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案例:
沒有家教的孩子是啥樣的?在微博上看到一條引起了眾多網友熱評的微博視頻。在四川雅安的一個幼兒園內,穿著橙色衣服的老師正在小朋友中間來回穿梭,給小朋友盛飯、送餐具。
突然一位小朋友猛地操起手邊的小板凳向老師猛地砸過去。幸虧老師穩穩地接住了飛過來的凳子,不然可能就會砸中她或者另外的小朋友。
為什麼這位小朋友會這樣砸老師呢?原來在前幾分鐘的時候,老師看到他吃飯不認真,和旁邊的小朋友追逐打鬧,把飯菜撒了很多,老師批評了他幾句,他氣不過,於是就有了視頻中操起凳子"報復"老師的那一幕。
看到這一幕,有網友感嘆:3歲看老,這孩子以後會是個禍害!也有網友說:你沒家教的樣子真醜!
分析:
就如其中一個網友說的,這不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沒有傷害到女老師,只是因為他的年齡還小,力量還弱。但是學生傷害老師的事情,這幾年是屢見不鮮了。
有因為學生的惡意傷害,讓女老師流產的;也有拿刀子捅老師,使老師受傷住院或者死亡了;更有蓄意報復老師,讓老師失去生命的。怪不得現在很多人說不願意當老師了,畢竟也是有冒著生命危險。
作為老師,有對學生的懲戒權,可以對學生的錯誤行為進行批評指正。但是很多學生卻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報復起老師來。是現在的社會如此了嗎?為什麼以前就沒有人敢對老師不尊敬呢?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孩子的家教沒有做好。像這樣的"熊孩子"如果沒有人去幫助他改變,讓他有良好的家教,遲早有一天社會會替家長教育他,等待他的是法律的制裁或者某所監獄。所以,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內容。
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家教好的孩子呢?
1.家長以身作則
探究熊孩子事件,會發現大多數熊孩子的背後是有一對熊父母。正是因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粗俗無理、戾氣很重,對人對事都非常自私利己,孩子也會學到父母這樣的行為,變成"熊孩子"。所以家長想要一個家教良好的孩子,首先作為家長,就應該以身作則,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對孩子年長日久的薰陶,孩子才能成為一個有教養有禮貌的孩子。
2.給孩子立規矩
很多家長因為過度溺愛孩子,而忽視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遵守一些規矩,讓孩子變成了一個沒有規矩的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愛孩子是沒問題的,但是同時也要給孩子立好規矩,讓孩子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
3.適當的鼓勵教育
建議對孩子實施正強化的教育。當孩子做出一些能反應優良品德的事情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鼓勵和表揚,去讓孩子加強類似的這種行為,讓孩子繼續發揚這種優良品德,讓孩子逐漸成為有個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
暖心寄語
熊孩子的力量還弱小,當然也還沒有那麼可怕,而可怕的是當熊孩子長大,他所帶來的的隱患不是我們所能預估的。所以,要解決熊孩子的問題,就是加強思想品德教育,讓熊孩子不再熊,而這項工作家長是主力。
今日互動話題:你怎麼看待學生"報復"老師這樣的事件?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