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順應自然
順應自然決不可理解為「任其自然」,順應自然需要習練者在練功過程中仔細體會,逐步把握。習練少林易筋經時應循序漸進,先將動作記熟,不刻意關注呼吸,採用自然呼吸即可。這樣才有利於身心放鬆和協調身體的運動。
2、準確靈活
準確,主要是指練功的姿勢與方法要正確,合乎規格。在學習初始階段,基本身形的鍛鍊最為重要,可以通過每一勢進行站樁鍛鍊。靈活,是指習練時對動作幅度的大小、姿勢的高低、用力的大小、習練的數量、意念的運用、呼吸的調整等,都要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掌握。特別是老年人群和體弱者更要注意,切不可勉力而為,一旦造成身體損傷,就得不償失了。
3、抻筋拔骨
易筋經每一勢動作,都要求進行充分地屈伸、外展內收、扭轉肢體的運動,從而使人體的骨骼及大小關節在傳統定勢動作的基礎上,儘可能地呈現多方位和廣角度的活動。
習練易筋經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抻筋」的運動達到「拔骨」的作用,牽拉人體各部位的大小肌群和筋膜,以及大小關節處的肌腱、韌帶、關節囊等結締組織。促進活動部位軟組織的血液循環,改善軟組織的營養代謝過程,提高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柔韌性、靈活性和骨骼、關節、肌肉等組織的活動功能。
4、剛柔相濟
少林易筋經剛柔相濟,有張有弛,不斷轉化,有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比如「倒拽九牛尾勢」中,雙臂內收旋轉逐漸拽拉至止點為是剛,為實;隨後身體放鬆是柔,為虛。又如「出爪亮翅勢」中,雙掌立於胸前呈擴胸展肩時,肌肉收縮的張力增大為剛,是實;當松肩只伸臂時,兩臂肌肉等張收縮,上肢是放鬆的,是為柔。這些動作均要求習練者做到剛與柔、虛舌與實的協調配合,剛中含柔,柔中寓剛,這樣,動作就不會出現機械、僵硬或疲軟無力等狀況。
易筋經的招式在外觀上看雖有停頓的地方,其實內勁沒有停,肌肉仍在用力,一直保持牽引抻拉的狀態。「剛」只是在動作的某個階段,而「柔」則貫穿動作的始終,剛柔配合得當才有助於平衡陰陽,疏通經絡,分解粘滯,滑利關節,活血化瘀,強筋壯骨,增強體質。