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誥親筆題——劉氏宗祠

2021-01-09 雪原聚力

關於此匾:

此匾由劉鳳誥親筆題寫,懸於劉氏宗祠堂內,由於歷史原因,此匾從觀泉一度遺失幾十年,一九九三年在宜春發現,劉家軍(已故)同志懷著愛祖之心,自己出錢贖買,帶著兒了、女兒、女婿抬回,為我族收回了一件珍貴文物,匾文已入譜,匾現由劉家竹(已故)家系保管。

劉鳳誥

關於觀泉劉氏宗祠:

最早觀泉劉氏宗祠原址位於現在觀泉小學位置,原宗祠籌備工作於1739年由族人劉經常提出倡議書並按人頭開始派費籌資,1743年劉經常逝世後再由族人劉經文接手至1750年劉經文逝世後,於1751年仲春歷經12年落成。祠堂建成後,族人訂立了明確和詳細的祠薄、祠規並同時刻印了祠碑,還建立了一系列的祭祀規則(春祭、正祭、榜文、省牲等)(古代祭祀是很重要的一項活動),訂立了詳細的劉氏家訓(計十條)。

這在當時是一件很光宗耀祖和有面子的事情,有序曰:

祖宗呵譴祠宇落成神有恆在尤望世世子孫神明其意而行之劻予不逮忠厚謠傳俾上光祖德下裕後昆予之幸亦族眾之大幸也

祠成十年後1761劉鳳誥出生,38年後劉鳳誥及第,當時對劉氏宗祠有過一次較大的翻修,後又幾經翻修一直保存到196X年,歷經200年之久,220年後劉氏宗祠原址大部分被觀泉小學覆蓋,244年後被完全覆蓋,至今266年後早已無蹤跡,觀泉村經過700多年的繁衍,在這件事情上,我輩愧對祖宗!

相關焦點

  • 劉氏宗祠對聯大全! 劉家人的文化財富!
    守本忿耕讀第一盡人倫孝友俱先——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劉氏宗祠沛豐堂通用堂聯。功垂淮海冠裳肅澤派罏山俎豆馨——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鎮罏峰劉氏宗祠聯。罏峰劉氏宗祠始建於明朝中期,坐落在南嶼鎮罏峰南麓劉厝街,坐北朝南,木石磚混合結構,總佔地面積達2000平方米。
  • 劉氏宗祠對聯大全! 姓劉的都要看看!
    守本忿耕讀第一盡人倫孝友俱先——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劉氏宗祠沛豐堂通用堂聯。功垂淮海冠裳肅澤派罏山俎豆馨——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鎮罏峰劉氏宗祠聯。罏峰劉氏宗祠始建於明朝中期,坐落在南嶼鎮罏峰南麓劉厝街,坐北朝南,木石磚混合結構,總佔地面積達2000平方米。
  • 劉氏宗祠對聯大全!姓劉的都要看看!
    守本忿耕讀第一盡人倫孝友俱先——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劉氏宗祠沛豐堂通用堂聯。功垂淮海冠裳肅澤派罏山俎豆馨——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鎮罏峰劉氏宗祠聯。罏峰劉氏宗祠始建於明朝中期,坐落在南嶼鎮罏峰南麓劉厝街,坐北朝南,木石磚混合結構,總佔地面積達2000平方米。
  • 劉姓宗祠通用對聯——劉氏文化
    ——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湖南省寧鄉縣南塘鎮劉氏宗祠聯。此宗祠聯比較簡短,全聯典指南塘的劉氏,是西漢皇族的後裔。彭城世澤;松柏家聲。——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劉氏宗祠「沛豐堂」通用堂聯。功垂淮海冠裳肅;澤派罏山俎豆馨。——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福建省閩候縣南嶼鎮罏峰劉氏宗祠聯。罏峰劉氏宗祠始建於明朝中期,坐落在南嶼鎮罏峰南麓劉厝街,坐北朝南,木石磚混合結構,總佔地面積達2000平方米。
  • 劉氏宗祠:見證劉氏家族歷史沉浮,傳承劉氏文化,發揚劉氏精神!
    一、 陳洲劉氏宗祠歷史沿革陳洲劉氏宗祠,始於明洪武年間(公元1388年左右),匾名「百客堂」。明永樂年間,我八世祖文昭公、名昶,參修永樂大典,所著《陳洲劉氏家譜》蒙明成祖皇帝御賜寶璽印存放祠堂內,此後,文武百官如經祠堂必距兩百米處下轎,下馬徒步而過,因此陳洲劉氏宗祠遠近聞名,頗為四鄰景仰,是桐城著名的建築代表之一。
  • 武穴劉氏參加陽新楓林坡山劉氏宗祠落成典禮
    2020年元月15日,陽新縣楓林坡山劉氏宗祠落成典禮在坡山隆重召開,整個楓林鎮披紅掛彩,坡山披上了節日的盛裝,鼓樂齊鳴,金龍歡舞,熱烈歡迎來自周邊各縣市的宗親代表和陽新縣、楓林鎮的劉氏宗親們的前來祝賀, 宗親們喜氣洋洋會聚在劉氏宗祠大殿
  • 劉氏宗祠落成暨祭祖儀式
    劉氏宗祠依山傍水,山川秀麗,歷史悠久。此次劉氏宗祠重建落成暨祭祖儀式,上可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下可教化後裔子孫,崇宗祭祖,承前啟後,砥礪奮進,讓傳統宗祠文化在新時代的精神文明建設中熠熠生輝。這項活動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深負尋根傳情宗親血緣香火重任,為劉氏宗親祝福!01.該祠堂裡面將購置圖書,象棋、樂器等供孩子和村民使用。02.將在祠堂前面種上花草、安裝體育器材供村民們觀賞和健身。
  • 福臨劉氏宗祠 · 財顯萬代榮昌
    大豐劉氏宗祠於公元1734年立祠於大豐塅廖家衝成至侖,1806年改建麻潭,1922年改建大樹山懷德巷上水鱷地,1958年因橫截漣水修建水府廟(溪口)水庫,原祠才被淹沒。據譜記,大豐劉氏為湘中「三文五吉」的劉吉星後裔,劉大旺為大豐宗祠一世祖(1277一1348),配張氏,中科舉,二世祖為劉八郎(1308一1378),配廖氏,隨父來塅,三世祖劉友勝,到四世祖才有四兒:即劉應隆、劉應福、劉應祿、劉應壽,時此至今。
  • 劉氏宗祠:我姓劉,我驕傲,我姓劉,我自豪!
    宗祠是一個家族發展壯大的見證,更是一個姓氏繁衍生息傳承的基石。劉姓在我國是一個大姓,衡陽縣劉姓人群也不少。一起去三湖鎮劉氏宗祠看看,了解歷經600年的風雨洗滌的劉氏宗祠與初心不改的劉氏祖訓。離三湖鎮塘坳街頭不遠處,有一座劉氏宗祠,雖然牆影斑駁,但飛簷青磚猶在。經過劉氏後人修葺的劉氏宗祠亮堂寬敞,雄姿依舊。據三湖鎮劉氏族長劉德和老人介紹,此地的劉氏為上四都劉氏,由劉開來於600年前自江西遷徙於此。
  • 良田鄉祠堂簡介--龍嶺龍江村劉氏宗祠
    龍江村劉氏宗祠劉氏宗祠(良田劉氏十三世祖建綱公)位於龍嶺村龍江自然村,坐東北向西南,寅山兼艮,原為上三下三兩橫包三門樓間磚瓦屋。喝形為下山虎,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2018年拆掉老屋按原規格重建,2020年冬竣工。
  • 最美劉氏宗祠:宗族昌盛的象徵,姓氏輝煌的產物
    、劉氏總祠,全稱開七公派狀元及第劉氏總祠,是中國目前己知佔地面積最大的單姓宗祠建築物,為紀念入粵始祖劉開七而設立,由閩、粵、贛、桂、瓊,華南五省劉氏宗族合建,是劉開七2000多萬裔孫,共同尋根問祖的朝宗聖地,每日由五湖四海來總祠祭祖的後裔絡繹不絕,逢每年正月十九、二十日合族聯宗祭祖,更是香菸敞日,鞭炮轟鳴,盛況空前;劉氏總祠金碧輝煌
  • 劉姓宗祠通用對聯及故事(上)
    業承西漢 派衍南塘——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湖南省寧鄉縣南塘鎮劉氏宗祠聯。此宗祠聯比較簡短,全聯典指南塘的劉氏,是西漢皇族的後裔。彭城世澤 鐵漢家聲——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劉氏宗祠「彭城堂」通用堂聯。彭城世德 祿閣家聲——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劉氏宗祠「彭城堂」通用堂聯。
  • 《個園記》作者劉鳳誥(圖)
    文末落款為劉鳳誥,記並書於嘉慶戊寅(1818年)中秋。  劉鳳誥,何許人也?翻閱史書,不難找到答案。劉鳳誥(1760——1830年),字丞牧,江西萍鄉人。家境貧寒,自幼勤奮好學,有「江西才子」之稱。乾隆四十四年(1779)中舉,而立之年(1789)考上進士。傳說,殿試時,乾隆見其貌不揚,是個獨眼,不招人喜歡,但此人的才華顯然有過人之處。乾隆猶豫片刻,決定親自測試劉鳳誥的才思敏捷。
  • 全國劉氏祠堂大合集!
    最新開工的湖南雙峰縣劉氏天錫公宗祠石磴堂,主持人承諾,一定要打造劉氏家族最具有影響力的高素質文化宗祠,淘汰前面的劉聯會的很多不妥之處,本宗祠主要目標是聚集劉氏人才,開拓進取的文化祠堂。湖北廣水劉氏宗祠與徐州漢文化景區劉氏宗祠一模一樣,宗親聚會,氣勢非凡,壯觀的風格帶來家族的喜慶。航拍祠堂的全景,圖2.3。
  • 株洲劉氏——劉氏文化
    乾隆52年(1787)始建宗祠。派語:(自十一派始)遠紹讓德,世守其聲,詩書禮樂,文士傳經。醴陵劉氏    始祖遐公,字成始,一字正長,號從遠,仕晉安成太守,留居安福笪橋劉家巷。傳十世至大年公,徙居和州;永年公,世居笪橋;延公,徙安福龍雲下村;迺公,徙安福石屋。
  • 劉氏家族總譜
    四言通用聯祿閣流光,彭城世德  ——此聯為劉氏宗祠「彭城堂」堂聯上聯以大學問家劉向勤奮好學,經常苦讀到深夜的故事激勵後人要勤奮學習,自學成才。阮嵇作友,豐沛發祥——佚名撰劉姓宗祠聯上聯典出晉.劉伶與阮籍、嵇康為友。下聯典出劉邦建立漢朝。
  • 劉氏族譜大全!劉家人必看!
    業承西漢 派衍南塘此聯為湖南省寧鄉縣南塘鎮劉氏宗祠聯。全聯典出南塘的劉氏,是西漢皇族的後裔。此聯為劉氏宗祠「彭城堂」通用堂聯。彭城世德 祿閣家聲 此聯為劉氏宗祠「彭城堂」通用堂聯。此聯為劉氏宗祠「沛豐堂」通用堂聯。功垂淮海冠裳肅;澤派罏山俎豆馨。
  • 周氏宗祠對聯
    在中國很多地區省份都有姓氏宗祠的存在,然而姓氏是代表一個人及其家族的一種符號。有關周氏宗祠對聯您了解多少呢,下面不妨來看看小編為您整理的吧!周氏宗祠對聯    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位於南京市高淳區磚牆鎮三和村
  • 劉氏家譜大全
    」加入劉氏大家庭  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劉;請點擊上面「劉氏宗親總會」關注,擁抱中華劉氏大家庭,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劉氏文化,共建繁榮劉氏,傳播劉氏正能量。  四言通用聯祿閣流光,彭城世德  ——此聯為劉氏宗祠「彭城堂」堂聯上聯以大學問家劉向勤奮好學,經常苦讀到深夜的故事激勵後人要勤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