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來時,勿忘山藥

2021-02-22 德慧智

傳播:國學丨文化丨親子丨教育丨中醫 | 健康

傳遞:愛地球 | 愛萬物 | 正能量

       

       

種玉能延命,居山易學仙。

青青一畝自鋤煙。

霧孕雲蒸、肌骨更凝堅。

熟染蜂房蜜,清添石鼎泉。

雪香酥膩老來便。

煨芋爐深、卻笑祖師禪。

—— 南歌子 山藥 張鎡  

這是一首南宋詩人張鎡的田園詩,詩中描寫的是亦藥亦食的養生佳品——山藥。

山藥原名薯蕷,唐代時因避唐代宗名"李預"而改為薯藥,北宋時因避宋英宗趙曙諱而更名山藥。

山藥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

《神農本草經》裡記載:「山藥味甘溫,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

挖過山藥的人都知道,山藥入土極深,所以有"山藥好吃根難挖"的說法。正是因為它與土有很大的親合性,所以山藥最善補脾土。

「脾主肌肉,主四肢」,因此《本經》上才說其"補中,益氣力,長肌肉"。

山藥去皮後色白如玉,是五行中金的顏色,因長於土中,故可以稱之為「土中金」,金能夠克木,因此藥效甚為平和的它也能於補中驅除風(風為木氣)氣。

因此《別錄》中言其「主頭面遊風,風頭(一作'頭風')眼眩」。

初識山藥的威力,是我用明清傅青主的名方「完帶湯」治療的一位女性。

該女性患有白帶過多症三年餘,多方醫治無效,其苦難言,其訴病情真如《傅青主女科》所言:「故婦人有終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則臭穢者,所謂白帶也。」

後擬完帶湯原方給予治療,她前後服用了十劑藥,三年之久的病就此就好了。

完帶湯中就大量用了山藥,當然用的是炒山藥,炒過的山藥除補脾土之虛外還有燥溼的功效,用在因寒溼下注而導致的帶症最為適宜。

有醫家認為女性的帶症跟肝木的過度疏洩有關,說肝木疏洩過度,可以增加黏膜的分泌功能,從而導致白帶增多。

我認為其解釋也非常之妙。這也從另一個方面佐證了山藥藥性中確有「祛風」的功效。

近代把山藥用到極致的,是河北鹽山名醫張錫純。他醫術精湛,成就卓著,在藥膳食療方面亦成就斐然。

他創造了很多獨特的食療劑型,如湯劑、粥劑、餅劑等,應用廣泛,療效也很顯著。

比如他就特別喜歡用薯蕷飲,就是山藥一味,煎湯代茶飲,用來治療陰虛勞熱,或咳或喘,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小便不利、大便滑瀉及一切陰分專損之症。

在粥劑方面,他多取「留戀腸胃之功」的方劑,如薯蕷粥,因「山藥有收澀之性,汁本稠粘,若更以之作粥,則稠粘之力更強,大有留戀腸胃之功也」故常用於一些瀉洩不止、病情危重、百藥無效者。在此粥中加入雞子黃,名曰薯蕷雞子黃粥,對於久瀉腸滑不固者有奇效。

張氏還有一個著名的「三寶粥」,由生山藥煮粥送服三七末、鴨膽子,對久痢不愈、氣虛滑脫者很有效驗。

對於脾肺陰虧、飲食懶進、虛弱勞嗽者,他採用的是珠玉二寶粥,即生山藥、生薏米、柿霜餅共煮。

如一少年因感冒不思飲食,且勞作過度而成勞咳,痰涎轉增,他治療時授以此膳,半月痊癒。

文:王尚軍

美編:小左

健康是幸福的基礎!

道德是醫學的靈魂!

源於伏羲,黃帝與老子的養生理論

德慧智「打開健康之門」公益課程上線了!

從《黃帝內經》的揭示來說:

「德」並不僅是西方哲學簡單定義的,

只是一種外在行為規範、

只是一種品質與品格。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能量性,

丟失了道德能量的滋養,

我們也將失去身心健康!

「打開健康之門「課程

以道德能量為養生總綱



歡迎掃碼下方二維碼

加我們社群管理員微信

一起參加打開健康之門的學習吧!


▼請長按下圖,選擇識別二維碼

即可關注我們

免責聲明:本號發布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絡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

相關焦點

  • 清炒山藥時,怎樣才能不變黑?教你1招,山藥清脆好吃又白皙
    清炒山藥時,怎樣才能不變黑?教你1招,山藥清脆好吃又白皙。山藥被稱為「食中之藥」,營養價值高,尤其是天冷的冬天更應該多吃,清炒山藥是我們經常做的一道美食,很多人在家烹飪,容易導致山藥表面變黑,炒出來口感差。
  • 山藥界的王者之瑞昌山藥
    山藥,我們日常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煲湯、炒菜、烙餅怎麼吃都好吃,可就這麼一個小小的山藥裡面的門道卻是千絲萬縷,今天小編來給您捋一捋。山藥其實真的是個好東西,因為它不但滋補脾胃,更是入肺、健脾、補腎的佳品。
  • 瑞昌:搶抓農時種植山藥
    九江新聞網訊(張道國 張曉燕)2月19日,在瑞昌市高豐鎮長壟村北山山頭的山藥地裡,洪瑞山藥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德洲正有條不紊地種植山藥,開溝、放種苗、再覆土,一顆顆山藥種子被村民埋進這大自然的「聚寶盆」中,一幅鄉村勞作圖美不勝收。
  • 山藥,紫山藥,野山藥,甜山藥
    「藷藇」就是山藥,歷史上山藥正名還有薯蕷、署豫、署預、薯藥、諸蕷等,但明朝以後,就以山藥廣作正名。傳說,唐朝第八代皇帝叫李豫,為了避其諱,薯蕷改為「薯藥」,宋英宗名趙曙,又將薯藥又改為「山藥」,實際上,民間在唐宋以前早就有將薯蕷稱作「山藥」。
  • 買山藥時,別管它多粗多長,牢記這「4點」,保證山藥一挑一根準
    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挑選山藥的方法,進來就點個關注吧,每天都有更新的呦~說到山藥,大家應該不會陌生,山藥本身既是一種食材又是一種藥材,可以做很多種美食,像清炒山藥,山藥燉雞,山藥炒木耳等等都是非常常見又美味的菜餚,同時山藥作為一種藥膳,對於健脾胃,益氣補血的作用也非常好,山藥口感有清脆的也有軟糯的,對於做菜的話,就選口感清脆的,對於煲湯的話就選口感軟一點的。
  • 今日冬至,風雪連晝夜,最珍是家常
    今日冬至,風雪連晝夜,最珍是家常 2020-12-21 0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芥川龍之介《山藥粥》:當執念得到滿足時,也正是它幻滅的時刻!
    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收錄了很多短篇小故事,這些故事都是根據歷史人物來改寫的,具有十分深刻的人性剖析。其中有兩篇《鼻》和《山藥粥》都講述了小人物的卑微故事。鼻子講述了一個僧人因為鼻子比一般人長而時常收到嘲笑的故事。
  • 山藥的味道
    山藥即薯蕷。薯蕷塊莖肥厚多汁,又甜又綿,且帶粘性,生食熱食都是美味。山藥,原名薯蕷、薯藇、署豫、山芋、諸署、玉延等。薯蕷科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在我國有3000多年的食用歷史。據《本草綱目》記載,因避唐代宗名豫的忌諱,改薯豫為薯藥。至宋朝,因宋英宗名曙故又改薯藥為山藥。說起山藥,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古時候,懷慶府一帶有一個小國,叫野王國(國都在今溫縣境界)。
  • 《劍來》之「風雪夜歸人」:陳平安已去過第五座天下了
    《劍來》,距離「山水顛倒」過去了五年,陳平安才回到了浩然天下。而在「山水顛倒」之前,文中多次提到過「風雪夜歸人」。路人借宿芙蓉山,主人於夜半風雪中歸來。那一次,崔東山詢問李希聖先生何時歸來,李希聖答曰:「風雪夜歸人。」蓮藕福地晉升為上等福地時,崔東山與朱斂閒聊時又有這樣一問一答:「雪落何處?」「芙蓉山中?」
  • 山藥棍子是根,那山藥豆豆是什麼部位?
    棍子一樣的山藥。先來碗仙氣的山藥湯。好山藥大多出產在高寒乾旱的山區,可見其功力非同一般。不過在艱苦條件下生活會影響到山藥的容貌。目前的山藥田中土壤都被農民伯伯弄得又鬆軟又肥沃,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市場上的山藥越來越粗,也越來越直了。附帶說一下,挖山藥是個一個技術活,必須在山藥旁先開挖一道深溝,再取出完整的深溝。有人把這種採收方法戲稱為「自掘墳墓」。
  • 《QQ炫舞》2020勿忘別離活動怎麼玩 2020勿忘別離活動內容一覽
    導 讀 《QQ炫舞》新活動勿忘別離上線啦!諸多稀有道具裝綁等你來領,小投入得高回報!
  • 加入山藥大火煮山藥這麼吃比人參還要補
    只要是安國人 都是咱安國盛產山藥如果把它做成美食您會幾種呢?山藥滋養、健脾,常燉湯食用當然,做成糖水、甜點,味道也很棒口講無憑,快來試試吧保你愛上它!6.最後加入鹽來調味。材料:山藥、南瓜、糖步驟:1.山藥、南瓜削皮,均斜切成塊。
  • 山藥中的愛馬仕!溫縣鐵棍山藥,新鮮採摘,粉糯香甜,冬季溫補的最佳首選!
    掰開壚土山藥,可以看到很多透明、可拉絲的山藥黏液。溫馨提示:山藥黏液可能會導致部分人皮膚發癢,建議處理時戴手套,避免皮膚直接接觸除了表皮,還可以通過外形來區分壚土鐵棍山藥和普通山藥。壚土山藥除了蒸著吃,炒、燉、煮,也都很好吃。削掉皮,切成段,和紅棗、枸杞、排骨一起燉,湯色帶白、香濃甘甜。秋冬來上這麼一碗山藥排骨湯,全身都熱乎了。
  • 趣解中藥丨山藥
    雪香酥膩老來便,煨芋爐深,卻笑祖師禪。——宋·張鎡《南歌子·山藥》《湘中記》載:東晉永和初年,有一個採藥人來到衡山,迷路糧盡,坐在懸崖下休息。忽看到有一老翁,面色年輕,正對著石壁看書。採藥人以飢餓告之,老翁給他食物吃(食物即為薯蕷),並指點他出山之路,採藥人走了六天才回到家,而仍不知飢,由此方知薯蕷功效神奇。
  • 山藥食用方法(二):山藥炒羊肉
  • 胡蘿蔔山藥羊脊骨湯,來上一碗,渾身暖暖的,舒服極了
    胡蘿蔔山藥羊脊骨湯By 一溪月湯白不油,山藥和胡蘿蔔軟糯,今日大雪,來上一碗,渾身暖暖的,舒服極了。原料:帶肉羊脊骨、胡蘿蔔、山藥、鹽、白胡椒粉、香菜。做法步驟:第1步、新鮮羊脊骨(帶肉)適量。第2步、清水浸泡一夜。期間換幾次水。第3步、適量清水,放入浸泡過的脊骨,倒入料酒去腥。
  • 勿忘人民——憶穆青
    一、勿忘人民,紮根大地,俯首甘為孺子牛1993年10月21日至11月22日,新華社原社長穆青、原副社長兼總編輯馮健和高級記者周原來到河南農村調研,這也是他們第三次聯袂來豫調研採訪。第一次是在1965年冬, 三人一行赴豫東老災區蘭考及其附近的杞縣、睢縣、寧陵、民權縣採訪、調研。
  • 五臺美食 | 煎山藥
    煎山藥文/一縷柔風        可有些年代沒吃煎山藥。        山藥蛋倒是天天吃,就是不做煎山藥。怕是再做也做不出老家的味道!        老家的胡麻油,黑醬,還有老家的柴火,老家的水土。那是做煎山藥的材料。離了這些,是做不出原滋原味的五臺煎山藥的。
  • 山藥怎麼做好吃又營養,山藥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山藥對於大家來說是非常喜歡的一種食物,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養生食材,山藥的營養價值是非常豐富的,富含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B,膳食纖維,胡蘿蔔素以及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以及鈣,鐵,鋅等礦物質;另外,山藥中還含有人們所需的16種胺基酸;具有美容養顏、健脾益胃
  • 秦可卿的棗泥山藥糕
    山藥糕的做法倒也簡單,選用綿實的鐵棍山藥,脆性的菜山藥不可用,鐵棍山藥含水量少、易成形。山藥洗淨,連皮蒸熟,再去皮過籮,壓成細茸。若是去皮再蒸,一來容易變黑,成品不美觀,二來生山藥的黏液含植物鹼,皮膚接觸會過敏發癢,避免為好。過好籮的山藥泥冷卻後拌入綿白糖,再入少許油揉勻,拌油是避免做好的糕開裂。做時取雞蛋大小的一團山藥泥搓圓了放進餅模裡,壓平壓實,再磕出來,就是山藥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