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七祖活佛是新田人,你知道嗎?

2021-03-02 新田發布


——「金身數百餘歲,靈犀一點難傳。普蔭大千世界,雲霞供養無邊。」  此詩說的湖南永州陽明山出了七祖活佛,誕生於500年前,29歲時坐化成佛,歿後其肉身不朽,供於萬壽寺內,為後人供香朝拜,嘉靖皇帝親筆御賜楹聯「名山千古仰,活佛萬家朝」。


  兩千多年前,釋迦牟尼在印度創建佛教,至達摩傳入我國。慧可成為中土禪宗二祖,繼而傳於三祖曾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自六祖後,佛教禪宗有一千年無繼承人。直到明嘉靖年間,陽明山出了秀峰禪師,成為六祖衣缽傳人,是為七祖。

  七祖活佛,派名尚顯,諱真聰,法號「秀峰」。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十月二日,誕生於新田陶嶺鄉東山嶺村一鄭氏人家,俗名「鄭秀峰」。  據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修訂的《鄭氏宗譜》記載:七祖墜地正逢亥時,是夜祥光滿室,傳為金禪子轉世。秀峰自幼聰慧過人,通曉四書五經。特別是佛家經書愛不釋手,過目不忘。他一心要普渡眾生,救人於水火之中。十六歲時,拋棄功名仕進,雲遊四海問佛。在秀峰山拜塵遠為師,削髮為僧,取法號「秀峰」。後被陽明山明性長老收留,於山中造化,賜法名「真聰」,號「秀峰」。明嘉靖十三年,秀峰禪師隻身來到曹溪,以三年時間「明悟六祖衣缽」,修成正果,復歸陽明山。嘉靖十六年(公元1547年)八月初一,開始坐化,時年二十九歲。眾師徒扶秀峰端坐涅槃,崇為「七祖活佛」。坐化時,其肉身不朽,供於萬壽寺內,被當朝皇帝封為「七祖秀峰禪師」。藩南渭王親上陽明山祭拜,並賜「名山千古仰,活佛萬家朝」寺聯。從此,一樽七祖活佛,供後人所仰,朝拜者蜂湧而至,終年香火不斷,並因此激活名山大川,陽明山遂成旅遊聖地。  人們要問,這東山嶺為何能出活佛?數百年來,眾說紛紜,各路學者均前往探究。  東山嶺村地處新田縣陶嶺鄉,與郴州嘉禾縣石橋鎮坦平鄉交界,座落於陶嶺正東方。因背靠東山,坐東朝西,故稱東山嶺。該村元至正德十二年開村,至今有600多年歷史。  這是一個太陽初升的地方。四面環山,風光秀美,人傑地靈,土地神奇。在圍繞東山嶺村一平方公裡之處,就有「四水相向」、「五泥不同」、「七峰守護」「秀美八景」相託。所謂「四水相向」,即為村莊前後左右四支水流,如四條蛟龍遊向東山嶺,又稱「四龍戲珠」;「五泥不同」即指村周有紅泥、沙泥、夾泥、火砂泥、白花泥五種不同顏色泥土。因「香、甜、辣」而享譽海內外的陶嶺辣椒盛產於此。「七峰守護」指村子周圍有七處山峰突起,構築一座座天然屏障,就像神兵天將守護該村;「秀美八景」指村有八處秀美風景,即:「樟蘭毓秀」、「溪水噴泉」、「嶺繞作臺」、「水旋浮印」、「旗山俯拱」、「弓岸橫眠」、「峰奇崎鼎」、「山繡露珠」,還有佔地面積15000多平方米的古代民居群。一幅幅雋秀圖畫,映入眼帘,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恰好應驗了「奇地出奇人,神地出神仙」這句古老的俗語。

本期圖文提供:鄭金玉



親,如果您喜歡這條信息,歡迎轉發分享,並在下面拇指處點讚,回復消息還可與小編互動哦!

相關焦點

  • 永州陽明山,被譽為湖南九寨溝,臺灣陽明山因它而改名
    說到陽明山,很多朋友可能會想到臺灣的陽明山, 因為歷史原因而有名,其實臺灣的陽明山以前被稱為草山, 蔣介石把草山變成了陽明山, 改名來自湖南永州的陽明山,那一年他開始崇拜永州陽明山的佛教文化,上山拜佛,受當時山上高僧仙光大師的指示,來到臺灣後把臺灣的草山變成了陽明山。
  • 【你學法我送票•永州】陽明山
    陽明山自古就是天下名山,境內有山有水有文化,有一級景點5個,二級景點13個,三級景點18個,旅遊資源要素齊全,旅遊格調雅俗共享,開發前景十分廣闊。陽明山從東漢起就是周邊有名的佛教勝地,鼎盛時聚集了湘桂粵三省十八縣上百萬的信徒,始建於北宋的萬壽寺依山而建,殿宇恢弘,明朝時新田人鄭秀峰在此修行為佛,坐化後肉身不腐,容貌如生,被奉為七祖活佛,信徒眾多,聲名遠播,特別是每逢農曆十月初二七祖生日前後,周邊縣區數萬善男信女接踵而至,頂禮膜拜,場面宏大,素有「明山千古仰,活佛萬家朝」之盛況。三是自然美景賞心悅目。
  • 冬上陽明山
    陽明山猶如一道天然屏障橫亙於湘南與湘中之間,西臨瀟水,東接永州,南近桂林、北望衡山,最高點"望佛臺"海拔1624.6米。由於受地殼運動的影響,山嶺受切割甚劇,溝谷縱橫、峰巒起伏。整個地勢東高西低,溪流落差大,流速急。     陽明山自然風光秀麗,素享"北有廬山,南有陽明"的美譽。境內山高谷幽、石怪峰奇、林茂竹修、古木參天,更兼以雲天霧海、流泉飛瀑,宛如人間仙境。
  • 肖克率領的紅六軍團長徵在寧遠,為什麼圍著陽明山打了個圈?
    而陽明山的名氣,又是因為一位叫秀峰禪師的明朝和尚。在秀峰禪師坐化之前,陽明山叫陽和山,坐化後明南渭王將秀峰社師坐化的萬壽寺改名為陽明山。這裡的「山」,不是山嶺的意思,而是「山門」、「寺廟」的意思。解放後,佛教不再盛行,人門遂將寺廟名而稱山脈名。由此,意義發生了變化。     肖克是嘉禾人,他走向革命的道路卻與寧遠平田著極大的關係。
  • 【刊微時代】名人堂【陽明山:萬壽寺 —— 我的佛緣】
    2010年的最後一天,我來到了陽明山,來到我心馳神往的萬壽寺。我想拋開一切的凡塵雜念,來這裡找尋心中的一片淨土,拜謁圓寂的七祖佛爺,禪悟已經過往的年年歲歲,清洗汙垢,淨化靈魂,以期尋求些許心靈的寄託和安慰。七祖秀峰佛爺在這裡等我很久了,從明朝等到了現在。
  • 2020永州陽明山萬和湖帳篷露營季震撼來襲!你準備好了嗎
    你準備好了嗎 2020-08-11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愛南國的杜鵑山-------陽明山
    我極愛南國的杜鵑山,是因為這杜鵑山孕育著美,富含著情,撒播著愛。   陽明山杜鵑的美,美在立樹華美。猴頭杜鵑林遮天蔽日,徑如碗口,枝似蟠龍;雲錦杜鵑濃密聚集,樹似風剪,形如華冠;紅杜鵑滿山遍嶺,鋪天蓋地,綿延百裡;馬銀花聳立巖肩,花開熱烈,獨樹成景;滿山紅迎風吐蕊,花滿技頭,徑直向上……只要是杜鵑,即便散生的,不管是開在路旁村頭的,還是長在湖旁溪邊的,常常與綠草相依,跟秀水為伴,婀娜多姿,讓人憐喜萬分。
  • 2020永州陽明山萬和湖國際帳篷露營季震撼來襲!你準備好了嗎
    為你的家人,為你的她與他悄悄許下一個美美的心願亮點四:快樂泡泡跑在彩色的泡泡中奔跑,是不是每個人童年都有的夢想?>帶上家裡的寶貝,一起徜徉在泡泡的世界盡情放肆吧亮點五:泥漿狂歡節以其風靡全球的項目形式成為陽明山的特色亮點,以其酣暢淋漓的娛樂方式成為城市人的解壓方式。
  • 金山活佛神異錄——我認識活佛的因緣
    當我搬到胡家第三天,胡公律居士向我笑說:「這兩天內或許還有一位活佛要來我家。」我問:「是西藏來的活佛嗎?」答說:「我們家裡人從來不信西藏喇嘛,這位活佛,就是金山寺裡活佛。」我曾經聽說過金山活佛的故事,一提說他,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又問:「何以知道他要來呢?」答說:「我們家裡人,這幾天都夢見他,以往好多次都是這樣,一夢見他,他就來了,他與我家有緣,我們全家的人都是皈依活佛的。」
  • 大陸人在臺灣:雅情未了陽明山
    中新網10月12日電 陽明山是臺北最負盛名的自然景區,臺灣《旺報》刊載大陸人士文章指出,陽明山的美不僅在於自然風光極為絢麗,更在於它有著濃濃的人文色彩,從「辛亥光復樓」,到「陽明山」名字的由來,置身其中,雅情未了。  全文摘編如下:  陽明山是臺北最負盛名的自然景區。
  • 金山活佛記
    今天你又這樣的惡作劇,這是人做的事嗎?你是人嗎?」師長氣不過,走上去重重的打了張營長兩記耳光,繼續說:「今天不是我太太看見,恐怕你還有四次五次凌辱迫害呢!你這狗才,你是要害死活佛。你知道他是什麼人?不但我的太太是活佛的徒弟,就是我們軍長的夫人也是拜這位活佛做師父的,他的皈依徒弟做大官的很多。連現在黨國元勳、革命先烈黃興夫人黃宗漢女士也是活佛的徒弟。她們甘心她們的師父無辜的遭人欺侮凌辱嗎?
  • 你知道嗎:英語裡「七大姑八大姨」怎麼稱呼?
    你是否知道這麼一句常見稱呼?  「七大姑八大姨……」  你是否又知道這麼一句經典唱腔?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你是否還知道這麼一句經典臺詞?  「替我照顧好我七舅姥爺,  和他三外甥女……  的前一個丈母娘!」
  • 避暑陽明山
    作者:殷冬梅炎炎夏日,生活在鋼筋水泥打造的城市,除了空調房裡可以消暑,戶外幾乎讓人無處安身。想到自己業已退休,便決定到山裡小住一段時光。永州之野的陽明山,夏季平均溫度22度,不失為人們避暑的首選地,我和一群朋友相約去那裡一起小住。
  • 屬於臺北的陽明山
    作者:朱天衣(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臺灣作家)每座城市應該都有屬於它的山嶽,或近或遠矗立在城緣的天際線,予人一種閒適安定的感覺,對庸碌於都會生活的人們,有著安撫療愈的效果,我總是這麼以為,而陽明山之於臺北、之於我便是這樣的意義。
  • 大雪節氣都來了,還不來陽明山?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蘭莉)雙牌陽明山的冬天雖冷,但風景卻一點都不比春夏秋遜色。群山巍峨,天地一色,徜徉其間,竟不知道用何種言語來描述。心動了嗎?走起!你什麼時候來看看陽明山看看冬季美景呢?D、公交線路:1、零陵客運站→陽明山管理局(上午9:00和下午14:00發車,每天兩趟);陽明山管理局→零陵客運站(上午7:00和下午14:00發車,每天兩趟)。2、雙牌汽車站→陽明山管理局(下午14:00發車,每天一趟);陽明山管理局→雙牌汽車站(上午7:00發車,每天一趟)。
  • 佛教常識丨「活佛」是活著的佛嗎?
    至於其稱謂,漢族人習稱「活佛」,其實是不大準確的,應譯稱「轉世尊者」。在藏語中,「活佛」則有多種不同的尊稱,其中最為常用的有「珠古」、「喇嘛」、「阿拉」、「仁波切」等。下面就這些常用的活佛稱謂作一簡釋。「珠古」,是藏文(sprul-sku)的音譯,意為「化身」,這是根據大乘佛教法身、報身、化身三身之說而命名的。藏傳佛教認為,法身不顯,報身時隱時顯,而化身則隨機顯現。
  • 傳說,臺灣的陽明山是狐仙修煉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陽明山據說是狐仙修煉的地方,經常會莫名的起大霧,如果你在陽明山說狐仙之類的,被狐仙知道,會很快的幾分鐘內山上起大霧。  當天晚上大概10點半以後,這個五個男生就是開始慢慢往山上騎了。  他們五個騎三輛車,也就是說2 2 1模式爬山。  大概騎到11點的時候,霧開始越來越大。
  • 活佛就是活佛,騙子就是騙子
  • 阿松活佛:我不是管你一世,是生生世世,直到成佛!
    阿松上師及仁增旺修仁波切和喇嘛家所有的活佛們每月念經的供俸,從來沒有領用過,全部去刻瑪尼石。 這就是亞青的覺姆島,島上居住著上萬覺姆。她們不遠千裡為解脫而來,在這裡做一個長期閉關實修的大圓滿修行人。大圓滿法是最高解脫大法,上根者六個月得到解脫,每年的百日閉關都有不少人得到印證,跨入聖者行列。你,會作出和他們一樣的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