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信中國業績隱憂:地產去化下降 銷售增速放緩

2020-12-14 紅商網

  浙江小型房企德信中國(2019.HK)2019年交出了一份差強人意的答卷。

  3月19日,德信中國發布了2019年財報。財報顯示,德信中國2019年實現營收約95.13億元,同比增長約15.8%;淨利潤約22.56億元,同比增長約22.6%;歸屬股東淨利潤15.56億元,同比增長7.09%。

  截至2019年末,德信中國合約銷售額約450.77億元,總銷售面積約為246萬平方米,分別同比增長約13.8%及5.2%。

  德信中國是一家根植於浙江的房地產開發商,公司創始人為胡一平,後者早年在政府機關湖州德清縣建築勘察設計所負責設計工作。1995年,胡一平棄政從商,創辦了德信地產。2019年年2月,德信地產的控股公司德信中國在香港上市。

  截至目前,德信中國由胡一平通過德欣國際和德源國際控股。此外,胡一平之子胡詩豪通過德源國際間接持股德信中國。值得一提的是,出身於1995年的胡詩豪去年5月剛從哥倫比亞大學物業開發專業碩士畢業,但其很早被安排進德信中國董事會,現主要負責公司財務事務。

  目前德信中國主要在以浙江為核心的長三角區域發展。不過,從發展規模和知名度來看,德信中國與濱江集團、中梁集團等浙系房企相比,還屬於小型房企。

  2019年,德信中國的毛利為30.59億元,同比下降約2.1%;毛利率為32.2%,而2018年同期為38%。德信中國表示,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於其寧波及衢州的已確認建築面積大幅上升而導致的平均售價較低所致。

  德信中國收入主要來自物業銷售,其次來自物業建築及項目管理、商業物業租賃和酒店運營。

  財報顯示,德信中國2019年物業銷售收入為94.33億元,同比增長16%,收入佔比為99%;商務物業租賃收入表現最好,增長102.5%至5470萬元;物業建築及項目管理服務、酒店運營的收入均出現大幅下滑。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德信中國(連同合營企業及聯營公司)擁有133個項目,土地儲備為1341.9萬平方米,其中124個項目位於長三角地區的16座城市。此外,德信中國已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及成渝城市群。

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德信

相關焦點

  • 綠城中國:增速放緩、排名下降、失守大本營後再遇「勁敵」曹舟南
    據克而瑞數據顯示,2018年,TOP100房企同比增速高達30%。在多數房企業績大躍進的環境下,也有部分房企由於增速不足成為掉隊生,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HK.03900,簡稱「綠城」)便是其中一員。2019年1月,綠城發布2018年業績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年末,綠城實現總合同銷售金額1564億元。按照年初定製的1600億元銷售目標,完成率約97.8%。
  • 百強房企規模增速放緩 華夏幸福負增長 綠城中國、陽光城跌出20強
    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年1月—12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排行榜》,銷售全口徑的千億規模房企有34家,相比2018年增加了4家;而2018年千億房企新增了13家,千億規模公司增速在放緩。如果具體到地產公司,《每日財報》注意到,綠地控股銷售規模基本零增長,華夏幸福甚至負增長,同比下降7%,綠城中國、陽光城則跌出20強。當然也有狂飆突進的公司,譬如世貿房地產、龍湖地產銷售規模躋身前10,金科集團、中國金茂、中梁控股則取代泰禾、富力、綠城中國成為TOP20的新面孔。
  • 德信地產的「孫子」兵法
    拿地的一天前,這家公司剛完成變更,由德信地產的孫公司變更為其子公司。而這起並不起眼的變更,只是德信地產系列調整中一個插曲。近一個月以來,這種由孫公司變更為子公司的「把戲」在德信地產內部頻繁上演。工商信息顯示,成都杭派德信置業實際為德信地產旗下子公司;經此變更後,成都信程企業管理由德信地產100%持有,由孫公司變更為其直接持有的子公司。緊接著11月18日,杭州潤佶企業管理、杭州潤涵企業管理、杭州潤呈企業管理等12家公司也由德信地產孫公司變更成為其100%直接持有的子公司。此後,11月19日、24日、25日、26日、27日,這種變更持續發生。
  • 昔日"地王收割機"信達地產換帥 銷售業績連續兩年下滑 ...
    「信達地產此前的投資戰略以及開發布局,留下了不小的歷史包袱,目前開發經營和項目去化出現一定困難,造成規模放緩以及銷售額下滑,這也是更換董事長的大背景之一。」柏文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此次接替丁曉傑出任信達地產董事長的趙立民,也在中國信達體系內有著豐富的任職履歷,現任中國信達總裁助理。
  • 地產寒冬:2019碧桂園、萬科、恆大…業績大比拼
    據克而瑞發布的《2019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本次全口徑前十企業分別為碧桂園、萬科地產、中國恆大、融創中國、保利發展、綠地控股、中海地產、新城控股、世茂房地產、龍湖、華潤置地。雖然全口徑上華潤領先5億元,但在含金量更高的權益榜單中,龍湖以近30億元的優勢力壓華潤,進入前十。
  • 2019年地產央企業績揭秘:中海地產依然是「利潤王」但華潤置地盈利...
    這可以從它們經營業績一窺究竟。截至4月16日,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對已發布2019業績報告和預告的12家地產央企進行統計發現,除中國中鐵和中國中冶外,其他10家地產央企全年均實現業績同比正增長,增速在3%-57%不等。營收增幅最高的是中交地產,同比增幅為57.17%;最低的是五礦地產,只有3.02%增幅。
  • 德信|我要一張千億門票
    在2017年、2018年, 德信中國的銷售額增速分別為110%和162%,但在2019年,暴增戛然而止,僅增長了不到14%,也許是受到了上市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德信中國實現全口徑銷售金額257.1億元。克而瑞數據顯示其中權益比例僅為33.1%。權益銷售額只有85.1億元,不足百億。而年初,德信中國定的目標是800億元。
  • 德信地產:連續7年蟬聯百強殊榮,杭派精工的穩健成長之路
    德信地產在「立足浙江,深耕長三角,布局全國中心城市」長期戰略布局基礎上,實現企業高效運營,持續履行「一體兩翼」的多元化產業結構,追求杭派精工品質,不斷創新,至2020年德信地產已連續7年獲得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榮譽稱號,並從2014年的第78位躍居至第56位。
  • 前11月房企業績分化明顯,首開股份、紅星地產排名下滑
    臨近年底,疫情對房企業績的衝擊仍未完全消逝。近日,克而瑞、中指院等第三方機構,相繼披露了房企2020年前11月業績情況。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已有超6成房企接近完成全年目標,如中國金茂(HK.00817)、越秀地產(HK.00123);不過也有部分房企目標完成率低於85%,業績增長乏力,如首開股份(SH.600376)。
  • 2019年房企年報:利潤率普遍下降,下調今年業績增速目標 鈦媒體深度
    克而瑞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TOP100房企全口徑銷售業績規模同比下降近21%。為此,房企紛紛下調2020年業績目標,甚至預期今年的行業規模增速很可能錄得負增長。基於此,他們開始強調利潤、現金流,並決定減少拿地和負債。
  • 中南建設旗下兩公司杭州拿地後股權生變 德信地產悄然入股
    至於新增股東,杭州潤佶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與杭州潤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經股權穿透後均系由德信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德信地產」)間接全資持有。中南建設業績大增中南建設隸屬於江蘇大型民企中南集團旗下,近年來快速崛起。
  • 大發地產:保持業績增速,財務結構持續優化
    來源: 鳳凰網房產上海站在2020年這樣的特殊情況下,多家房企銷售狀況難言理想。而持續深耕長三角的大發地產(06111.HK),卻實現了了銷售業績的大幅提升。12月2日晚間,大發地產發布2020年前11個月銷售業績。今年前11個月,大發地產累計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263.03億元,合同銷售面積約175.58萬平方米;平均銷售價格為14981元/平方米,已提前完成全年業績指標。
  • 預判行業銷售增速放緩,但金科野心未減,未來五年要衝4500億
    在金科看來,根據十四五規劃綱要研究和測算,未來十五年中國經濟增速將保持階梯式增長,相對應的,房地產市場會呈現總量穩定、保持按年微升的趨勢。「預計2030年中國房地產市場至少會達到 18萬億的市場規模,行業TOP10企業市場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至35-40%。」基於這樣的判斷,金科表示,下一階段的目標仍然離不開「規模」二字。
  • 央企地產公司去年業績大比拼
    除招商蛇口外,此前已有不少央企背景的房地產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年報,比如保利地產、中國海外發展、華潤置地等。它們2019年的表現又如何呢?不妨選幾個維度一探究竟。銷售業績:保利冒尖在各項數據中,銷售業績最受各方關注。
  • 雲知聲:營收增速放緩,智能語音交互產品佔比下降
    受益於人工智慧語音市場快速發展,雲知聲2017年至2019年的營業收入年均複合增速達到89.48%。但與此同時,受毛利率較低、費用端銷售費用、研發費用持續增長等因素影響,公司虧損規模逐年擴大,營收增速放緩。
  • 冠盛集團IPO:業績增速放緩,曾因未繳納印花稅被處罰
    冠盛集團雖然成功過會,但是面對汽車行業的「寒冬」,業績增速下滑,毛利率下降等問題仍不容忽視。4月29日,證監會第十八屆發行審核委員會2020年第59次發審委會議於昨日召開,審核結果顯示,溫州市冠盛汽車零部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盛集團」)首發獲通過。
  • 德信地產數字營銷的藝術,揭淘抖1.2億房源秒光背後
    德信地產以「將最大利益讓給購房者」初心,將透明底價和福利給到購房者,不需要去售樓處就可以獲得開發商的「底牌」,加上「無理由退房」的保障措施,堪稱地產銷售的一場變革。 對數位化營銷的超前布局,也反映在了德信地產的銷售業績上。數據顯示,德信二季度的實際銷售額高達203.5億元,上半年已經完成其銷售目標的46.7%,在行業中處於較高水平。
  • 德信地產——贏在營銷:「大營銷思維」助力規模跨越
    來源:億翰智庫引 言2019年2月26日,德信地產作為2019年首家赴港上市的浙系房企闖進人們的視野。上市紅利凸顯,2019年中期淨負債率低至26.4%,償債能力強。同樣不俗的還有其持續增長能力,2015年至2019年,德信地產實現從75億元到450.8億元的規模跨越,年化複合增長率為57%,高於百強平均水平。
  • 德信地產費忠敏:丟掉幻想,守住底線
    樂居財經訊 12月12日,在「2020(第四屆)中國地產新時代盛典」現場,德信地產總裁費忠敏榮獲「2020中國地產年度CEO30強」!本次盛典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來自地產物業家居三大行業約1000位精英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