物」增加十倍

2020-12-26 騰訊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文聰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偉

9月下旬開始,每天下了班,黃樹彬都會打開手機微信裡的「行政中心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聯繫群」,將每日檢查的圖片發到群裡,供大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身為東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行政事務科科長的他,微信裡還有三個這樣的工作群,群裡的「小夥伴」來自不同的市直機關。

根據相關文件要求,2020年底前,東莞市將實現市直機關、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其中,9月底前,率先實現東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管轄集中辦公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黃樹彬坦言,目前正處於監督、檢查、聯絡溝通的「攻堅階段」,而這也是最難的一個階段。「經過一個月的努力,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基本走上了正軌。可以說,只要我們局把『垃圾分類』這件事做好了,全市一半的市直機關就都做好了。」

東莞市民服務中心垃圾分類的宣傳

率先垂範:管轄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5月29日,《東莞市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正式印發,要求全市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在今年實現全覆蓋。為此,東莞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非常重視,迅速制定下發了《市直機關集中辦公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力爭率先實現該局管轄集中辦公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管轄的市直機關集中辦公場所共有8處,分別為市行政辦事中心、市機關大院、市機關二號大院、市機關三號大院、市民服務中心政務區、匯峰中心H座、會議大廈、市檔案館,涉及72個市直單位,辦公人員約5000餘人。

9月8日,在東莞市直機關集中辦公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培訓會上,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與72個市直集中辦公場所單位代表籤訂了垃圾分類工作承諾書,並與市直集中辦公場所各單位建立了聯絡人機制。 在東莞市行政辦事中心,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就像一個「大管家」,承擔著餐飲、保潔、物業服務方面的重任。黃樹彬告訴記者,該局結合實際情況,把實施生活垃圾分類這項工作細分為「學習、動員、宣傳、實施、攻堅」五個階段。「僅僅是宣傳,我們就製作了4200多份倡議書,印刷了5000多本宣傳小冊子,發放到各市直機關辦公場所辦公室,提高工作人員規範投放垃圾的意識。此外,局裡的黨員全部上陣,掛點各個市直單位,大家除了是聯絡員之外,還承擔著宣傳員、督導員幾種角色。」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市直機關集中辦公場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基本走上了正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行政辦事中心和市民服務中心建立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臺帳顯示,今年9月份市行政辦事中心回收紙皮395公斤、報紙35公斤、廢水瓶8公斤,10月份這三項數據分別增加到1126公斤、354公斤和41公斤;市民服務中心僅「可回收物」一項數據,就從今年8月份的89公斤增至10月份的899公斤。

垃圾分類投放

實地走訪:

走訪一:「垃圾分類」元素隨處可見

手上拿著一張用過的餐巾紙,市民萬日鋒站在東莞市行政辦事中心北樓大廳的分類垃圾桶前有些犯難,到底是扔進有著藍色標識的「可回收物」,還是黑色標識的「其他垃圾」?舉棋不定之間,他對照著標識上的分類列舉表,將紙巾投進了「其他垃圾」的垃圾桶裡,滿意地轉身離開。 如今走進東莞市行政辦事中心,電梯間、茶水間、走廊等公共區域,有關「垃圾分類」的元素隨處可見。例如,北樓大廳裡擺放著一塊垃圾分類的宣傳展牌,電梯口和牆上也都張貼著垃圾分類的宣傳頁。二樓飯堂門口有一面LED顯示屏,上面則在循環播放著垃圾分類宣傳短片。

「市行政辦事中心是一個對外展示的窗口,張貼的宣傳標識除了『垃圾分類』,還有『光碟行動』、『節能減排』等,我們可謂是見縫插針,全力提升幹部職工對垃圾分類工作的認識。」據黃樹彬介紹,各單位辦公室都放置了1個兩分類垃圾桶,用於投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1個茶水桶用於投放廚餘垃圾;室內公共區域則根據需求合理放置垃圾桶,主要用於收集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室外放置三分類垃圾桶;機關飯堂按實際需要配置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和廚餘垃圾桶。為此,8個市直機關集中辦公場所一共新購了2029個分類垃圾桶,並在儘量節約的原則上,對原有垃圾桶進行了標識標誌改造,切實讓大家分得明白、分得方便。 「剛開始會嫌麻煩或是不懂如何分類,但看到宣傳標誌標識後,就會有意識的去糾正。」市直機關的不少工作人員表示,現已養成了一種習慣,對垃圾自覺進行分類。

走訪二:每個卡位的垃圾桶都配有編號

東莞市民服務中心共有50多個部門進駐政務大廳,設置了270個窗口,每天的人流量高達5000多人次。作為服務市民群眾的一線窗口和特殊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工作實施的如何呢?筆者日前實地走訪看到,無論是政務大廳,還是9個辦事大廳,都配備了多個兩分類和四分類的垃圾桶,牆上、室內LED屏幕也都有垃圾分類的宣傳海報。

「現階段主要是通過LED屏、文化牆、宣傳冊,對市民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引導。」據東莞市民服務中心萬科物業項目經理楊明林透露,為了掌握市民們的投放規律,他們還特意每周對垃圾量進行一次統計分析。「如果某個片區的垃圾桶沒有分類的情況比較嚴重,我們會安排工作人員對該區域進行重點關注,對市民的投放行為進行指引。」 除了前去辦事的市民需要遵守垃圾分類要求,進駐政務大廳的窗口部門同樣也要對垃圾進行分類。楊明林向記者出示了一張檢查表,上面標有「窗口座位」、「可回收桶未分類」、「其他桶未分類」等信息,「每個辦事大廳都有一張這樣的表格,我們每天對垃圾投放情況進行統計。此外,每個辦事卡位下面都配有一個帶著編號的『其他垃圾』回收桶。如果表格上的『P17』被打勾,就表示經保潔員檢查,P17卡位的工作人員當天沒有對垃圾進行分類。連續兩天同一個卡位都沒有做垃圾分類,我們會在桌面上放一張溫馨提示卡。無效的話,再向該辦事大廳的區域主管反映。」

東莞市民服務中心垃圾分類的宣傳海報

部門心聲:亟待出臺相關約束監督機制

陳大姐是東莞市行政辦事中心130多名保潔員中的一員,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正式推行之後,她們每天都會先將垃圾桶裡的垃圾倒出來,進行二次分揀後,再用小推車送到地下車庫的垃圾分類收集站。陳大姐說:「其實行政辦事中心早在2018年就開始試行垃圾分類,對保潔員都進行過相關知識的培訓,因此現在還是比較容易上手。」

看到有人亂投垃圾,保潔員是否能上前予以指正呢?對此,市行政辦事中心萬科物業環境經理沈君給出了否定的答案,「我們是做服務工作的,不能跟對方有任何衝突。」 對亂投放行為缺乏約束監督機制,這不僅僅是物業方面臨的難題,也讓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很「尷尬」。據有關負責人介紹,因各市直機關集中辦公場所的保潔工作是由該局聘請的物業管理公司負責,這些市直單位的垃圾分類任務大部分被落實到了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一些市直單位就片面的認為,垃圾分類工作只是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的責任,因而有時會出現不配合工作、工作措施難落實等情況。

「就『市直機關集中辦公場所生活垃圾分類』這項工作,市發改局會對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進行考核,但我們對八個集中辦公場所裡的市直單位卻又沒有考核權,所以一開始我們想到的就是跟這些單位籤訂《承諾書》,讓他們認識到這項工作是要我們一起做的。」上述負責人直言,如果某單位對垃圾分類工作不夠重視,該局也只能採取發放溫馨提示卡、在LED屏上公布「紅黑榜」、各大院顯眼處張貼通報等柔性措施。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表示,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將進一步加大宣傳發動力度,普及生活垃圾分類知識;通過與各單位協作,建立順暢的工作機制,做好監督檢查工作,把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向規範化、長效化方向推進。

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手冊

記者手記:

黨政機關必須帶好頭

生活垃圾分類是保護環境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城市文明的一個縮影。黨政機關理應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為全社會樹立榜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東莞各市直機關在帶頭實施的過程中,可以不斷摸索修正,以便於向全社會推行好的經驗做法。例如,毗鄰的廣州市把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市直機關單位績效考核體系,並佔固定分值;外省的南京市也已要求98家市級機關單位都要開展垃圾分類,並把該項工作納入年度的績效考核當中。 完善監督機制,加大宣傳力度,讓生活垃圾分類真正融入到每個機關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生活中。黨政機關做好了生活垃圾分類,才能在推行這項工作時更有說服力和工作效率。以一帶十,以點帶面,營造出生活垃圾分類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來源 | 羊城晚報 羊城派

責編 | 馮小靜

審籤 | 陳婉允

實習生 | 王琴

相關焦點

  • 做好垃圾分類「先行者」 築牢垃圾分類的「群眾基礎」
    垃圾分類是改善生活環境、踐行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標誌著南京正式步入強制「垃圾分類」時代。12月9日,南京市城市管理局聯合南京智庫聯盟、人民政協網組織部分市政協委員走進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對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等單位的垃圾分類工作進行走訪調研,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 婺城氣象局被評為機關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單位
    婺城氣象局被評為機關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單位
  • 垃圾二次分類!這座樓每天「撈」回七百公斤可回收物
    金融街凱晨世貿中心物業公司在街道的幫助下,從去年11月就引進具有專業資質的第三方企業,對全樓垃圾進行二次分揀。經過專業人員的精細化分揀,每天不僅能從其他垃圾中再分揀出700公斤可回收物,還能分出將近三分之一的廚餘垃圾直接堆肥……他們總結了半年多的經驗,或可為推進商務樓宇垃圾分類提供借鑑。
  • 上海市垃圾分類形象大使卡通形象來啦!今年1-11月可回收物回收量...
    12月10日,記者在2020年上海生活垃圾分類主題宣傳展示活動上了解到,今年1-11月四分類垃圾量與2019年相比,可回收物回收量6198噸/日,增長53%;有害垃圾分出量2.6噸/日,增加3.3倍;溼垃圾分出量9428噸/日,增長27%;幹垃圾處置量14178噸/日,下降20%,
  • 成都12月1日實行垃圾分類新規 最新可回收物官方目錄快收藏!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陳碧紅)近日,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發布了《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標準,將於12月1日起正式實施,四川省政府辦公廳隨即印發《四川省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置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將全省城鎮生活垃圾分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種基本類型,確保有害垃圾單獨投放,努力提高可回收物和廚餘垃圾的單獨投放比例
  • 天津印發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 記牢「綠藍紅黑」 垃圾輕鬆分類
    居民社區、單位、公共區域按儘可能集中的原則,設置在便於投放和收運的適當位置,投放容器數量和容量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所有室外分類垃圾投放容器的設置點,地面須經硬化處理,分類垃圾投放容器須擺放整齊,外觀整潔乾淨,桶身桶蓋完整無損,以防對周邊環境造成汙染。居民社區需按「四分類」要求分別設置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投放容器。
  • 楊雪鋒:撿破爛是不是垃圾分類
    撿破爛就是撿破爛,而並不是垃圾分類。大家都應該清楚垃圾分類的本質工作是什麼?垃圾分類本質工作是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和分類處置,而撿破爛頂多是一種謀利行為,對高價值可回收物進行翻撿或者收購進行差價售賣,並不是我們目前垃圾分類四分環節中的任何一個環節,何談是垃圾分類呢?
  • 我市各地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
    主動作為 邀請專家來授課湛江市機關事務局主動作為,率先推進我市市直機關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5月9日下午,湛江市機關事務局在湛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了一場市四套班子機關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宣講會,共120人參會。
  • 記牢「綠藍紅黑」 垃圾輕鬆分類(圖)
    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容器的配色宜與標誌配色保持一致,利於市民知曉垃圾分類,提高分類垃圾辨識度,促進分類垃圾投放準確率。  根據《目錄》,規範了居民社區、單位、公共區域等垃圾分類投放容器設置。居民社區、單位、公共區域按儘可能集中的原則,設置在便於投放和收運的適當位置,投放容器數量和容量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
  • 垃圾如何分類?垃圾分類標準是什麼?武漢生活垃圾分類管理7月實施
    垃圾如何分類?垃圾分類標準是什麼?《辦法》對政府和職能部門在生活垃圾分類中的職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標準、規定生活垃圾分類具體要求、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智慧化管理制度等方面作出了規定,明確武漢市生活垃圾分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溼垃圾/易腐垃圾/餐廚垃圾)、其他垃圾 (幹垃圾)等四類。
  • 北京垃圾強制分類正式實施 北京版你是什麼垃圾什麼意思?垃圾分類...
    原標題:北京推行垃圾強制分類人民日報北京5月1日電(記者朱競若、賀勇)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5月1日正式施行,與以往顯著不同的是,《條例》對個人生活垃圾分類由倡導性上升為義務性條款,並明確了對生活垃圾混投混放、收運企業混裝混運等行為的處罰措施。這意味著北京的垃圾分類從此步入強制時代。
  • 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福州市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體系...
    2021年,全市累計完成100個環保驛站網點建設,五城區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服務全覆蓋。2個大型智能分揀中心建成運營,形成體系完整、運轉順暢、運作規範、智慧高效的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回收體系。在五城區垃圾分類屋(亭)全覆蓋基礎上,環保驛站工作人員採取定時回收的方式(白天8:00-17:00,晚上20:00至凌晨),與垃圾分類企業對接,收集垃圾分類屋(亭)產生的各類可回收物。再生資源企業通過公眾號或移動端APP、服務電話等互動系統,開展線上預約、線下回收服務,公開回收渠道、回收方式、回收價格,靈活運用現金給付、積分兌換等形式,增強市民參與垃圾分類回收的積極性。
  • 【垃圾分類宣傳周】保定垃圾分類投放指南發布!看看垃圾要怎麼扔?
    其中,在分類標準中又重新將生活垃圾類別調整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4大類。本次保定市發布的《指南》是根據住建部最新修訂並於12月1日開始實施的《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標準重新編制。二、分類標準城區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以及相關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棄物。城區生活垃圾以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溼垃圾)、其他垃圾(幹垃圾)為基本分類標準。(一)可回收物。
  • 汕頭市環衛事務中心對垃圾分類作培訓,環保意識共提升
    如今,民眾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垃圾分類工作也在各地紛紛開展。今天上午,市環衛事務中心就舉辦首期市級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培訓班,現場請專家講授垃圾分類理論,並指引參訓人員參觀公共機構垃圾分類示範點,為建立和完善垃圾分類體系作準備。
  • 東莞:垃圾分類「痛」在何處?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唐波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偉 今年5月,《東莞市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出臺,東莞正式進入生活垃圾「分類時代」。半年多過去了,垃圾分類推進如何?
  • 合肥最嚴垃圾分類來了 12月1日起進入生活垃圾強制分類時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未將生活垃圾投放至規定收集容器的,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個人處以二百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12 月1 日,《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開始實施。
  • 【公益廣告】音頻展播(三) | 垃圾分類
    【公益廣告】音頻展播(三) | 垃圾分類 2020-12-10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垃圾分類+資源回收 「兩網融合」融出垃圾分類新成效
    「垃圾分類後,再把生活垃圾細分回收利用,還是政府想得周到。」她說。據山陽鎮綠容所負責人楊金輝介紹,這是金山區最大、最先投入使用的垃圾分類「兩網融合」回收服務站。所謂「兩網融合」,即城市環衛系統和再生資源系統的融合,可有效解決垃圾分類後,可回收垃圾出現的新情況、新矛盾。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中的可回收物產生量日益增長。
  • 美院:「垃圾分類」納入學分考核 正確分類還可積分換物
    天津北方網訊:正確的垃圾分類可獲得積分,不僅能兌換綠植等獎品,還與素質教育學分掛鈎。《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以來,天津美術學院作為生活垃圾可回收物智能分類等校園垃圾減量及無害化處理試點,上線了「智能垃圾分類與素質教育互聯平臺」,打造「網際網路+垃圾分類」的新模式,師生足不出戶便可實現可回收物的處置。  教學樓中,智能垃圾箱的藍色箱體一字排開,主要收集紙張、金屬、塑料、織物等四種可回收物。
  • 山西大同:《2020 年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任務》印發!
    根據國家、省有關規定和我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終端設施建設情況,我市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餘垃圾和其它垃圾進行分類,當前廚餘垃圾處理設施未建成,現階段廚餘垃圾可歸入其它垃圾進行處理。1、居民小區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它垃圾進行分類,同時還應設置大件垃圾、裝修垃圾等專業垃圾臨時投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