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出行進軍網約車,背靠阿里系的「滴滴」夢

2021-02-15 楓投圈


導語10月11日,哈囉出行上線了打車入口,正式推出網約車業務,目前業務覆蓋上海、成都、南京三地,該業務和高德等平臺有合作。同時,預計之後將覆蓋全國範圍內80多個城市。

來源 /36氪

哈囉做網約車,並不讓人驚訝。早在今年4月,哈囉出行就開始申請了「哈囉」系列商標名,包括哈囉出行、哈囉助力車、哈囉汽車、哈囉生活、哈囉共享單車等,商標類別則包含「旅遊、物流服務」,「保險、金融、不動產」。從那一天起,哈囉出行要切入網約車市場的野心,就已經昭然若揭。

到了今年9月,哈羅單車正式宣布升級為哈囉出行,還宣布了將接入首汽約車、嘀嗒等網約車出行平臺的入口,而後兩者都有網約計程車的業務,流量一旦打通,哈囉自己在網約車領域的布局便水到渠成。

這也難怪,哈羅單車自己日子並不好過,單車業務始終無法盈利,最終還是選擇了輸血續命,走上了吃滴滴份額,以此來漲估值的道路。

它也是繼美團、高德之後,又一個開通網約車業務的出行企業。至此,哈囉出行已經把自己的競爭對手,從ofo和摩拜,變成了滴滴。

哈囉出行選擇了一個相對有利於他們的時機,聯合了首汽約車和嘀嗒出行之後,剩下的兩個網約車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美團在打車領域已經偃旗息鼓,而滴滴因為順風車事件正在全面整改階段,雖然快車、計程車和專車等業務還在正常展開,但是要「all in安全」的滴滴,明顯短時間之內也無暇在競爭市場上投入太多的精力。

網約車領域本就是一個供不應求的市場,運力遠遠跟不上需求,所以只要有合規的司機和車輛,殺進這個領域就不會愁單量。更何況,滴滴頻繁出事,美團又停止發力,所以市場天然地會更歡迎新的入局者。

哈囉出行首戰選擇上海、南京和成都三個城市,也頗有深意。前兩者曾經是美團和滴滴激烈對抗的主戰場,又是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民眾對網約車的需求和接受度更高,用戶經歷過兩家公司的補貼大戰後,又在期待新的平臺入場。而且滴滴和美團鏖戰的過程中,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也因為補貼大戰而引發過政府的「警告」,「所以在這兩個地方都有點元氣大傷,短時間之內很難再有大的動作」,一名網約車從業人士稱,「而成都政府對於網約車又一直處於比較開放的姿態,平臺和監管部門的溝通成本相對比較小」。

另一方面,哈囉出行此時做網約車業務,顯然也得到了阿里的支持。阿里巴巴對於出行業務一直有野心也有需求,不但投資了滴滴,而且阿里還曾想通過收購易到用車切入這塊市場,不過最終因為估值和資產問題放棄了這個打算。

雖然阿里是滴滴的主要股東,但是滴滴還屬於騰訊,更何況,騰訊還有美團和摩拜,所以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阿里在扶持哈羅單車方面也算是不遺餘力。根據公告顯示,螞蟻金服通過其全資控股子公司上海雲鑫持有低碳科技(永安行與哈羅單車合併後的主體)36.733%股權,為哈囉出行第一大股東。除了資金支持,雙方還在業務上協同發展,比如使用阿里雲伺服器,以及和阿里合作推出芝麻信用免押金。

如果說阿里起初重資投資哈羅單車,最主要的目的還在於看重後者的數據,尤其是和銀行卡綁定的部分,但是當支付寶的體量已經足夠大的時候,阿里的目光也許又要回歸到哈羅單車(哈囉出行)最基礎也是最根本的部分了。


雖然各部委對滴滴的整改意見還沒有最終下達,但是可以預見的是,越來越嚴苛的管理制度在不斷抬高網約車領域的準入門檻。

哈囉出行從計程車服務切入,首先是因為現階段網約車牌照問題難以解決。雖然美團和滴滴曾經都有過先開城再申請牌照的先例,不過從嚴格的政府管控層面來說,這並非長久之計,加上現在輿論的導向,哈囉出行此刻想必也不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

而計程車是現成的合規車,從這部分入手,就弱化了牌照所帶來的掣肘。

事實上,多名業內人士透露,有關監管部門一直希望網約車平臺能夠多和計程車等合規車服務提供平臺合作,規範整個出行市場。

滴滴和美團並非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計程車是滴滴起家的業務基礎,但是滴滴並沒有找到單純依靠計程車的盈利場景,而一直在為IPO拼力的美團也顯然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重新進行業務調整。不過,從今年年初開始,首汽約車和嘀嗒拼車反而先後上線計程車業務,給乘客多了一種選擇之外,也開始嘗試轉型。

哈囉出行從計程車業務切入,顯然試圖在穩妥中實現自己的野心。

作為新入場的玩家,哈囉出行首先引發的輿論方向是,會不會有新一輪的補貼。

其實,從價格比較穩定的計程車服務切入,這就意味著補貼的空間並不大。而且,有了美團和滴滴在上海補貼大戰後雙雙被政府部門約談的「教訓」在前,想必哈囉出行很難通過大規模的優惠和補貼去撬動市場。

那麼,它會成為滴滴的有力阻擊麼?

從平臺的角度來說,雖然哈囉出行已經開始從單車、分時租賃、網約車等各個維度分食滴滴的流量了,不過短時間之內可能依舊沒有辦法撼動滴滴的行業地位。

哈囉出行選擇這個時候入場,顯然是想抓住滴滴為危機公關的漏洞,實現彎道超車。不過到底能不能實現,還要看阿里的意志。雖然阿里在滴滴的佔股比例不如騰訊,但是卻依舊是滴滴的重要股東之一,起碼現在,阿里應該未必願意看到兩家公司「窩裡鬥」,自相殘殺。

相關焦點

  • 從「兩輪」到「四輪」,哈囉出行下一站:挑戰滴滴!
    然而,獲得網約車牌照,對哈囉來說依舊意義非凡。此前,哈囉做的是聚合的平臺生意,主要是把嘀嗒、陽光出行和首汽約車等第三方出行公司的資源聚合到平臺上。而此次獲得網約車牌照,意味著哈囉將親自下場招募司機,擁有自己運營的打車平臺。如果說,哈囉此前最直接的對手是美團、高德等聚合型平臺,那麼親自下場,對手也將變成滴滴。
  • 哈囉想要在滴滴出行中分一杯羹 滴滴想進入單車市場 咋這麼亂
    7月13日,哈囉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對媒體表示,哈囉出行已經在鄭州獲得網約車牌照。之後,會嘗試做一些更加普惠的出行方式,具體怎麼做,還在醞釀之中。這個消息直接說明,哈囉在如今「兩個輪」的業務上,即將增加「四個輪」的生意,而這一切,怎麼看著那麼像挑戰滴滴的整裝準備呢?
  • 哈囉出行的「縱橫術」
    從共享涉足製造,背後原因是哈囉的訴求不一樣。滴滴發力青桔,是為了完善出行生態的布局;美團加緊投放,則看中單車的流量效應;哈囉深入供應鏈,下場造車、加碼換電,卻是為了完成二輪車生態的布局。共享單車的泡沫破滅之後,摩拜、青桔都已經成為巨頭的棋子,哈囉雖然背靠阿里,但仍舊是獨立運營,換句話說,哈囉還有做大做強的野心。
  • 哈囉出行違規運營連遭點名 楊磊「出行夢」恐因內控缺陷落於下風
    來源:和訊科技 作者:致知   巨頭盤踞的網約車市場,哈囉出行能虎口奪食嗎?  日前,哈囉出行宣布在原有順風車業務、聚合打車的基礎上,已於近期啟動新業務「哈囉打車」,正式切入網約車領域,並於10月30日在中山試運營,產品屬性更趨向於普惠快車。
  • 滴滴「守轉攻」、新平臺發力 網約車這場升級硬仗還將怎麼打?
    就在一周前,哈囉出行剛剛對外透露網約車新業務最新開拓計劃和戰略布局。而今年以來,無論是花小豬的橫空出世,還是高德、嘀嗒、滴滴對於傳統計程車市場的垂涎,以及其他平臺對於網約車分級用戶市場的滲透,都一定程度反映出出行平臺對於尋找增量空間的急迫性。
  • 滴滴套路多,T3問題多!網約車司機要小心!
    現在的出行市場早就跟最初的市場不一樣了,網約車以滴滴為首一家獨大,後期又有資本大佬美團、阿里切入網約車賽道,知名車企上汽、首汽等企業也來分一杯羹,而順風車業務,早被哈囉、嘀嗒、一餵順風車平分。最有代表性的平臺滴滴、T3出行、一餵順風車,這三家足以看出平臺的貓膩。
  • 變相從事網約車?嘀嗒哈囉被提醒式約談
    12月8日,交通運輸部官網消息顯示,12月7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對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進行了提醒式約談。順風車到底是不是網約車?如何防範平臺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業務?
  • 變相從事網約車?嘀嗒哈囉被提醒式約談後回應
    如何防範平臺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業務?嘀嗒出行回應稱,順風車和網約車存在諸多本質不同,但部分產品功能在公眾認知中也容易發生混淆,將「附近訂單」功能修正為更能精準反映順風車本質特徵的「臨時路線」功能。哈囉出行則表示,啟動了部分產品的優化相關動作,優化後的產品將於近期上線。
  • 打贏共享單車戰但焦慮猶在 哈囉尋找新引擎
    打開哈囉App,你會發現,這不再是一個僅僅提供兩輪服務的App,你可以在上面打到順風車、買到火車票,還可以借到錢。如果,你願意的話,還可以在上面寄一單快遞,由順風車司機送達。最新的消息是,哈囉開始進軍網約車,開始涉足生鮮零售,起初是社區團購模式,後來又變成了到店自提。
  • 共享單車行業夕陽混戰,哈囉出行掘金網約車市場
    彼時,ofo末日掙扎、摩拜賣身更名,關乎共享單車行業撐不過2018年冬天的種種描述中,哈羅單車在上海舉行了一場主旨為"以共享單車作為底層流量業務,嫁接更多城市出行業務。"的發布會。在這場發布會上哈羅單車完成"哈囉出行"的品牌升級。在嘀嗒出行、首汽約車、高德地圖等關聯平臺方的資源注入協作之下,2018年,哈囉出行以聚合打車的業務形式踏足網約車市場。
  • 嘀嗒、哈囉「蹭」網約車業務 被監管抓個正著進行「提醒式約談」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中國科技新聞網12月9日訊 (李欣)12月8日,交通運輸部官網消息顯示,12月7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對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進行了提醒式約談。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對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進行了提醒式約談,提醒指出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的「附近訂單」功能偏離順風車本質,涉嫌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業務,用戶頭像顯示性別、開展長途城際服務等方面存在安全風險隱患。
  • 哈囉尋找新引擎,共享單車是一個賺錢的好生意嗎?
    最新的消息是,哈囉開始進軍網約車,開始涉足生鮮零售,起初是社區團購模式,後來又變成了到店自提。當一家公司業務的觸角不斷延伸,它對增長的焦慮顯而易見。哈囉出行副總裁李開逐表示,未來哈囉出行將從兩輪到四輪不斷迭代,構建包括酒店住宿等在內的、基於出行的綜合性普惠生活服務平臺。
  • 「哈囉出行」被訴商標侵權!原告叫「哈羅出行」
    曾經叱吒風雲的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ofo小黃車則逐漸暴露出資金鍊問題,陷入押金難退的負面新聞中;更多共享單車品牌則是消失在了街頭巷尾,難覓蹤跡。2016年投放市場的哈羅單車,憑藉對廣大二三線城市市場的深耕,以及來自江蘇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的「鈔能力」背後阿里巴巴系的資源,兩年後已經拿下了全國最大的市場份額。
  • 嘀嗒、哈囉被提醒式約談 如何防範順風車變相從事網約車?
    12月8日,交通運輸部官網消息顯示,12月7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對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進行了提醒式約談。順風車到底是不是網約車?如何防範平臺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業務?
  • 美團滴滴「圍攻」哈囉,共享電單車的下沉新戰事
    像老徐這樣的夜行者不在少數,在每個夜晚的11點左右,他們在泉州、合肥、長沙、寧波、青島等二三線城市魚貫而出,載著巨頭的出行夢,一股腦湧入城市的街頭。他們的背後,一場共享電單車的新戰事正在悄然上演。曾經,共享電單車只是小玩家的戰場,但經過三年的洗牌,小玩家所剩無幾,只留下小遛共享、松果出行等頑強活著;如今,由於政策鬆動、盈利可期,美團和滴滴都來攪局,他們要從先行者哈囉嘴裡搶下一塊肉。這是哈囉的生存保衛戰 ,也是美團和滴滴向超級獨角獸進階的必經之路。
  • 網約車司機不掙錢,紛紛「出逃」順風車,「滴滴」是罪魁禍首?
    滴滴、花小豬、曹操等網約車司機為什麼沒有嘀嗒、哈囉、一餵順風車的司機們掙錢?順風車老司機告訴你!平臺差異說到平臺,以前只有網約車這一個說法,順風車也被網約車所涵蓋,然後是滴滴作為網約車裡絕對霸主,所有的網約車都有共同的稱呼--「滴滴」。
  • 網傳哈囉出行確定放棄社區團購,探索到店團購、金融、遊戲等業務
    [億歐導讀] 消息人士稱,哈囉出行已放棄社區團購,在探索內部稱之為「M項目」的到店團購業務,而哈囉出行聯合創始人、前CTO江偉目前在帶隊試水金融和遊戲業務今年上半年,哈囉出行旗下社區團購業務「哈囉惠生活」陸續在山東淄博、濰坊上線,由哈囉出行原助力車事業部一把手彭照坤負責。一位哈囉出行內部人士認為,「哈囉惠生活」是肩負公司從出行進入生活服務領域的重要嘗試。該報導稱,「哈囉惠生活」開團最多時超過1000個,但能達到盈虧平衡的很少。目前,哈囉出行已放棄社區團購,在探索新模式。
  • 滴滴危險!嘀嗒撿漏上市,哈囉半路出家,一餵順風車成為黑馬!
    飛到我口袋裡來 網約車是風口,順風車將是下個風口。因為順風車不屬於網約車!滴滴的順風車事件後關閉了順風車業務,嘀嗒趁機冒起,靠撿滴滴丟掉的肉吃成了大胖小子,順風車業務和網約車的業務完全不衝突,滴滴網約車霸主地位對順風車行業造成不了威脅。反觀網約車行業,滴滴、曹操、T3,200多個平臺神仙打架,滴滴雖是「武林盟主」,被虎視眈眈的滋味難免不好受!
  • 哈囉、嘀嗒順風車被提醒式約談 網約車平臺變現路在何方
    本報記者 郭夢儀 北京報導對於網約車行業而言,順風車的合規問題始終是一把懸頂之劍。12月7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對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進行了提醒式約談。提醒指出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的「附近訂單」功能偏離順風車本質,涉嫌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業務,用戶頭像顯示性別、開展長途城際服務等方面存在安全風險隱患。獨立分析師林才濤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約談叫提醒式約談,是事前監管。「看到網際網路這塊,監管的腳步已經走到預防性的階段,所以相關部門對順風車的理解很透徹了。
  • 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被約談 涉嫌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
    嘀嗒哈囉等順風車平臺公司被約談 涉嫌以順風車名義從事非法網約車業務  Emma Chou • 2020-12-0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