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陷落!「美國裂變」的高潮還是序幕?

2021-01-08 看看新聞Knews

當地時間2021年1月7日凌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認證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贏得了美國2020年總統選舉。而此前,國會山歷經數小時的騷亂,震驚了全球。

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狂熱的川普支持者強行闖入國會,導致參眾兩院聯席會議認證程序中斷。示威者翻越障礙、打碎玻璃、佔領眾議長佩洛西的辦公室、在參議院大廳高喊「川普勝選!」衝突中,有4人不幸身亡,10多名警察受傷,52人遭逮捕。

美國媒體翻了一下歷史,這是自1812年英軍佔領華盛頓以來,美國國會山首次被外界攻破。騷亂之下,華盛頓特區罕見地實施宵禁,一直要到總統就職典禮(1月20日)第二天才解嚴。

川普一手煽動「勤王軍」攻陷國會大戲

輿論認為,如此失控的局面,與一直拒絕敗選的川普有關。從去年12月19日起,川普連續通過社交媒體號召支持者「1月6日,華盛頓見」。而在國會開會前一小時,川普在白宮草坪前出席名為「拯救美國」的集會,以一番「不會認輸,鬥爭永不結束」的演講,徹底點燃了其狂熱「忠粉」們心中的火藥桶。

有備而來的示威者奔向了國會山,上演了被網友戲稱的「勤王」大戲。美媒報導,示威者中包括川普支持者、白人民族主義者、選舉「陰謀論」熱衷者等多個團體。CNN報導,知情人稱,川普得知自己的支持者衝擊國會山後,起初一度是拒絕部署國民警衛隊的。

在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沈逸看來,在這齣「勤王軍」攻陷國會大戲中,川普扮演了一個比較核心的煽動、蠱惑以及推波助瀾的角色。

不可不察的是,川普自2016年開啟選舉之路後,到後來的執政以及競選連任這數年間,他始終以多種方式向其支持者灌輸和強化「民粹」的認知和見解,這些認知和信息最終讓其支持者們產生錯誤的知覺,助長、激化民粹、種族對抗的情緒,最終釀成了今天的騷亂。

國會山何以「淪陷」?

然而,示威者的暴動直接衝擊美國的立法機構,已經突破了其國內政治的紅線,這都是讓人始料未及的。

沈逸認為,今天的這一幕是美國國內的資本主義固有矛盾,在特定條件下激化後,最終超越美國傳統、現有政治體制的容納能力,形成特別負面、惡劣的重大衝擊。

長期以來,美國民眾對於收入差距貧富分化的不滿,美國民眾對於在外承擔過多國際義務,但自己沒有獲益的不滿,以及國內不同族裔不同種族群體,圍繞社會政策公平公正,沒有缺乏共識造成撕裂,才是把川普拱上臺的原因,而不是川普上臺後發生的結果。明白這點,才是理解今天國會鬧劇的「鑰匙」。

國會被「攻陷」,川普會提前下臺嗎?

政權和平交接向來被視為美國重要的政治傳統,然而國會認證程序被罕見騷亂所打亂,引發國際譁然。

英國首相詹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用「可恥」來形容當天的場面;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則表示事件「非常令人擔憂」。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強調,暴力無法推翻民意。

美國國內也是一片譴責之聲,拜登形容示威者行為是「對美國法治的攻擊」,如今是美國的「黑暗時刻」。包括羅姆尼、格雷厄姆在內的資深共和黨人也表達強烈不滿,稱「今天發生的事情是總統煽動的暴動」,以蘋果公司CEO庫克為首的一眾工商、科技大佬們也紛紛譴責暴力事件。

川普的任期只剩下兩周,這起騷亂事件會導致他提前下臺嗎?是大家十分關心的話題。

《紐約時報》發表評論,呼籲彈劾川普,並稱「他留在辦公室哪怕再多一分鐘對於美國都太危險了」。當地時間6日晚,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成員發表聲明,敦促副總統彭斯以及川普政府內閣成員,援引美國《憲法》第25修正案罷免川普。

在沈逸看來,罷免川普的可能性並不大。作為對川普引發這場暴動的直接回應,「讓他提前下臺」的聲音當不得真,更多的是一種政治性表態而已。

沈逸指出,因為無法將川普的煽動和這起騷亂建立直接因果的證據鏈,所以也治不他的罪。當然政治責任是一定要承擔的,一是遭受譴責,二是遭遇眾叛親離,包括彭斯、共和黨人肉眼可見地加速與其進行「政治切割」。

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祭出美國《憲法》第25修正案直接將川普拿下,說不定會更加刺激其「狂熱忠粉」,指不定會弄出什麼動靜,華盛頓的建制派精英難免會投鼠忌器。當然,建制派可以儘可能剝奪川普的權力工具,在決策過程將其架空或者隔離,倒是極有可能。

川普不鬧到最後一刻不會罷休

魔幻般的國會騷亂之後,川普終於第一次開口表示願意和平交接權力,這讓人不由得舒了一口氣。

值得注意的是,他還加了一句,他說儘管不認可最後的結果,但他還是會有序交權。

人們不禁要問,這算川普徹底認輸嗎?

沈逸直言,這是想太多了。因為川普的性格是不包含「徹底認輸」4個字的。只有三種狀態,一種是他贏了,一種是他死了,還有另外一種就是為了贏而不停地搞事。儘管目前,川普被剝奪了社交媒體發聲的渠道,但無法估計他還會用其他的什麼方式煽動支持者。

至於這次是否徹底會斷送川普的政治生命,此前號稱2024年還要捲土重來的他會放棄嗎?

沈逸指出,發生今天國會這一幕,並不意味著其忠粉的流失,喜歡他的將更加堅定其喜好。如果國會這一幕發生於2023年,也許會影響其選情。然而4年中間會發生什麼事,存在很多不確定性。

(看看新聞Knews編輯 李瑤 黃濤)

相關焦點

  • 前所未有的一幕發生:國會陷落,美國大亂了
    這個世界,真的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美國做不到。一夜輾轉反側,總覺得有大事要發生。凌晨起來一看,果然,前所未有的一幕發生了,國會陷落,美國大亂。反正,剛看到上面這張照片,還以為是電影裡的截圖:國會大廈裡,議員們已被緊急撤離,神情緊張的警衛們用槍抵住大門,大門玻璃已被砸碎……但仔細一看,這不是好萊塢電影!這是1月6日在美國國會山上演的瘋狂一幕。最後的結果,警衛全面敗退,「勤王」的川普支持者蜂擁衝進國會,在裡面歡呼勝利。
  • 美國國恥——白宮陷落
    1775年萊剋星頓的槍聲,拉開了美國獨立戰爭的序幕。1776年大陸會議通過了由託馬斯·傑斐遜執筆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國的誕生。1783年,英王代表與殖民地代表於凡爾賽宮籤訂了巴黎條約,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成立。這是美國的第一次獨立戰爭。
  • 白宮再次「陷落」?數數美國國會大廈歷史上的暴力事件
    在超過220年的時間裡,美國國會大廈從未見過如此壯觀的景象: 大批憤怒的人群強行穿過雄偉的大理石柱,國會的玻璃被砸碎,神情緊張的警衛們將槍口指向美國人民,國會議員們爭先恐後地蹲在桌子底下
  • 「國會陷落」戳破美國民主的「濾鏡」
    「友好」對待示威者 美警為何雙重標準 6日發生的川普支持者暴力衝擊國會事件,在震驚世界的同時,也讓很多美國人不禁發問:作為美國最高立法機構的國會,難道是不設防的嗎?那些負責國會安保工作的警察都在幹什麼呢?
  • 「國會陷落」戳破美國民主的「濾鏡」
    美國司法部當地時間8日宣布,目前共有13人因「涉嫌參與6日的衝擊國會大廈事件」而面臨聯邦指控。司法部還說,除了這些已經確定被指控的人,對於其他嫌疑人的調查也正在加緊進行。6日發生的衝擊國會大廈事件目前已造成五人死亡。
  • 美國國會陷落,Taiwan can help?
    當地時間6日中午,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在首都華盛頓舉行大規模支持川普和反對拜登當選的示威遊行活動,示威者與警方發生衝突並闖入國會,甚至將包括眾議院議長辦公室在內的各個場所打砸一氣。截至發稿,已有多人在衝突中身亡。
  • 美國動作大片《天使陷落》上映七天,票房不到五千萬,狗尾續貂
    截止發稿時,《天使陷落》上映七天,票房僅僅四千萬出頭。這部電影在19年8月份就在美國上映了,直到12月31日才在內地上映,可想而知,很多人早已看過網上的高清版了,這勢必會對票房造成影響。《天使陷落》和《白宮陷落》《倫敦陷落》屬於一個系列的,就三部電影來說,我覺得第二部《倫敦陷落》場面最火爆,標準的爆米花電影,而且電影情節真敢想,講述了在倫敦,恐怖分子襲擊了多名歐美領導人,只有老美總統死裡逃生,全片緊張刺激無尿點。
  • 國會山陷落:1814 vs 2021
    當地時間1月6日,就在美國參議兩院聯席會議確認大選結果之時,川普的一眾擁躉闖入並佔領了國會大廈。美國自大選後的一系列政治鬧劇至此到達一個頂峰,並導致了衝突流血事件。國會大廈形象被辱,世界譁然。毫無疑問,這場鬧劇將作為一個恥辱被載入美國史冊。(圖說:國會的兩次陷落。
  • 真實版好萊塢大片《白宮陷落》在華盛頓上映,全球圍觀,你打幾分?
    2013年,好萊塢大片《白宮陷落》(又稱《奧林匹斯陷落》)在全球上映,電影火爆的場面曾經獲得口碑和票房雙贏。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當地時間7年後的2021年1月6日,真實版的《白宮陷落》在美國華盛頓上映,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只是這次陷落的不是白宮,而是國會大廈,佔領者則是川普的支持者。雖然全球免費,但其火爆程度一點也不遜色於電影。
  • 國會大廈「陷落」後,民主黨彈劾、商界封殺……川普真「四面楚歌...
    美國的國會山「淪陷」事件,猶如多米諾骨牌,引發了美國政界乃至商界的連鎖反應:川普面臨被再次彈劾,甚至可能禁止他再次參選。而商界多家巨頭已經同川普及其集團「斷交」,還有更多人將抓住這個機會毀約。川普看似「四面楚歌」,為何卻有人稱他有著比參政之前更好的「前景」?川普,圖據politico彈劾後或能禁止川普再次參選?
  • 美國國會「陷落」,一名女性中槍身亡!推特緊急封禁川普帳號
    美媒報導,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數百名川普支持者聚集在華盛頓特區,舉行抗議活動,部分示威者闖入美國國會大廈,向正在進行的國會聯席會議施壓,迫使其拒絕確認拜登選舉獲勝。當時國會聯席會議正在確認大選結果,議員被迫撤退,國會聯席會議中斷。期間一名女性中槍身亡。
  • 《天使陷落》誰也不能動我傑拉德·巴特勒的總統,陷落三部曲終章
    從2013年的《奧林匹斯的陷落》開始,到2016年的《倫敦陷落》,再到《天使陷落》。這陷落三部曲總結一下就是誰動我傑拉德·巴特勒的總統誰over的故事。如果說連姆·尼森是《飆風營救》中專門救家人的英雄老爸,那麼傑拉德·巴特勒就是陷落三部曲中救總統的專業戶。
  • 美國國會山陷落,拜登講話呼籲停止暴力,美媒:美國進入黑暗時刻
    人們曾經幻想,如果有一天美國國會山被攻破,那可能就是外星人降落地球。但所有人從未想到,我們竟能見證歷史,美國國會山被川普的支持者攻陷,並引發超級混亂。拜登要求川普解決混亂據悉,在混亂發生後,拜登發表講話,呼籲停止暴力活動。
  • 推薦6部高能陷落電影,緊張刺激,燃爽勁爆
    最近小編刷了一部電影《奧林匹斯的陷落》,覺得還不錯,然後還發現這部電影還是一個系列電影,好奇的小編就去盤點一下那些名稱帶陷落的電影。1、陷落三部曲之:奧林匹斯的陷落 Olympus Has Fallen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年份:2013豆瓣:6.4IMDb:6.5票房
  • 《莫斯科陷落》影評:人與外星人相愛的感人故事,特效讓人震撼
    《莫斯科陷落》是一部2018年在中國上映的俄羅斯電影。導演是費奧多爾·邦達爾丘克,雖然該部電影在豆瓣上評分僅有4.8分,但是它還是值得觀眾一看。整體敘事風格清晰,詳略得當,從電影的序幕、開端、發展、高潮,再到影片的結局和尾聲,所有環節都是一環緊扣一環,其中前面環節是後面環節的鋪墊,後面環節是前面環節的發展和延伸,再輔以迷人的音樂背景對整個結構的絲絲入扣,俄羅斯人好鬥、勇敢、直接的性格特徵的塑造,讓整個結構有血有肉,情節更加豐滿。
  • 美國國會陷落,議員從神秘地道逃跑!為核戰而建,裡面竟能跑火車
    與此同時,固若金湯的美國國會大廈終於被百萬川粉攻破,在國會的美國議員老爺們紛紛在特工的保護下逃跑。其中有不少是通過國會大廈下方的隧道體系逃離,包括副總統邁克·彭斯(MikePence)等人也通過地下隧道被帶到安全的地方。  那麼美國國會下面的隧道是什麼樣子的呢?
  • 「暴徒衝擊美國國會」後 川普社交帳戶漲粉近20萬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美國國會陷落那天,川普社交帳戶漲粉近20萬【環球網報導 記者 左甜】美國《新聞周刊》7日消息,「即將卸任」的美國總統川普自「暴徒衝擊美國國會」那天起在推特和臉書平臺漲粉超過20萬。
  • 海外網深一度:國會槍響,美國「淪陷」
    來源:海外網圖:美聯社一夜之間,美國國會「淪陷」。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們高呼「USA」,揮舞著美國國旗以及「不要踐踏我」的旗幟在國會大廈前進行抗議。他們與全副武裝的警察衝突扭打,甚至砸碎玻璃、徒手攀登闖入國會大廈,正在舉行的眾議院會議被迫緊急終止撤離。
  • 國會山被佔領,美國民主怎麼了?
    此次美國大選特別是國會大廈事件帶來的亂象和衝擊,令世界看清美式民主的非普適性。當地時間2021年1月6日,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發生暴力示威活動,部分示威者衝入國會大廈,不僅導致數名示威者受傷甚至死亡,1名警察受傷不治,百餘名議員落荒而逃,美國首都被迫宵禁,更讓世界再次看到了美國的另一面。
  • 專家解讀美國國會暴亂:情緒的宣洩?還是深層的撕裂?
    因為在騷亂之前,已經有幾十萬人在華盛頓進行遊行,全美其他地方也有多個州的首府出現了類似的抗議活動,他們表面上是在反對大選結果,實際上也是在反對拜登上臺後美國的走向。2020年大選其實是一場關於美國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全民公決,支持川普的7500萬人希望美國繼續向右轉,支持拜登的8000萬人則希望美國向左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