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宗祠對聯大全!姓劉的都要看看!

2021-03-01 劉氏宗親總群

三章早沛秦川雨

五夜長明書室燈

——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秦末農民起義領袖,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字季,沛縣人。曾任泗水亭長。秦末陳勝起義時,他起兵響應,稱沛公。初屬項梁,後與項羽領導的起義軍同為反秦主力。公元前206年,率軍攻入秦都鹹陽,推翻秦朝的統治。廢除秦的嚴刑苛法,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廢除秦代苛政,深得民心,得到秦人的擁護。項羽入關,他被封為漢王。隨即與項羽展開楚漢戰爭,最終戰勝項羽,建立漢朝。加強中央集權,控制六國舊貴族,發展農業生產,制定了《漢律》。

下聯典指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劉向,字子政,沛縣人。曾官諫議大夫、中正,屢次上書劾奏宦官、外戚專權。成帝時,任光祿大夫、中壘校尉。曾在天祿閣校閱群書,撰成《別錄》,為我國目錄學之祖。又著有《洪範五行傳》《說苑》《新序》《列女傳》《五經通義》等。

劉娘申哀真命薄

徐女泣告果心貞

——李文鄭撰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南朝梁文學家劉孝綽的三妹劉三娘,文章清新挺拔,嫁給東海人徐悱。徐悱死,劉三娘為他寫祭文,言詞悽愴,令人讀之落淚。徐悱的父親徐勉,想寫哀辭,讀了三娘的文章,便不再寫了。

下聯典指宋代龍遊人劉愚,字必明,歷任江陵府教授、安鄉縣知縣,頗有惠政。後辭官,在城南筑草廬著書。其妻徐氏,娘家原打算將她嫁給富人家,她泣告母親:不願做富人家的妻子。於是嫁給了劉愚。一次,劉愚帶金子回家,她發怒道:「我以為你是賢人,怎麼拿別人金子回來?馬上給人家送回去!」劉愚忙拿出書本給她看,說是教書的報酬,這才罷休。

先代蒲鞭昭德澤

後人藜閣繼書香

——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華陰人劉寬,字文饒,桓帝時官南陽太守,為人溫和仁義。吏民有過錯時,只用蒲鞭懲罰,表示恥辱而已,始終不讓人受苦刑。「蒲鞭」,是用蒲草做的鞭子。

下聯典指西漢劉向,相傳他在天祿閣校書時,有個穿黃衣、執青藜杖的老人,吹杖頭火焰,為他講開天闢地的故事。當問老人名字時,老人自稱「太乙之精」。

守本忿耕讀第一

盡人倫孝友俱先

——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劉氏宗祠沛豐堂通用堂聯。

功垂淮海冠裳肅

澤派罏山俎豆馨

——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鎮罏峰劉氏宗祠聯。罏峰劉氏宗祠始建於明朝中期,坐落在南嶼鎮罏峰南麓劉厝街,坐北朝南,木石磚混合結構,總佔地面積達2000平方米。祠堂前廣場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廣場上豎立長約10米的附鬥旗杆一對(已毀)。正廳前上橫柱懸掛「萬代如見」4字金匾,正中龕殿擺放列祖列宗神位,龕前供桌寬大氣派。祠堂第二院落中間為過道,兩旁建有屋房,供休息、議事之用。第三院落,要登上10多層石階梯,石階頂砌一面橫牆,橫牆中開一月型門,月型門上端寫有「七業俱興」4字。進入月型門,內建有一大廳堂,左堂正門上額懸「藜光書室」4字金匾,舊時是供族內子弟讀書的私塾。整個祠堂氣勢恢宏,肅穆莊嚴。祠堂內歷經近400年的滄海桑田,進行了多次修建。20世紀60、70年代被改作隊(村)辦企業的生產場所,損壞嚴重。1994年,由臺灣的33世孫劉紹英出資人民幣40萬元進行全面整修。

無欲常教心似水

有言自覺氣如霜

——明·劉宗周撰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明代天啟初禮部主事劉宗周自題聯。劉宗周,山陰人。

世號五忠光世第

家傳七業振家聲

——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福建省地區劉氏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福建省劉氏分支在宋代有劉頜、劉純、劉鉿、劉子羽、劉珙5人被諡為「忠」公的歷史。

下聯典指劉氏在晉朝時,著名學者劉殷的7個兒子分別攻讀「五經」和《史記》《漢書》,後來都功成名就的典故。

六代大夫一二品

九重恩遇百千秋

——清·劉鳳誥題江西省萍鄉縣蘆溪鎮劉氏宗祠聯

五百年衣冠舊第

十七世弓馬名家

——佚名撰江蘇省姜堰市舊城劉氏宗祠聯

兄弟狀元天下少 

公孫宰相世間稀

匾額:狀元及弟

——佚名撰江蘇省姜堰市橋頭鎮雁子墩孫家莊劉狀元府聯

劉狀元府門廳內掛著一塊頂頭匾,寫有:「聖旨狀元及弟。」門廳對面建有宅神龕,兩邊為磚雕雙獅盤球。宅神龕上方均為磚雕八仙過海和武戲文圖案。3間卷簷九架梁做為客廳,屋山尖上安有6根卷鬚獸頭。房屋布局為前後五進,東西兩邊有十間廂房,正所謂「五進十廂」。靠西河邊建有荷花池、假山等。院子裡有兩口水井,井臺均為花崗石所建。東邊一口井,水為鹹味,西邊為淡味,至今仍可飲用。

史書記載,橋頭鎮孫家莊一門劉氏家族,明清500年間武功顯赫,將才輩出。劉福春為明蘇州衛指揮副使,永樂年間始遷姜堰;劉應祚為順治九年(1652年)武進士;劉卜師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武進士;劉夢鰲為乾隆十二年(1747年)武舉人;劉夢金為乾隆十七年(1753年)武傳臚,先後任參將,協鎮和臺灣總鎮;劉維馨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武進士,後任參將、協鎮。

最具傳奇色彩的是清乾隆年間,劉氏家族出現同胞兄弟狀元劉榮慶、劉國慶。清乾隆四十九年九月(1784年),劉榮慶在乾隆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中登上榜首,榮獲一甲第一名武狀元,被授予一等侍衛,官至從一品。嘉慶十六年(1811年)任直隸宣化鎮總兵,後官至貴州提督、廣東陸路提督。

相傳當年劉榮慶考中武狀元時,京城捷報傳到了劉榮慶的家鄉,鄰居百姓爭相傳頌,為家鄉出了狀元感到榮耀。劉氏家中更是喜氣洋洋,登門道喜的鄉鄰絡繹不絕。其中一位白髮老人看到劉榮慶的弟弟劉國慶,信口說道:「年輕人身強力壯,一表人材,將來跟你哥哥一樣,也中個武狀元。」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劉國慶不假思索,脫口而言:「男子漢大丈夫頂天立地,敢說敢做,要中就中個武狀元。」

人們沉浸在興奮之中,只當劉國慶年少氣盛,說句玩笑話,不當一回事。誰知劉國慶是個有抱負和志向的血性男兒,從此發憤攻讀兵書,練功習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科,劉國慶在殿試中登上榜首,榮獲欽點武科舉一甲第一名進士及第武狀元,後多次升遷,官至山西大同鎮總兵,正二品。

劉榮慶、劉國慶同胞兄弟雙雙成為武狀元,在中國科舉史上實屬罕見,從此傳為佳話,流傳於世。

五行金木水火土

世裔公侯伯子男

——南宋·朱熹撰廣東省潮州市東津鄉桃坑村劉允祠聯

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朱熹(1130-1200年)晚年遊歷潮州、揭陽時,曾留下了不少墨寶。這位碩彥名儒似乎與潮州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每到一地必潑墨揮毫、吟詩作賦:他作詩於揭陽飛泉嶺、刻字於攬勝亭、撰文於京崗隱相堂、題匾於潮州金山南麓……為潮汕增添了一批珍貴的文物。

朱熹還在潮州東津桃坑劉允祠(也稱「劉氏家廟」)中題下了這副對聯。這副對聯懸掛於祠堂中廳之圓石柱上,用半圓狀硬質木板製作,真書正楷,黑字金底,落款是「朱熹敬題」。

一代大儒朱文正公為什麼要在劉祠題寫此聯?《劉氏族譜》載:」朱熹曾尊龍圖公為師之故也。「龍圖公」即劉□(1108-1150年),劉允長子,曾任「龍圖閣學士」,世稱「劉龍圖」。劉□任潭州(今湖南省長沙)知州期間在當地設帳授徒,深為理學家朱熹所景仰,尊之為師。

朱熹從福建來潮,特前往桃坑劉允祠拜謁並題寫了此聯。聯語嵌入「金公」二字(劉允為劉□之父,北宋海陽縣東津人,生卒年約1077-1126年,潮州前八賢之一,歷任化州、桂州知州,劉允去世後,宋高宗贈諡「上柱國左金紫光祿大夫」,族人尊稱為「金紫公」)以示對「金紫公」劉允的敬重,並褒讚其榮耀家世。

潮州桃坑劉氏家廟連同朱熹楹聯在抗日時期毀於兵燹,因而朱熹對聯一直鮮為人知,幸好《劉氏族譜》沒有失傳,朱子名聯不致湮沒。近年,劉氏後人在潮州東津古祠原址重興「劉氏家廟·敦睦堂」,祠堂正廳大石柱重新掛上仿真的朱熹楹聯,同時新掛出的對聯還有劉允手書的對聯等。朱子名聯由此得以存世流傳。

門閭高大容車馬

山水盤旋嘯鳳凰

——劉允手書廣東省潮州市東津鄉桃坑村劉允祠聯

一等人忠臣孝子

二件事耕田讀書

——佚名撰臺灣省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劉氏宗祠聯

萬卷珠璣朝漢室

一天星鬥照彭城

——佚名撰廣東省南雄縣梅嶺山珠璣巷劉氏宗祠聯

相關焦點

  • 劉氏宗祠對聯大全! 姓劉的都要看看!
    功垂淮海冠裳肅澤派罏山俎豆馨——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鎮罏峰劉氏宗祠聯。罏峰劉氏宗祠始建於明朝中期,坐落在南嶼鎮罏峰南麓劉厝街,坐北朝南,木石磚混合結構,總佔地面積達2000平方米。
  • 劉氏宗祠:我姓劉,我驕傲,我姓劉,我自豪!
    宗祠是一個家族發展壯大的見證,更是一個姓氏繁衍生息傳承的基石。劉姓在我國是一個大姓,衡陽縣劉姓人群也不少。一起去三湖鎮劉氏宗祠看看,了解歷經600年的風雨洗滌的劉氏宗祠與初心不改的劉氏祖訓。離三湖鎮塘坳街頭不遠處,有一座劉氏宗祠,雖然牆影斑駁,但飛簷青磚猶在。經過劉氏後人修葺的劉氏宗祠亮堂寬敞,雄姿依舊。據三湖鎮劉氏族長劉德和老人介紹,此地的劉氏為上四都劉氏,由劉開來於600年前自江西遷徙於此。
  • 劉氏宗祠對聯大全! 劉家人的文化財富!
    功垂淮海冠裳肅澤派罏山俎豆馨——佚名撰劉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福建省閩侯縣南嶼鎮罏峰劉氏宗祠聯。罏峰劉氏宗祠始建於明朝中期,坐落在南嶼鎮罏峰南麓劉厝街,坐北朝南,木石磚混合結構,總佔地面積達2000平方米。
  • 劉姓宗祠通用對聯——劉氏文化
    ——秀月(筆名)撰香港特別行政區松柏塱劉氏宗祠聯    松柏塱原是一個窮鄉僻壤,在數十年前,滿地都種了松樹及柏樹,而「塱」字下面加一個「土」字,正是指這個地方有很多肥沃的泥土,可種植樹木及開發田地,因之而名松柏塱。今日的松柏塱還剩下十餘株松樹。最早遷進來居住的人為松柏塱興建了數座祠堂,每逢新年都貼上對聯。黃氏宗祠「玉堂富貴;金屋榮華。」簡氏宗祠:「敦詩說禮;厚德深仁。」
  • 劉氏家譜大全
    」加入劉氏大家庭  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劉;請點擊上面「劉氏宗親總會」關注,擁抱中華劉氏大家庭,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劉氏文化,共建繁榮劉氏,傳播劉氏正能量。其子孫以國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此為祁姓劉氏。2、來自姬姓。為周太王的後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封王季的兒子於劉邑,其後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劉。東周時重封王室成員劉康公為劉國國君。此為姬姓劉氏。3、來自他姓改嫁或賜姓劉。
  • 劉氏宗祠:見證劉氏家族歷史沉浮,傳承劉氏文化,發揚劉氏精神!
    在當時,劉氏宗祠可謂是湯溝鎮乃至桐城縣標誌性建築,其工程之浩大,耗資之多,歷時之久,都是歷代本地建築都所沒有經過的。宗祠的建成是凝聚了陳洲劉氏先人的心血和智慧,是陳洲劉氏發展的見證,是陳洲發展的縮影,宗祠的建成不僅是陳洲劉氏族人的驕傲,也是陳洲人民的驕傲,其文化和文物價值是無法估量的,陳洲劉氏宗祠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文物的組成部分。
  • 劉姓宗祠通用對聯及故事(上)
    彭城世澤 松柏家聲——秀月(筆名)撰香港特別行政區松柏塱劉氏宗祠聯松柏塱原是一個窮鄉僻壤,在數十年前,滿地都種了松樹及柏樹,而「塱」字下面加一個「土」字,正是指這個地方有很多肥沃的泥土,可種植樹木及開發田地,因之而名松柏塱。今日的松柏塱還剩下10多株松樹。
  • 劉氏家譜大全! 權威發布!劉家人必看!
    其子孫以國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此為祁姓劉氏。2、來自姬姓。為周太王的後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封王季的兒子於劉邑,其後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劉。東周時重封王室成員劉康公為劉國國君。此為姬姓劉氏。3、來自他姓改嫁或賜姓劉。據史書記載:一、項伯助劉季滅楚有功,故賜姓劉。
  • 最美劉氏宗祠:宗族昌盛的象徵,姓氏輝煌的產物
    、劉氏總祠,全稱開七公派狀元及第劉氏總祠,是中國目前己知佔地面積最大的單姓宗祠建築物,為紀念入粵始祖劉開七而設立,由閩、粵、贛、桂、瓊,華南五省劉氏宗族合建,是劉開七2000多萬裔孫,共同尋根問祖的朝宗聖地,每日由五湖四海來總祠祭祖的後裔絡繹不絕,逢每年正月十九、二十日合族聯宗祭祖,更是香菸敞日,鞭炮轟鳴,盛況空前;劉氏總祠金碧輝煌
  • 柳氏宗祠對聯大全! 姓柳的都要看看!
    「五馬」,指漢朝太守的車駕,後用作太守的代稱,這裡說柳世隆的五個兒子都做到太守一級的官。垂露在手;清風入懷此為佚名集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柳宗元(公元773~819年)集句聯。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唐貞元進士,授校書郎,後升監察御史。
  • 劉氏家族總譜
    姓劉;請您先點擊上面「劉姓劉氏人」,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中華劉氏大家庭。其子孫以國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此為祁姓劉氏。2、來自姬姓。為周太王的後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封王季的兒子於劉邑,其後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劉。東周時重封王室成員劉康公為劉國國君。此為姬姓劉氏。3、來自他姓改嫁或賜姓劉。據史書記載:一、項伯助劉季滅楚有功,故賜姓劉。
  • 劉氏家譜匯總!劉家人一定要看看!太全了!
    一味好高騖遠者眼高手低,眼前的事情不屑一顧,徒有一番不切實際的空想,到頭來只是「勞而無功」;見利忘德者做事情不擇手段,將為人的道義都拋掉,到頭來只會遭人唾棄;貪人財物者即使東西拿到了,也無法心安理得,君子愛財但應取之有道。
  • 福臨劉氏宗祠 · 財顯萬代榮昌
    即周成王封王季的兒子在劉邑,即河南劉氏。3,出自他姓,他姓改嫁或賜姓劉。漢高祖劉邦實行和親政策,皇室宗女嫁於匈奴單于為妻,依匈習俗,單于子孫皆為劉姓。劉姓最早發源於河北唐縣,始姓劉氏在今陝西境內。公元前300多年前開始向河南、江蘇遷延。戰國時晉大夫士會有子留居泰國,稱劉氏。其十世孫在魏國任職,魏滅後遷大梁,生子劉清,輾轉於江蘇等地,後立漢朝。
  • 國外的劉氏大全,劉氏宗親快來看看!!
    劉荃的後裔在南北朝鮮都非常興旺發達,不但人丁興盛,而且家族顯赫,人才輩出。筆者有一南韓友人,曾在湖南大學嶽麓書院讀博士,姓劉,詢問後得知,也是劉荃的直系後裔。  據片泓基《從族譜學看韓中交流史》一文中還批露,當年日本侵略朝鮮時,大批中國明朝軍隊開進朝鮮,幫助朝鮮抗日。
  • 劉氏族譜大全!劉家人必看!
    一味好高騖遠者眼高手低,眼前的事情不屑一顧,徒有一番不切實際的空想,到頭來只是「勞而無功」;見利忘德者做事情不擇手段,將為人的道義都拋掉,到頭來只會遭人唾棄;貪人財物者即使東西拿到了,也無法心安理得,君子愛財但應取之有道。
  • 劉鳳誥親筆題——劉氏宗祠
    關於此匾:此匾由劉鳳誥親筆題寫,懸於劉氏宗祠堂內,由於歷史原因,此匾從觀泉一度遺失幾十年,一九九三年在宜春發現,劉家軍(已故)同志懷著愛祖之心,自己出錢贖買,帶著兒了、女兒、女婿抬回,為我族收回了一件珍貴文物,匾文已入譜,匾現由劉家竹(已故)家系保管。
  • 武穴劉氏參加陽新楓林坡山劉氏宗祠落成典禮
    2020年元月15日,陽新縣楓林坡山劉氏宗祠落成典禮在坡山隆重召開,整個楓林鎮披紅掛彩,坡山披上了節日的盛裝,鼓樂齊鳴,金龍歡舞,熱烈歡迎來自周邊各縣市的宗親代表和陽新縣、楓林鎮的劉氏宗親們的前來祝賀, 宗親們喜氣洋洋會聚在劉氏宗祠大殿
  • 周氏宗祠對聯
    在中國很多地區省份都有姓氏宗祠的存在,然而姓氏是代表一個人及其家族的一種符號。有關周氏宗祠對聯您了解多少呢,下面不妨來看看小編為您整理的吧!周氏宗祠對聯    周氏宗祠  周氏宗祠位於南京市高淳區磚牆鎮三和村
  • 劉氏宗祠落成暨祭祖儀式
    劉氏宗祠依山傍水,山川秀麗,歷史悠久。此次劉氏宗祠重建落成暨祭祖儀式,上可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下可教化後裔子孫,崇宗祭祖,承前啟後,砥礪奮進,讓傳統宗祠文化在新時代的精神文明建設中熠熠生輝。這項活動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深負尋根傳情宗親血緣香火重任,為劉氏宗親祝福!01.該祠堂裡面將購置圖書,象棋、樂器等供孩子和村民使用。02.將在祠堂前面種上花草、安裝體育器材供村民們觀賞和健身。
  • 劉氏家廟:名傳四海,彰顯輝煌!
    >  無論你在哪裡,只要你姓劉;請點擊上面「劉氏宗親總會」關注,擁抱中華劉氏大家庭,和各地宗親交流,攜手同行,弘揚劉氏文化,共建繁榮劉氏,傳播劉氏正能量。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此留下生活戰鬥的歷史印跡。但時至1950年,劉氏家廟被收歸有關單位管理,因年久失修和人為損毀,家廟破敗景象令人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