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國學丨文化丨親子丨教育丨中醫 | 健康
傳遞:愛地球 | 愛萬物 | 正能量
種玉能延命,居山易學仙。
青青一畝自鋤煙。
霧孕雲蒸、肌骨更凝堅。
熟染蜂房蜜,清添石鼎泉。
雪香酥膩老來便。
煨芋爐深、卻笑祖師禪。
—— 南歌子 山藥 張鎡
這是一首南宋詩人張鎡的田園詩,詩中描寫的是亦藥亦食的養生佳品——山藥。
山藥原名薯蕷,唐代時因避唐代宗名"李預"而改為薯藥,北宋時因避宋英宗趙曙諱而更名山藥。
山藥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
《神農本草經》裡記載:「山藥味甘溫,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
挖過山藥的人都知道,山藥入土極深,所以有"山藥好吃根難挖"的說法。正是因為它與土有很大的親合性,所以山藥最善補脾土。
「脾主肌肉,主四肢」,因此《本經》上才說其"補中,益氣力,長肌肉"。
山藥去皮後色白如玉,是五行中金的顏色,因長於土中,故可以稱之為「土中金」,金能夠克木,因此藥效甚為平和的它也能於補中驅除風(風為木氣)氣。
因此《別錄》中言其「主頭面遊風,風頭(一作'頭風')眼眩」。
初識山藥的威力,是我用明清傅青主的名方「完帶湯」治療的一位女性。
該女性患有白帶過多症三年餘,多方醫治無效,其苦難言,其訴病情真如《傅青主女科》所言:「故婦人有終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則臭穢者,所謂白帶也。」
後擬完帶湯原方給予治療,她前後服用了十劑藥,三年之久的病就此就好了。
完帶湯中就大量用了山藥,當然用的是炒山藥,炒過的山藥除補脾土之虛外還有燥溼的功效,用在因寒溼下注而導致的帶症最為適宜。
有醫家認為女性的帶症跟肝木的過度疏洩有關,說肝木疏洩過度,可以增加黏膜的分泌功能,從而導致白帶增多。
我認為其解釋也非常之妙。這也從另一個方面佐證了山藥藥性中確有「祛風」的功效。
近代把山藥用到極致的,是河北鹽山名醫張錫純。他醫術精湛,成就卓著,在藥膳食療方面亦成就斐然。
他創造了很多獨特的食療劑型,如湯劑、粥劑、餅劑等,應用廣泛,療效也很顯著。
比如他就特別喜歡用薯蕷飲,就是山藥一味,煎湯代茶飲,用來治療陰虛勞熱,或咳或喘,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小便不利、大便滑瀉及一切陰分專損之症。
在粥劑方面,他多取「留戀腸胃之功」的方劑,如薯蕷粥,因「山藥有收澀之性,汁本稠粘,若更以之作粥,則稠粘之力更強,大有留戀腸胃之功也」,故常用於一些瀉洩不止、病情危重、百藥無效者。在此粥中加入雞子黃,名曰薯蕷雞子黃粥,對於久瀉腸滑不固者有奇效。
張氏還有一個著名的「三寶粥」,由生山藥煮粥送服三七末、鴨膽子,對久痢不愈、氣虛滑脫者很有效驗。
對於脾肺陰虧、飲食懶進、虛弱勞嗽者,他採用的是珠玉二寶粥,即生山藥、生薏米、柿霜餅共煮。
如一少年因感冒不思飲食,且勞作過度而成勞咳,痰涎轉增,他治療時授以此膳,半月痊癒。
文:王尚軍
美編:小左
健康是幸福的基礎!
道德是醫學的靈魂!
源於伏羲,黃帝與老子的養生理論
德慧智「打開健康之門」公益課程上線了!
從《黃帝內經》的揭示來說:
「德」並不僅是西方哲學簡單定義的,
只是一種外在行為規範、
只是一種品質與品格。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能量性,
丟失了道德能量的滋養,
我們也將失去身心健康!
「打開健康之門「課程
以道德能量為養生總綱
歡迎掃碼下方二維碼
加我們社群管理員微信
一起參加打開健康之門的學習吧!
▼請長按下圖,選擇識別二維碼▼
即可關注我們
免責聲明:本號發布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源自網絡的部分,其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有疑問敬請告訴我們,定將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