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視覺技術和AI在製造業和汽車行業已經實現了大量自動化和半自動化應用,幫助傳統行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率。具體到萬億級市場規模的服裝行業,基於AI的3D人體重建技術已經實現了非接觸式人體測量,系統只需通過照片或視頻重建3D人體,用戶無需脫衣或身著緊身衣即可實現,這一技術目前正在推動虛擬試衣行業的發展,並且在汽車、軍工、人體工學設計等領域均有擴展空間。
亙星智能是一家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和深度學習切入服裝等垂直工業領域的公司,由武漢工業控股集團孵化,2017年6月註冊成立。公司目前產品已經覆蓋服裝設計、生產、銷售環節,並且通過自主研發3D人體重建和高精度布料仿真技術將產品擴展到了服裝行業的終端應用,包括遠程智能量體和虛擬試衣,以及汽車智能駕駛艙等領域。公司幾項核心產品均與國內外頭部廠商合作,包括華為、戴姆勒奔馳等。
亙星智能成立初期從服裝設計領域入手,早期專注於基於計算機視覺的布料仿真和深度學習人體重建技術。目前國內傳統服裝設計領域還以2D視覺技術為主,而更複雜的3D視覺技術則處於被國外廠商壟斷的狀態。
亙星智能自主研發的布料仿真技術,可以與用戶現有的基於2D的CAD系統集成,或者提供單獨的模塊,也可以提供定製化服務。目前國內兩家最主要的服裝CAD公司:深圳布易科技的ET以及上工富怡的富怡CAD產品均與亙星智能達成了聯合開發、推廣協議,上述產品佔據了中國服裝CAD企業市場份額的80%以上。產品從2019年下半年推向市場起,目前已有20多家客戶,價格只有國外產品的30% - 50%,服裝行業客戶是營收的主要來源。
在服裝生產環節,亙星智能目前正在與上工申貝合作建立智能服裝工廠,提供軟硬體一體化設施以及自動模塊化工作站,2020年1月初已經完成樣本工廠搭建,計劃今年與各地政府合作,將產品推向市場。
針對虛擬試衣領域,公司CEO武大治表示,目前市場上很多虛擬試衣技術粗糙,服裝精度低,不支持實時動態的人體重建。公司正在研發的虛擬試衣技術,包括人體實時重建,高精度服裝仿真,實時動態人體與服裝碰撞。公司目前已成為華為在虛擬試衣領域的戰略合作夥伴,一起參與下一代AR/VR核心技術研發。另外,公司和京東等一線電商的合作也在推進。
從2019年開始,公司利用已有技術,拓展了汽車、機器人、智慧城市等其他工業領域市場。
在汽車領域,公司入選了戴姆勒奔馳的星創高速和PNP China孵化器。與戴姆勒奔馳合作的3D人體重建產品已經應用於智能駕駛艙,算法實時獲得的人體數據並將其自動上傳到車載電腦,通過控制器控制車載電機,幫助駕駛員調節座椅傾斜角度及距離,提高出行安全和舒適度。
相比於結構光和3D掃描點雲技術,公司CTO武大治表示,基於AI的3D人體重建技術最大優勢在於利用算法創新可以實現基於照片和視頻的人體重建,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等突出優勢。產品可以通過API遠程調用的方式提供給有能力做集成的用戶,也可以小程序、APP的方式形成終端應用,目前已落地汽車、服裝、軍工、電商等領域約幾百個客戶,與弗吉亞、延鋒安道拓和東風集團的合作也已在進行中。
在機器人領域,亙星智能與股東合作的安防服務機器人已經開始銷售,並用於支援武漢疫情。公司研發的AGV全系列產品也將於2020年上半年推出。
在智慧城市領域,亙星智能為國內環境機構提供AI算法,2020年將落地多個重點城市。同時,公司研發的AI水務算法將和武漢本地水務集團合作,應用於自來水的生產和供給。
亙星智能2019年營收已達千萬級,團隊約30人,半數以上為海歸人員,核心團隊來自微軟,且全部具備海外背景。目前正在進行A輪融資。
市場上以計算機視覺技術切入服裝設計領域的公司還有凌笛科技,該公司主要為中小服裝企業提供3D設計工具、協同工作系統和供應鏈交付等產品和服務,近期已完成1億元A+輪融資。在虛擬試衣領域,36氪曾報導過英領之途,該公司正在打造以虛擬試衣為核心的社交平臺,2019年9月獲得了奇績創壇(原YC中國)的戰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