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頂、刮膩子,刷牆、鋪路子,扮靚脫貧小院子!在淄博市沂源縣張家坡鎮河東村的貧困戶家中,一條紅色小路「靜臥」在庭院裡,顯得格外明亮、溫暖。不遠處,任馬莊村的貧困戶家裡,也在叮噹作響的忙碌聲中悄然發生著「巨變」——灰牆一抹一抹變粉白,抬頭屋頂變「花海」。
這樣的「巨變」在張家坡鎮的貧困戶中正在一幕幕上演。
生活脫貧,庭院也要「脫貧」。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進一步提升貧困戶生活品質,增強貧困群眾的滿足感、幸福感,張家坡鎮制定出臺了工作標準和補貼方案,全面鋪開貧困戶生活品質提升工作。
經過細緻摸排,需要開展提升工作的貧困戶達446戶,佔全鎮貧困戶總數的53%,共需硬化貧困戶庭院道路8900平方米,屋內吊頂2800平方米,粉刷屋內牆壁7500平方米,計劃月底前全部完工。
工作落實不過夜,挑燈夜戰愛心路。
「現在正是農忙時期,不容易找到人幹活,村書記、會計和我幹起了「小工」彌補用工不足。」5月23日晚,正在挑燈夜戰的河東村第一書記董嶽說道。
「沒想到住了幾十年的房子居然還能'美美容',黨和政府替俺們老百姓想的太周到哩,俺這日子越過越滋兒。」任馬莊村的貧困戶任玉法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條縫。
(大眾報業·齊魯壹點記者 馬玉姝 通訊員 唐寧寧 耿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